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有着近千年建都史的北京,此刻,正在经历着城市发展的深刻转型。
2017年9月13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称“总体规划”)正式批复,确定了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
新定位和新目标,为北京未来20年以及更长远时期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配电网要与城市未来的发展相适应,而北京“国际一流”的城市发展目标,自然需要“世界一流”的城市配电网来支撑。
北京未来的发展将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面对城市发展理念、空间布局、发展方式等发生的变化,新北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首都电网,新的首都电网怎样才能符合北京的定位、满足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着实是项需要大量投入的系统工程。
首都电网怎么建
“实际上,北京配电网近些年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运检部检修三处配电运维管理专工王志勇介绍。
2017年,国网北京电力创新运检管理和技术手段,强化运维质量提升和隐患排查治理,实现输变配电设备故障率连续两年大幅下降,分别达到41.2%、36.4%和69.2%。城市区域配电自动化100%覆盖。
2017年成功应对了2254万千瓦历史最大负荷和1954万千瓦冬季最大负荷考验。
然而,对照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北京电网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随着‘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的推进,北京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也随之不断提升,但要达到‘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的标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王志勇坦言。
城市配电网如同人体内遍布各处的毛细血管,支脉繁多且肌理复杂,除了要解决网架结构这一基础问题外,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配电网精益管理水平等技术手段,同样制约着配电网的可靠程度。
尤其在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等设施的大量接入,以及多样化的用电需求的出现,对于配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开放思维,运用先进理念,不断探索首都电网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坚持安全、优质、经济、绿色、高效的发展理念,以北京市新总规为遵循,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全面建成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国网北京电力发展策划部规划二处处长刘兆燕说。
《总体规划》对落地通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定位是这样描述的:“北京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治理大城市病。
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担着示范带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责任,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规划建设管理。”现实中,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配电网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的。
一张蓝图绘到底
按照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成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示范区。
为了给城市副中心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国网北京电力以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为目标,从网架结构、设备选型、综合管廊电力舱、应急供电、智能监控等方面着手,将城市副中心配电网打造成国际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
在配电网网架方面,结合架空线入地工程,城市副中心核心区配电主干网电缆化率达到100%,配套建设3座110千伏变电站、8座开关站、23座配电室,形成“双环网合环运行带联络”的网架结构,形象比喻为“双花瓣”接线。
“对比新加坡、巴黎配网接线,通州‘双花瓣’接线方式采用双环网合环运行带环间、站间联络,经测算通州‘双花瓣’网架结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以上,年均停电时间低于28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安全总监马文营介绍。
配网主设备选型方面,核心区配电网全部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绿色环保的一二次设备,可实现运行可靠、免维护的目标。
核心区内总长12公里的综合管廊内设独立电力舱,重要用户10千伏外电源采用不同路径多方向敷设,且可满足主配网中远期电缆敷设需求。
智能运维方面,全方位配置智能巡检机器人、智能巡检车及测控终端,实现智能监测全电压等级覆盖,构建起综合管廊智能监测系统。
同时,融合应用“大云物移”和自动化技术,采用国内首套“一体双核”配电自动化主站,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配电网“一键穿透、全息管控、云端一体”集约化运行监控和运维管理模式。
应急系统方面,在配置柴油发电机、UPS等常规应急装置基础上,用户侧配置SSTS快速切换装置,配备移动飞轮车,同步建设城市电力应急保障中心,保障供电“零闪动”。
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内,构建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绿色服务为核心的功能体系的城市规划正日渐清晰,与之相适应的世界一流配电网建设也正同步开展。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曾强调,打造城市副中心不能局限于155平方公里范围,要带动通州全境906平方公里的发展。
“在10千伏电网层面,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将按照A+类供电区域标准,采用网格化接线、双环网结构,建设国际高端智能配电网示范区;在通州其他区域将按照A类供电区域标准,采用电缆双环网,架空多分段、多联络接线,建设首都国际一流智能配电网。”通州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电网规划管理专工刘学介绍。
将视线从通州扩展至北京全市,按照《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2018年行动计划》,2020年,北京将建成具备“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特征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水平、电能质量、资产利用效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等核心要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市核心区供电可靠性不小于99.9995%,城市区域范围供电可靠性不小于99.995%,城郊区域供电可靠性不小于99.90%。那时,“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即在眼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近日,海南电网公司供电人员在位于海南省琼海市阳江镇的海南500千伏主网架工程项目线路上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南方电网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坚
3月25日,赣州市电网工程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据悉,赣州市出台了《赣州市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2025年至2027年确定为赣州推动电网提档升级的攻坚期、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期。行动计划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
“双碳”目标下,中国中煤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屯公司”)以开拓“零碳电网”业务为抓手,在江苏徐州沛县北部奏响了一曲激昂的绿色发展乐章,为区域能源变革注入强大动力。2025年初,沛县北部的大屯供电区一片热火朝天,电网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该公司所属大屯电热公司技术员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和国家能源局监管工作会议对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准确把握能源监管政治属性、人民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树牢法治理念,强化系统思维,深化改革创新,并从九个方面对能源监管工作提出要求。华东能源监管局将认真学习领会、抓
3月25日,科左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工作的公告。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划分: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位于通辽
3月25日,河南林州市供电公司配电网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核准结果公示。项目名称: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配电网2024年第一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项目核准建设地点:林州市龙安路项目代码:2408-410581-04-01-598274主要建设内容:本批电网项目总投资为4664.48万元,项目资本金为1166.12万元,约占总
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2亿千瓦,但“并网难”仍是行业心头之痛。某光伏企业负责人曾苦笑:“项目建好了,电网接入却卡在‘踢皮球’里,一拖就是半年。”今天,国家能源局一纸通知直击痛点#x2014;#x2014;《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监管〔2025〕25号)正式落地!这场覆盖
3月14日,在河南济源10千伏Ⅱ黄河线18号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首次开展旁路带电作业更换柱上开关。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带电作业班成员做好安全措施后,作业人员身着绝缘服,分别操控两台绝缘斗臂车,熟练操作绝缘斗臂,采用旁路作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柱上开关更换工作,经过5个半
3月19日,河南济源供电公司利用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对10千伏石匣线进行综合检修。此次检修涵盖检修消缺、新型配电网建设、设备升级改造,真正实现一停多用,为线路设备的健康运行奠定良好基础。同时,检修过程中优化检修时序,对提前完成检修任务的支线负荷进行中压发电车转供,实现能带不停。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近日,甘肃白银供电公司线损监测人员贾启亮通过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台区线损X值分析法”微应用监测台区运行情况时,发现月亮湾台区配电变压器线损率异常。他通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中的“台区售电量”模块核对该台区供售电量数据,看到该台区存在居民用电异常情况,立即通知供电员工赶赴现场进行
从2021年的6.34小时,到2024年的100分钟以内,福建全域户均停电时间降幅超76%。户均停电时间——是评价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也是用电客户最能直观感受用电是否可靠的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大幅提升对于福建来说,尤为不易。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超90%地形为山地丘陵,海岸线曲折漫长,山
“延安变电站10千伏Ⅱ段母线B相接地选线结果:延罗线涉及绍兴第二医院。”2月17日,浙江绍兴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配网抢修预警应用监测到延安变电站一条线路出现故障,经过研判后自动发送“频繁停电和敏感客户预警”信息给设备主人,提醒设备主人到现场处理。配网抢修预警应用于近期在“调控云”平台上线
近日,在浙江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10千伏线路仓兴H789线,杭州余杭区供电公司启动“全自动FA”(馈线自动化),仅用10秒完成原本至少需要10分钟的故障研判、故障隔离等一系列操作,实现“秒级自愈”复电。余杭区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汇聚了浙江省70%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有众多生物医药、互联网企业和
2月12日,从湖北襄阳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获悉,该中心159条10千伏线路中已有156条投用配网全自动化装置,配网馈线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8.1%,供区内配网故障处置时长由小时级压缩至秒级。2024年以来,该中心通过梳理配网关键节点和馈线自动化投运流程、优化配电自动化终端布局,推进配网馈线自动化技术
“控制器通信模块重启成功,恢复在线状态。”2月6日,山东莱芜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自主研发的省内首台配网自动化终端通信自重启装置最后一轮测试圆满完成,标志着该装置正式投入应用。据了解,莱芜供电公司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数量较多、运行年限较长,配网运维工作量相对繁重。配网自动化终端一旦出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陕西电力宝鸡市陈仓区供电分公司10千伏130农灌线全自动FA2.1策略投运,同时,这也是陕西省首条FA2.1“自愈”配电网线路。据介绍,FA是馈线自动化的简称,是指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识别配电线路故障并分析定位,同时执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
1月21日,国网四川宜宾供电公司首条集中型全自动馈线自动化功能的线路在10千伏柏宁线投运成功,标志着宜宾配电网正式迈入配网故障“秒级自愈”。据悉,馈线自动化简称FA,是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终端上送的开关变位、保护动作等信号,对配电线路的故障信息自动分析研判,快速定位故障区域,最后通过系统
1月9日10时,福建厦门供电公司调度台响起告警声,提示位于思明区厦门大学南门的2号环网柜10千伏大学八环912开关因电缆本体故障跳闸,影响大学周边及沙坡尾等旅游景点区域客户正常用电。随即,该公司配网馈线自动化动作成功,用时13秒完成故障区域判定、隔离、复电及故障电缆隔离,思明区110千伏曾厝垵
“故障隔离成功,10千伏扎镇线1支线002号杆-10千伏扎奥线172号杆L001联络断路器成功合闸……”12月23日,国网疏附县供电公司10千伏扎奥线54秒内成功完成故障区域精准研判、故障点有效隔离以及非故障区域及时恢复供电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标志着喀什配网首次实现“秒级自愈”。以前线路发生10千伏配网故障
3月25日,国网攀枝花市西区供电公司在西区成功完成了西南山区首条全自动馈线自动化(FA)系统测试。据悉,攀枝花地形以山地为主,配电网线路多跨越复杂环境,传统故障排查耗时长、复电效率低,对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构建了“智能终端+高速通信+智能研判”的全链条故障处置体系。此次采用的“全自动FA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
2月20日至21日,国家标准《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送审稿)》审查会议在广州召开。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电联标准化管理中心、南方电网公司的代表,有关单位的专家以及编制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主持会议。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标准是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编制的首个规划领域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陕西电力宝鸡市陈仓区供电分公司10千伏130农灌线全自动FA2.1策略投运,同时,这也是陕西省首条FA2.1“自愈”配电网线路。据介绍,FA是馈线自动化的简称,是指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监视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及时识别配电线路故障并分析定位,同时执行故障隔离和非故障区
1月3日,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220千伏涠洲岛跨海联网工程主体开工建设,该工程是北部湾首个跨海联网工程,工程投运后,将实现涠洲岛与陆地的电力联络,搭建北部湾海上风电送出通道,为广西向海图强提供能源支撑。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海面,距离大陆24海里,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
配电网是联系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关键枢纽,也是电网中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目前,配电网仍是我国电网中相对薄弱的环节,整体自动化率、供电可靠率、农网与城网的结构性差距亟待改善。同时,在分布式电源以及新能源车等新型终端接入配电网、用户与电网双向互动加深的背景下,配电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综
近日,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内蒙古电力集团包头供电公司携手合作,联合攻克技术难题,完成了内蒙古电力集团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柔性多状态开关在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的现场实施。该项目在包头供电公司高科技10千伏开闭站顺利投运,标志着三端口柔性多状态开关装置正式并网运行,实现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全面开展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研发配电网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自平台4月上线后,太原市配电网故障平均处置时长同比缩短14%。据介绍,国网太原供电公司构建全类型故障自愈模式,完成数字化配电网4方面13项建设任务,夯实数字化基础,不断提升配电网管理质
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电网“神经末梢”的配电网正在向有源化、协同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愈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乃至前沿阵地。近期,《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等配电网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业
政策原文及解读: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年)》一图读懂丨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2024年)2024年10月15日,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了《工业互联网与电力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是在今年3月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中国电
10月10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慈城供电所网格一班班长史翔在电脑上点开“配电项目需求智能生成平台”的项目需求管理模块。15分钟后,该模块自动生成“崇本苑小区末端联络工程”的改造方案,为该项目下一步规划提供参考。这是该公司数字化配电网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果在基层供电所的一次具体应用。2023年9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