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产业尚未规模化,但市场空间巨大
我国从2009 年开始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2015-2016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数量快速上升,目前保有量约110 万辆。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2020 年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由于车用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为5-8 年,我国车用动力电池还未进入大规模报废期。预计到2020 年,报废量将超过24.8万吨,大约是2016 年报废量的20 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产值将超过100 亿元,到2025 年产值将超过250 亿元。在企业层面,深圳格林美、赣锋锂业等成立了专业动力电池回收公司,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中航锂电等企业也积极开展动力电池回收,迎接即将爆发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二、动力电池回收存在的问题
回收利用体系尚不规范
完整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涉及电池设计、电池制造、电动汽车制造、汽车消费、废旧电池收集、电池运输、电池评价、电池二次利用、拆解回收等环节,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还需要系统完善。一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动力电池收集、运输、存储、梯次利用、再生处理的回收利用体系。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或新能源车企为主体的回收体系尚未建立,电池极易流入个体私营者、零售商、汽车维修店等非专业回收利用机构。
二是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缺乏有效协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复杂、相互制约的产业。电池非标准化设计会导致电池再重组的高成本、高风险,以及拆解难度加大,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或新能源车企承担回收责任但可能不掌握拆解回收技术,电池的非标准化测试和评价不利于电池规范化梯次利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需要系统协调产业链各相关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循环。三是尚未建立废旧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与管理体系,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缺乏监管。我国已明文规定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各主体的相关责任,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且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目前各相关主体对政策执行不到位。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尚待完善
目前,《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等标准已经发布,动力电池的拆卸要求、包装运输等规范也在积极制定中,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使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初步实现有章可循。但是,由于不同汽车厂家的动力电池结构差异较大,材料体系和应用载体也不同,其回收利用过程也不一样,还需要从动力电池生产、回收流程上设定更完善的标准体系,为回收作业和经营管理提供安全、环保、高效、系统的指导规范,便于废旧动力电池规模化重组和拆解回收,减少回收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技术滞后,回收利用成本较高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未报废的电池进行梯次利用,主要应用于电力储能。梯级利用过程要求对每个退役电池进行检测,重新分类、重新配组,工作量巨大,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成本。目前国内以广东邦普、江门长优等为代表的一些电池回收企业基本掌握了车用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但仍难以有效实现大规模梯级利用。二是针对电池容量损耗无法继续使用的电池进行拆解回收。目前主要采用湿法工艺、火法工艺或机械法工艺提取镍、钴、锰、稀土元素等有价值的金属,回收工艺成本高,甚至投入会超出预期回收价值。据测算,目前用机械法和湿法回收1 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为8540 元,而再生材料收益仅为8110 元,亏损430 元。美、日、德等国都在积极支持和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工程化的研究开发,我国在这方面明显滞后。
三、几点建议
01、建立全国车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
加快建立全国动力电池管理信息系统,借助物联网,详细记录动力电池从生产、使用、梯级利用、再生利用、报废回收到最终处置等全生命周期信息,以实现每一组动力电池的完整回收。一是建立动力电池产品溯源编码制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应对所有动力电池产品进行数字化信息编码,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将装配在整车上的电池产品编码与整车建立对应关系,确保动力电池在全生命周期中流向可追溯。二是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过程的数字化追溯体系。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梯级利用企业通过扫码,能将废旧动力电池的类型、型式、重量、去向等信息实时传输到信息系统中。
02、构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
加快建立经济激励下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鼓励动力电池生产厂商利用销售网络,以逆向物流的方式回收废旧电池。一是探索建立第三方回收、行业联盟回收等回收模式,鼓励多家企业通过委托代理或与回收企业、再生利用企业合作等形式,共建、共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二是制定和实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奖惩措施。对未按照回收政策履行责任义务的企业进行必要的行政处罚或经济处罚,甚至与车辆公告和电池目录挂钩。对电池回收企业和电池再利用企业按照电池套数、容量等方式进行补贴和税收优惠,保证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经济利益。三是通过提高环境保护标准、征收附加环境费、押金制度、“以旧换新”等手段,激励和约束电池生产厂商、整车企业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间接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03、制定全面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
一是完善基础标准,包括动力电池领域的框架模型、型号规格尺寸、分类编码,以及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技术要求、安全要求、回收利用要求、报废要求和拆卸要求等标准。二是加快建立指南规程,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指南与梯级利用导则。三是完善管理规范,包括动力电池测试、电池组技术、动力电池存储、电池回收利用包装运输等各方面的规范,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四是完善方法标准,包括动力电池的电性能测试方法、循环寿命测试方法、高功率高能量测试方法、电池组组件检修标准等。五是完善信息与服务标准。
04、鼓励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建立技术联盟
鼓励废旧电池回收企业、整车企业积极开发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为动力电池大规模商业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一是依托业内骨干企业,组建国家级的工程研究中心破解技术瓶颈,建立技术支撑体系。二是鼓励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梯级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不断开发和推广新技术。加大对废旧电池拆解、重组、测试和寿命预测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提高电池拆解,重组及回收技术的工艺水平、自动化水平和效率,使动力电池回收的材料和再利用电池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安全性。三是鼓励汽车企业通过与第三方专业冶金回收公司或拥有先进电池回收技术的企业开展长期战略合作等模式,破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成本、模式等方面的难题,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初步建成西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在矿山运输这一效率、成本和可靠性至上的“战场”,重载上坡场景下的动力解决方案直接影响运营效益。蜂巢能源在年初电池日上已提前布局,推出商用车远路专用电池解决方案,近日,该方案搭载长城纯电动宽体车GT105E长续航版,以开创性的技术应用为严苛工况树立效能与可靠性的新标杆。蜂巢能源商用车远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5日,小鹏汇天官方消息,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陆地航母”量产进程正全面提速。小鹏汇天全球首个飞行汽车量产工厂已经封顶,正进行设备调试,并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竣工,“陆地航母”也将在2026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通用汽车公司表示,基于2021年宣布的23亿美元投资计划,其与韩国LG新能源合资建立的企业——UltiumCells的美国田纳西州SpringHill电池工厂将转向LFP磷酸铁锂电池生产。通用汽车表示,除当前量产的镍钴锰铝(NCMA)软包电池外,该工厂还将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其LFP电池生产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培优育强县域制造业特色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重点培育肥东县、芜湖市鸠江区先进光伏,肥西县光储设备及组件,凤台县新能源光伏储能等集群。原文如下:安徽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培优育强
SKOn将以北美储能系统市场为目标,加速其磷酸铁锂电池业务,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供应链来支持其最新的合资企业。7月15日,SKOn宣布,公司近日与LF就向北美市场供应LFP阴极材料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在SKOn看来,与总部位于韩国的主要电池材料制造商LF合作,积极应对美国对LFP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旨在加强
7月14日,“焕新启航、科创引领,打造央企一流电池产业平台”行动大会在天津市中汽新能公司召开。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肖宗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7月11日,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简称“蔚能”)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在电池资产管理、电池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优势,在资本、技术、业务模式等多维度深化合作,携手推动新能源行业升维发展。蔚能CEO赖晓明与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
7月14日清晨,邻近机场的台湾高雄小港区三元能源公司起火,现场建筑冒出大量浓烟。高雄市消防局表示,目前共12名员工及3名消防员送医;高雄小港机场表示,不影响班机起降。消防局表示,清晨5时许接到事发工厂火警,出动46辆救援车、91人前往抢救,火势持续控制中。现场出动9台机器人与2台大型机具支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0日,科力远披露,公司目前已取得储能项目建设所需批准备案、即将投建的有河北省合计400MW/1000MWh规模、山东省合计400MW/800MW规模、内蒙古合300MW/1200MWh规模、广东100MW/200MWh规模的8个独立储能及共享储能项目。预计将于今年3-4季度逐步释放。另有各类型储能应用场景储备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重庆市培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工作方案(2025—2027年)》。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市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初步建成西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碳中和宣布,与北京中宏蓝海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碳达峰碳中和及新能源产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总投资额预计为人民币100亿元。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快推动一些专案落地,例如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推进「双碳数字化管控指挥平台示范」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上午,甘肃兰州生态创新城新型储能西北区域总部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展示中心土建收尾和管网铺设工作。该项目是成都罗宾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兰州生态创新城规划建设的罗宾汉新型储能西北区域总部项目,计划投资6.2亿元,投放2000台移动储充机器人,日均解决超1万台新
废旧电池是一座“城市矿山”。废旧电池通过正规回收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原材料供给、降低原矿资源需求、保障动力电池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利好政策已不断落地。就在不久前,广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
6月23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情况的公示。其中,江苏都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生产及再生磷酸铁锂测试电芯研发项目在列,标志着这家“锂电新秀”进一步构建产业布局。江苏都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24年8月22日的高新技术企业,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退役锂电池,特别是退役动力锂电池,正在从“环境负担”蜕变为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退役锂电池这座“城市金矿”,正引发各国在回收网络、技术标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激烈博弈。不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不完全统计,2025年5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公告项目共29个,计划总投资额合计约400亿元。从环节分布看,锂电池回收、固态电池及材料成为主要投资方向,各占7个项目,合计占比近50%,反映出行业向技术迭代与循环经济双轮驱动的转型趋势。其他环节中,锂电池及PACK项目6个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人大代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锂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议”的答复,上海发改委表示,将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以及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梯次利用储能
环境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信息公开要求,生态环境部于2024年1月印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指南》。2024年,各地陆续依法发布了2023年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
世环会-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行业旗舰展,2025世环会即将于6月4日-6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航!2025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汇聚超4,000家企业,展示面积达26万平米规模,旗下系列展包括上海国际水展、泵阀展、环保展、环境监测展、节能装备展、管道系统展!开展在即,这份超实用参观指南
7月14日,“焕新启航、科创引领,打造央企一流电池产业平台”行动大会在天津市中汽新能公司召开。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肖宗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废旧电池是一座“城市矿山”。废旧电池通过正规回收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原材料供给、降低原矿资源需求、保障动力电池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利好政策已不断落地。就在不久前,广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
油气市场研报(2025年5月)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焦点月评当油气巨头的氢能理想照进现实市场供需全球原油市场总体仍供过于求地缘政治因素深刻影响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4月国内原油生产增速回落,天然气生产增速加快前4个月我国原油进口量同比增加0.5%,天然
5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5〕26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电力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扩大特高压输电成套装备、换流阀等产业优势,做
2025年5月26日,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专班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主持召开专班第一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部署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工作专班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做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3月28日-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论坛在京成功召开。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百人会理事会暨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总结,主题为《从新能源汽车革命演进过程看汽车产业竞争态势与趋势》,以下是他的发言原文,略有编辑节选。01从2021-2025年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全球化,再次得到了我国高层和全球主流车企的坚定支持。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据了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今年的年会除中国以外,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
3月19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做好2025年度锂离子动力电池碳计量工作的通知(鄂市监量函〔2025〕44号)。其中提到,全力推进碳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设。紧紧围绕锂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管理需求,着眼企业碳足迹管理中长期需求,协同产业链龙头企业,借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系统编制碳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