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带队莅临我院开展调研,重点考察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听取我院在先进输电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科技部、国资委、北京市等有关单位领导随行调研,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国网科技部副主任沈江、联研院院长滕乐天、党委书记邱宇峰、副院长汤广福陪同接待。
王志刚书记一行参观了我院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流电网技术与仿真实验单元和电工新材料技术实验单元。滕乐天院长介绍了我院的整体情况、科研布局、重大项目、海外院建设、成果转化与运营机制。汤广福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能力、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未来发展规划。实验室人员介绍了相关实验平台的功能定位以及支撑的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王志刚书记充分肯定了联研院在科研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果,对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流的试验能力表示赞赏,希望联研院要继续瞄准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求,积极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内的龙头带动作用,加深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大实验资源的对外开放,构建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模式,尽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刘泽洪副总经理对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相关领导对国网公司的关怀和支持表示感谢。滕乐天院长表示联研院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高端技术研发,积极推进国际一流实验室建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未来高效、清洁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参观结束后,滕乐天院长参加了由王志刚书记出席的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座谈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关键布局,旨在将西部清洁能源输送至东部高负荷需求地区,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国家电网作为中国的电力脊梁,始终不懈探索铸造“大国重器”。中国电力超级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超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作为国家重点示范项目,以1891.6公里的输电距离、640万千瓦的年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最近,国网国际公司副总经理黄瀚一行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巴电CPFL项目结对共建事宜,这为省级电网公司与境外资产合作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这一领域的先行典范,其蕴含的价值与意义值得深入探讨与期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国内电网建设运营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实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3月12日,在位于安徽芜湖荻港镇的N4673杆塔基础现场,甘肃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开展首基试点,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促进西北地区新能源电量消纳超212亿千瓦时,替代燃煤消耗64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00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甘肃至浙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政企合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助力天津河北山西三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工程将架起“西电东送”新通道,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下称“大同—怀来—天津南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46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
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由“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于2024年8月26日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高压直流海缆长期运行综合性能评估试验的空白
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由“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于2024年8月26日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高压直流海缆长期运行综合性能评估试验的空白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征程中,核心技术"卡脖子"之痛如何破解?能源转型的硬核支撑从何而来?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几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交出了一份震撼答卷。破局:直击"卡脖子"痛点的硬核突围,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告捷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
1月15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贺之渊同志被授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科技人物奖。贺之渊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感科技创新的责任更加重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无人区’,
21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实现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全解锁”……2024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在高等级奖项、高等级成果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夺目的成绩在验证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该公司科研布局的前瞻性。落子·擘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对所属二级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研院)进行全方位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南方电网中央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中的战略牵引作用。2021年以来,南网科研院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35%以上,特
“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十足,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也信心十足”,这是一家跨国巨头在厦门的高压开关制造基地过成立25周年庆典时,相关负责人对北极星电力网传递出来的信息。25年来,中国的电力系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于2020年向全世界作出了实现“双碳”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电力输送方式日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凭借更高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金钥匙”。标准是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构建全面且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设备研发、工程建设等,对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持续创新突破
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年间,中国能源领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力技术革新势不可挡。在浙江,一种能够以“柔”克刚的柔性电力技术破土而生、蓬勃生长:全球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抢占世界潮头全国首个智能柔性直流配电网示范工程引领绿色用能全国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贡献“中国智慧”…
日前,国网智研院牵头项目“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参与项目“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与系列化直流断路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项目“柔性直流换流器
7月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实招硬招,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深化科研改革、健全激励机制、打造人才高地,发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型电力系统。牢牢把握锻造能源领域国
2024年12月20日,笔者走进贵州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看到由该院承担的“宽温域高精度量子电流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项目研发现场,海量数据飞快显示在多个屏幕上,随意抽取一组进行校验对比,结果都是实时、准确的。该项目于2024年4月10日正式立项。这是南方电网首个涉足量子传感器领域的项目,也是继2
11月初,河北省北部经历了寒潮降温过程,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各单位提前准备,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保障电网安全度过寒潮。其中,冀北气象保障服务平台发挥重要作用,其预报和预警功能使得电力保供更为及时和精准。截至目前,该平台共发布天气预报约1070次,并累计发布气象预警约306次,自9月以来共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对所属二级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网科研院)进行全方位改革,充分发挥其作为南方电网中央研究院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中的战略牵引作用。2021年以来,南网科研院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35%以上,特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8月4日,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中都换流站阀厅内,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应用无人机巡检换流阀,并对设备开展带电检测,保障张家口地区绿电安全稳定送出。面对当前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勇当科技创新主力军,全面激活创
5月31日,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2024)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中国能源报创刊15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吸引了行业主管部门、行业权威组织和能源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高校智库等,围绕“双碳”目标
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5月12日,±500千伏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已累计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电超300亿千瓦时,达301.64亿千瓦时。张北柔直工程线路全长666千米,建有中都、康巴诺尔、阜康、延庆4座换流站。截至目前,工程已平稳运行超过1400天,累计节约标准煤1050万吨,减
近日,IEEE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换届会议暨直流电力系统技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南网超高压公司、IEEE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共同主办,学校电力学院和南网超高压公司电力科研院承办,来自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的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工
近期,“柔性直流输电运维检修技术实验室”成功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实验室命名。该实验室在国网冀北科技部的统一组织下,由国网冀北设备部、国网冀北电科院、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国网冀北营销服务中心合作申报。截至目前,国网冀北电力已有3座实验室获国家电网公司命名。▲国网冀北电力3座获国家电
3月19日,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建设和运行的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是我国原创、领先国际的重大技术创新——驭风而上逐光向前国家电网报记者高雅2023年03月20日国家电网报作为我国工业领域的最
11月22日下午,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滕乐天受聘上海电力大学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新型电力系统学术讲座在上海电力大学举行。上海市电力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陆融、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符杨、以及协会和电力大学的相关人员与会并聆听讲座。会上,符杨校长宣读兼职教授聘任决定,并向滕乐天教授颁发了聘书。电气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