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报道正文

雾霾中的中国丨雾霾中的中国经济:何去 何从?

2016-11-24 09:33来源:港股那点事作者:自成一体关键词:火电火电企业能源消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一个城市的道歉与样本

在11月8日对河北省487名责任人实施问责,其中5人被追究刑责后,上周四(2016年11月17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下发并实施了“史上最严防污染方案”。

方案规定,自2016年11月17日起至年底前:

1、 对火电企业实行“以热定电”,最大限度减少火电企业发电量;

2、 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焦化、铸造、玻璃、陶瓷、钙镁行业全部停产;

3、 对全市制药、化工、包装印刷、家具等行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原则上所有挥发性有机物生产工序全部停产。

4、 非承担居民集中供暖任务的20蒸吨及以下燃煤工业锅炉、燃煤茶浴炉及花房、苗圃、蔬菜大棚、畜牧生产设施等未采用清洁燃料的燃煤设施一律停止使用。

5、 未经市政府批准,主城区及县城建成区一律禁止建筑物拆除、道路开挖、混凝土搅拌及土石方、喷涂、焊接、切割等施工作业;

6、 全市所有露天矿山、采砂、石材加工、砂石料加工等行业全部停工停产;

7、 继保定、衡水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后,采取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

脑补一下以上场景,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石家庄这个城市暂时停止了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为此,市政府以公开信方式“向广大市民表示深深的歉意”。

这到底算壮士断腕的长远救赎,还是明知不可而为之,于事无补的面子工程?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深刻揭示了这座城市进退两难的尴尬与无奈:要消除雾霾,那就得以损害经济增长为代价。

这就如同经济学家王福重在今年初参加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节目里谈到华北雾霾时说的(他的这些大实话,几乎引起了全河北人的反弹与讨伐):

1、工业生产是雾霾的第一大来源,河北正在工业化前期这个阶段,它主要的工业形态就是钢铁、水泥,“这些东西可以排出大量的雾霾,如果想让北京消灭雾霾,河北省的工业生产就要停顿。但是,河北省工业生产一旦停顿下来,以河北人现在的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水平,那他去搞什么呢?”

2、“两种选择。第一种,空气特别干净,但是饿得两眼发昏,另外一种就是吃饱了撑得,但是空气脏了,他肯定是要后一种。北京……你想呼吸没有雾霾的新鲜空气(的权利)并不高于我们河北省要发展生产、要排放雾霾的这种权利。”

3、“再说一次,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将持续几十年,急也没用……。如果用非常手段治理,会把污染留给后代,因为污染只是生产的投入品,你不投入,后代就得投入。这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不幸,时代的局限。”

事实上,石家庄,乃至河北,其实只是整个中国、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我们发展经济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与未来,但美好的生活与未来,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又貌似被我们自己一点一点埋葬。

这是一个悖论,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我们曾经对过去的经济成引以为傲,但至少在今天,在中国经济突然失重,老经济穷途末路,新经济不见踪影,找不到任何抓手,结构转型暂时看不到任何前景的当下,可能多数人都不会再那么理直气壮肯定过去的“经济奇迹”了。

这就像现在浓雾中痛苦摸索出路的石家庄与河北:生产线总不能停一辈子?

原标题:雾霾中的中国,雾霾中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能源消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