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某轧钢厂在1989年6月10日、1994年9月16日和1996年6月19日,相继发生了3次10kV电缆绝缘击穿事故,共烧毁电缆33根,涉及面广。每次事故还使主轧机35kV开关跳闸,对某轧钢厂正常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但是要对某轧钢厂10kV系统进行改造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所采取的方案必须充分考虑轧钢生产工艺特点、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继电保护技术要求、电气设备绝缘水平以及运行经验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加以确认。
本文针对这些情况,结合某轧钢厂10kV系统采用的电缆、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系统运行情况加以分析,提出一些看法供参考。
1 某轧钢厂10kV系统现状
1.1 10kV系统简介
某轧钢厂10kV系统是双电源带联络线的幅射式供电方式,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正常情况下,两台容量140MVA的主变压器同时供电,下属A,B两段母线分列运行。当1台主变停运时,可由另1台主变通过母联开关向全厂供电。供电线路全部采用ABB公司和国内电缆厂联合生产的YJV6/10kV单芯电缆,截面为240mm²和150mm²种规格,共长176公里,全部敷设在电缆隧道的电缆支架上。
长期以来按照规程规定,我国10kV配电网的中性点一般均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近年来,由于城市电网迅速发展,电缆线路逐渐增多,加上一些地区和旧城网仍采用一些低绝缘水平的电力电缆等设备,一些供电部门尝试将电网中性点改为低电阻接地方式。按照《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FJ-79)规定,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30A,应装设消弧圈接地,否则单相接地时不能自动消弧。
某轧钢厂10kV供电线路单相故障接地电容电流计算值(不包括联络线在内):A段母线为40.37A;B段母线为35.17A。因此某轧钢厂供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接地方式是合理的。其最大特点是能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适合连轧工艺的要求。它和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相同,能使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相间电压仍然对称,不影响电网继续供电。又因经消弧线圈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时,故障电流很小,不会危及电网各元件的绝缘,可以带着接地故障继续运行。
1.2 电缆
某轧钢厂10kV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按德方原设计要求,10kV电缆应能承受短时间单相接地故障的过电压,即带接地故障运行时间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年累计不超过125小时。目前某轧钢厂使用的电缆型号是YJV6/10kV。但设计规程中规定:“……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当切除单相接地故障时间不超过1分钟时可取100%相电压(即6kV)。切除单相接地故障时间在1分钟至2小时以内宜取133%相电压(即8.7kV)”。因此,某轧钢厂选取的电缆与德方原设计要求不符,按规定应选用YJV8.7/10kV电缆。
1.3 消弧线圈
目前,某轧钢厂使用的消弧线圈有6档抽头,不能自动调节。考虑到消弧线圈补偿要求,德方把A段母线主变中性点所接消弧线圈调节在第5档,其补偿电流为48.4A。另一消弧线圈调节在第4档,补偿电流为41.8A,其脱谐度δ=(IL-IC)/IC分别为19.89%和18.85%。消弧线圈虽调节在过补偿运行方式,但是其脱谐度超过了5%~10%规定范围,因此不能有效地抑制单相接地时产生的弧光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另外,消弧线圈不能自动调节,也即不能自动跟踪补偿,当系统运行方式改变,一旦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过电压情况更为严重,直接危及供电的可靠性。
1.4 10kV系统存在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系统的初步计算分析10kV系统所存在的问题。
(1)某轧钢厂10kVA,B段母线均接5、7、11、13次滤波回路,设计中把35kV、10kV系统无功补偿全部接在10kV系统中,造成10kV系统过补偿,电压过高。为避免电压过高对电气设备的危害,只能将A,B母线的二组13次滤波回路切除。根据对该系统的频率阻抗特性初步演算的结果可知,在1台主变运行,另1台主变停役时,在3,69倍工频下的系统阻抗特别大,即该系统如果存在3次或3的倍数次谐波时,将发生谐振,严重危及10kV系统的安全运行。
(2)某轧钢厂10kV系统的短路容量计算值为SK=447.23MVA,A,B母线段总的无功功率补偿量为QC=49.12Mvar,其特性频率f=SK/QC=3.017Hz,同样说明了该系统如果存在三次谐波并且1台主变运行时,将会在补偿电容器与网络阻抗间出现并联谐振,应予以重视。
(3)某轧钢厂10kV配电网遍及全厂11个电气站,规模很大,同时发生单相接地的次数就多。每次单相接地时,配电网非故障相所有绝缘元件,特别是绝缘水平较低的设备,都要承受较长时间的工频过电压,很容易扩大故障的可能。
2 电缆故障原因
(1)设计中电缆选型有误,即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与电缆绝缘等级配合不符规程。
(2)通过对电缆作切片试验发现该电缆的结构与制造质量较差,体现在电缆绝缘层偏心太大,并含有杂质、气孔等缺陷,易造成击穿。
(3)设计消弧线圈不能随运行方式自动调节,脱谐度不能调节在规定范围内,电缆单相接地时残流大,起弧后不宜熄灭,容易发生较大的燃弧过电压。
(4)以往对电缆作预防性试验时采用直流泄漏试验,直流耐压中所注入的离子可能使电场畸变,导致再加运行电压时更易被击穿。
(5)配电网规模太大,发生单相接地的频次相对要多。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当一相故障接地时,非故障相的所有绝缘元件要承受较长时间的工频过电压,易扩大故障。
(6)10kV系统的频率阻抗特性(尤其在1台主变投运时)未选择好,存在3次和3的倍数次谐波时,系统十分脆弱。背景谐波中的3次谐波是较大的,在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三相不平衡时,易使系统产生谐振、谐振过电压,更易使电缆和用电设备击穿。
(7)35kV主轧机系统欠电压较敏感。机组主传动的同步电源欠电压保护设定值为85%,延时仅为25ms,再加上主变三线圈变压器的35kV与10kV之间阻抗较小,一旦10kV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很快造成35kV电压骤然下降,引起35kV开关欠电压跳闸,影响整个厂的生产。
3 对策措施
面对某轧钢厂电缆事故及其影响,提出对策措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必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工艺对系统的要求、系统本身的稳定性、供电的可靠性、继保技术、施工难度以及经济投入等诸方面因素。可有以下几种方案:
(1)改变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为经电阻接地方式
10kV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过电压,能快速切除单相永久性故障,减轻了对线路绝缘的危害,限制了单相故障向2相、3相发展。但这种接地方式发生单相接地时,继电保护动作迅速切除故障,影响了电网继续供电,对要求连续性生产的产品质量或设备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其次要增加电阻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等许多设备,在一次年修中完成二套装置的改造有很大难度。如果安排在二次年修中完成,一旦要求A,B母线联网,会因接地方式不一致而不能实现。
(2)更换电缆
选用符合绝缘等级的电缆进行更换,数量多,投资大,并要在电缆隧道内进行,施工的工程量大。基于某轧钢厂供电对生产的重要性,只能对部分重要机组、重要设备的供电电缆进行更换。如果系统不改善,单更换电缆也无法保证今后电缆不发生故障。因此今后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定期对电缆用0.1Hz低频测试仪进行试验,如无异常则不更换。
(3)改消弧线圈为自动调谐方式
单一消弧线圈和电阻接地方法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消弧线圈串电阻接地方式保留了此二种方法的优点,即消弧线圈自动补偿作用和电阻的限制过电压作用;又克服了它们各自存在的缺点,即不会发生谐振,可以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一段时间。这一对策实施简便,投资又少。
(4)对电缆进行预防性试验
已引进0.1Hz低频电缆测试仪,可替代以往进行的直流泄漏试验,变有害试验为无害试验。
(5)应对10kV系统
按步骤进行立项科研
解决单台主变运行时造成整个系统谐振的可能性。否则遇到一台主变或一路110kV进线电缆事故时整个某轧钢厂会有全停产的危险。
4 结束语
某轧钢厂电缆事故引发上述对10kV供电系统存在问题的思考。本文提出的第3种对策措施已在年修中实施,既未影响某轧钢厂正常生产,又不违反原设计中生产工艺对供电的要求。第5种措施很重要,并已掌握了部分数据,如果科研改造完成,将会对某轧钢厂10kV系统稳定运行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6月25日,河北雄安新区供电公司运维检修人员李珅通过雄安高压电缆数字孪生平台远程启动了30千米外雄东电缆隧道内的四足巡检机器人。机器人随后对隧道内高压电缆开展红外精准测温,数字孪生系统中清晰呈现了红外热成像谱图,并形成巡检报告。雄东电缆隧道是雄安新区的首条双舱电缆隧道,负责为雄安新区
“迎峰度夏期间,我们的电缆运检工作可以说是‘天地人’合一,无人机天上巡视,地下智慧管廊多方位智能监测,人机交互,将以前三个月的巡视任务可以压缩到一个月高效完成。”国网太原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副主任张俊兵说。近日,“与‘光’同行一路奋‘晋’媒体联合采访行动”记者团一同走进太原市环湖
5月31日,山东青岛供电公司创新研发的“地下电缆隧道‘5G+北斗’通信定位融合系统”在220千伏重庆路电缆隧道成功应用,实现地下电缆隧道5G信号覆盖和高精度定位。该系统应用组合式定位算法,实现隧道内人员和设备厘米级定位、隐患实时定位上报。通过应用具备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环,该系统可帮助实时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承担的大直径无机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UHPC)电缆顶管通过足尺试验,验证了UHPC电缆顶管的高强度、高抗裂性能,为该类型顶管的后续工程应用打下基础。据介绍,电缆顶管隧道是城市核心区域主网供电的重要通道形式,管节通常采用普通混凝
“所有巡检任务已完成,请到后台确认。”1月23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监控人员通过电缆隧道远程智能巡检监控系统查看隧道管廊的巡检情况,并核对巡检结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023年12月底,宁波供电公司成功研发电缆隧道远程智能巡检监控系统。该系统以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为基础,集成了
1月15日,国网河北石家庄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王思莹通过电缆隧道综合监测平台,15分钟远程完成110千伏建华变电站电缆隧道巡检工作。日前,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完成110千伏建华变电站电缆隧道综合监测技术改造项目验收,实现高压电缆隧道的远程自主多场景巡检,标志着该公司首条全场景智慧运维隧道
11月21日,经过福建福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员工现场调试,福建省首套四足电缆巡检机器人在福州220千伏东盖线电缆隧道投运。此次投运的四足巡检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适应能力,能跨越20厘米高的障碍与楼梯,并攀爬30度斜坡。该设备融合运动控制、导航避障和智能巡检等先进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电缆线路外观
日前,河南省正式印发《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及《河南省支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若干政策》。按照安排,还将由省有关单位牵头负责,印发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专项建设方案,以“1+1+N”的总体布局,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为现代化河南建设
7月11日,辽宁大连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数字电缆隧道系统上线试运行。该系统具备智能巡检、实景视频、远程踏勘和安全管控等功能,可实现高压电缆隧道运维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依托该系统,大连供电公司已优化3段高压电缆隧道的利用容量并完成新增电缆敷设,节省投资超过4000万元。大连供电
7月11日,辽宁大连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三维数字电缆隧道系统上线试运行。该系统具备智能巡检、实景视频、远程踏勘和安全管控等功能,投用后可实现高压电缆隧道运维的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目前,大连供电公司共运维66千伏及以上高压电缆217回,长度606千米。这些电缆分布在78条电缆隧道中。“传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5月26日,六安市本级重点工程项目永华路地块110千伏-220千伏高压电力线路杆线入地工程顺利竣工,也是安徽省首个投运的220千伏电缆隧道工程。据了解,永华路地块强电入地项目北起佛子岭路六安变电站,穿佛子岭路、郝岗路、南屏路后,向南至南屏公园内,涉及4回220千伏架空线路和2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