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
2016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加速推进,能源发展进一步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市场化”发展方向转型调整,其中绿色电力政策成为本年度重要的内容。今天,周章贵博士为您解读2016年度绿色电力的三大核心看点。
2016年2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2016年3月24日,国家发改委编制印发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6〕625号);2016年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150号);期间,2016年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又向各地电力主管部门、企业下发《关于建立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上述文件均直接指向“绿色电力”,笔者认为2016年已形成绿电政策的分水岭,核心内容有三:一是绿电配额制,即对发电企业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要求;二是绿电消纳,对电网企业提出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要求;三是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开拓市场化机制解决绿电发展权责义务。
上述政策的出台是对2006年即已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框架下相关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也是对长期难以解决的可再全额收购政策的现实调整。本文希通过对相关政策的梳理解读,分析绿色电力政策背后的逻辑以及可能走向。
看点一 绿电从可再到非水可再
▶ 什么是绿电?
从政策文件首先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即何谓“绿色电力”?理论上绿色电力可以广泛理解为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因而不会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排放物。因此,包括水电、光伏、风电、生物质能、潮汐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品种所发的电都可被认为是绿电。但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即《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关于建立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经很明确,可以认证进入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绿色电力”并不包括水电,同时对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做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国家政策文件所指的绿电是指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
▶ 非水可再能源背后的逻辑?
非水可再相关政策的提出并非有意歧视或冒犯水电,非水可再配额考核政策的核心是让燃煤火电机组承担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配额责任,具体指标是到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与其煤电发电量的比重不低于15%。换句话说,水电机组当然没有这个配额责任,此政策针对火电机组的强制政策。
首先,政策选择发电企业作为配额承担主体符合电力行业现状,发电企业作为责任和被考核主体具备基础和条件。当然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未来配(售)电企业也可被纳入配额承担主体,只是目前尚属起步阶段。
其次,燃煤发电企业承担配额责任更是无可非议。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仍以火电为主,根据中电联数据,2015年火电占全国发电量的近74%,这其中的绝大部分又通过煤炭发电。2015年新增煤电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且有超过3亿千瓦的煤电处于在建、核准或前期工作状态。目前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明显下降,各类电源之间,尤其是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直接争夺当前的利益空间和未来的发展空间,需要强化煤电企业支持绿色电力的责任。
第三,燃煤发电企业可以通过“自建非水可再生能源项目”或“购买绿色证书”方式完成配额指标。煤电企业这一责任的实现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政策并未产生冲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通过销售电量向全社会电力用户(包括居民)征收,煤电企业作为发电企业并不需要为其发电量缴纳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最后,从目前政策指出的配额指标看,根据国能新能〔2016〕54号文,全国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要达到15%,2020年,除专门的非化石能源生产企业外,各发电企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达到全部发电量的9%以上。根据《关于建立燃煤火电机组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考核制度有关要求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火电企业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应达到全部发电量的15%以上。
看点二绿电从千瓦到千瓦时
从物理角度来说,千瓦(kW)表示的是瞬间的电力,而千瓦时(kWh)表示的是某一期间内的电力总和。简言之,kW可称为电力,kWh可称为电量。这两个词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并未有多大的意思,而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甚或整个电力行业来说具有巨大的意义差别,代表着行业的景气程度。要说绿色电力、可再生能源领域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无疑是累计装机(千瓦数)越来越大,而年发电利用小时数明显偏低,弃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看似红红火火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下经济效益未能有效保障。2016绿色电力政策的一个明显指向就是要从千瓦到千瓦时的奋力转身,这也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解决的最大瓶颈。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不含抽水蓄能机组)3.0亿千瓦,发电量10985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9.6%;风电装机1.29亿千瓦,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3%;光伏发电装机4318万千瓦,发电量39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7%,生物质发电装机1031万千瓦,发电量52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9%。
2015年弃风限电形势严峻,全国弃风电量33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3亿千瓦时。其中,甘肃弃风电量82亿千瓦时、弃风率39%,新疆弃风电量70亿千瓦时、弃风率32%,吉林弃风电量27亿千瓦时、弃风率32%,内蒙古弃风电量91亿千瓦时、弃风率18%。2015年光伏全国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33小时,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光现象,甘肃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61小时,弃光率达31%;新疆自治区全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042小时,弃光率达26%。
因此,《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6〕625号);《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6〕1150号)即在这样的背景中出台,以保障可再、绿色电力发电小时数,确保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的实现,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看点三 绿电从全额收购到全额保障性收购
▶ 何谓全额保障性收购?
电网企业优先调度和“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的原则,然而自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实践过程中“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始终没有有效落实。2016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发改能源〔2016〕625号),标志着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的落地。需要理解的是何谓全额保障性收购?本办法第二章第三条明确了这一定义: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是指电网企业(含电力调度机构)根据国家确定的上网标杆电价和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结合市场竞争机制,通过落实优先发电制度,在确保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全额收购规划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也就是说“全额保障性收购”的重点是在“保障性”上,而非坊间长期误认为的“发多少电网收购多少”,而是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地区资源禀赋和网架结构等因素先划定一个“年度最低收购小时”,对这个划定的年度最低小时发电量,电网保障全额收购,即“对最低保障收购小时发电量的全额收购”。不难看出,与《可再生能源法》原则比较而言,本次落地的政策在“全额收购”的定义和要求上实际已经做了相应变通和调整。
▶ 最低保障收购以外的可再发电量怎么办?
办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年发电量分为保障性收购电量部分和市场交易电量部分。其中,保障性收购电量部分通过优先安排年度发电计划、与电网公司签订优先发电合同(实物合同或差价合同)保障全额按标杆上网电价收购;市场交易电量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通过参与市场竞争方式获得发电合同,电网企业按照优先调度原则执行发电合同。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发电以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暂时不参与市场竞争,上网电量由电网企业全额收购。
在现有电力体制下,火电因为每年有政府下达的计划电量,形成了事实上的优先发电权,挤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空间,能否解决好弃风弃光问题,是新一轮电改的重要内容。为此《办法》还提出省级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在制定发电量计划时,严格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发电制度,使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保障性收购电量部分,通过充分安排优先发电并严格执行予以保障,体现了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市场机制原则。
▶ 参与市场交易的可再生电量是否享受可再补贴?
发改能源〔2016〕625号文进一步明确:“参与市场交易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按照项目所在地的补贴标准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具体电量计算公式为:市场交易电量价格=市场竞争取得的电价+(当地可再生能源标杆上网电价-当地火电脱硫脱硝标杆电价)。
保障性收购电量加市场交易电量的办法主要适用于限电严重地区,中东部不存在限电问题的省份仍要执行全额保价收购,不能借机变相降低电价。《办法》第二章第七条明确:“不存在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的地区,电网企业应根据其资源条件保障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发电量全额收购。”
同时《办法》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等多个部分对责任及其主体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政府各个部门、电网企业、常规发电企业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权责划分,提出了一套非常清晰的监督管理和运行机制。第十五条中指出,“电网企业不得要求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向优先级较低的发电项目支付费用的方式实现优先发电”,也就是说,迫使可再生能源企业购买发电权的做法将被杜绝。
最后,《办法》还明确作为最高优先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如果被电网调度安排限发,则本质上一定是有较低优先级别的机组多发了电量,所以必须由多发的机组进行补偿,《办法》规定:“参照调度优先级由低到高顺序确定承担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限发电量补偿费用的机组范围(含自备电厂)”。从政策看,即使自备电厂也是补偿责任的承担主体,与常规机组一样承担相同的社会责任,并不享有任何优先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国能发监管规〔2021〕61号),首次提出增设爬坡和转动惯量辅助服务新品种。2024年3月,《山东电力爬坡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开始执行,标志着国内首个爬坡辅助服务市场在山东电网启动运行,爬坡辅助服务的价值开始得到量化补偿,这对于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粤电力A披露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完成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562.4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02%;其中煤电完成397.5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91%,气电完成112.61亿千瓦时,同比减少0.04%,风电完成27.2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89%,光伏完成20.30亿千瓦时,同比
2022年8月,美国政府批准了《通胀削减法案》(IRA),为美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注入强劲信心。作为在公用事业规模可再生能源领域拥有十多年经验、参与1GW以上太阳能发电场和数百兆瓦电池储能项目开发的专业人士,独立电力生产商ArevonEnergy公司高级开发经理ArunMuthukrishnan亲眼见证了了《通胀削减法案》
“当东部沿海城市渴望绿色转型,远在西部的清洁能源正跨越千山万水,通过跨区跨省电力网络,为城市的工厂、地铁、写字楼输送动力;当西部地区遭遇极端天气,东部沿海的稳定电力又逆向奔赴,保障着城市的运行与生产不停歇……”这样一幅能源跨区流动、互济互补的生动场景,正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日常写照
7月9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甘肃俊瑞武威市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甘肃俊瑞武威市凉州区新能源规模化制绿氢项目监理中标候选人公示。全过程管理服务中标候选人:中标候选人第1名:成都市市政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投标报价:3461.5万元;中标候选人第2名: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我国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建成区等数量众多,既是集聚要素资源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也是能源活动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推动各类园区实现由高碳到低碳零碳转型发展,事关高质量发展和“双碳”工作全局。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
泛华战略新论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正迈向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的新阶段。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升级,引入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产业育城平台赋能,整合产业链、重构供应链,形成产业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社区化、社区智能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格局。同时,构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自2025年7月1日起,一批电力市场新政正式开始实施!其中国家层面政策有: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地方/区域层面政策有:《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7月2日,2025泰国可再生能源展览会(ASlASustainableEnergyWeek)在曼谷#xB7;诗丽吉王后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作为亚洲领先的可持续能源平台,展会汇聚了行业领袖、政策制定者和创新企业。首航新能源携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惊艳亮相,凭借光储创新技术和系统集成优势赢得了业界高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管范围涵盖六方面。其中,在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方面,重点监管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详情如下: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有关电力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
早在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以此为既定目标,新能源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38.4%,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
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消纳后,收益变动、系统调节、规划利用率、入市细则、协同机制等问题,仍然需要认真思考解决。136号文件的发布,体现了新能源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的成果,也对下一步推进和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持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新能源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和消纳、“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监测统计等情况。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秩序方面。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情况。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现货市场建设,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含交易方案、交易细则)与国家基本规则一致性、出台程序合规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9个省(区、市)电网企业。监管项目并网时间原则上为2025年3月底前。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强能源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监管,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重点聚焦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各类主体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
“这是新能源的‘毕业礼’,标志着新能源开始正式走向‘社会’”“文件发布意味着新能源行业实现关键‘成人礼’”“我国发用电价格市场化改革取得了质的飞跃和突破”#x2026;#x2026;“未来新能源电站收益如何测算?投资决策以什么作为参考标准?”“新能源入市做交易会导致现货电价走低吗?”“各地细化
2025年2月9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推动光伏集中式与分布式项目、陆上与离岸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通知》明确规定,2025年6月1日起,新能源电力须透过市场交易定价,进一步深化新能源电
在全球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蓬勃兴起。新能源场站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可靠的电力设备支持,KEXGN-40.5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科林电气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独立自主研发的35kV环网柜,其在新能源场站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环网柜在新能源场站中的适配性优势紧凑结
136号文背景下,新能源入市加速推进。面对全面入市后电价水平的不确定性,降低度电成本(LCOE)、提升发电效率,这两个关键因素再次成为行业生存的核心命题,也成为新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唯二指标。熟悉行业的读者一定还记得,以内蒙古、东北为代表的三北地区在2024年开启10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机组批
7月14日,云南保山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项目优选投资开发主体项目中选结果公示。其中,包含8个光伏,规模780MW;2个风电项目,规模81.25MW。从中标业主来看,隆基amp;华能联合体获得510MW光伏规模,通威amp;中广核联合体获得210MW光伏规模,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获得60MW光伏、81.25MW风电规
截至2025年7月11日,广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突破2万家,达到20120家,同比增长33%,其中发电企业334家,售电公司157家,电力用户19629家,用户计量点达4.2万个,较2024年增长100%,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坚持“开门办市场,共商谋发展”的理念,不断优化市场机制,创新交易品种,扩容绿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研究院牵头、东成研究院主要承担的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式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批复建设,是四川省首批布局的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瞄准能源装备行业的“卡脖子”问题,以高价值应用场景为牵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7月15日上午,上海电气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仪式在吉林省洮南市举行,在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靖平,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大勇,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等领导的共同见证下,首批绿色甲
过去,储能技术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辅助手段,但伴随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已成为保障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欧洲电池储能平台”,并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倍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发布五个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塔筒设备采购招标公告,规模合计650MW。详情见下: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6月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截止6月底,统调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含储能)2829.05万千瓦。截止6月底,统调火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646.01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18.8万千瓦,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82.85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41.18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