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其他评论正文

电缆错综交织 被舆论诟病为视觉污染

2016-10-27 10:01来源:工人日报关键词:通信线缆架空线缆电缆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辆高3米左右的混凝土搅拌车,在正常行驶中因挂住了一根线,结果扯断了整整一捆通信线缆,一棵树龄超10年的槐树因不堪各种电缆线的沉重压力,在雨夜突然倾倒,致使5间商铺受损……从10月20日起,接连发生的多起线缆事故,让兰州市正在实施的架空线缆入地整治改造“攻坚战”再度受到舆论关注。

《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各种电线、通信线缆在城市头顶盘根错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产权单位和管理部门长期以来的相互扯皮。有人架线、无人管护,边整治、边搭建几乎成为“通病”。

各类电缆错综交织,如“蜘蛛网”一样悬在空中,也被舆论诟病为视觉污染。但对兰州来说,“蜘蛛网”屡屡发生“夺命惊魂”事故。几年前,兰州市定西路就发生一幕惨剧:一辆轿车在路边行驶时挂上了拖地电缆线,电缆线随即被弹起,致使1名路人身亡。今年初,兰州市政府决定全力实施城区架空线缆入地整治改造“攻坚战”,力争两年内主城区所有空中线缆全部入地,切实解决城市空中“蜘蛛网”密布问题。

随着“攻坚战”的推进,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主权混乱”。据了解,兰州市城区内线缆产权单位共有电力、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公安、交警、城管、城建等10多家。

兰州市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抱怨说:“城建、城管甚至通讯等好几个部门都有审批管理权限,但现实是,这么多部门都没管好。”兰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称,此前,城管部门曾针对城市上空的“蜘蛛网”乱象开展过多次集中治理,专门向几个产权单位下发了自行清理线缆的通知,但都收效甚微。让空中的“蜘蛛网”集体入地,是兰州市政府期待的最终治理结果。但这个看似彻底的整治方案,又遭遇资金上的“扯皮”。

有关人士介绍说:“清理空中线缆产生的成本费用谁来承担,产权单位都有各自的‘小九九’。”据记者了解,由于线缆入地投资较大,兰州市政府曾召集相关单位协调,政府掏一部分,企业拿一些。企业在发展中占用了公共资源,也要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但企业究竟该掏多少钱合适,始终未达成一致。

今年初,中央财政下拨了鼓励各地实施地下管廊建设的专项资金。兰州市借这一机遇,启动了地下管廊建设,采用PPP模式,由建设企业先进行统一建设,然后由相关管线单位有偿使用。但一些单位对有偿使用地下管廊提出质疑,并表示没有这部分资金,又将“资金皮球”踢回给政府。

对此,有专家表示:“越整越乱的‘蜘蛛网’就是行政管理效能低下,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推诿的结果,能否彻底根治,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相关阅读:

电缆企业该怎样搭乘互联网的顺风车驶向"快车道"? 

原标题:电缆头顶“弯弯绕” 清理整治“绕弯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通信线缆查看更多>架空线缆查看更多>电缆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