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电力天路”投运 守卫青藏高原输电动脉

2015-08-17 10:13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胥淼关键词:青藏联网工程清洁能源青海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在历史长河中,绚烂多姿的文化在这片神秘的热土纵横演绎。2011年12月,有着“电力天路”之称的青藏联网工程竣工投运,标志着西藏电网结束了孤网运行的历史。近4年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员工克服困难——

8月2日,西藏拉萨换流站副站长格列曲培在控制室查看青藏联网工程的各项数据。“当前正值夏季,是西藏地区水电大发时期。两个月内,我们已向青海柴达木换流站输送电量1.04亿千瓦时。”格列曲培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西藏骨干电网的稳健发展,西藏地区发电容量逐渐增加,在夏季丰水时节,电源渐有盈余。自今年6月1日起,青藏联网工程实现了潮流反送,将雅鲁藏布江流域水电能源及时送出,既推动了青海、西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又充分利用了西藏充裕的水利资源,适应了国家电网公司“奉献清洁能源”的使命。

青藏联网工程承担着为西藏藏中电网输电的重要任务。记者了解到,截至8月13日24时,青海累计向西藏送电超过27亿千瓦时,该工程就像盘踞在青藏高原的一条大动脉,保障着西藏地区的长期稳定和快速发展。

面对历史赋予的使命,国网青海电力和国网西藏电力员工勇挑重担,克服了高海拔缺氧等诸多困难,确保了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年度检修让设备更健康

7月29日,青海电力检修公司副总经理邓国龙刚从柴达木换流站年检现场回到西宁的办公室,便打开电脑,查看起该站2015年度检修报告。“青藏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受缺氧、高寒、昼夜温差大、紫外线直射等因素影响,运维保障任务艰巨。”邓国龙告诉记者,“自工程投运以来,国网运检部每年都会组织年度检修,彻底检查柴达木、拉萨换流站以及±400千伏柴拉直流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消除隐患。”

今年6月25日至7月27日,青藏联网工程年度检修工作在青海和西藏同时启动。6月25日,青海电力检修公司的9个班组共55名员工分别从西宁和格尔木出发,检修±400千伏柴拉线。“该线路青海段全长608.6千米,共有铁塔1394基。这次检修的线路位于海拔2880米~5300米之间,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线路占线路总长度的80%以上,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工作负责人沈辉对线路情况了如指掌。

7月的可可西里腹地,气温仍旧停留在零摄氏度左右,丝毫没有盛夏的气息,加之高海拔地区严重缺氧,给检修作业人员带来极大挑战。“注意螺栓、卡具是否紧固到位。”在柴拉线470号铁塔下,青海电力检修公司格尔木运维分部输电运维一班班长马兴义手握望远镜,大声提醒着正在铁塔上作业的同事。

开展检修数日来,该班组按照“逐基登塔,逐个验收”的原则,严把质量验收关,待检修工作完成约70%时,验收人员便同时登塔验收,避免了人员反复上下塔,不仅提高了检修效率,更保障了作业人员的健康。

在数千公里外的拉萨换流站,年检工作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拉萨换流站海拔将近3900米,运维保障工作面临着高寒高海拔的困难。”格列曲培说,“利用年检机会,我们重点在交流滤波器扩建、阀厅红外测温改造、水冷系统改造等方面下功夫,让设备在高海拔地区健康运行。”

原标题:守卫青藏高原输电动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青藏联网工程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青海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