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国资加速入驻 新三板成国企改革平台

2015-09-16 10:31来源:时代周报作者:赵天琪关键词:国企改革电力央企国资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IPO再一次暂缓的大背景下,企业涌入新三板的热情持续高涨。客观上,新三板渐渐成为大批中小型企业获得资本助力的聚集地。9月13日晚间,备受关注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如约发布。在国企改革大幕已然开启的当下,挂牌新三板也成为国有企业提高资产证券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截至9月13日,除两网及退市股票外,在新三板挂牌的国资背景的企业总数已达104家。虽然相较于新三板3442家挂牌公司的总规模而言,国有控股企业占比依然很低。然而,104家挂牌国企当中,其中有74家是在今年才正式完成挂牌,国有资本进驻新三板的速度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随着国企重组和国资改革步调的加快,新三板或将成为央企和地方国企低成本实施改革的重要资本平台。

国资加速入驻

8月底,中信出版公布了公开转让说明书。出身“名门”的中信出版,因为显赫的央企背景而受到市场关注。

中信出版的前身,是1993年设立的中信出版社,2008年通过股份制改革成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中信出版95%的股份,又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持有5%的股份,合计持股100%。

根据中信出版公布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该公司2013年和201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8亿元和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20.7万元和6408.86万元;今年1-4月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31亿元和3385万元。

对于此次冲击新三板,中信出版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解释,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张,不断增加版权储备、开发信息系统,公司的资金需求不断增长。公司尽管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并有中信集团的强大股东背景,较容易可以获得银行融资,但是公司尚未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渠道始终没有打通,单一的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了制约。公司亟须打通直接融资渠道,降低资本成本,优化财务结构,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可能面临的资金需求提供支持,不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进入2015年,新三板似乎在一夜之间快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在吸引众多中小企业蜂拥而至的同时,也迎来了国有资本的纷至沓来。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除两网及退市股票外,新三板上实际控制人被划归“地方国有企业”的有14家;“地方国资委”的有66家;“地方政府”的有14家,“国资委”5家,“中央国有企业”5家,总计共有104家。

在这104家拥有国资背景的企业中,74家为今年新挂牌,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仅在今年七、八月间,挂牌新三板的国有企业就多达25家。

挂牌新三板的国有企业所涉行业十分广泛,包括农业、能源、科技、医药、环境在内的众多领域。其中,又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重点。从地域分布来看,实际控股人为地方国企和地方国资委的79家公司中江苏占据9席,位列第一。

央企身影备受瞩目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登陆新三板的速度明显得到加快。104家挂牌企业中有5家出身央企,它们的身影更为外界所关注。

5家央企子公司,均为今年才完成挂牌新三板。它们分别是瑞科际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宏远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大唐融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金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中,除刚刚于8月挂牌成功的瑞科际注册地在厦门市外,其余4家公司均地处北方,并且体量较大。根据早前各家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央企控股的这5家子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均在亿元以上,远超大多数新三板企业。

原标题:国资加速入驻 新三板成国企改革平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企改革查看更多>电力央企查看更多>国资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