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能源利用清洁低碳化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西方发达经济体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天然气及可再生能源时代变化的转型期,而中国仍处于以煤炭利用为主的煤炭时代。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推动中国的能源转型,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化利用,成为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这需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改进能源消费结构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在我国能源利用清洁化的进程中,从一段时期来看,煤炭清洁化利用是现实选择,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战略性选择,石油作为动力燃料主力的地位中短期内不会动摇,天然气则将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
多头并举,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化
当前,西方发达经济体正从油气时代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型,而中国仍处于以煤炭利用为主的煤炭时代。在诸多矛盾叠加的时期,如何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是我国“十三五”乃至未来较长时期的重要任务。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了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中央政府文件也先后密集出台,为推动清洁低碳化发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实施路线。
能源清洁低碳化,必须要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重型化”是我国产业结构近年来的一个显著特征,不仅出现了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而且也导致了一系列突出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目前,火电中煤电的装机容量占90%以上,但2014年火电的平均利用仅有4706h,利用率约为53%,粗钢的产能利用率低于75%,水泥产能利用率同样低于70%。能源消耗量方面,中国消耗了全球接近23%的能源,但仅创造了全球13%的GDP。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必须要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个过程,其本质是在特定的经济、资源条件下,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断提高产业机构层次和发展水平的一种经济活动[7]。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史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包含三次产业中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也包含各个产业内部的高级化过程。具体来讲,中国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三次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还必须逐步推动各个产业内部的高级化。对于第二产业,逐步调整其内部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第二产业由低级向高级、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并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第三产业则要向现代服务业拓展,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能源清洁低碳化,必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快速攀升的能源消费总量,尤其是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总量,是导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增量高居世界第一的主要原因。以2014年为例,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42.6×108吨标煤(1吨标煤=29271.2kJ/kg),其中煤炭为28.1×108吨标煤、石油为7.3×108吨标煤、天然气为2.4×108吨标煤,按照此能源消费结构,如果能源消费总量增加1%,则导致碳排放量至少增加9000×104t。因此,推动能源利用清洁低碳化,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关键。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必须要设定能源消费量的控制目标。《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8×108吨标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108t左右。在此目标下,根据能源的使用去向,有序开展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工作。首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从根源上解决能源消费量的过快增长问题;其次,积极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努力消除科技水平落后对“高碳”向“低碳”发展的制约;最后,完善能源价格机制、能源税费制度,充分发挥价税在调节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作用。
能源清洁低碳化,必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CO2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以1吨标煤为单位,煤炭的燃烧约排放2.66t的CO2,石油排放2.02t的CO2,天然气排放约1.47t的CO2,煤炭的CO2排放额约为天然气的1.8倍。按照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计算,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提高1%的天然气比重,降低1%的煤炭,则将减少碳排放近5000×104t。因此,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化,必须优化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需要综合考虑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能源的资源禀赋,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对不同能源的偏好。鉴于目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为实现此目标,煤炭清洁化利用是现实选择,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战略之举,石油作为动力燃料主力的地位中短期内不会动摇,而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化过程中将扮演桥梁作用。
煤炭清洁化利用是现实
选择我国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认识和以供定需的计划经济管理,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现实,能源低碳清洁化要兼顾现实与未来,辩证地解决存量和增量问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就是基于这一事实。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约为39.7×108t,即使《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目标全部实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108t,在一次能源供给中的比例仍然接近60%。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仍难以改变。而IEA的统计结果也显示,2013年煤炭燃烧导致的碳排放在中国燃料燃烧碳排放总量中的比例高达84%。高效清洁化利用煤炭资源必然成为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化的首要选择。事实上,技术进步为煤炭清洁化利用提供了可能。虽然煤炭本身是高碳能源,其利用必然伴随CO2排放,但不断创新的技术正在改变这种状况,比如煤炭洗选等提质加工技术、超(超)临界发电等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15.1×108kW,发电量为5.8×1012kW˙h,其中火电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5.7%,占全国发电量的73.0%。如果燃煤发电标准煤耗从314g/(kW˙h)降低至300g/(kW˙h),每1×108kW˙h燃煤发电量将减少碳排放近3700t。另外,工业锅炉燃煤和散煤的“气代煤”空间更大,去产能和城镇化战略将为推动这一替代创造政策环境。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战略之举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非化石能源包括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目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左右,但随着资源劣质化时代来临、消费总量攀升、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能源的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发展非化石能源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战略性措施。2014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达到了10.9%,同期美国的比重为13.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比重为17.8%,欧盟国家的比重更是高达24.9%。在非化石能源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各国也纷纷设定未来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非化石能源的地位,如欧盟《气候与能源2030政策框架》提出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27%以上。我国也设定了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占到约15%的发展目标,这对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装机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对于传统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明显,可大大缓解我国面临的碳排放压力。2012年,中国碳排放量为85×108t,其中90%的碳排放量来自于化石能源燃烧,化石能源中燃煤带来的碳排放量约占总碳排放量的68%[8]。与化石能源高碳排放量不同,非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量要低很多,甚至近乎零排放。世界核能协会对不同发电技术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每生产1kW˙h的电平均排放的CO2量分别为:燃煤(褐煤)为1054g,燃煤为888g,燃油为733g,燃气为499g,太阳光电为85g,生物质能为45g,核能为29g,水力和风力均为26g。《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要下降40%~45%。
石油作为动力燃料主力的地位中短期内不会动摇
石油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能源,于1973年达到了世界能源供给比重48.6%的历史最高水平。此后虽有回落,但始终占据世界能源供给的主导地位。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峰值论、石油枯竭论常见于大众视野。但事实上,石油产出一直保持增长,特别是深海与非常规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大大拓展了石油的勘探开发范围,一批批石油资源相继被发现,全球原油探明可采储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创造新的高位。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展望2035》预计,2025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57×108吨油当量,其中近30%来自石油,2035年全球能源消费量将达到174×108吨油当量,其中近29%来自石油。因此石油仍是世界第一能源。
IEA对2013年全球最终消费量的统计显示,石油产品合计为36.94×108吨油当量,其中23.74×108吨油当量被用于运输领域,占比为64.3%;在运输领域耗费的25.64×108吨油当量能源中,93%来自于石油产品;其对最终消费的预测显示,在新政策背景下,2020年、2030年、2040年,运输领域最终消费分别为28.16×108、31.94×108、34.67×108吨油当量,其中分别有91%、88%、85%来自石油。2012年,中国运输领域共使用2.40×108吨油当量能源,其中2.21×108吨油当量来自石油,在新政策背景下,2020年、2030年、2040年石油在运输领域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分别将达到89.5%、88.3%、85.6%。由此可见,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在运输领域有根本性变革技术发生之前,石油作为动力燃料主力的地位不会改变。
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化过程中将发挥重要桥梁作用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既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也是我们未来适应能源清洁低碳化的考虑。根据IEA的预测,2020年、2030年、2040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的比重仍然高达79.3%、76.7%和74.5%。天然气作为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中最清洁的能源,其发电产生带来的碳排放量约为煤炭的1/2、石油的2/3,在此背景下,化石能源内部结构的优化即成为能源清洁低碳化过程的关键,天然气将扮演重要的桥梁作用。
全球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充足。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近年来,水平井、水力压裂等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采中,带动了北美天然气工业的革命性发展。据IEA《世界能源展望2014》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球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资源量为806×1012m3,其中非常规天然气为342×1012m3;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指出,截至2014年底,全球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87×1012m3,储采比高达54.1年。得益于丰富的资源及其相对煤炭、石油的清洁性,天然气在发电、运输等领域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IEA预计到2020年、2030年、2040年,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分别达到21.2%、22.7%、24.2%,成为与煤炭、石油并驾齐驱的三大能源之一。
中国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截至2014年底,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近3.5×1012m3,储采比达25.7年。较之于常规天然气,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更加丰富,根据2012年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高达25×1012m3,位居世界第一。此外,中国天然气资源的探明程度只有17%,属于勘探早期阶段,未来勘探潜力仍然巨大。如果要在2020年实现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10%以上的目标,则天然气价格机制必须要得到进一步理顺,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加快。另外,推进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建设,完善天然气交易体系,对促进天然气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充分反映供需关系的天然气价格机制,破解天然气定价、进口、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难题。例如,美国建成了全球最著名的天然气交易市场之一——亨利中心,其现货交易价格已成为天然气交易的重要基准。目前,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建立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基本条件,并成立了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但这较之于美国的24个交易中心和加拿大的9个交易中心仍有较大的差距。今后几年,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结合天然气交易中心的功能定位,如仓储、消费、生产等,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川渝等地区逐步建成一批具有不同功能特色的天然气交易中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5月22日,卧龙新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出售其持有的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为2.21亿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将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不再从事铜精矿贸易业务,全力聚焦光伏、风电、氢储能等新能源业务的转型布局。本次交易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三年行动计划指出:1、推动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转型。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深入推进“绿效码”应用,推进存量低效数据中心节能降碳
5月21日,记者在位于甘肃平凉市的“陇电入鲁”重要调峰和支撑电源项目、山东能源集团灵台电厂看到,首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正在加紧进行设备调试,拟于近期并网发电。据悉,灵台电厂计划今年6月份两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这是山东能源集团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2日消息,卧龙新能披露重组报告书,公司拟向间接控股股东卧龙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卧龙舜禹转让卧龙矿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矿业”)90%股权,交易价格2.21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上海矿业股权。本次交易前,卧龙新能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业务、矿产贸易业务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在保障能
能源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都在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抓手,而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是以能源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来源:电联新媒作者:刘坚、邓良辰、赵晓东、王娟)促进新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是推动能
5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提出,积极鼓励光伏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提升光伏发电装机量,截至目前,光伏机组装机容量20.47万千瓦,同比提升7.88万千瓦,为本溪市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5月22日正式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统筹提升能源安全供应能力。夯实市内电源基础,加快推动两江燃机二期等天然气发电、合川双槐三期煤电项目,加快云阳建全、丰都栗子湾、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力推进外电入渝工
5月22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文件提出,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打好治水攻坚战,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新建改扩建进度,全域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打好治气攻坚战,严格控制PM2.5浓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协
2024年新能源结算均价为205.27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87.43元/兆瓦时,光伏为241.14元/兆瓦时。2025年1-3月新能源结算均价为168.3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36.93元/兆瓦时;其中风电为162.84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24.59元/兆瓦时;光伏为177.59元/兆瓦时,相比2024年全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3日,中广核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三山岛五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域,西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青洲场址34公里,东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帆石场址2公里,场址中心距离陆岸77公里,场址面积53k㎡,水深45-48m。三山岛六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
近日,“第五届(2025)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年会暨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发布会”在安徽池州圆满举行。金风慧能电气团队负责人杨长梓发表《风力发电机组智慧运维服务探索及应用》主题演讲。杨长梓指出,随着风电机组走向沙戈荒、远海等复杂环境,运维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金风慧能智慧运
在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湖南通道县,一座座白色的巨型风机伫立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与群山间错落有致的侗族古村落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千日无故障“机王”的诞生地——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便坐落于此。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了14台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2日,运达股份总经理程晨光率队赴湖北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并与楚能新能源董事长代德明、总裁黄锋开展座谈。双方围绕电芯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全球市场拓展等议题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代德明表示,运达股份作为全球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军企业,其智慧储能系统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中广核嵊泗于2025年5月22日与上海电气风电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51亿元。此次采购包括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根据公告,合同价格由基本价格5.96亿元和可选备件及安装技术支持的预期成本5521万元组成。合同的付款安
22日,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架线施工,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重要清洁电源送出支撑保障工程。巴彦杭盖-胜利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是锡林郭勒盟-山东特高压1000千伏输电通道、锡林郭勒盟-江苏特高压±800千伏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5月21日,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500kV海底电缆供货及敷设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显示,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汕尾市附近海域,场址面积62k㎡,水深40.7~46.6m,场址中心离岸距离33km,风机离岸超30km。项目总规划容量为500MW,拟建设一座500kV海上升压站和一座500kV海上无功补偿站,海
电力规划的重点是按照宏观政策指引,以可控成本合理部署各类电力资源来保障长期的电力安全,权衡“低碳、经济、安全”三元目标。过去以常规电源为主、用电负荷平稳增长的电力系统在开展规划时,主要考虑电力电量的供需平衡、各类电力资源的可开发潜力和技术特性、应急备用能力及环境政策要求等约束条件
5月21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京会见来访的卡塔尔能源事务大臣萨阿德·卡阿比。双方就加强中卡能源合作深入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中卡友谊源远流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能源是中卡经贸合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合作成果丰硕。近年来,中卡能源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能源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5月23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9日-5月23日)。政策篇河南:启动2025年煤电改造配套新能源项目申报,按8%~22%配置5月14日,河南发改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新能源项目申报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按照“应报尽报”原则,与煤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电力供应环境可持续性关键绩效指标报告(2024年度)》发布。其中指出,2024年,上海市需求响应管理平台签约高压用户4399户,注册负荷集成商45家,共计接入可调节负荷398.25万千瓦,同比增长28%;用户覆盖工业、商业楼宇、电动汽车、铁塔基站、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用户之间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众多储能技术中,储能液流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2024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全钒液流电池已开始逐步走向工程示范
执行了分时电价的工商业用户个体,如果调整负荷以适配分时时段,那么在整体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低的用电成本。(来源:黄师傅说电)但有人可能节约了电费,有人也就可能被抬高电费。本质上,划分的峰谷时段与系统净负荷曲线有关,也就会与用户负荷曲线以及新能源出力曲线有关。有些执行分时
在保加利亚西北部蒙塔纳市的广袤原野上,正泰新能源书写下中欧清洁能源合作的新篇章。正泰新能源承建的Boychinovtsi67.5MWdc光伏项目已通过并网验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座以“正泰蓝”为底色的光伏矩阵,不仅成为保加利亚单体规模领先的清洁能源项目,更标志着正泰新能源在巴尔干地区的本土化运营迈
近日,由南方凯能(广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山市农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接的“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示范工程”在翠亨新区正式动工。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套项目,该工程将建设全球容量最大的5MVA/10MJ超导磁储能装置,将高精尖产业的供电稳定性推向“毫秒级”时代,标志着我国在新型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钒液流电池凭借其本质安全、长时可靠等特性,赢得了产业界和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仍面临初始成本过高的核心挑战。当时间来到2025年,锂电池储能中标价已接近0.4元/Wh,对比之下,液流电池亟需突破成本瓶颈。作为新型储能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全钒液流电池无疑是一
世界能源理事会是一家独立的国际能源机构,目标是让能源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生活的同时,也让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地球。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世界能源理事会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举办期间,记者采访了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威尔金森。记者:您认为,目前世界能源转
5月19日至22日,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国外能源电力企业、相关国际组织等举行外事会见活动。公司董事长张智刚先后会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卡梅拉、希腊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努萨基斯、巴基斯坦国家输电公司董事会主席乔杜里、特大电网运行者组织秘书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