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变电工程报道正文

云南送变电公司苗尾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施工纪实

2017-07-23 12:25来源:云南电网公司作者:张强 周银河关键词:送出工程特高压变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6月中旬,大理鹤庆马鞍山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坡上,铺满了绚烂迷人的野生大树杜鹃花,花丛中点缀着一座座闪耀银光的新建铁塔,杆塔之下,架线队长李正平站在张力机旁,通过对讲机指挥着4.8公里外牵引场的队友完成这一区段的放线施工。在苗尾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中,这些来自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的电力建设者,已经在马鞍山上奋战了8个月,其中一半的时间,他们经历了毕生难忘的雪山施工。

最难区段干出最出色成绩

李正平所属的项目部,是滇西北送电广东特高压直流工程的交流配套工程苗尾送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松换流站-黄坪变电站Ⅰ、Ⅱ回500千伏线路工程二标段。这是一个新老结合的项目部,从项目经理潘雨秋,到项目总工李文、安全员周银河,都是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而安全员王忠富、质量员普诚都是50岁左右的老送电工。团队成员先后参与过溪洛渡送电广东、永富直流、老挝北部230千伏电网项目、云桂铁路外部供电工程等重点电网项目,这支新老组合,既有闯劲又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在本次工程中遭遇了最难啃的“硬骨头”——马鞍山施工区段。

潘雨秋今年28岁,是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近十年来最年轻的线路工程项目经理,开工前,他率队把全长37.8千米的线路走了个遍,完成线路复测后,潘雨秋感到了压力:线路虽然不长,但接近一半的施工区域位于最高海拔达3800米的马鞍山上,这里属于无人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山上大雪封山、狂风肆虐,这意味着施工期间,他们的有效工期将被压缩,还会面临极其恶劣的施工环境。

在开工前的内部动员会上,面对着即将共同开始征战的同伴,潘雨秋并没有太多的慷慨激昂,他们知道,于2016年10月1日开工的工程,很快将迎来一年中最困难的冬季施工挑战。

在施工计划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尤其是开工之后的2个月,他们提前完成了马鞍山施工区段施工物资材料的运输工作,项目总工李文说:“山上从12月份开始下雪,大雪封山期间,因为有足够的物资材料保障,所以仍然能够正常开展施工。”

2016年12月,大雪如约而至,山上气温降到零下4-8摄氏度左右,驻扎在山上的施工二队队长李正平在日记里记下了这样一段话:“刚盛一碗汤,风一吹来,汤全洗了脸,碗都飞上了天,好不容易买来的锅碗瓢盆,搭起架子支起灶台,瞬间都被风吹垮;晚上睡在自己搭建的活动板房里,一旦房间里的门或窗没有关紧,那仅有的一丝倦意也会被寒冷所替代……”

大雪封山之时,正值基础工程量最大的阶段,几个月下不了山的送电工,顽强地在冰天雪地的高寒山地挖出一个个基坑,竖起一座座铁塔。

在此期间,标段未雨绸缪的冬季施工方案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加快马鞍山区段的小运速度,山上共6段小运路线全部采用索道运输。针对高原缺氧,项目部除购买缺氧药品外,还为马鞍山施工区段准备了不少吹风机,在基坑开挖作业时把新鲜空气输入基坑内部,保证在深达10米的基坑内施工人员的安全。山上所有施工人员都配备防寒服、防寒安全帽等装备。

在山顶低于零下5摄氏度的条件下开展基础浇制,对基础混凝土浇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标段为此在混凝土成型养护阶段采取了“三层保暖”措施,当基础完成浇制后,先把炭炉架在基础上,然后搭建暖棚包裹住整个基础,再在暖棚上覆盖棉被,潘雨秋曾打比方:“这和婴儿出生后的保暖措施相比都差不多了。”对待这些看似普通的“混凝土疙瘩”,项目部的几位直接负责人的确操碎了心,施工2队队长李正平、3队队长秦国伟和项目部质量专责普诚,都曾在此期间有过通宵守护在基础旁的经历。

2017年1月17日,二标段顺利通过基础中间验收,转序进入铁塔组立阶段,同时在第三方桩基检测中,一类桩比例为96.77%,送检的试块全部合格,在苗尾送出工程线路7个标段中排名第一,得到建设主管单位建设分公司的通报表扬。而这样的成绩,是在一年中最为严酷的大雪封山条件下,仅用时108天取得。

安全和质量一步也不能马虎

“终于打通了,李工,山上蔬菜还剩下多少?米还够吃吗?”这是2017年3月的一天,潘雨秋在马鞍山顶信号恢复,打通李正平电话后最先说的话。由于唯一通往马鞍山顶的道路时常被积雪封堵,二标段派驻山上的2个施工队,已经多次出现生活物资供应不上的情况,而这时正值立塔施工的关键阶段。

除了生活保障问题,潘雨秋和项目总工李文考虑得最多的,是立塔阶段的问题。在此期间,只要还能上山,他俩处理完项目部的事后,都会优先到山上检查。

一次到马鞍山检查施工现场,在得知立塔点需要补充部分塔材时,潘雨秋和往常一样,从路边材料堆放点扛起一根塔材,和其他作业人员一起走向立塔点。立塔点距离路边材料临时堆放点只有约400多米的距离,但需要穿过一片覆盖厚厚积雪的大树杜鹃丛林,行走中,潘雨秋不慎踩到了积雪下的一处坑洼地面,肩扛塔材的他重重地摔倒在雪地里,左脚踝处一阵剧痛,当跟在后面的施工人员询问他是否受伤时,潘雨秋说:“没事没事,是我自己不小心。”硬气的他咬着牙扛起塔材继续前行,他在马鞍山施工地段连续检查了6个作业点,当他晚上8点多回到项目部,脱下鞋子查看伤势时,脚踝扭伤的地方早已肿得像小馒头一样。

项目部52岁的安全专责王忠富,是团队中年纪最大,经验也最丰富的老员工,立塔施工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带着年青的安全员周银河往山上跑,“小周,到现场后,除了检查‘四步法’、‘三交三查’、站班会等几方面,还要着重检查拉线系统是否全部采用钢绳、地脚螺帽是否全部紧固到位、接地是否安装、滑车有无出现以大代小等情况。”每次现场安检,王忠富总会不厌其烦地交代这个24岁的小伙子。这一次,他们检查的87号塔立塔现场,塔位位于一个坡度接近60度的山脊上,施工场地一侧就是悬崖,施工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针对这基塔,项目部几经讨论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这一方案尤其注重施工安全,在立塔时采用了内外拉线配合的“双拉线”施工方法,确保了铁塔组立过程中的“双保险”,同时在起吊过程中采用“减少起吊重量”的方法,规定承重5吨的绞磨,每次起吊的重量不能超过1.5吨。这一天,王忠富和周银河在这个点一直守到下午6点半才下山,王忠富说:“马鞍山类似的陡峭地形不少,安全压力很大,每天不上山看看,我晚上睡觉都不踏实。”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被摆在第一位,为了实现施工现场动态安全管理,除了落实责任人员固定检查之外,他们还引入了科技手段加强监管。本次施工,项目部首次利用“4G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对各施工作业点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这一系统,甚至可以让千里之外的云南送变电公司本部,在昆明通过实时视频,同时对多个施工现场进行监控。而在工器具管理方面,引入“二维码”辅助工程管理,周银河介绍说:“在杆塔组立完成并经项目部质检合格后,我们把塔号、塔型、呼高、质检人员等信息录入二维码,粘贴在塔材上,现场检查时打开手机微信一扫,很快就可以核查相关信息了。

在立塔施工同时,架线施工也于2017年4月展开,4-6月,马鞍山开始进入一年中风力最大的时段,对于这里的大风,项目部唯一的女员工杨丽波留下了深刻的记忆,4月中旬的一天,她到山上送资料,行走过程中一阵大风吹来,身材娇小却并不瘦弱的她一下子被吹倒在地上,杨丽波回忆说:“太可怕了,我这辈子根本想不到还会被风吹倒。”

面对最高可达8级的大风,山上的施工队都配备了侧风仪,按照风力在每天的大小分布规律,他们每天下午2点风力较小之前能开展高空作业,之后风力增大超过6级之后,则只能以地面作业为主。

对于二标段来说,架线阶段最大的挑战来自跨越施工,在马鞍山区段,他们需要16次跨越6条220千伏线路、14次跨越7条10千伏线路,李文介绍说:“为了确保停电跨越赶在电网迎峰度夏前完成,所有跨越施工必须在4月1日至14日这14天内完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复杂的跨越施工,他们创下了云送施工史上架线施工队伍配置的新纪录:涉及停电跨越的线路总长仅14千米、49基塔,而他们在14天内,却同时投入3个架线队近200人开展施工,这也使新黄2标成为整个工程中最先完成停电跨越施工的标段。

普诚是项目部的质量专责,工程至今,标段浇筑的每一个基础、每一基杆塔,他一个不落全都检查了个遍。从位于鹤庆松桂镇的项目部出发,到达马鞍山施工现场来回需要近5个小时,为了多检查几个点,普诚只能采取每天上午7点以前出发,下午7点后下山这种早出晚归的工作方式,普诚说:“工程要求施工队、项目部、公司三级自检达到100%覆盖,作为质量负责人,我必须把要求落实到位。”

与严格细致的现场检查相配套,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可控在控,项目部在整个工程中,把开展月度评比、奖惩结合作为促进各支施工队伍良性竞争、共同提高的有效方式。每次月度安全生产例会,项目部针对各支施工队伍在安全、质量、进度方面的综合表现,当场兑现优胜队伍的奖励金,同时也扣除不达标队伍的保证金。一位施工队长说:“扣钱当然心疼,被通报批评的消息还会被项目部传到工程微信群里,大家都能看得见,这种事一次就够了,丢不起人哪。”

6月下旬,二标段的110基杆塔中,仅剩12基杆塔还未组立,架线施工也已完成50%,在整个苗尾送出工程最艰难的施工区段,这支队伍实现了“最早开始立塔和架线,最早完成所有停电跨越施工”。谈到6月底完成全部主体施工的计划要求,李文自信地说:“按照目前的进度,我们完全有信心按照节点要求完成任务。”这份自信,来自于项目部自始至终的精益管理思路,更来自于这个团队团结一心、面对困难敢打硬仗的拼劲儿和狠劲儿。

原标题:雪山攻坚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送出工程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