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市场正文

海上风电发展仍需爬坡过坎

2017-09-18 11:52来源:中国电力报关键词:海上风电风电成本风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尽管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仍然受制于建设成本高、运维难度大和相关配套技术不成熟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但共同推动海上风电成本持续下降已经成为行业上下的共识。中国三峡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毕亚雄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7海上风电领袖峰会”上表示,我国海上风电行业正处于成本下降的关键时期,其整体成本正在稳步下降,而技术创新、成本管控和产业协同已经成为其开发成本下降的主要方式。

2020年海上风电度电成本有望接近陆上风电

目前,经济性仍然是高悬于海上风电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尽管如此,自去年以来,全球各大风企和能源公司在相关海上风电项目竞标中均给出了可提供的最低电价。在今年4月英国公布的第二轮新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差价合约竞价结果中,其海上风电竞价已经达到57.50英镑/兆瓦时(折合人民币约0.50元/千瓦时)。种种迹象表明,海上风电成本下降正在加速。

“海上风电装机量每翻一番,度电成本预计将下降20%左右。对于海上风电来说,市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都会有非常明显的阶梯式价格下降,转折点在3~4吉瓦装机量,开发商的经验或者产业链的成熟度都是影响海上风电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彭博新能源财经分析师周忆忆看来,当前海上风机规模越来越大,推出速度越来越快,随着单机容量增长速度以及风场规模增大,规模化效应产生的单机前期成本及后期运营成本都将明显下降,到2020年,海上风电的度电成本有望接近陆上风电。

“技术创新是促成海上风电成本快速下降和性能提升的关键。”江苏道达海上风电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宣旭在“2017海上风电领袖峰会”上表示,随着海上风电开发向远海、深海区域迈进,一系列发展难题开始浮出水面。首当其冲是规划挑战,其次是来自工程建设、安全和成本方面的挑战。

记者了解到,今年早前道达风能联合天津大学、三峡集团三峡新能源和华东勘测设计院等单位,并在国家863高科技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重大海洋装备扶持资金及江苏省重大科研成果转化扶持资金的资助下,成功研发了海上风机复合筒型基础以及海上风机一步式安装船配套装备等原创成套技术。

据悉,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及一步式安装技术,包括结构设计、基础建造、整机吊装、整机浮运、一步式安装等系列技术,涵盖海洋工程结构、工程装备、施工工法等原始集合创新。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海上风机复合筒型基础与一步式安装技术,是把基础施工和风机运输、整机安装在海上合三为一,像“种树”一样在远海“栽种风机”,实现风机施工结束即插即用的工程梦想。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降低成本且安全性得到了保障。从时间上来说,作业工序少、船只少,最大限度地减少海上作业时间,消除危险源,提高海上施工的安全性。另外,施工无振动无噪音,更关注施工期间的生态保护。从成本上来说,我们统计下来可以节约将近20%的费用。”黄宣旭表示,复合筒型基础与一步式安装技术在海上风电领域的规模化运用,将大幅度降低海上风电工程施工和风机安装成本,提高安装效率30%以上,这为不断向远海拓展海上风电场建设,适应海上风电降电价要求,推动海上风电项目有序健康开发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的工程技术保证。

安装设备专业度亟待提升

“对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来说,在制造安装、调试、除湿和海缆敷设等环节都具备不同的特点。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最终的目标就是要降低成本。”在上海电气风电集团技术部智能中心主任黄猛看来,除了在安装技术上进行创新外,出色的基础结构方案和可靠性设计、优化安装和海上设备运输能力、工业化物流和优化的服务策略以及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控制风险成本的能力,在降低海上风电成本方面同样非常关键。

在黄猛看来,目前我国在海上工程船舶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改进。黄猛表示:“首先是船舶航速问题,目前我国使用的交通艇运维船普遍航速在15节以下,遇到海上风浪较大的情况时,会拉长时间,增加风机运维成本。其次,我国很多船舶存在超载现象,这将带来翻船或者漏水等安全隐患。再次,我国海上工程经验相对不足,由于海上专业工程公司在国内相对稀少,非专业人士对海上施工情况缺乏经验,增加了安装风险。最后,我国在船舶设计上也存在不合理,目前海上项目所使用的交通艇、运维船大部分是在地方渔船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专业的运维船相对缺乏,市场需求量正与日俱增。”

除此之外,黄猛进一步表示,还应该通过卓越的运行、项目的精益化管理,来提升发电量和降低运营成本。黄猛认为,相对于陆上的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对海上风电发展极为关键,这有赖于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平台。该平台涵盖数据采集和系统运用,并进行全方位的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海上风机故障进行预测。事实上,上海电气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上早已有所建树。记者了解到,公司早前就打造了风电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运维平台———风云系统。该系统主要基于“ABC”技术,即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三个平台。据悉,目前风云系统已接入超过20个风电场,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服务经验。

保险业充分介入或成趋势

除上述方面亟待加强外,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海上风电发展亟待建立风险管控体系,而保险作为一种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和工具,目前已经成为保障风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我们在进行海上风电设计时,都会考虑到防灾。但是无论设计等级多高,可能都不足以应付频发的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有时候会超过我们的想象。在这个时候,保险就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责任保险事业部副总经理邵运州介绍,目前全球风电场建设出现从陆上向近海延伸的趋势,在电网接入方面也比较稳定,是可供大规模开发的领域。但是从保险角度来讲,发展海上发电的不确定性很大,机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大规模开发海上风电存有风险。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

记者梳理发现,在风电开发利用较早且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风电保险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世纪80年代,最初应用于风电领域的保险产品仅有火险和风暴险。而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和完善后,目前欧洲风电保险已贯穿于风电行业的设备生产、运输、风场前期开发、土建、吊装等各个环节,甚至还出现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相关的保险种类。

我国保险介入风电行业虽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但在2005年前由于国内风电产业尚未形成较大规模,风电市场非常有限,保险业并未将这一业务与其他保险业务加以区别,依旧沿用常规的保险模式。随着国内风电行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装机容量不断翻番,国内众多保险公司逐渐意识到该领域所具有的潜在增长点,纷纷推出各类风电保险业务和产品,形成了激烈竞争局面。

据记者了解,今年初海峡保险就牵头承保福建莆田平海湾二期250兆瓦海上风电工程险。据悉,该项目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额人民币49.5亿元。

鉴衡认证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根据我国风电场发电量情况设计合适的险种,即将推出的风速波动保险,将为开发商提供合理且全面的风险转移方案,有效分担开发商风险与损失。同时,鉴衡认证会在保险前提供行业咨询、现场查勘等服务,保险中进行技术监督及风险控制,出险时提供技术分析、定损等支持。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目前我国风电保险行业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如固有的粗放式经营理念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等问题致使我国保险业缺乏大规模承保风电行业的能力。但是,随着行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保险业的充分介入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将对海上风电成本下降起到推动作用。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为风电保险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成本查看更多>风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