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深度︱电力规划如何适应能源革命?

2016-09-09 16:44来源:国家电网杂志作者:孙寿广 李哲关键词:火电电力市场电力规划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力规划是指导电力工业发展的纲领,一直以来都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电力生产、运行、建设、设计、设备制造、科研等各相关领域的重视。

电力规划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但在我国能源格局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的当下,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我国电力规划严重滞后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规划存在严重滞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管理工作严重滞后。1997年12月,新中国成立40多年后,电力工业部才编制和颁布第一部关于电力规划工作的原则——《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原则》。2016年5月,国家能源局颁布了《电力规划管理办法》。

规划工作成果发布严重滞后。近20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5年计划(规划)纲要均按时发布,而电力规划目前查到只有电力部计划司1996年出版的《电力工业九五计划汇编集》和国家经贸委2001年发布的“十五”电力规划。

规划结果误差偏大。我国从1949~2015年实施了12个五年计划。从“一五”到“五五”,发电量预测年均增速都在10%以上,最高为23.3%,预测速度偏差18.9%。

“十五”期间,电力规划预测目标严重偏低,发电量预测年均增速5.2%,实际为13%,偏低7.8个百分点,预测速度偏差150%。2005年全国发电量25003亿千瓦时,装机容量5.17亿千瓦;而在电力工业“十五”规划中,上述指标仅为17500亿千瓦时和3.9亿千瓦,装机总量差了1.27亿千瓦。

由于未见正式发布“十一五”和“十二五”电力规划,根据相关研究成果,预测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7.54亿千瓦,实际达到9.66亿千瓦,装机总容量高出2.1亿千瓦,相当于1995年全国装机总和。“十二五”期间,电力需求增速明显趋缓,而装机容量在发展惯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完成了14.9亿千瓦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的电力发展情况,基本上是一种紧急刹车后的惯性结果,如果没有这个急刹车,预测误差将更大,目前全国装机富裕情况将更加严重。

美国经验值得借鉴

为什么电力规划长期以来预测与执行产生如此大的偏差,规划成果总不能及时发布,管理办法长期滞后于现实需要?其深层次原因,是电力规划工作没有跟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原标题:电力规划如何适应能源革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电力规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