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盛夏的热浪中,位于北京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隅的游泳池式轻水反应堆(简称49-2堆)厂房显得有些冷清。一幢不起眼的三层小楼中,反应堆一层厂房正在重新整修,几个工人进进出出,嘈杂的电钻声遮住了窗外聒噪的蝉鸣。
向上走到厂房三层,空荡而寂静,原子能院堆工部运行所49-2堆党支部书记韩玉祥娴熟地从一大盘钥匙中挑出一把打开了49-2堆的主控室。“49-2堆建成于1964年,自建成以来一直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目前,它处于停堆状态,正在进行每五年一次的安全再审查论证工作。但很快,它就要进入新的运行周期,开始肩负新的重要任务。”在49-2堆上干了20余年操纵员的韩玉祥对这里的一切非常熟悉。
今年“两会”期间,“核能供热”这一话题被广为热议。在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全国政协委员、原子能院院长万钢多次被问到“泳池堆供热”的可行性时,他说:“原子能院的49-2反应堆就是我国最早建造的泳池式反应堆,已经安全运行50多年了,欢迎大家去亲眼看一看。”
所谓眼见为实。本刊记者就在这个7月,走进原子能院近距离感受了泳池式反应堆的超强“亲和力”。
与泳池堆的“亲密接触”
从49-2堆主控室内再进入到堆顶大厅,基本上就是“推门而入”——没有长长的回廊,也没有复杂的管线,打开大厅大门,下两级台阶,右转,走三步,反应堆堆顶大厅就豁然出现在眼前了。一间挑高十余米,总共不超过200平方米的大厅内,四周整齐摆放着简单牢固的工具桌和一些一人高左右的装置或者台架。厂房中间一块小小的水池区域围着钢制护栏,上面盖有透明的有机玻璃盖板。
“这下面就是我们所说的游泳池堆了。这个区域长4.5米,宽2米,中部是长方形,两端是半圆形,如果算面积的话也就是7.5平方米左右吧。游泳池堆的堆芯在水池下方浸泡着,水池的深度约7.2米左右。水池中的水就是经过处理的去离子水,比我们喝的那种纯净水还要洁净许多。你们站在堆边也不用担心,可以看看你们身上的剂量计,放射性(停堆状态)水平几乎接近天然本底水平……”一边向记者解释,韩玉祥一边手脚不停地在水池的3个不同方向放下了3盏水下灯。一片莹绿色的光中,水池内部的堆芯、粗壮的回路,安详而清晰地呈现出来。即便已经入行10年,参观过秦山、田湾、福清等多个核电厂房,但能够如此清楚地看见堆芯,记者还是第一次。
当然,建设49-2堆的本意与核能供热无关。它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工程材料试验堆,运行52年来为我国生产堆的燃料元件、压力容器材料做过辐照考验,奠定了我国核动力的基础;完成了先进工艺燃料元件考验、快堆燃料重结构考验等,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核电站以及快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该堆运行业绩良好,从未发生上等级的运行事件,是我国唯一一座安全运行达50年以上的反应堆,这不能不说创造了国内反应堆运行的一个奇迹。据了解,这样一个看似小小的堆用于供热,只需约五分之一堆额定功率,供热面积就可达数万平方米。
安全可靠“看得见”
“泳池堆是世界上最早建造的堆型,也是目前最多的堆型。”面对记者,原子能院副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柯国土开门见山。作为我国知名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专家,他始终认为池式反应堆供热相较于其他解决方案而言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核能供热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可以把它的安全性概括为‘零堆熔、零排放、易退役’。”这九个字如何理解?柯国土介绍,池式供热堆常压、低温运行,具有大负反应系数、大容量热阱,不会出现由于失水、失冷、反应性失控和功率失控等造成的堆芯熔化事故,因此实现“零堆熔”;堆顶大厅、工艺房间的放射性水平低,完全允许工作人员在开堆状态下进行正常操作,通过设置中间隔离回路(运行压力更高),可阻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热网,多重屏障有效隔离放射性,从而实现放射性“零排放”;供热堆系统简单,制造容易,工程实现性好,特别是水池屏蔽效应明显,放射性源项大大少于核电站,易于拆除、处理,同时,产生的乏燃料统一由国家行业主管单位处理,厂区可以恢复绿色复用,因此“易退役”。
池式供热堆的原型是池式研究堆,目前全球共建设了200多座池式反应堆,积累了一万多堆年的安全运行实践。“这些安全运行实践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且,我国也已建成10余座池式反应堆,如你所见到的49-2反应堆,累计安全运行超过300堆年。”柯国土强调。
另外,从经济性上考虑,核能供热成本可控,价格具有竞争力。柯国土介绍:“根据初步投资估算和财务分析,总投资约13.5亿元的单堆(400MW)工程可供热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能够缩短到3年以内,运行寿命可以达到60年,且全部设备能够实现自主化。在全年5个月的采暖期内,供热价约40元/GJ。”这个价格与热锅炉房供热价相当,远低于80~100元/GJ的燃气供热价格。这个数据对于核能成为燃煤热电联产和大型锅炉房集中供热的理想替代热源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最后谈到“公众的接受程度高”这一话题时,柯国土强调,这是面对供热这一话题时,池堆最为明显的优势。事实上,所有专家学者都清楚,相较于科普沟通层面,核能供热在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现核能供热就只需让公众接受在自己方圆数十公里内建设一个“堆”。“池式堆安全可靠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安全可靠还是可视的。就像你参观=的一样,可以清晰看到它的样子。城市供热堆建成后,即使在运行状态,我们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开放公众参观,公众可以带着剂量仪来参观池堆。这种直观可视的特点,无疑会很大程度降低公众的质疑。”柯国土话语中的热忱,清晰无比地传达出他对依靠池堆供热来解决北方地区大气污染问题抱有巨大的期待,也怀有坚定的信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作为此次获得核准的核电项目之一,国家电投集团山东海阳核电5、6号机组工程是海阳核电项目扩建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山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单台机组额定电功率1300兆瓦,并将同步具备单机组不低于900兆瓦的供热能力。海阳核电是山东省首座开工建设并投运的核电站,由
中核集团近日发布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1、2号机组核岛及其配套BOP安装工程中标结果公告,中标人为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3414235138.81元。据悉,江苏徐圩一期核能供热工程项目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和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以供汽供热为主要目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近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山东烟台、威海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本供暖季,“暖核一号”供热能力进一步增强,总供热面积近1300万平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3月21日,我国最大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国家电投集团“暖核一号”完成第六个供暖季任务,有力保障了烟台海阳市、威海乳山市城区40万居民清洁温暖过冬。从2019年首次投运以来,“暖核一号”供热能力不断提升,清洁效益不断放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成为烟威两地重要清洁热源、核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通知中对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加速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扎实推动资源全面节约战略、前瞻布局绿色技术创新赛道、积极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持续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做了详细说明。通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日前,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根据通知,打造世界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推动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
2月15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文件提出,大力培育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氢能、新型储能、零碳负碳、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支持苏州、南京等城市积极争创
今年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40周年。40年来,中国始终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环境,与全球同行共同推进核技术创新发展,让核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在第68届IAEA大会期间,当地时间9月16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NNC)承办,主题为“
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核能在过去半个世纪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低碳电力,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核能也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走过了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9次提及科技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表示,作为核工业的科技工作者,今年更加强烈感受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站在行业的高度上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步履坚实,必将更加昂扬奋进。
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主要诱因,冬季燃煤供热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低碳清洁的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烟尘颗粒物,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缓地球温室效应,改善大气环境。本文探讨了我国北方城市群
6月16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核能发展蓝皮书《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7台,总装机容量为487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核电总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2.42%。2019年,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
再过四个多月,山东省海阳市部分居民将用上稳定、清洁的核能取暖。这是今年山东省海阳市政府与国家电投山东核电签约的核能供暖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正式落地的核能清洁供热项目。拓展核能应用场景“根据项目计划,今年12月,海阳核电将具备向周边提供7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2021年具备满足海阳市内供热能力
伴随清洁取暖规划全面推进落实,核能供暖迎来了发展的最佳窗口。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近日在“2018民用核技术绿色发展论坛”上介绍,今年6月,位于山东烟台的海阳核电站已与当地政府接洽,拟开展一期项目两台机组向城市供热项目的前期工作。据了解,海阳核电一期项目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百万千瓦
在法国,关于核电安全和能源转型的争议已持续多年,如今法国政府正在考虑重新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并预计在11月中旬推出2018年到2028年“多年能源纲领”(PPE),逐渐降低核电供应占比。不过法国电力集团(EDF)仍表示希望推出一系列核反应堆。在此背景下,核电安全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最近,法国记者
利用核能进行区域供热能更有效改善我国能源结构,缓解日趋严重的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希望中核集团对泳池式反应堆供热的技术进行充分论证,不放过任何技术关键细节,力争将核能供热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论证明白,用公众接受的语言向社会讲清楚。(来源:核电周刊ID:nuclearweekly)在燕龙堆发布之后,
自去年11月发布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以来,中核集团已确定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示范工程目标厂址,示范工程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主任钱天林表示,中核集团已完成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的技术开发,正针对特定厂址开展工程设计,已具备工程建设条件。
2017年11月28日,中核集团正式宣布:泳池式轻水反应堆(简称49-2堆)安全供热满168个小时,具备为原子能院部分办公楼供热、功能演示及实操培训等能力。同时发布的,还有能实现区域供热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来源:中国核网)据测算,一座400MW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牵头申报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ISO/TC85)投票表决,成功立项,标志着国家电投集团在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在屏蔽设计、辐射监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2025年04月21日15时58分,随着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机的弧光缓缓熄灭,华能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完成最后一道焊口3U6的焊接工作,标志着4号机组核岛主管道焊接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核岛主管道被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的“大动脉”,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