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截至10月27日,随着500千伏叙府变电站紫外检测工作结束,四川电力检修公司变电中心顺利完成省内46座500千伏变电站的紫外检测工作。
紫外电晕检测属于四川电力检修公司2016年带电检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是该公司首次开展的四川境内500千伏变电站的紫外检测工作。紫外检测技术利用紫外线成像技术获取带电设备发生电晕、闪络或电弧放电时释放的紫外辐射信息,能够有效发现一次设备存在的异常放电现象,从而判断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变检中心先后组织了多次紫外检测的学习、培训,商讨检测方式和缺陷判别方法,制定了详细的检测计划和方案,为开展紫外检测工作做足充分准备。
紫外检测工作于5月底正式启动,共4个阶段,历时5个月。在每一阶段的检测结束后,变检中心都定期开展技术研讨会,讨论和交流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分享技术人员总结的经验,力求更高效地开展紫外检测工作。
延伸阅读:变电站接地网腐蚀状态检测 也可以用二维扫描成像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4月21日,四川成都供电公司发布提升班组核心能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数智赋能班组建设”等重点举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实现班组业务在线化、作业移动化、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提高班组作业效率。近年来,成都供电公司将加强班组核心能力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内容,促进数字化成果在班组落地
近日,在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等政府高层见证下,金风科技在埃及首个风电项目——红海风能公司(RedSeaWindEnergy)苏伊士湾2号项目(下称:GOSII项目)全场并网,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为非洲已投运的最大单体风电项目,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投入商业运营,创造了埃及风电产业“加速度”。埃及
4月14日,随着一声指令下达,一道人工模拟的单相瞬时接地短路电弧在甘肃金昌330千伏东大滩变电站出线1.4千米处瞬间触发。仅仅2毫秒后,东大滩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中压侧快速开关精准动作,成功接入故障限流装置,标志着验证110千伏环保快速开关型故障限流装置性能的人工接地短路试验成功。当天,该装置在
4月15日20时20分,随着吉林500千伏庆德变电站投运操作全部结束,500千伏双阳(庆德)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吉林电网中部形成500千伏双环网,全省电力“东西互济”输送能力由200万千瓦提升至330万千瓦,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当地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优化吉林能源布局。双阳(庆德)输变电程新建庆德变电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1日,四川省宜宾市60MW/120MWh天原工业储能项目储能系统招标公告发布。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9500万元,折合单价约0.7917元/Wh,招标人为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项目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在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220kV天锐变电站预留土地内建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一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052511)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7日,位于内蒙古包头市的水木明拓绿氢制60万吨绿氨项目备案获准,该项目由水木明拓(达茂)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计划总投资12亿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包头市达茂零碳园区巴润产业园,建设规模为年产60万吨绿氢合成氨,建设60万吨绿氢合成氨生产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中国电建中南院新津区邓双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成交公示,中标人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根据招标公告,项目采购人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成都市新津区邓双镇,总投资约2.2亿元,占地面积34.37亩
“准备好了吗?”“好了。”“三、二、一,起飞!”飞手刘成洋和蔡鑫同时摁下遥控器,两台无人机在飞手们的精准操控下,如同猎鹰在空中盘旋观察……在广东电网公司云浮罗定供电局110千伏附城变电站,一场革命性的技术测试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这些无人机装备了先进的声纹、紫外、红外和可见光传感器
截至8月5日24时,从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获悉,甘肃省内唯一的电力大规模外送通道——±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年度外送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7%,较2023年达到这一节点提前了20天。±800千伏祁韶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次将大规模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与火电打捆输送的特高压直流工程,也是
7月22日,从国网重庆电力获悉,重庆市首个全域无人机智能巡检示范区已正常投入运行,无人机对10千伏凤帅线等重载配电线路开展红外测温,并通过手机端无人机智慧巡检微应用(EUA)将工作日志推送给工作人员处理,助力迎峰度夏保供电。全域无人机智能巡检示范区,是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永川、荣昌、双桥
“无人机发现一个相间间隔棒损坏,导线存在磨损情况,大家仔细观察核对。”6月18日,国网吉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维二班班长杜冰应用无人机巡检500千伏甜松Ⅰ、Ⅱ线,该无人机搭载了新型紫外检测云台。在以往无人机巡检作业中,由于存在视野盲区,无人机飞手无法精准定位雷击、导线断股等情况引发的导地线
3月16日,河南中西部迎来中雨雪、局部地区出现暴雪天气,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迅速发布暴雪蓝色预警,启动雨雪、覆冰Ⅳ级应急响应,全面开展电网设备特巡特护、应急抢险等工作。截至16日晚,该公司累计投入各类人员2141人、车辆454台、发电车10台、发电机55台,河南电网保持安全平稳运行、电力安全可靠供
当前,我国多地高温天气仍在持续,迎峰度夏工作正处于最吃劲、最关键的阶段。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责任,确保电力供应安全平稳有序。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履职尽责、拼搏奉献,切实把电力保供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确保迎峰度夏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上海
1月3日,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超能科创中心利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紫外光检测设备,对500千伏光谷变电站全站一次设备绝缘部位表面开展紫外光检测,实现了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紫外光成像检测技术在湖北电网超高压变电站的首次实际应用。无人机搭载紫外光检测装置为该公司2021年系列成果转化产品之一,也是该产
12月24日7时45分,雁淮直流输送功率首破600万千瓦,创投运以来新高,预计全天可向江苏送电1.28亿千瓦时,相当于1.58万吨标准煤。面对大负荷考验,国网山西电力扎实开展直流大负荷专项运维保障,强化落实季节性运维措施,确保雁门关换流站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山西电力开展直流大负荷专项特巡,加强换流变
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J956-2018,以下简称HJ956-2018)和《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955-2018,以下简称HJ955-2018)两项环境保护标准,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负责人就标准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您介绍一下这两项标准制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土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醛、酮的测定方法,生态环境部印发《土壤和沉积物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初步建立立体化巡检体系,直升机、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电网运检工作中。其中,直升机巡视作业范围已覆盖所有跨区域电网及各网省主干电网,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日常巡视,变电站站内机器人已实现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集中轮转,隧道巡检机器人能完成
融合了紫外成像检测技术的小型无人机,就像给无人机戴了眼镜一样!!!这副眼镜看到的光可不是你所见到的光,是不可见光紫外线。紫外成像检测技术是通过捕捉高压设备电气放电时产生的紫外信号,经过处理后成像并与可见光图像叠加,确定电晕位置和强度,从而为进一步评价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提供依据,将缺
9月20日上午,位于湖北松滋市沙道观镇的500千伏渔兴Ⅱ回350号塔旁,1架具备紫外成像检测技术的小型无人机,在3名操控手的操作中,迅速从平地飞向40多米高空,顺利完成了绝缘子串、均压环、防振锤等多个项目的检测。这是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首次将无人机融合紫外成像检测技术成功应用于电网生产领域,实
9月13日,湖北检修公司利用小型无人机成功实施对500千伏渔兴二回紧凑型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紫外检测。这是国内首次将小型无人机融合紫外成像检测技术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电力生产工作中,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紫外成像检测技术是通过捕捉高压设备电气放电时产生的紫外信号,经过处理后成像并与可见光图
一架形似八爪鱼的无人机悬在空中,沿着高压电线的延伸方向前进。此时,终端屏幕上,灰色的背景上清晰地显示出电线、绝缘子、螺栓等部件,在线路的中部位置,一团白色亮点就像星云一样,发出明亮的光芒。这团亮光,就是高压线路破损后释放出的电晕,人眼很难觉察,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可能会演化成严重
8月1日,国网辽宁检修公司对全省22座500千伏交流变电站、2座±500千伏直流换流站设备展开了第三季度带电检测工作和状态评价分析,为状态检修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迎峰度夏及“十二运”期间电网安全运行。该公司集中骨干力量,分专业检测组、评价分析组、状态跟踪组开展工作,深入排查治理设备安全隐患,超前防范设备风险。其中,专业检测组主要采用红外热像、超声波局放、紫外电晕等先进检测手段,对500千伏换流变、变压器、组合电器、罐式断路器、GIS设备及开关、互感器等8类变电设备开展带电检测30项;评价分析组根据不同设备检测试验数据
8月5日,国网辽宁检修公司开展雨后特巡,要求各专业加强防汛和运维工作,在十二运保电和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继续紧抓“防、巡、测、核、除”工作,确保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预防为主该公司坚持秉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开展事故回头看、安全知识竞赛、以案说法、安全摄影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引导员工对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分析原因,吸取教训,筑牢员工的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增强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密切政企、警企、群企联系,继续加强防汛、防外力破坏、防雷等管理工作,实现全覆盖。细化巡视该公司明确不同情况下
众所周知,电气产品的故障与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密切相关,那么有没有一套装置能在绝缘发生问题实时告警?近日,福建厦门电业局新投运的配网设备绝缘监测系统就实现了这个功能。据悉,这是国内首个具备该项功能的系统。“嘀嘀——”,在厦门“蓝湾国际”开闭所内,该局技术人员正对刚刚安装的配网设备绝缘状态监测系统进行测试。他们输入一系列环境温湿度、线路电晕、声发射值等反映设备的绝缘状态的数据, 这些条件超过一定值时,系统发出了警报。该局配电技术人员侯颖君介绍说,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在电压的作用下,最终都因局
引言:10月27日,浙江省电力公司第三季度经营指标分析会在绍兴召开,公司总经理李卫东要求各单位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构建“三集五大”体系的要求,全面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在精细化运作中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样式,最终实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工作标准。定员标准为250人,实际仅有187人,面对十年来增量不增员的现实形势,绍兴电力局是如何在变电检修这一领域利用最少资源实施最优配置的呢?答案是: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充分激活“人”这一生产环节中的最重要因子,实现了企业经营的最大绩效。以人
近日,浙江湖州电力局对世博会3条I级保供电线路应用紫外成像进行带电检测,抽检结果输变电设备运行情况良好。自今年以来,该局为确保世博会供电线路“零缺陷”运行,广泛应用设备状态检测新技术,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努力确保世博供电安全。 据了解,湖州局共有5条跨区输电线路被列入上海世博会重要保电线路。为全面落实世博保供电的要求,该局根据省公司的统一部署,成立了由局领导挂帅的世博会电力保障领导小组,并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该局修试工区主动作为,为进一步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本网讯通讯员李智超报道“现在不用瞪着两个眼睛巡视了,有了它再小的局部放电和绝缘小污损都看得清清楚楚,工作强度大大降低了”7月15日,泉州电业局检修部职工陈志红说道。当天他手上拿着一支类似手枪的新式仪器正在对220千伏东星变电站的变电设备进行带电测试,该仪器是泉州局省内首家从俄罗斯引进的紫外电子光学探伤仪。 紫外电子光学探伤仪是远距离检测35千伏到1150千伏交流高压线路、输变电设备外部绝缘状态的新技术。是由俄罗斯西伯利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