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60年的核电史给了人类累累伤痕,却还未教会人们如何妥善处理核废料,露比˙罗素写道。
▲高放射性核废料正从法国瑟堡港口卸下。
图片来源:DeanCalma/IAEA
今年4月26日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31周年纪念日,而距全球首座核电站在前苏联投入使用,人类也已走完一个甲子。但尽管核电利用的历史已有数十年之久,大多数国家仍未就如何安全地存储核废料达成一致意见。
芬兰在这方面一马当先,计划建立全球首个永久性核废料存储场,将高放射性核废料埋藏在远离海岸的奥尔基洛托岛地下400米的花岗岩层中。实施者称核废料可以在那里安全地存储10万年。
总的来说,长期规划并不是政府的强项,这对于必须对未来数万年、甚至数百万年可能发生的意外做好规划的核工业而言,是一个大问题。
艺术家和哲学家甚至在讨论,正如今天的人类已经无法理解史前文明,我们要如何标记废料存储点才能让未来的人类看懂。
即便不把目光放得那么长远,核废料存储也会给技术、经济以及社会带来巨大挑战。芬兰将于2020年开始填装奥尔基洛托存储场,预计耗时100年。鉴于从1919年人类首次成功完成核反应实验至今还不到百年,用100年来填装废料听起来可真够长得了。
瑞典也在开发类似的技术,是除芬兰外唯一一个核废料处理规划接近完成阶段的欧洲国家。两国地质条件优越,核废料数量相对较少且种类单一,只需处理用过的燃料(又称“乏燃料”),没有需要后处理的废料,因而相比其他核国家更具优势。
格林威治大学能源政策荣誉教授史蒂夫˙托马斯说,大多数情况下,高放射核废料都是先存放起来再等待处置。
“放眼全球,大家的乏燃料存储规模和反应堆数量都在增加。随便找一个运营超过20年的反应堆,这个电站的乏燃料存储设备肯定扩容过,大家都一样。没地方放了。”托马斯说。
公众阻力
2011年,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宣布将在2022年之前全面关闭本国的核电站。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成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上的开拓者。
1977年两德尚未统一时,西德开始勘探位于北部的格尔雷本的一座废弃盐矿,为核废料存储选址。德国也因此一度被视为探索核废料问题解决之道的先锋。当地居民从一开始就提出强烈抗议,这场斗争持续数十年,直到外界关于该选址在地质上是否适用于存储核废料的争论愈发激烈,才最终作罢。一些专家称,该选址靠近当时人烟稀少的东德边境,这种选择的政治意味要高于科学原因。政府于2000年中止了选址调查。
德国今年通过的一项法案让格尔雷本再次成为核废料存储候选地:按照法案新的选址调查将把整个国家视为一张“空白地图”,所有的盐穹、花岗岩和黏土层都在考虑之列。
官方计划在2031年之前选定地址,2050年之前完成建造。但位于德国东部毗邻捷克的萨克森州已经要求将其排除在选址程序之外,一些专家也认为这一要求很有可能被采纳。
英国的选址勘探工作,则在英格兰北部塞拉菲尔德的核退役及后处理设施附近展开,那里是全英国核废料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但在征询公众和学界的意见之后,选址工作被暂停,并最终取消。
在法国,目前比较成形的计划是将东北部一个叫布雷的村庄附近的黏土层作为核废料存储地。法国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ANDRA)计划在2035年之前完成建设。但观察者说,这一决定没有征询公众意见,而决定该选址命运的议会投票即将举行,当前公众对此的抗议在不断升温。
成本未知
除了技术和政治问题,经济成本也是核废料处理的一大挑战。
在英国,核退役管理局根据现有数据预测当前的清理成本将在8400亿到2万亿人民币之间。而这方面2017至2018年度的计划总支出相当于288亿元人民币,其中200亿由政府和税收承担,剩下的88亿则由商业运营所得负担。
在德国,负责反应堆退役的主要是核电站运营商。这一过程涉及乏燃料移除和设施拆除,往往历时数十年。
根据去年达成的协议,核废料处置现在变成了国家的责任。核电机构需向国家管理的基金支付相当于1770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废料处置。但专家担心,最终为此买单的还是纳税人。
“我们对所有的废料管理和处置都没有技术上的概念,所以无法预估成本,”德国西鲁尔应用科技大学能源管理教授沃尔夫冈˙艾瑞克说。事实上,基金额度是参考20年前选址格尔雷本的预算来计算的。
长期临时存储
一些专家认为,现在谈一劳永逸的处置为时尚早。但即便是芬兰的奥尔基洛托项目,外界对其长期安全性也存在质疑。
“站在科学的角度,现在说我们找到了安全存储核废料数万年的方法是过于自大了,”独立核政策分析师、年度《世界核工业状况报告》首席作者迈克尔˙施奈德说。“我不相信地质存储会永远安全,我还没见过有人下过这种定论,现在还言之过早。”
相反地,施奈德号召把关注点放到确保临时存储能够到位。大多数情况下,临时存储并不健全。
“处理废料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以到一定时间进行永久存储为前提对废料进行暂时封存,但一旦超过期间还未掩埋,临时封存的包装就会开始退化,”托马斯说。
英法两国都选择湿存储的方法暂时处置乏燃料,即将其长期保存在水池里。施奈德说,欧洲核废料处理值得借鉴的是德国的方法,即用水将废料冷却后取出尽快进行干存储。
“干存储比水池存储更安全,这是毫无疑问的,”施奈德说。“因为一旦没了水,湿存储的燃料就会升温,问题就大了。燃料的年限不同,有的可能会引起火灾,造成比我们之前所经历过的核事故还要严重的事故。”
他提到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初,让大家提心掉胆的一个事情是无法确定是否有可能发生乏燃料火灾;如果真的发生了,至少有1000万周边人口需要疏散。(福岛事故最后疏散人口近20万。)
英国独立专家团体核废料咨询协会的安德鲁˙布洛尔斯说,反应堆的规划所在地本身就有很大问题。
“很多危险的乏燃料都将存储在沿海地区(距离反应堆不远的)新建的设施中,这些地区极易受气候变化影响,如此日积月累,可能会成为下世纪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布洛尔斯说。
冰山一角
所有这些担忧都只是放射性核废料这个大问题中的一小部分。“高放射性废料只是最小的一部分,”施奈德说。“污染程度较低的废料才是数量惊人。单单像德国东部Wismut这样的一个铀矿,就能产生数亿吨废料。”
核设施退役会产生大量污染材料。德国放射性废料的临时存储场也饱受技术和公众抵触的困扰,英国更是出现退役成本失控的问题。
“英国是核电设施退役管理的反面典型,几乎每个可能的错误英国都犯了,最后只剩下一贫如洗的管理局。”专注能源政策的托马斯说。
德国已经决定彻底淘汰核电站。所需处理的废料数量是既定的,这确实是一大优势,但托马斯认为人类现有的核退役经验还太少,不足以真正帮助确定德国将面临怎样的情况。
“全球已经退役的核设施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我认为全球只有6座运营达到一定时长并且彻底退役的电站。”他说。
布洛尔斯认为德国还是做对了一件事:“在我们不确定如何处理现有废料的情况下,就不要再制造更多的核废料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日本车企陆续发布2022年财务业绩。去年,日本车企营收普遍上涨,三菱最终利润较此前一年上涨2.2倍,达到1687亿日元;日产利润增长3%,达到2219亿日元;丰田的利润虽然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24513亿日元。各家车企普遍认为,营收及利润上涨是由于日元持续贬值和东南亚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同时
日前,韩国水电核电公司(KHNP)与加拿大坎杜能源公司(CanduEnergy)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核废物退役、数字孪生、核能技术、信息和经验交流系统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KHNP正在提升核电厂退役能力。2017年6月,韩国最高役龄核电机组——古里(Kori)1号机组在服役40年后退役,此外,韩国首台坎杜堆
2021年4月30日,美国Entergy公司旗下位于纽约州的印第安岬(IndianPoint)核电厂3号机组在服役60年后正式关停。
4月27日,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与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的2021年智慧电厂论坛(第一期)在广东深圳成功举办。斯蒂雅阁能源服务公司系统技术部(成都)技术总监项兆辉主旨发言,他分享的主题是《预测性分析系统助力风电场智慧运维》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最新能源展望报告,在“参考情景”(按市场趋势最可能发生的情景),2021-2050年美国发电装机太阳能装机净增435吉瓦,风电装机增114吉瓦,燃气(油)发电装机增375吉瓦,核电增2吉瓦,其他电源增26吉瓦。煤电退役111吉瓦、天然气(油)发电退役49吉瓦、核电退役29吉瓦。(来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最新能源展望报告,在“参考情景”(按市场趋势最可能发生的情景),2021-2050年美国发电装机光伏装机净增435吉瓦,风电装机增114吉瓦,燃气(油)发电装机增375吉瓦,核电增2吉瓦,其他电源增26吉瓦。煤电退役111吉瓦、天然气(油)发电退役49吉瓦、核电退役29吉瓦。(来源
本文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核电厂经营现状,分析了美国页岩气革命、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给核电来的经营困境,梳理了美国核电企业的纾解策略和效果。最后基于我国核电发展情况,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一、前言2018年以来,美国已有4座核电站的4台反应堆实施了关停并宣布了退役,包括印第安角核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大量核电机组早于预期关闭。2019年,全球共有3台核电机组启动建设,而永久关闭的老机组为13台。核电关闭速度大幅超过核电新建速度,意味着世界核电退役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ID:cn_industry作者:戴定赵宏)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月7日报道,尽管预计到2050年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增长,但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2020年能源展望》(AEO2020)参考案例中预测,到2050年,煤炭和核电站将共同提供超过25%的发电量。在AEO2020参考案例中,煤炭发电占比从2019年的24%下降到2050年的13%,核电发电占比预计从20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清洁能源系统中的核电:低碳发电的关键来源》报告指出,核电在发达经济体中的发展前景不明朗,发电量可能出现急剧下降,这将威胁能源安全和气候目标。核电是当前第二大低碳能源,占全球发电量的10%,然而由于政策、经济和监管因素,发达经济体老化核电厂开始逐步退役。如
欧洲漫长的“光伏严冬”已经结束。根据WoodMackenzie(伍德麦肯兹)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的最新研究《欧洲光伏市场展望》,在经历了多年的光伏安装容量低迷后,预计欧洲新增光伏容量将于未来3年内实现翻番,达到约每年新增20GW年的水平,装机总容量将超过250GW。(来源:微信公众号“WoodMac电力与可再生能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京召开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委员会暨核安全与核事故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安全环保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上级部委近期有关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总结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
近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更新显示,张玉梅已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公开简历显示,张玉梅,女,汉族,1970年9月生,浙江龙泉人(在福建建瓯出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张玉梅曾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财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等职,2020年任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核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国家标准验证点(第二批)名单,其中包括:国家标准验证点(石油管及装备新材料)——承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承担单位: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标准验证点(水利)—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赴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开展聚变工作交流。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核电发展中心相关人员参加活动。核安全中心系统汇报了聚变装置辐射安全监管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聚变产业发展现状、国际聚变监管动态、我国聚变辐射安全监管政策以及核安全中心聚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2025年上半年,各大电力上市公司加快资产重组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整合资源,聚焦主营业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实力。六大电力上市公司重组预案及最新进展整理
今天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纪念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已持续对港供电31年,截至2025年4月29日,累计供电超3200亿度,31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平均每年为香港供电超过100亿度,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满足香港电力供应,改善能源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肩负我国“核电起步”的历史
2025年6月25日,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外层安全壳穹顶混凝土浇筑顺利完成,标志着外层安全壳混凝土结构成功封顶。此次封顶为后续热态功能试验与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奠定坚实基础,也为项目推进按下“加速键”,助力工程建设迈向新台阶。作为“华龙一号”重要安全屏障,外层安全壳肩负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组织开展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3号机组建造许可证审评启动活动。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苏州核安全中心、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近日,核电运行研究院联合三门核电申报的“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在核电数智值长智能监盘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入选集团公司人工智能应用高价值场景。该项目深度融合热工机理模型与深度学习、时序预测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多系统耦合分析模型,实现机组状态自预警、自诊断和自优化,同时运用大语言模型实现结构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现场一、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8部门近日联合启动全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