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千亿级全国碳市场时间表已确定 未来10年是减碳关键期

2015-09-09 08:25来源:经济日报作者:韩叙关键词:碳交易碳市场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现有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较低,碳价也有明显走低趋势。专家认为,一旦价格过度下跌,碳交易就失去了促使企业减排的功能作用。因此要加快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促进排放倒逼机制建设,督促企业加快绿色转型步伐

9月8日,由中国碳论坛(CCF)和ICF国际咨询公司联合开展的《2015中国碳价调查》发布。调查认为,我国碳排放峰值将出现在2030年。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碳价将逐步告别低位。

靠市场机制推进减碳

“我国政府日益倾向于基于市场机制开展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减缓工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在发布会上表示,推进碳交易并不是为了利益寻租,而是要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企业主动减排。

统计显示,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目前,国内7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活跃度较低,碳价也有走低趋势。许多试点的碳价2013年和2014年建立之初有短期上涨,比如,深圳的碳价在2013年10月的较短时间内曾超过人民币100元/吨,但在2014年末和2015年初下滑。2015年5月和6月,大部分试点的碳价急剧下跌,上海碳市场的碳价一度跌至9元/吨。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碳限额过剩。价格过度下跌后,碳交易就失去了迫使企业减排的威慑力。”邹骥说。

佐证这一观点的典型案例就是欧盟。欧盟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被认为是碳排放制度建设最先进的地区。但是近几年,碳价急剧下跌,从每吨30欧元跌至每吨5欧元。根据世界银行以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布的报告,欧盟的碳交易减排机制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调查显示,88%的受访人认为,目前,7个碳交易试点的价格接近或低于预期价格。预计这些交易试点的碳价将迅速回弹,至2016年底预计上升至33元至55元/吨二氧化碳当量,至2025年,预期碳价将达到70元/吨。

“在这次调查中,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企业受访者对2018年后碳价的预期高于其他受访者。这一点与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调查截然相反。这说明,我国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减排的共识,企业对于绿色转型已经做好了相对充足的准备。”与会专家表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交易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