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充电桩化解诸多城市顽疾

2017-07-04 08:42来源:西安日报作者:郭元鹏关键词:充电桩充电设施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1日,是修订后的《浙江省消防条例》实施一周年的日子。在最引人关注的“电动车新规”一项,记者获悉,经过执法查处和自觉规范,我市电动车火灾得到控制,在集中停放、智能充电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为何涉及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控制如此之好?这都得以于宁波市区建设的9700多个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7月3日《宁波晚报》)

在一个城市里,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已经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为了打造生态城市的美丽画图,很多城市都开始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而宁波市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应该算是不小的新闻了。这是因为,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地方并不多,即使有的城市安装了,也是少之又少,只是社区的主动作为,不是一个城市政府的主动担当。

宁波市大面积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首先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智慧。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多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隐患。有了电动自行车就需要充电,而居住在高楼的市民,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是十分不方便的事情。于是,市民就把电动自行车放在楼道里充电,有的从几十米的高楼垂下一根电线充电。这导致了两种现象,一方面是拥堵了楼道。一方面是造成了安全隐患,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消防部门不好救援。

如何办,宁波市不是强硬的查处,而是积极的引导。他们在小区内规划了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地”。只是有了“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地”显然也是不够的,因为无法充电,市民还是会将电动自行车放到楼道里去充电。于是,他们配套建设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如此一来,拥有电动自行车的市民也就愿意到专门地点停放车辆了。很便捷地化解了电动自行车引发的拥堵和火灾隐患。

宁波市大面积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也体现着城市为民的情怀。停放电动自行车难,是导致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是所有居民都能买得起地下仓库,可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动自行车。如果只是一味地强硬打击,一味地不让居民在楼道里停放电动自行车,也不是最好的执法。最为关键的是,强硬的执法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情况,治理的时候好一些,过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

从民生的高度出发,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地”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就帮助市民解决了生活的烦恼。虽说政府投入了不少资金,可换来的也是政通人和的和谐场景,这种为民生的投入显然是值得的。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换一种思路换来的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破局。

充电桩的话题一直在持续进行中,您对充电桩市场还有哪些期许、建议,可以参加2017年7月20-21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2017第二届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高峰论坛”,这是一场思维碰撞的盛会,希望这次会议给您带来无限的商机。

原标题:“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化解诸多城市顽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