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盘点新能源公交起火事件 动力电池真的是“罪魁祸首”?

2015-09-18 08:30来源:高工锂电网作者:赵冲关键词: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接连发生的起火事件,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再一次推到到了行业的风口浪尖。

距离7月22日厦门金旅公交起火事件发生还不到2个月,9月16日,杭州市西湖区又发生一起新能源公交起火燃烧事故,整车全部过火,起火面积约20平方米,事故造成9名乘客烧伤,无人员死亡。

高工锂电网获悉,发生事故的公交车是“厦门金旅”混合动力车辆,是杭州2008年首批引进的混合动力车,同批次仍有45辆车在线路上使用。另据统计发现,2015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7起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发生自燃事故。

接连发生的起火事件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CATL市场总监杨琦在接受高工锂电网采访时表示,作为公共交通领域最为重要的载体,新能源客车配电量一般都会高于普通乘用车数倍,载客量相差10-20倍,因此电池系统要承担百倍的安全责任,无论是动力电池企业还是整车企业都应将安全性放到首位。

与此同时,如何理性看待这些事故,正视新能源汽车行业早期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从中反思探寻行业发展中隐藏的“病灶”,成为整个产业链应该共同解决的当务之急。

事实上,梳理近期发生的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后不难发现,事发车辆普遍都属于2008年左右投入运行的最早一批产品。

沃特玛电池副总经理耿德先认为,在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存在认识的局限,无论是电池还是整车技术都并不成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然无可避免。但就目前而言,行业对于安全性的认识已经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上,这些安全问题是已基本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业内人士的一致建议是,新能源车企应联合相关配套企业对于早期产品进行系统性的排查,按照现在的要求进行整改和提升,对于已经发现的问题要提出系统化的整改方案。

政策层面似乎已经有所行动,此前8月6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为吸取教训,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通知要求,各示范城市要对自2009年以来推广应用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对充电基础设施,对公共领域推广应用的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对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停放及电池箱的存放场地及配套管理措施进行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由于动力电池对于整车安全起到直观重要的作用,因此动力电池企业自然也就成为历次起火事件的众矢之的。

“行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思维的转变,要从单纯的生产制造向具体应用运营管理延伸。”合肥国轩一位技术负责人向高工锂电网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一方面取决于动力电池产品本身的安全性能,另一方面也与后期在运营环节的维护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新产品,动力电池并不是生产出来就不用管了,在实际应用当中,与传统燃油车、传统加油站有本质性的区别,因此整个运营体系都要转变思想观念。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产业链,不是某一家企业把产品做好就能解决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不仅仅包括核心零部件企业和车企,还应该将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充电服务企业纳入整个体系进行考虑。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整个产业链,不是某一家企业把产品做好就能解决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不仅仅包括核心零部件企业和车企,还应该将新能源汽车运营公司、充电服务企业纳入整个体系进行考虑。

原标题:盘点今年以来新能源公交起火事件 动力电池真的是“罪魁祸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