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带队莅临我院开展调研,重点考察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听取我院在先进输电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科技部、国资委、北京市等有关单位领导随行调研,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泽洪、国网科技部副主任沈江、联研院院长滕乐天、党委书记邱宇峰、副院长汤广福陪同接待。
王志刚书记一行参观了我院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直流电网技术与仿真实验单元和电工新材料技术实验单元。滕乐天院长介绍了我院的整体情况、科研布局、重大项目、海外院建设、成果转化与运营机制。汤广福副院长详细介绍了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能力、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未来发展规划。实验室人员介绍了相关实验平台的功能定位以及支撑的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王志刚书记充分肯定了联研院在科研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果,对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流的试验能力表示赞赏,希望联研院要继续瞄准国家能源战略发展需求,积极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行业内的龙头带动作用,加深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大实验资源的对外开放,构建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协同发展模式,尽快产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刘泽洪副总经理对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相关领导对国网公司的关怀和支持表示感谢。滕乐天院长表示联研院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和高端技术研发,积极推进国际一流实验室建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未来高效、清洁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参观结束后,滕乐天院长参加了由王志刚书记出席的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座谈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8日在济南、兰州同时宣布,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陇东—山东工程,是我国又一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起于甘肃庆阳,止于山东泰安,
“鸟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道总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令人瞩目,环绕塔里木盆里,有许多大文章可作,其中一篇便是南疆主网架建设的加快推进。”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疆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研究中心专责于国康向记者介绍南疆主网架的建设思
清洁能源nbsp;共建绿色地球4月2日,在蒙古国沙戈荒地区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奇迹#x2014;#x2014;思源清能自主研发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个组串式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110kV电压等级的黑启动和孤网供电功能试验。当整个电网陷入深度昏迷时,这套中国智造的电力心脏起搏器仅用60秒便让瘫痪的电力系统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新型能源体系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绿色电能、氢能都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电力行业在促进新能源发展、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数智化赋能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政企合作、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助力天津河北山西三省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工程将架起“西电东送”新通道,助力电力保供和区域协调发展。山西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
3月1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同—怀来—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下称“大同—怀来—天津南工程”)开工建设,计划2027年6月建成投运。届时,华北将新增一条贯通山西、河北能源基地与天津负荷中心的能源“大动脉”,每年可促进新能源电量消纳超146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征程中,核心技术"卡脖子"之痛如何破解?能源转型的硬核支撑从何而来?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几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交出了一份震撼答卷。破局:直击"卡脖子"痛点的硬核突围,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告捷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阮前途表示,打造区域清洁能源枢纽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支撑。他提出,建设东南沿海负荷中心多元化清洁能源基地是打造我国清洁能源“第四极”的重要战略性构想。福建
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由“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于2024年8月26日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高压直流海缆长期运行综合性能评估试验的空白
1月15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党委委员贺之渊同志被授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4年度科技人物奖。贺之渊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深感科技创新的责任更加重大。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无人区’,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电力输送方式日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凭借更高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金钥匙”。标准是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构建全面且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设备研发、工程建设等,对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持续创新突破
日前,国网智研院牵头项目“柔性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参与项目“高压大容量直流开断半导体器件、关键技术与系列化直流断路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项目“柔性直流换流器
7月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科技工作会议,强调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采取一系列实招硬招,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深化科研改革、健全激励机制、打造人才高地,发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型电力系统。牢牢把握锻造能源领域国
“这可是世界首次,人这一辈子,能干几件世界首次的事儿啊!”近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锦通咨询公司)川渝线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的成员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作业现场,这里即将开展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6月5日9时,随着10根子导线缓缓通过1L32号铁塔滑车,世界首
当地时间11月1日,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土耳其凡城600兆瓦背靠背换流站工程顺利完成28天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企业在土耳其建成投运的首个直流工程,为“一带一路”建设再添硕果。土耳其凡城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在土耳其东部凡城建设一座600兆瓦背靠背换流站,与当地变电
9月28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昆柳龙直流工程,其送端昆北换流站的主控屏上,醒目地显示着投产以来送电量达到了430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受端柳州换流站和龙门换流站,10368个柔直阀正在精确地执行着每秒100余万次换流指令。整个工程运用了13项世界首次研发的技术与
近日,由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特性-第一部分:稳态条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牵头编制完成的首个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据了解,该标准建议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态特性要求,采用通用案例的形式给出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
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在能源电力领域,这一个个具有重大科技示范意义的创新工程,都应用了一项共同的先进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压源
2022年1月24日,国家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能源电力方面,习近平主席提到: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习近平主席这一提法释放了重要的信号。以风光电大基地为基础、以清洁煤
为实现“双碳”国际承诺,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上指出“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5个主要特征: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广泛接入、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大规模应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利用、数
宏观经济层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工业、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而催生更多的检测需求,电力设备检测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产业政策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根据业务需要,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22年3月3日顺利完成工商更名登记,名称由“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结构院领导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研院”),国网智研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与历届冬奥会不同,绿色已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底色——3大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绿电,意味着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电能供应。开幕式雪花火炬美轮美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盈盈欲舞、滑雪大跳台“水晶鞋”流光溢彩……绿电正
一缕风借助科技的力量,变成北京冬奥会的一千瓦时电,最终实现冬奥会场馆100%绿电供应,这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1月1日9时34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向北京地区实时输送电力34万千瓦,全天累计输送电量472万千瓦时。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进程中,科技加持已成为一种常态。作为全球
11月1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课题绩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很好地支撑了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推动了我国高端电力装备制造和直流技术发展。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
报载:最近,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四端带电组网,张北地区的新能源成功接入北京电网,送至2022年北京冬奥场馆。当天上午,央视新闻直播间、新媒体客户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头条等新媒体同步开展直播。这标志着世界首个四端柔性直流环形电网组网成功,规模级
近日,中国能建北京设备公司研制的535千伏耦合负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工程”)现场,顺利通过人工接地短路故障试验。断路器在3毫秒内完成故障电流开断,之后成功实现重合闸,标志着产品完全满足工程应用要求,为张北工程正式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北工
12月的张北草原已是冰雪天地。大片的皑皑白雪之中,星罗棋布的湛蓝色光伏板与缓缓转动的白色风车早已整兵待发,只待由国家电网公司承建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正式投运,便立刻奔向用电负荷集中的首都北京。“12月24日,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已正式启动张
12月的张北草原已是冰雪天地。大片的皑皑白雪之中,星罗棋布的湛蓝色光伏板与缓缓转动的白色风车早已整兵待发,只待由国家电网公司承建的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正式投运,便立刻奔向用电负荷集中的首都北京。“12月24日,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已正式启动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