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核电运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我国已投入商运核电机组共36台,运行装机容量达到34718.16MWe(额定装机容量)。运行核电累计发电量为549.67亿千瓦时,比2016年同期上升16.80%,约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3.77%。
图为大亚湾核电站。 资料图片
从报告内容来看,虽然商运核电站累计发电量等方面较同期有所提升,但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和平均利用率等方面不容乐观。核电行业也逐渐出现了停堆与降负荷运行的情况,被认为具有“清洁、稳定、高效”特点的核电,如今也面临消纳的难题。
●核电发展面临消纳难题
多台机组设备平均利用率低于70%
核电消纳,通俗的解释就是核电企业发出来的电接入电网、输送出去并使用。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经济增长放缓,电力供过于求,核电正面临消纳难题。
报告数据显示,一季度运行核电的设备平均利用率为75.21%,2016年同期则为75.35%,一季度设备利用率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一季度设备平均利用率最低的4台机组依次为:红沿河核电3号机组(0)、防城港核电1号机组(5.5%)、昌江核电1号机组(14.17%)、红沿河核电2号机组(34.22%)
报告称,大修、应电网要求临停检修和降功率运行,是造成机组平均利用率同期微降,以及个别机组跌破20%的主要原因。
报告显示,秦山二核4号机组、岭澳核电1号机组均因换料大修,设备平均利用率低于70%;防城港核电1号机组和昌江核电1号机组,均因首次换料大修,设备平均利用率仅为5.5%和14.17%。
此外,红沿河核电厂2号机组2016年11月中旬至2017年1月初进行了第二次换料大修,大修结束机组并网后不久即应电网要求临停备用至2月中旬,3月中旬根据计划执行2、4号机组切换操作而与电网解列;3号机组2016年12月初至2017年2月初处于临停检修状态,随后开始进行第一次换料大修,截至3月底,大修仍在进行;4号机组1月下旬至3月中旬应电网要求临停检修。
“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核电无论处于何种运行方式,都要按固定周期更换燃料。减载和停备将直接导致核燃料不能充分利用就被废弃,不仅造成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极大增加了废料后处理的难度和成本。”中国广核集团公司董事长贺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核电消纳难题为何出现?
电力需求减少及核电成本偏高是主因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电力需求的下降,核电消纳问题愈加明显,加之新电改,核电在竞争中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除了少数机组因换料、大修等原因外,记者还注意到多台机组存在应电网要求停运或降功率运行的情形。
数据显示,核电消纳问题最早出现在东三省,现在已扩展至其他省份,范围越来越大。位于辽宁的红沿河核电厂1、2、3号机组,一季度的设备平均利用率分别为44.98%、61.59%和14.53%。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应电网要求对不同的机组采取不同的措施,或降功率、或换料大修、或停机备用,根本做不到满功率运转,机组利用率很低。
福建省的核电消纳情况尤为严重。报告显示,福清核电厂1号机组1月中旬开始停机备用,2月初至2月下旬进行了第二次换料大修,大修结束后至3月中旬应电网要求功率保持在77%FP(额定功率)左右运行。阳江核电厂3号机组2016年11月底至2月中旬进行了第一次换料大修,大修结束后至3月底,应电网要求功率保持在61.5%FP左右运行。
“电网用不了那么多电,所以让我们降功率运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说,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用电需求急剧减少,电网就要求我们不用满负荷发电了。但对我们而言,本来能满负荷运行,而现在只能运行80%甚至更低,效益方面肯定受损。
另据统计,2016年全国核电机组按发电能力可生产2428亿度电,但实际完成的电量为1829亿度,参与市场交易消纳137亿度,总计损失电量462亿度,弃核率达19%,相当于近7台核电机组全年停运。
除了电力需求方面的问题外,出现消纳难题的另一个原因来自核电行业本身。相关资料显示,与传统火电机组的建设相比,核电机组因其安全和质量的要求高,使得核电厂前期资本投入较大,再加上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导致了核电成本偏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贺禹表示,国家明确了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不仅是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更是要在建成以后保持高水平、高效率运行,充分利用其清洁低碳、稳定高效的优势,发挥突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核电如果不能按照基本负荷运行,不能保证满发多发,本身就是一种严重浪费。”贺禹说。
而目前核电基本上处于满发状态,标杆电价已经反映出了核电的大体成本,可供回旋的余地很小。因此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没有系统性改变,核电在未来的市场化竞争中将很难突破煤电和水电的“封锁”。
●核电消纳政策将落地执行
主推跨省区消纳,要求地方积极配合
不过,上述现象已引起监管者的重视。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保障核电安全消纳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确保安全、优先上网 、保障电量、平衡利益”,《暂行办法》确定了核电保障性消纳上网电量和在电价上给予保障外,更提出跨省区消纳,要求地方积极配合。《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市场条件允许情况下,省级政府电力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则确定本地区核电机组优先发电权计划。在市场条件受限地区,优先发电权计划按照所在地区6000千瓦以上电厂发电设备上一年平均利用小时数的一定倍数确定。
与燃煤发电机组不同的是,核电机组所有燃料为一次性放入反应堆压力容器中,通过控制棒的升降和冷却剂/慢化剂的硼浓度来调节功率水平。这意味着,如果频繁参与调峰,会产生较多废水废料。另外,核电机组降功率运行需要提前做试验,并且要经过国家核安全局的审批。
对此,《暂行办法》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为提高核电机组安全性和减少“三废”排放,电网企业应尽量减少安排核电机组调峰。针对核电参与调峰,要求电网企业提前通知核电营运单位。
价格上,《暂行办法》明确核电优先发电权计划由电网企业保障性收购,保障性收购电量原则上执行核电机组标杆上网电价。
《暂行办法》规定,省级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本省核电机组保障利用小时数,指导电网企业落实核电保障发电量措施,并在调度运行方式中予以落实。各地区不得随意降低核电保障小时数。同时,因并网线路建设、运行故障、非计划检修导致的核电限发电量,由电网企业在安排后续电量时进行弥补。
据悉,一季度核能发电与燃煤发电相比,核能发电相当于减少燃烧标煤1714.9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493.2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4.58万吨,减排氮氧化物12.69万吨,节能减排效应突出。面对环境压力,低碳能源核电的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的问题。但是,鉴于市场需求有限,目前清洁能源都面临消纳问题时,对于如何分配电量,各方观点很难达成一致。
对此,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砚国表示,2016年我国核电电量损失逾500亿千瓦时。从技术和安全上讲,核电频繁参与负荷调节会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增加机组控制难度。另外,从环保角度来说,如不能有效利用核能发电,核电节能减排的作用也将大大缩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连续四年实现全额消纳、2022年绿色电力交易开市启动“绿电消费”新模式、准入市场主体突破1万家……业内人士认为:持续推动市场化改革步伐,构建清洁能源消纳的市场化交易机制,这是广西清洁能源消纳的“核心密码”。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2年5月初,广西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海南清洁能源岛目标,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园区,大力发展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汽车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链。
煤电灵活性改造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是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来源:中电联理事会办公厅)一、新能源发展及消纳(一)发展现状及展望新能源呈现持续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3.6亿千瓦,占总装机的18.9%;年发电量5435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8%。新能源技术
6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核能发展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7台,总装机容量为487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42%。2019年,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6月16日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51台(不含台湾地区),总装机容量5200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7台以上,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到2035年,在运和在
12月2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发布2020年浙福特高压年度交易无约束出清结果。本次交易总成交电量为177.5827亿千瓦时,创该分部单次集中交易成交电量新纪录。其中,福建送江苏成交80.4346亿千瓦时、福建送浙江成交76.0326亿千瓦时、福建送安徽成交20.4645亿千瓦时、福建送上海成
12月2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通过电力交易平台发布2020年浙福特高压年度交易无约束出清结果。本次交易总成交电量为177.5827亿千瓦时,创该分部单次集中交易成交电量新纪录。其中,福建送江苏成交80.4346亿千瓦时、福建送浙江成交76.0326亿千瓦时、福建送安徽成交20.4645亿千瓦时、福建送上海成
大风转动着巨大的风车,屋顶铺设着大块的太阳能板,农作物的秸秆与垃圾在焚烧系统变废为宝……在科技的作用下,自然界的馈赠和一些生活“废品”都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在南方五省区,以上的场景应用已经非常普遍。更重要的是,只要是清洁能源发出来的电,基本都能全部接入庞大的电网,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春节期间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促进企业产能发挥的通知》,通知中称,决定实施2020年春节短周期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有效提高春节期间全省用电负荷并促进核电消纳。交易对象:电力用户,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
6月26日,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6月21日,福建电力现货市场启动模拟试运行,山东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6月20日,四川电力现货市场模拟试运行。至此,我国首批8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全部按计划启动模拟试运行,标志着我国电改、电力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据介绍,这些地区将初步形成以中长期
4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三代核电首批项目试行上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535号),明确了三代核电首批项目试行上网电价:广东台山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按照每千瓦时0.4350元执行;浙江三门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按照每千瓦时0.4203元执行;山东海阳一期核电项目试行价格按照每千瓦时0.4151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16日22时,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功率提升改造顺利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验,标志着秦二厂首个实施的常规岛功率提升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秦二厂2号机组此次功率提升改造,在不增加核功率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更换发电机定转子部件、对汽轮机高低压缸及转子等通流部件进行技术升级与更新、同步对励磁、主变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称,公司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累计为597.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3%;上网电量累计为56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7%。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均符合年度计划安排。其中,公司核电机组发电量49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0%;上网电量累计为463.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4月8日,应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到访中国,首站走进中核集团海南昌江核电基地,实地调研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工程,并见证《中国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发布。他高度肯定中国在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并为中国小堆的发展点赞。他指出,中国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6日,中国广核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议案》《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和《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继续聘任高立刚先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5年1-2月的各类型电源规上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1、总发电量2025年1-2月各地规上总发电量,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1359.8亿千瓦时、山东省1017.1亿千瓦时、江苏省947.8亿千瓦时、广东省942.8亿
2025年1月1日起,欧盟正式实施新的乘用车碳排放标准,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至每公里93.6克(油耗小于3.5升/百公里),相较于2021年的每公里116克(油耗4.3升/百公里),这一标准大幅提升。这一近乎“宣判燃油车死刑”的严苛标准,直接推动了全球汽车行业向电动化的加速转型
据Euractiv报道,哈萨克斯坦加快了其首座核电站(NPP)的开发进程,希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同时减少对煤炭储备的依赖,也引发了关于未来可再生能源需求的疑问。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铀生产国,现在正加快速度建造其第一座核电站,以解决其能源问题。托卡耶夫总统表示,该进程需要加快,因为哈萨克
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3月预计召开电价费率审议会,全岛电价或面临再度上涨的形势。分析人士指出,台湾电价连年上涨与当局执意废弃核电、大举改用天然气发电的能源政策有关。台湾每半年举行一次电价费率审议会。去年上半年,尽管国际能源价格有所回调,台当局称考虑台湾电力公司(简称“台电”)财务
核能发电具有经济性好、出力稳定性和碳排放低等优势,但目前仅有少数发电企业具备核电开发资质。普通发电企业如何参与核电项目呢?(来源:能源新媒文/陈愚)核电是能大规模开发的、稳定出力的低碳电源,且经济效益较好。2025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约1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以下简称“《目录》”),国家电投集团5项技术入选,分别为:国核电力院“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与装置”、山东核电“压水堆核电厂热电联供技术”、云南国际“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电解铝柔性直流微网供电技术”、远达环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2023年电力碳足迹因子数据。中国核电旗下核电运行研究院在其中开展《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核能发电》标准文件起草和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计算工作,助力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核能发电碳足迹因子是全国电力碳足迹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