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王寿君:军民融“核” 构建一体化战略和能力体系是关键

2018-06-22 09:09来源:中核集团关键词:核工业火电中核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非常高兴参加本次高交会,大会突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主题。核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特点。自1955年创建以来,核工业经过了60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以军为主到保军转民再到军民融合的发展阶段,取得了重要的成绩。

第一次创业时期,全国大力协同,成功研制“两弹一艇”,建立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才有的完整核科技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核工业实施“保军转民”,发展了以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民用核科技产业,取得了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快堆、模块化多功能小型堆、CF3燃料组件、地浸采铀技术、100兆电子伏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诊疗药物等一批技术成果,服务于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党中央对核工业军民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核工业要坚持军民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工业的重要论述,为新的历史时期核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在新起点上加快我国核事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步入新时代,中核集团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构建完整的核工业军民一体化能力体系;依托重点项目,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强化军民协同创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重大设备设施开放共享力度,构建高质量、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核工业军民一体化能力体系

一是构建强军利民的核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核工业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总体战略;加大协同创新,提升核科技研发效率与水平;加快推动核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二是构建军民两用生产能力,建立常态化开放共享和技术服务机制。

三是构建军民兼顾、专业个性的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对接应急救援及后勤服务需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保障。

四是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加强军民融合新产业的民口联合,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发展模式。

五是构建军民通用、统筹共享的内部资源配置能力。形成内部资源一体化统筹配置局面。

加快搭建军民融合支撑服务平台

一是建立信息发布共享平台。完善信息管理体系,依托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发布核工业供需信息。

二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集技术信息收集、分享、分析、推介、转化服务等职能为一体的核技术转化平台。

三是打造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平台。围绕军民融合新产业组建产业平台,发挥优势技术溢出效应,培育孵化新兴核产业。

加快推动军民融合重点产业布局

一是充分发挥中核集团在技术、人才、组织、资本、品牌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核动力、核能供热、同位素生产、质子治疗、辐照加工、核探测、核反恐安检、节能环保等领域梳理推出一批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二是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强化与地方、企业、高校等联合,创新合作方式,落地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打造核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深入推动核工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紧紧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期,以全球战略眼光谋划发展。落实“走出去”国家战略,以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为龙头,带动核工业全产业链“走出去”。同时,积极推动核医学、放射性药物、核医学治疗仪、辐射加工等在内的核技术应用产品与技术走出国门。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核集团将切实履行好这一责任和义务,加快构建军民一体化战略和能力体系,推动中国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以上内容摘自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寿君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工业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中核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