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初春2月,乍暖还寒。受强冷空气影响,自2月21日起,滕州市迎来2017年首次暴雪天气。面对此次强冷空气来袭,滕州公司精心部署,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此轮“倒春寒”天气,保供该地区市区居民供热保质保量安全供应。
“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滕州市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掌握冷空气到达时间、影响范围,及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热网安全稳定运行。”在2月21日生产例会上,该公司负责人对企业供热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面对“倒春寒”天气带来的8~10摄氏度大范围降温,该公司热力部门一方面在第一时间提高了市区北线高温供热水网供水参数,供水流量由原来的3900立方米/小时提高到4000立方米/小时,供水温度也有原来的79摄氏度提高至82摄氏度,确保各居民小区不因天气骤降造成室内温度降低。另一方面组织各专业运行人员对热网管线进行全面巡检,做到设备隐患早发现、早消除,对于管网老化等重点防范区域,采取“专人负责”,确保居民供热安全。同时,企业调度中心实时监测热网负荷变化情况,密切关注各二级站设备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各项运行参数,保证供热管网水力平衡。
此外,该公司组织安排客服中心话务人员,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向全市热用户发布了温馨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做好室内保温措施。同时在供暖季,该公司认真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值班人员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了车辆、备品、备件全部到位,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并及时进行处置,减少“寒潮天气”给带来的不利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2024至2026年四台锅炉升降平台搭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时间:2024-06-17(招标编号:CHDTDZ001/23-QT-1494)一、招标条件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2024至2026年四台锅炉升降平台搭设项目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
连日来,全国多地遭遇高温“炙烤”。截至6月11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五天发布高温预警。预计未来几日,北方地区的高温范围还将逐渐扩大。高温来袭,也意味着用电高峰即将到达。面对今年迎峰度夏的严峻形势,相关中央企业主动作为,提前谋划、统筹部署,坚决打好打赢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近日
核心阅读近年来,新型储能技术的重要代表——锂电储能显现出良好的产业前景。在山东枣庄,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的集中共享式电化学储能调峰项目,华电滕州储能项目实现应急启动和顶峰发电,为保障区域电网稳定作出贡献。截至去年底,华电滕州储能项目累计充电6200万千瓦时,放电5000万千瓦时。电力富余时充
自市场主体地位明确以来,独立储能作为电网优质调度资源,参与电力并网运行及辅助服务管理的价值正逐渐提升,市场关注度越来越高。此前,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发布的《南方区域电力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南方区域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中,就将独立储能电站作为新主体纳入南方区
独立储能是什么?一般来说,独立储能指的是独立储能电站。它以独立主体身份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不受接入位置限制,纳入电力并网运行及辅助服务管理。目前独立储能电站是国家层面允许其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一种发展模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也频频印发文件,对其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2月27日,国家电投海阳101兆瓦/202兆瓦时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成为全国首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电站。据国家电投山东分公司发展营销部副总经理林华介绍,海阳101兆瓦/202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是山东省首批调峰类储能示范项目之一,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27日并网投运,
2月27日,国家电投海阳101兆瓦/202兆瓦时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成为全国首批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电站。据国家电投山东分公司发展营销部副总经理林华介绍,海阳101兆瓦/202兆瓦时储能电站项目是山东省首批调峰类储能示范项目之一,于2021年8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27日并网投运,
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于2021年12月开始运行,实时市场发电侧电价超过1元/kWh。山东省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继续竞价运行,2022年1月,月度总补偿为1.02亿元。现货市场的开启,无疑给独立储能电站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若没有进入示范项目,如现货市场能持续运营,储能可利用现货市场价差进行充放电操作的话,储
本文概要:1.山东独立储能注册进入电力市场2.电力市场新格局、新成员早就呼之欲出3.从目录电价峰谷价差,到代购电价峰谷价差4.山东现货市场负电价创造储能更大收益空间5.山东对独立储能给予容量补偿6.从火电大省到新能源增发,山东将对独立储能提出更高要求(来源:微信公众号“享能汇”作者:享能汇工
2月27日上午11时,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滕州公司)滕源华电储能电站在山东电力现货交易平台成功提交日前电能量申报数据,标志着该储能电站成为全国首家参与电力现货交易的独立储能设施。滕源华电储能电站系中国华电首个大容量集中共享式电化学调峰类储能项目,也是山东省首批储能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21日,华电滕州新源热电有限公司发布山东华电滕州101MW/202MWh储能电站项目中标结果公告,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据了解中国华电开启山东滕州101MW/202MWh储能电站项目PC招标,采购内容包含华电滕州101MW/202MW储能设备(含1MW/2MWH液流电池储能车间)基础施工和设备
在寒冷的冬日里,有一个平凡的群体,从管网建设到设备保养,从热网调控到入户测温,他们活跃在生产一线,换热站内、阀门井中、用户家里……,处处可见他们奔波忙碌的身影,他们就是-徐州热力人。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也没有感人肺腑的豪言壮志,他们用脚步丈量工作的行程,用每天“十二时辰”的努力
截至12月4日,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年累计供热量达926万吉焦,同比去年增长15%,创历史新高。一直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因热而生、因热而兴”的经营理念,不断深挖供热潜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提升机组供热基础和水平,持续打造区域供热品牌。该公司秉承合作共羸理念,采取积极灵活的
截至5月1日,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年累计供热量达到301万吉焦,突破300万吉焦,为完成全年供热量目标奠定基础。作为晋江市安东工业区的主要供热源,该公司自热网运营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扎实做好供热安全生产管控各项工作。该公司不断加强供热管网隐患
截至3月31日,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年累计供热量达到200.50万吉焦。今年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因热而生、因热而兴”的经营理念,不遗余力地开拓供热市场,秉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持续为热用户提供维护技术支持和蒸汽品质保障,实现供、用企业双赢;针对昼夜峰谷差的热负荷特性,不断优化一二期机组
寒风凛冽,大雪已至国家电投能源保供忙起来了特种兵式保供把严寒挡在身后让我们陪你温暖过冬雪中送炭供热随着2023年供暖季的到来,我国首个跨地级市核能供热工程——“暖核一号”三期核能供热项目正式投运。为确保系统设备可靠运行,上海核工院组织监理、施工单位等各方对核能供热系统换热器间、联合泵
当前正值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华电昌吉分公司以保安全、保发电、保民生为重点,全方位将防寒防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机组稳定运行、设备安全过冬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天气即将进入“冷冻模式”。为确保机组设备及系统在冬季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及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该公司提前谋划,制定
截至5月27日,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年累计供热量达到301.4万吉焦。一直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因热而生、因热而兴”的经营理念,强化与政府部门、热用户的沟通,充分发挥开发区唯一热源的优势,持续打造区域供热品牌。该公司不断强化运行人员的责任意识,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时刻关注热用户的用热
截至3月9日,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年累计供热量突破100万吉焦。作为晋江市安东工业区的主要供热源,该公司自热网运营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扎实做好供热安全生产管控各项工作。随着热用户产能的提升,该公司日用汽量达到并维持在1万吨左右,创历史最高记
截至12月3日,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年累计供热量达到753万吉焦,超去年全年供热量,为完成全年供热量目标奠定基础。一直以来,该公司牢固树立“因热而生、因热而兴”的经营理念,强化与政府部门、热用户的沟通,充分发挥开发区唯一热源的优势,持续打造区域供热品牌。该公司始终以安全为前提,扎实保障热网
2月6-8日,湖南省气象台连续两次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低温雨雪冰冻黄色预警,长沙公司不“畏”所“冻”,同步启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Ⅲ级响应,多措并举迎风斗雪,抵御严寒,全力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切实做好保供电、保供热、保民生工作。强化隐患排查,拧紧“安全阀”。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湖
吉林乾安县聚太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X30MW生物质热电联产供暖项目,根据热负荷和供热方式,选用2台30MW高温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机排气压力设计为25KPa。
国际主要碳市场情况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杨素(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重要的市场化减排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有28个碳市场正在运行,覆盖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涉及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随着各国碳中和目标的确定和减排路径的细化,各国对所辖碳
碳中和不仅意味着更清洁的能源,还意味着更高的能效。市场目前更多聚焦在清洁能源行业,而工业端节能降耗技术的价值尚未兑现。资源回收利用是降低生产碳排放的重要方法,并且符合生态环保政策发展方向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启动。9点30分,首笔全国碳交易已经撮合成功,价格为每吨52.78元,总共成交16万吨,交易额为79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迎来投资热潮,碳中和、零排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投资。基于多家研究机构估算,未来三十年内,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投资规模在百万亿元以上,将为绿色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从碳排放源、碳中和的路径出发,梳理了碳中和背景下的5大产业链与18个赛道。
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欧盟和美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共花了60-70年,而我们中国只有30年,留给我们缓冲的时间不多了。
当前全球已运营的碳市场中,欧盟碳市(EUETS)是成立时间最早、覆盖范围最大、流动性最高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但2021年中国碳市的启动或将改变此格局。欧洲碳市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范围内最早一批启动的碳交易市场。从覆盖行业来看,多数碳市场与欧洲碳市类似,即电力与热力、钢铁、建材、煤炭、有色、化工(基化+石化)、造纸、航空8大高排放行业。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围绕此目标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产业规划。世界多数国家实现碳达峰后才提出碳中和,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能源需求仍处于增长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重道远。
碳中和是世界发展趋势: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围绕此目标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和产业规划。世界多数国家实现碳达峰后才提出碳中和,而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能源需求仍处于增长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重道远。
据外媒报道,德国储能协会(BVES)日前提议将储能系统作为德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柱”之一,并提出了10项指导原则。德国储能协会(BVES)通讯和市场业务负责人ValeskaGottke表示,德国在储能方面的整体战略和概念仍在进一步发展、完善和讨论中,可能要到今年3月中旬召开的2020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电池储能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推动了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体、以交通和热力部门电气化为支撑的再电气化浪潮。在此背景下,分布式能源与电动汽车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助推了世界各国在电力系统尤其是需求侧的能源转型和市场化改革进程,反之进一步加快了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为应对大规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