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重庆大学驱车700多公里后,不顾疲累的车子一头扎进浓雾,循着悬崖边的土路缓缓上山。终于,车里的寂静被司机拉上手闸的声音划破,人们长长出了口气。
这里是地处湘西、云雾深处的雪峰山试验基地。化不开的浓雾中,前面的人变的影影绰绰。“这不算啥子,雾大时面对面的人都看不清咯。”身着老旧的灰工作服,手捂一只仅露半张脸的“雷锋帽”,55岁的蒋兴良一瘸一拐爬上电气特高压试验塔,转头不忘叮嘱:“雾大湿滑,你们小心脚下”。
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为腰疼所困的蒋兴良在雪峰山基地收获覆冰除冰研究新进展,不仅首次在自然环境试验特高压直流绝缘子长串覆冰及放电规律,而且研究并提出风机叶片电热除冰方法,实现了导线的电脉冲除冰。
蒋兴良在检查试验塔上的设备
野外坚守30年,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的工作是让高压线与冰雪“绝缘”,先后奔赴高海拔、高山冰雪等生命禁区做试验,建立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基地,成功破解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输电难题……
穿越生命禁区 刷新高海拔研究纪录
蒋兴良的科研领域关系千家万户,主要研究极端恶劣环境下电网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一年中近三分之一时间都在寒冷、高湿和缺氧等极端恶劣的地方。
2003年至2006年,蒋兴良带领团队从重庆大学实验室拉运几十吨的试验装备,沿着青藏铁路沿线从2800米到5100米的格耳木、峰火山、唐古拉山、那区、拉萨,不惧严寒无视烈日,冒着生命危险在野外进行长达9个月的现场试验研究。
彼时艰难犹在眼前,蒋兴良却用调侃戏谑的方式还原。在5050米的风火山试验时,海拔太高、氧气不足,“白天还能勉强坚持,晚上根本无法躺着睡觉,躺下去就感觉喉咙被勒紧似的。做了十来天试验,每晚我只能坐着睡觉。”蒋兴良说,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大家开车二百多公里到4200米的三江源头小镇休息了一晚。“虽然海拔只差800米,但有种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高原上的科学试验,挑战生命极限的不只是风雪和缺氧。有一次,在望昆车站做试验时,试验变压器一台大型设备出了故障,厂家修复至少要1个月,费用且难估算。几位参与试验的老师,最终同意了蒋兴良的大胆决定:现场拆卸变压器,自己修理。
修复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险。在吊装变压器铁芯过程中,学生冉启鹏伸着脑袋进去查看时,吊装滑轮突然松动,2吨多重的铁芯下坠。一片惊叫声中,滑轮滑了几米后嘎然而止,而铁芯距离学生的脑袋仅有10公分。
说到惊心动魄处,蒋兴良语速加快、声音变大,“这件事给我后来所有的现场试验一个极大教训,无论多么困难,首要的是师生和工人的安全。”接下来的高原试验中,蒋兴良为师生们购买了120万元的工作保险。
2005年9月,蒋兴良从青藏高原试验返回重庆,同事开玩笑说他就像一条被柴火烘干的黑腊肉。就是这股迎难而上、不言放弃的犟劲儿,他一举攻克青藏铁路供电工程外绝缘和隧道电气间隙设计的难题,海拔5000米获得的研究成果至今无人超越,负责完成的研究成果“恶劣环境中电气外绝缘放电特性及其在电网中的工程应用”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探寻覆冰成因 八年“垒”就试验基地
身高1米66的蒋兴良,脸庞黑瘦,背有点驼,走路时左腿微瘸,稍不留意就会湮没在人群中,人们亲切地叫他“民工教授”。
蒋兴良虽然一直进行覆冰积雪的研究,由于经费和重视其问题,研究还不大深入,提出建议并未被采纳。直到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大面积冰灾,13个省级电网受损,造成全国169个县停电,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如果能了解融冰规律,缩短融冰除冰时间,能给国家省下多少电。”蒋兴良说,在对全国覆冰广泛调查后发现,湖南雪峰山历年来覆冰重复频率高,覆冰类型多样、程度严重,是研究电网覆冰的理想场所。
没有专用经费,蒋兴良积极寻求地方政府、企业支持,广泛发动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投身基地建设。蒋兴良和团队自行设计、请民工施工,自己开挖土石,平整试验场地,搭建活动板房。5个月后,世界首个自然(覆冰)试验基地的基本试验构架建设完成。
在2008年11月—2009年2月第一个覆冰季节,试验基地还只有简易的试验构架和试验线段,活动板房内温度几乎和外面一样。蒋兴良依然记得那种刺入骨头的冷冽,狂风吹得板房嘎吱欲裂,板房屋顶凝结的水滴像小雨一样滴入被子与口鼻,晚上无法入睡。覆冰太严重,断电一个星期,大雪封山车辆上不了山,后勤供给无法送达。老师和同学们只好拿雪擦手洗脸,啃干方便面,一个星期都没刷牙。
彼时创建基地的艰辛,定格在大伙身着解放鞋劳保服、浑身沾满稀泥的老照片中。蒋兴良属牛,不仅倔强而且不按常理出牌。自2008年以来,六个春节是在试验基地度过,有五个春节带妻儿上山过年,“我经常哄劝妻儿,雪峰山试验基地空气好、水好,蔬菜都是自己种的,健康卫生,比重庆好多了。”
如今的雪峰山试验基地,从简易平板房变身为“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试验基地,持续攻关的系列科研也进入成果收获期:“电网大范围冰冻灾害预防与治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应对电网覆冰灾害防御方面,蒋兴良和团队揭示了超特高压分裂导线覆冰融冰的规律,建立了电流融冰的物理数学模型,理论计算方法指导研制的直流融冰装置在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大规模推广,成功实施数百次直流融冰。
坚守野外30年 不惧伤痛无悔初心
30年间,蒋兴良潜心研究怎么在各种极端天气下保证供电,这让双腿遭了老罪。2005年夏天,他感觉双腿麻木,左肋骨隐隐作痛,医生要求做全面检查,可蒋兴良一心惦记青藏高原的试验和学生,认为空闲一点再去吃药或做个理疗就没事了。
直到2015年9月,疼痛难忍的他去重庆第三军医大检查,医生确诊为脊椎管瘤,必须立即手术,否则会造成瘫痪。医生要求手术后至少卧床三个月,但在手术后不到一个月,蒋兴良又跑回雪峰山,亲自督促和实施基地大型试验装备的建设。
蒋兴良深知,覆冰防冰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世界难题。只有坚持不懈地深挖钻,才能揭开覆冰的形成规律和导致灾害的神秘面纱。“我们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试验,最终目的是建立动态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模拟计算野外自然覆冰的各种状况,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摆脱人工模拟的艰辛和野外恶劣环境的束缚。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蒋兴良深信,任何事情,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8年间,蒋兴良每年往返重庆到雪峰山的700公里近二十回,自己购买私家车7年来中,至今行车不过10万公里,其中8万公里用于接送往返基地试验的师生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18日8时,“电网一张图”覆冰监测模块显示湖南郴州有10条输电线路覆冰。郴州供电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根据冰情厚度对其中4条线路开展融冰作业。截至12月25日18时,受本轮寒潮影响,湖南电网286条输配电线路产生不同程度覆冰。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根据“电网一张图”显示的线路覆冰情况,及时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一夜风雪过后,湖南多地迎来“断崖式”降温,湖南中西部和南部高海拔山区电力线路出现覆冰现象,截至12月4日,湖南省400余条线路出现不同程度覆冰。国网湖南电力开展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启动防冻融冰警戒期灾害预测值班机制,每日开展电网覆冰覆雪预测,同时,部署抢修队伍240
1月28日下午,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配网扩展式直流融冰装置对沅陵10千伏杜家坪线105~137号杆实施融冰,为配网防冻融冰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由于近日来的雨雪冰冻天气,10千伏杜家坪线105~137号杆共3.2千米线路出现覆冰,C相导线覆冰最厚达50毫米。1月28日16时30分,国网
1月7日,华东电网覆冰风险量化预警功能上线,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功能可针对冰冻灾害故障高风险线路区域提前发出覆冰预警信息,提升华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对电网实时运行中气象风险的管控能力。近年来,华东电网区域内的安徽皖南、浙江宁绍等地多次发生小范围覆冰灾害。为提升冻雨、冰灾等极端天气下华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强电力系统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下简称冰灾)工作,全面提升电力系统防范应对冰灾能力,有效防范因冰灾导致大面积、长时间停电风险,最大程度降低冰灾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制定本指导意见。国家能
继多省电网负荷突破历史极值后,29日,气象部门再次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中东部地区未来一周气温还将持续偏低。会不会出现大面积停电?2008年冰灾及电网瘫痪会否重现?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29日接受了记者采访。截至目前,电网运行总体情况良好,尽管有冰有灾,部分线路仍在抢修中,但线路及设备受损远
近日,湖南新一轮大范围降温天气来袭。为切实做好防范准备,保障居民用电安全,国家电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发布雨雪冰冻预警通知,自1月3~10日,湖南全省电网进入防冻融冰警戒期,同时对常德、张家界、益阳、娄底、邵阳、湘西、怀化地区发布电网覆冰黄色(Ⅲ级)预警。湖南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冬明春防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中电联发布了电网冰区分布图绘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为本网整理原文如下:前言本标准依据国标GB/T1.1-2009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架空线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线路运行分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近日,从国网北京电力获悉,北京强降雪天气引发气温骤降,导致延庆、密云等十余条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铁塔出现不同程度覆冰现象,线路总长度超过百余公里,其中塔身个别部位覆冰厚度最厚达到5-7厘米,对输电线路、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北京电力及时启动预警二级应急响应,在周末大雪期间,
1月29至30日,受雨雪大风天气影响,华中电网鄂西、渝东、川西部分地区的输电线路出现覆冰。受此影响,全网有8条50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2条500千伏线路紧急停运。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及时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华中电网调控中心提前开展电网运行预控,开展专业应急值班,与国调、省调及有关运维单位密切协同,确保正确处置。根据天气情况,华中电网调控中心及时优化生产调试方案,合理安排新设备送电时间,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在局部地区出现电网覆冰的同时,湖南、江西用电正处于负荷高位,相继于1月30日、31日创下新高,国网华中分部积极开展省间电力互济,及时组织最大80万千瓦省外
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重庆大学教授蒋兴良等教师入围“202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202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为宣传庆祝第39个教师节,广泛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事迹风采,激励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大
直流融冰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解决电网大面积冰冻灾害的方法,但实施融冰需要停电与人工干预,操作复杂、融冰时间长,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10月12日,重庆大学教授蒋兴良在2018年中国南方电网防冰技术论坛做了以“电网防冰减灾的非人工干预与智能化”为主题的演讲。北极星电力网对大会进行全程直播,如
身高166cm的蒋兴良,站在人群里,很不起眼。11月中旬,当重庆大学有关领导推着他对大家说这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时,多少让人有些意外。他穿着黑色夹克外套,瘦而小,脊椎管瘤切除尚未完全康复,整个人似乎缩在那儿。在重庆大学高压输电实验室大厅,每台实验装置都是庞然大物,研究人员只能借助吊车和升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