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评论:坚持共享发展 以“中核梦”助推“中国梦”

2015-12-03 09:44来源:中国核工业报关键词:华龙一号一带一路核燃料循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核工业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老中青三代核工业报人欢聚一堂,回忆难忘的故事,展望美好的未来。从第一张公开发行的中国核工业报在北京的一间平房里悄然问世,到核工业报人不辞辛苦一路走来,30年的新闻宣传经历见证了核工业发展的风雨历程。如今核工业报社已拥有6个媒体平台,在核行业享有盛名,成为了10万核工业人的良师益友。这只是如今中核集团340多家单位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享发展更加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共享发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也是惠及各行各业的小康,全国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要脱贫,我们核工业系统也有贫困职工要关爱资助。我们要通过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让生活更有尊严、人人充满梦想。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梦。也就是说,中国梦是各行各业的发展梦。60年来,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不断逐梦,实现兴核强国神圣使命的发展史。

核工业的第一次创业,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举全国之力,大力协同,创业聚核,创立了世界上少有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成功研制了决定国家命运的“两弹一艇”,实现了强军梦,确立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支撑起了民族自立的脊梁,为国家振兴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石。

核工业的第二次创业,可谓是“敢叫日月换新天”,军民融合,服务社会,创新强核,取得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实现了核能梦,形成了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拥有的军民融合、上下游结合、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完整核科技工业体系,推进了核电规模化发展、核能可持续又快又好发展。

核工业的第三次创业,可谓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做强做优、世界一流,创造兴核,要高质量完成核军工生产任务,实现产业经济稳定快速增长,核能实现规模化、批量化建设,面向市场、面向国际化,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代表,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以“中核梦”助推“中国梦”。

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在专题调研中核集团时指出,中核集团在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国家安全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非常重要;中核集团历史上有非常优良的传统和非常好的作风;中核集团的这一重要地位是由其贡献决定的;这是与核工业的优良传统、核工业的优良作风,核工业人对我们国家的无私奉献、忘我拼搏分不开的。但是,与当年核工业创业时比,我们当下在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党的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值得反思。应该如何传承当年那种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精神,如何提振精气神,如何续写核工业的新辉煌,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龙一号查看更多>一带一路查看更多>核燃料循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