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GB51096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自颁发并实施已将近三年,主要内容包括:风能资源及发电量计算、电力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结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消防、海上风电场等等章节,内容多但精炼,条文杂但精简,鉴于部分从业人员对本规范部分条文不甚了了,笔者不才,根据多年工作设计经验,愿就所知,以表己见,如有不当,烦请指正。
相关阅读:《GB 51096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部分条文解读连载(一)
7.3.2:风力发电场机组变电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
4、机组变电单元可靠近风力发电机组布置,也可布置在塔筒外壁或机舱内,当选用组合式变压器或敞开式油浸变压器时,机组变电单元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7.10.2:机组变电单元的过电压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组变电单元可利用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防直击雷保护,机组变电单元位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外,应采取防直击雷保护措施;
2、机组变电单元变压器的高、低压侧都应装设避雷器。
注解:本规范条文7.3.2条第4款关于机组变电单元与风力发电机组的距离不应小于10m的说法,具体可参考《GB50060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7.1.11条: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建筑物与户外油浸变压器的外廓间距不宜小于10000mm,从而得出本规范条文10m的说法,是从防火安全的角度考虑的。根据本规范条文7.10.2条第1款,机组变电单元可利用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防直击雷保护,又是建议机组变电单元又不应离风力发电机组太远,有个距离上限,否则应采取防直击雷保护措施。那么这个距离上限又是多少呢?机组变电单元能否受架空线金属杆塔防直击雷保护呢?折线法和滚球法在防雷计算中有何区别?防直击雷保护的措施又是哪些?下文将详细描述。
根据GB/T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5.2.1条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推算如下:
粗算模型如下:
由以上计算模型可知,当风力发电机组高度120m,机组变电单元高度为2.5m时,机组变电单元距风力发电机组的合理距离为10 以上计算模型是否存在问题呢?答:存在问题。 实际上,查看风力发电机组雷电保护系统IEC61400-24:2010《风力发电机组雷电保护》、NB/T 31039《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系统技术规范》、GL2010《风力发电机组认证指南》等国内外标准,风力发电机防雷计算模型是采用滚球法,而非前文所述的GB/T5006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中的折线法。 滚球法和折线法防雷计算区别如下: 1、滚球法以击距理论为基础,根据闪击距离(即放电距离)的大小确定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而折线法是以经验和小雷电冲击电流下的模拟试验为基础确定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 滚球法与折线法是雷电理论、模拟试验和雷击事故统计等研究的成果,它们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 折线法的优点是对60m以下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较实用,运行经验表明此范围是可靠的。缺点是对60m以上的避雷针保护范围不如滚球法严谨。 2、滚球法对不同保护级别的建筑物规定了不同的滚球半径(我国规范和IEC标准略有不同),见下表1.而折线法没有对保护范围进行区别。 3两种方法的对比。 ①随着建筑物防雷等级的下降,滚球法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增大,而折线法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不变。 ②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避雷针的高度分别为10m、20m、30m以下时,两种方法所确定的保护范围相近。 ③避雷线分别为10m、20m、30m以下时,滚球法比折线法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大;避雷针高度分别为20m、30m、40m以下时,两种方法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基本相同。 ④随着避雷针(线)高度的增加,折线法比滚球法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大得越来越多。 (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过小,除非这类建筑物是低矮的且面积较小,否则无法用避雷针保护。对这类建筑物建议采用架空避雷网进行防直击雷。 对于避雷针(线)无法提供完全保护的空间范围或山区雷电活动规律比较复杂,避雷针(线)的绕击率较高的情况,应使用避雷带、避雷网及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以提高可靠性。 综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轮毂中心高度一般为70m以上,高者可达到140m,加上叶片叶尖避雷器的高度,风力发电机防雷高度一般都超过100m,此时,折线法已不再适用,而应采用滚球法,实物模型见图2。 下文按滚球法计算: 一、机组变电单元距离塔筒的距离计算: 据《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附录D 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D.0.1条第1款、第2款 按1类防雷建筑计算,hr=30m 则,机组变电单元距离塔筒的距离应该为10m 更多及时、详细资讯请扫码关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潮间带、近海机位逐渐饱和,风电场建设走向深远海已成为必然趋势,由陆向海、由浅到深、由固定基础到漂浮式平台将成为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漂浮式风电将成为继风机大型化之后,海上风电的主要降本方式。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潮间带、近海机位逐渐饱和,风电场建设走向深远海已成为必然趋势,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海上风电漂浮式技术将因此迎来快速发展。据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30年底,全球漂浮式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保守估计到2050年,漂浮式机组成本将下降38%。
《GB51096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自颁发并实施已将近三年,主要内容包括:风能资源及发电量计算、电力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结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消防、海上风电场等等章节,内容多但精炼,条文杂但精简,鉴于部分从业人员对本规范部分条文不甚了了,笔者不才,根据多年
《GB51096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自颁发并实施已将近三年,主要内容包括:风能资源及发电量计算、电力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结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消防、海上风电场等等章节,内容多但精炼,条文杂但精简,鉴于部分从业人员对本规范部分条文不甚了了,笔者不才,根据多年
《GB51096风力发电场设计规范》自颁发并实施已将近三年,主要内容包括:风能资源及发电量计算、电力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电气、辅助及附属设施、建筑结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消防、海上风电场等等章节,内容多但精炼,条文杂但精简,鉴于部分从业人员对本规范部分条文不甚了了,根据多年工作设计经
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国际标准涵盖发电机设计及验证方法、运行维护指导、安全及绿色设计等内容,为通过变流器并网的发电机设计提供基本要求和指导。该国际标准的立项恰逢中国风电产业出海的关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风能发电系统沙戈荒型风力发电机组》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会”在成都顺利召开,来自整机制造商、零部件生产厂家、检测机构、业主单位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及委员参加。会议就沙戈荒分级标准、电气与机械抗风沙性能要求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展开了深入探讨,正泰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与英国商业贸易部中国可再生能源贸易投资总监、商务领事CliffordBebb及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高级贸易投资官员CorrineWang一行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官方及企业间合作举行交流会谈。在中英两国商务及能源部门搭建的对话平台下,鉴衡及风能专委会将进一步帮助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风能、光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参与编写的《陆上风电机组基础加固技术及施工验收标准》(编号T/CSCS061-2024)团体标准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自2024年12月10日起正式实施,填补了风电机组基础加固及施工验收方面的标准空白。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国内部分老旧风电场相继出现塔架结构与混凝土基础主体间晃动超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9月,由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风电公司”)牵头起草的《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T/CSTE0650-2024)团体标准顺利发布,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标准的发布,为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提供了统一和
近日,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全球知名认证机构BSI核查,成为风电行业首个获得ISO20400可持续采购符合性声明的企业。这既是三一重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又一国际标准化实践成果,也是企业ESG体系建设持续深化的里程碑事件。《ISO20400可持续采购指南》是来自40多个国家和全球组织的代表(包括联合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铸造用生铁等195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龙源电力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GB/Z44047-2024)获批发布,将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国家标准的空白
近日,鉴衡认证中心发布《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技术规范》(CGC/GF248:2024),这是国内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首项针对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的技术标准。作为鉴衡全新“风力发电机组质量风控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该标准将为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式塔架的设计、制造、运输、吊装、维护等方面的风险防
近日,由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分别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960-2024)、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评价指标体系》(GB/T43904-2024)和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
近日,202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风能发电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8)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80余位风电标准化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运达股份信息专家连续三年以召集人身份参会,并代表中国积极发声。IEC/TC88是专门
国际电工委员会可再生能源设备认证互认体系(IECRE)风能领域工作组会议(WE-SWG)将于2024年4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办,金风科技、明阳智能、中车启航、联合动力承办。会议将讨论制修订国际风力发电设备认证、检测实施规则,并开展国际风能领域技术合作交流。关于IECR
5月23日,中广核阳江三山岛五、六海上风电场集中送出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显示,三山岛五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域,西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青洲场址34公里,东侧距离已规划的阳江帆石场址2公里,场址中心距离陆岸77公里,场址面积53k㎡,水深45-48m。三山岛六项目场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南侧海
近日,“第五届(2025)无故障风电场建设年会暨2024年无故障风电场管理成果发布会”在安徽池州圆满举行。金风慧能电气团队负责人杨长梓发表《风力发电机组智慧运维服务探索及应用》主题演讲。杨长梓指出,随着风电机组走向沙戈荒、远海等复杂环境,运维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高要求,金风慧能智慧运
在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的湖南通道县,一座座白色的巨型风机伫立在蜿蜒起伏的山脊上,与群山间错落有致的侗族古村落交相辉映,绘就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绝美画卷。千日无故障“机王”的诞生地——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便坐落于此。中核汇能彭莫山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00兆瓦,安装了14台单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新能源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中广核嵊泗于2025年5月22日与上海电气风电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6.51亿元。此次采购包括若干风力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根据公告,合同价格由基本价格5.96亿元和可选备件及安装技术支持的预期成本5521万元组成。合同的付款安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日前,华润潜江张金20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位于湖北省潜江市张金镇,是华润潜江百万千瓦风电项目首期项目之一。项目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风机塔筒为混塔结构,混塔部分112米,
中广核湖北公安县潺陵100MW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吊装)采购项目(重新招标)中标结果公示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5月22日,三峡能源贵州省安龙县兴隆镇100MW风电场EPC总承包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中标人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价格:186,292,906.88元,折合单价约1863元/KW。招标公告显示,该风电场位于贵州省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征集范围包括: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其中绿色燃料领域包括电催化合成氨关键技术、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高性能膜电极开发及批量化制造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
近日,中国电建华东院所属华东新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叶片净空自适应预应力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在安徽亳州顺利实现样机安装、调试与并网,标志着华东院格构塔产品研制落地取得了里程碑进展,为大兆瓦机组高塔架时代提供新思路。此次并网的格构塔样机,轮毂高度150米,搭载单机容量5.6兆瓦、叶轮直径
5月21日,《中广核新能源浙江嵊泗7#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国电建华东院与中交三航局的联合体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420,591,732.00元。中广核嵊泗7#海上风电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小洋山岛北部海域,规划装机容量为252MW,拟安装18台14MW风电机组,配
由中国提出的首个风力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设计要求》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该国际标准涵盖发电机设计及验证方法、运行维护指导、安全及绿色设计等内容,为通过变流器并网的发电机设计提供基本要求和指导。该国际标准的立项恰逢中国风电产业出海的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