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9月份,我国电力交易市场跨省集中撮合交易活跃,南方区域、东北区域、华东区域最为明显,云南外送广东11.7亿千瓦时、蒙东外送辽宁29.7362亿千瓦时、安徽外送江苏7.37396亿千瓦时,整个电力交易大市场正在打破空间限制,向全面市场化迈进。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数据分析显示 :电力跨省交易起到了良好的资源配置效应,如南方区域五个省份中,云南水电消纳问题一直较为严重,尤其是今年汛期,云南重点水电厂普遍来水较好,9月滇电送粤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南方区域:云贵水火置换,力解水电消纳
9月份,云南水电和贵州火电完成置换,在西电东送通道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把原来贵州火力发电送往广东的份额,置换成云南水电,增加了云南水电消纳6.2亿千瓦时。
9月22日,9月云南外送广东月内临时挂牌交易,挂牌电量规模为11.7亿千瓦时。9月广东省内市场化电量平均价格为0.39559元/千瓦时,云南省内市场化电量平均价格为0.11330元/千瓦时,两者算术平均后,广东侧挂牌交易价格为0.34840元/千瓦时,折算到云南电厂上网侧挂牌价格为0.15739元/千瓦时。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
此举对三方都有利,对于用电方广东省来说,降低购电成本约0.11元/千瓦时,本次交易节约购电成本0.682亿元;对于出让方贵州省来说,为今冬明春两个季节的电力供应提前增加存煤35万吨;对受让方云南省而言,水火置换增加水电消纳约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49万吨。
东北区域:跨省直接撮合交易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火电建设基本停滞,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工业用电量大幅提高,推动了电力市场的跨省直接撮合交易。以辽宁为例,继上半年辽宁跨省直接撮合交易第一批次交易电量10.0365亿千瓦时,今年9月中旬又开展了辽宁与蒙东跨省第二批次直接撮合交易。
辽宁第二批跨省直接撮合交易第一轮情况
上半年
交易电量2.4267亿千瓦时,最高成交电价301.4元/兆瓦时、最低成交电价299.3元/兆瓦时、加权平均成交电价299.8元/兆瓦时。电力用户成交的最低申报电价300.1元/兆瓦时,发电企业成交的最高申报电价299.5元/兆瓦时。
下半年
交易电量7.6098亿千瓦时,最高成交电价301.6元/兆瓦时、最低成交电价299.7元/兆瓦时、加权平均成交电价300.4元/兆瓦时。电力用户成交的最低申报电价299.9元/兆瓦时,发电企业成交的最高申报电价299.6元/兆瓦时。
辽宁第二批跨省直接撮合交易第二轮情况
上半年
交易电量10.7352亿千瓦时,最高成交电价306.4元/兆瓦时、最低成交电价299.9元/兆瓦时、加权平均成交电价300.6元/兆瓦时。电力用户成交的最低申报电价300元/兆瓦时,发电企业成交的最高申报电价299.9元/兆瓦时。
下半年
交易电量19.001亿千瓦时,最高成交电价302.8元/兆瓦时、最低成交电价300元/兆瓦时、加权平均成交电价301元/兆瓦时。电力用户成交的最低申报电价300元/兆瓦时,发电企业成交的最高申报电价299.9元/兆瓦时。
从第一轮和第二轮的交易价格来看,最高成交电价、最低成交电价、加权平均成交电价、电力用户成交的最低申报电价、发电企业成交的最高申报电价都发生了不同幅度的变化,其中两轮的上半年最高成交电价差距最大,第一轮上半年为301.4元/兆瓦时,第二轮上半年最高成交电价306.4元/兆瓦时,展现了电力市场公平公开的活力。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撮合交易可以通过控制电力用户的年度利用小时数加快发电侧的竞争力,为电力改革释放更多红利。东北区域虽然陆续建立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电力交易中心,但整体市场交易规模相对较小,还有较高的提升空间,这也为撮合交易腾出了发展空间。
华北区域:售电公司成交比重显著提高
华北区域是我国火电装机较为集中的地区,在9月的市场交易中火电交易较为乐观。
以山东为例,9月共有19家统调发电企业(60台发电机组)与13家电力用户及29家售电公司完成交易电量4.5348亿千瓦时,统一出清价为388.5元/兆瓦时。其中,华能和华润依然占据了大头,而在购电侧方面华能和华润也是分别排名一二。购电侧售电公司成交电量占了总成交电量的97.68%,相较7月的75.6%有了很大增加。
华东区域:跨省集中交易激发市场活力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9月1日发布了9-12月华东电网跨省集中交易成交结果的公告。本次交易中,江苏省电力公司购电量为34.965亿千瓦时,平均购电报价为317.4元/兆瓦时。各发电企业积极参与、自愿申报,有25家发电企业直接通过交易平台参与投标,发电企业总投标电量46.02亿千瓦时。按照交易规则出清并经安全校核后,最终1家安徽发电企业中标,总成交电量为7.37396亿千瓦时。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分析显示:江苏一直是我国的用电大省,9月份,江苏省全社会用电量450.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1%;其中,工业用电量29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8%。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江苏购电量还远没有达到饱和,还有上升空间。中电传媒数据研发中心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取暖季的到来,华东区域的电力交易还将进一步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指导下,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完成跨经营区电力交易核心功能建设及28项跨平台接口联调,实现市场注册、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及结算等全业务流程贯通,标志着我国跨经营区电力交易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为了推进此项工作,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7月14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6月储能项目注册注销情况备案的公告,本月新注册生效储能项目1个,为金能尖扎一期90兆瓦(4小时)独立储能电站,装机容量90兆瓦,充放电时间4h。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注册生效储能项目37个、装机总容量2844.25兆瓦。其中,独立储能项目8个、装机容量907.5兆瓦;配
连日来,全国各地持续高温。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最大用电负荷近日达到14.67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阶段,如何保障充足的电力供应?火电绿电齐发力煤炭在能源保供中扮演着“压舱石”和“稳定器”的角色。安徽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能源基地,在数百米深井下,采煤机正从
7月以来,华中区域持续晴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攀升,电力供需平衡紧张,华中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在7月7日达2.19亿千瓦,同比增长2.9%,今年首次创历史新高。截至10日,全网及四省用电负荷已累计7次创历史新高,河南、湖北、江西三省均两次创新高,分别达到8607、5612、3756万千瓦。华中省间电力互济交
国能信控新一代虚拟电厂产品完成初版研发国能信控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完成初版研发工作,标志着该产品具备项目批量交付能力,为公司在虚拟电厂业务领域的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能源全面市场化背景下,通过构建虚拟电厂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对区域分布式资源的聚合协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辽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第三十五批售电公司公示结果的公告。辽宁电力交易中心于2025年6月13日至2025年7月12日对受理注册的第三十五批售电公司相关信息在辽宁电力交易平台、“信用中国”“信用辽宁”网站进行了公示结合公示期间市场有关方面意见,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河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交易注册〔2025〕083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河北省售电公司管理细则》(冀发改运行规〔2023〕3号)的要求,河北电力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汇编(V4.0结算试运行稿)提到,现阶段,燃煤火电机组以“报量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电能量市场;准入市场的新能源场站按照“报量报价”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青海省能源局关于开展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的通知(青能运行〔2025〕128号)。《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方案》提到,本次结算试运行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至29日(2025年7月15日至28日分别组织7月16至29日的日前现货交易),7月1
7月14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公布第一百一十五批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7月10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22家售电公司市场准入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交易中心受理了群众对其中15家售电公司准入申请材料提出的异议。按照《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x2014;#x2014;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5月),5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8%,均价215.7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0.99%,其中省内直接交易54.18亿千瓦时,代理购电15.95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25%,外购电量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着眼于高水平打造我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配套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氢能等能源,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革命老区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也是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经济社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随着各省纷纷出台136号文的落地细则,新能源电站将迎来全电量的市场化交易。这其中也包含分布式光伏电站,虽然小散凌乱,但新能源电站的身份不能被改变,所以全部上网电量也都要参与到电力市场交易中。市场交易的方式,本篇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双报与双不报根据136号文规定,新能源场站可以选择以报量报
7月10日,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朝阳区2025年节能减碳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征集的项目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竣工的节能减碳项目,征集时间为2025年7月10日-2025年8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支持标准如下:1.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年节能量达到50吨标准煤(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