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从图纸变成现实:加纳电厂诞生记

2016-07-11 09:04来源:金融时报作者:周萃关键词:燃气发电电力装机火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期工程的投产象征着中加合作的提升,能够帮助加纳实现5000兆瓦电力装机容量的目标,使我们成为西非地区的电力枢纽,感谢中国的支持!”近日,在深能加纳安所固电厂二期工程的投产仪式上,加纳总统马哈马激动地对参加仪式的嘉宾说。

马哈马总统的感慨不无由来:经过8年建设,这个装机容量达56万千瓦的燃气电厂两期工程均顺利投产,为长期饱受电力不足困扰的西非地区注入了发展新动力。而其使用的燃气发电技术,碳排放量比传统燃煤电厂大幅降低,对于非洲地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引领作用。

支持这座电厂从图纸变为现实的,正是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在两期项目的建设中,国开行共提供贷款5.8亿美元,其子公司中非基金投资近9000万美元,满足了项目80%以上的资金需求。正是看中了这个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西非地区环境保护的示范意义,8年来,国开行和中非基金坚定地支持该项目建设,浇灌出中加友谊的新花朵。

加纳电厂可谓国开行近年来支持海外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绿色”、“可持续”、“互利共赢”已经成为国开行国际业务的重要标签。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该行国际业务发展迅速,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国开行坚持推行绿色信贷,始终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作为重要原则和约束边界,严把授信评审关,严控环境和社会风险,促进多方共赢。

国开行可谓我国绿色信贷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长期致力于以开发性金融支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领域发展。从2007年起,国开行逐年制定环保及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系统的风险防范体系和信贷政策,围绕水环境、大气环境等重点、热点领域,推进环境友好领域的贷款发放,取得了良好成果。数据显示,国开行2015年发放节能环保贷款1919亿元,截至2015年底,国开行绿色信贷项目贷款余额超过1.57万亿元。

作为中国第一个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的金融机构,国开行一直倡导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理念,并主动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该行早在2008年2月就成立了“赤道原则”工作小组,逐步在业务发展中导入“赤道原则”的理念,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银行机构的代表,国开行全程参与了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绿色信贷指引》的制定。同时,该行从组织管理、政策制度、流程管理和环境效益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要求,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并以此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水平。

据了解,国开行参考了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等国际指南,建立了一整套针对国际业务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体系。在借款人评审中,将企业环境和安全事故风险作为信贷准入评审的重要内容,降低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的客户的信用评级。在项目政策性风险评审中,对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依照项目所在国(地区)的环保政策,研判项目是否合法合规。国开行要求,借款方在借款合同签订前,必须获得所在国(地区)政府正式批准的环评文件,否则不予贷款。在风险与收益评审环节,国开行对具有环境效益的项目,重点测算其资源节约量和减少污染排放量等指标,作为项目评审的重要依据。另外,国开行还在境外项目合同中增加了环境保护、监测和社会风险控制的条款,并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持续关注相关条款落实情况。

在贷后管理中,国开行对项目实施环评风险监控,要求借款人定期提交有关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防范的报告,并配合国开行实施相关贷后管理措施。对出现环境违法违规或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国开行有权采取宣布违约等措施,对特别严重的将停止放贷,甚至提前回收贷款。

在从理念到实践的整体推动下,国开行海外业务真正实现了以绿色信贷助力互利共赢。国开行董事长胡怀邦表示,国开行将继续完善绿色信贷制度体系,加大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等生态保护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与海外客户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从图纸变成现实:加纳电厂诞生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发电查看更多>电力装机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