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从1%到86.7% 中广核推动我国核电装备产业跨越式发展

2018-06-04 09:03来源:深圳特区报关键词:中广核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纵观全球,核电强国的背后都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撑。记者近日从中广核了解到,在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已从大亚湾核电站的1%提高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的86.7%,见证了我国核电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发展的历程。

推动核电设备国产化

在1987年开工建设的大亚湾核电站,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仅为1%。当时大亚湾核电站的进口比例达到99%,连大宗的材料如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仅调试锅炉是中国生产的。至1997年岭澳一期核电站建设时,依然是外方设备总包采购,但中广核利用中方设备采购分包的机会,有意识地推动国内设备制造企业承担核电设备的部分国内采购,一举使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30%。

到了岭澳二期,设备国产化是其一大特色,两台机组国产化率达到64%。“中国制造”在核电领域以“岭澳二期”项目为依托,漂亮地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核电设备自主化、国产化进程的跳跃。在该项目,首次实现了以蒸汽发生器为标志的百万级核电站主设备的国产化。

关键材料、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

2009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期间,联合研发中心设备研发和成套供货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全面实现自主化;核电泵阀国产化填补空白、实现突破;核电站电气设备全面实现自主化;核级仪控系统研制成功,广利核公司的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全面自主化。

谈起这段历史,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伯基感触颇深,他表示,阳江项目是中广核20年来在核电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实缩影。阳江1、2号机组采用CPR1000技术,3、4号机组采用CPR1000+技术,5、6号机组采用ACPR1000技术。从二代技术CPR1000,到具备三代核电主要技术特征的ACPR1000,阳江项目实现了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化、国产化。

目前,阳江核电5/6号机组国产化率达到85%,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安注箱、硼注箱、控制棒驱动机构、主泵、主管道和环吊、汽轮发电机等重要设备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研发的核级仪控系统(DCS)——“和睦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并应用于阳江5、6号机组、田湾5、6号机组,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垄断。

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

在中广核及其他核电产业链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核电建设的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从红沿河1号机组的75%,提升至“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的86.7%。

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全面立足国内采购,核级泵100%实现国产化,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仪控“和睦系统”,“神经中枢”也实现中国制造。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的全面自主化、国产化,将带动产业链共同“走出去”,促进高端产能输出。

曾几何时,我国的设备制造企业仅仅只能制造核电站小部分的设备,而今却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可实现核心设备全部国产化。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映坚表示,中广核依托20台CPR1000在建机组逾2000亿的设备总投资市场,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和大规模技术改造,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目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企业,联合87家核心企业成立核电设备研发中心,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带动5400家供应商,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推进核电产业链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广核查看更多>华龙一号查看更多>防城港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