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云南曲靖沾益区苏家箐村的农网改造升级史

2016-11-18 11:47来源:南方电网公司作者:王继聪关键词:电网改造电网改造升级农网改造升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电网改造升级后,村民们用起了磨面机、碎草机等各种现代化器械,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张国亮家从只能养两头猪发展到现在养着9头猪、8头牛和20多只羊,图中他的妻子正将牛羊赶到山上吃草。

苏家箐是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的一个苗族村寨,距镇上15公里,居住着74户人家。村子大概有70年的历史,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用电阶段。如今,村民们家家有两轮、三轮摩托,村民住房条件、环境卫生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是什么使苗族村民脱了贫、致了富?村民们的答案是:电。

电网改造升级之改造

村民丢下菜刀换钢磨

10月27日正午,笔者乘车一路颠簸到苏家箐,大多数人或到地里劳作或到外面放牧,村里显得很安静。几幢刚建起的砖混新屋和村民房前屋后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延伸至每户崭新的电杆、电线,给村里增色不少。

按照约定,我们见到了村长张国亮。1975年,张国亮跟随父辈从曲靖威宁搬到白水,同来的乡亲们共同居住在山凹里,靠打猎维持生活。张国亮还记得村里通电是他爹当村长那年,变压器是他爹带着人从其他村请马车拉回来的,同时还拉回一台国家给的磨面机。当时全村就30多家人,从有了电、有了磨面机后,他们就不再用石碓舂、石磨碾粮食了,深山里的一些户数也慢慢围拢过来居住在一起,于是才有了苏家箐。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物资匮乏,为了用电,有的村民用铁丝当电线,在村里的树上乱拉乱接,漏电、损耗非常大,电费从总表箱摊派到每家,一度电高达一块钱,很多人家交不起电费,因此管电是村里最头疼的事。苏家箐先后换了4个“管电人”,后来大家都不愿意管,便决定谁当村长谁管。杨兴忠算是从威宁搬来的第一代苏家箐人,他回想起自己管电的日子:“管电管了会怕,别人以为赚了钱,实际每月都要贴上几块,到后来基本没人愿意管。”

2002年,事情发生了转折,苏家箐搭上了农网改造的便车。

沾益供电所抄表员詹华平当时就参与了施工改造,他介绍,那一次改造更换了部分10千伏导线,在村里新架设了400伏线路,家家安装上电表,并将30千伏安的变压器换成了50千伏安。

电压质量高了,村民用电也自由了,700多元一台的磨面、打饲料的小钢磨被村民们搬回家。以前由于无法普遍使用机器,一户人家大多只养一两头猪;供电质量提升后,村民们丢下砍猪草的菜刀,用上了切猪草的机器和小钢磨,不仅养猪不发愁,还用机器将一些秸秆打碎,让牛、羊吃上精饲料,关在家中也能长膘。

电网改造升级之升级

苏家箐蔬菜成了当地“名片”

在张国亮的家里,摆放着电视机、电饭锅、电磁炉……他说:“现在炒菜、做饭都是用电,很少再烧柴了。”说话间,张国亮的大儿子从集市上卖菜回来。他高兴地说:“菜早卖完了,在集市上买了些东西才回来。”

今年,张国亮大儿子种了六分地的白菜,卖得4000多元钱。在苏家箐,这样的人家比比皆是,一年靠种菜、种洋芋收入一两万元的家庭很多。

张国亮说:“苏家箐的蔬菜基本上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我们的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一倍,还供不应求。”

苏家箐的蔬菜为何如此抢手?张国亮道出了其中秘密。原来,电网改造加农网升级改造后,村里养牛、养羊、养猪的头数大增,大量的农家肥拉进地里,种出的菜肥、味好、营养高,当然价钱就好。

现在,张国亮家里每年养猪不低于5头。今年,他家栏里现有肥猪9头,他说大猪现在都有120公斤以上,每公斤能卖到20元,自家还养着8头牛,20多只羊。

2014年,苏家箐再遇国家对农网改造升级的好政策,沾益供电局白水供电所所长陈国文说:“苏家箐的发展很快,以前遇上用电高峰,一些机器就启动不了。这次农网升级改造,全村增加两台变压器,总容量由50千伏安增至120千伏安,村里全部换成12米电杆和绝缘线,总投资达47万元。农网升级改造后,全村群众平均每户年用电量达2700度左右,用电量的提升也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在苏家箐,现在普遍人家年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张国亮开心地说:“感谢国家,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是与电分不开的。”

延伸阅读:农网改造工程热浪继续 11省农网投资大汇总

原标题:苗寨生活从“慢步走”到“跨越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网改造查看更多>电网改造升级查看更多>农网改造升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