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湖北武汉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要求,与远光软件携手成功研发“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有效破解储备项目审核四大难题。今年3月,微应用开始推广部署,目前,已在宜昌供电公司和襄阳供电公司成功应用,大幅度提升了项目可研深度和储备质量,实现储备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项目储备是精准投资决策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湖北武汉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创新研发“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建设典型案例库和系统集成接口,大幅度提升了项目可研深度和储备质量,实现储备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顺势而为
破解储备项目审核四大难题
为促进项目投资估算科学、费用列支依法合规、资金性质(资本性、成本性)划分准确、投入产出水平提升,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评价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项目预算闭环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文件,要求各类储备项目必须开展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审查,并制定了通用性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基于全面评价思路的指标体系。
“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我们一直存在审核项目多、金额大的特点。2016年审核各类项目1253个,审查项目金额达46亿元。2017年审核各类项目1603个,审查项目金额达31亿元,储备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审查管理精准投资难度非常大,成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试点探索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建设的单位。”武汉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高雄表示。
2017年2月,武汉供电公司在公司的制度要求和国网湖北电力财务部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储备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启动开展生产技改、生产大修项目的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智能审核系统的专题研究。历时半年,该公司梳理出可量化的385条审核规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审核规则体系,并与远光软件携手,通过信息技术将规则体系转换成系统语言,成功开发“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有效解决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可研内容规范难、制度标准落实难、审核责任界定难、审核质量把控难等四大难题。
在应用中创新
持续推进挖潜与完善
“微应用的设计,结合当前的管理要求,梳理并制订了统一、标准可量化的可研报告和投资估算模板,业务部门填写更规范,财务审核也更高效。”高雄介绍,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过去以天为单位的审核工作,现在以分钟为单位开展,并能做到审核结果即时反馈。
2017年8月,“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上线试运行。半年来,审核技改大修储备项目300余个,退回项目86个,核减项目12个,审减金额545万元。前置财务对项目监督职能,规避项目依法治企的风险,同时有效控制了投资成本。“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建设实现了信息共享,审核系统以综合看板的形式对项目审核待办事项进行提醒,可实时展示项目审核进度、审增审减额、基本情况、审核中出现问题的分布等信息,确保实时掌握项目审核进度,分析审核问题,支撑科学决策。
2018年3月,国网湖北电力对武汉供电公司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深化应用及推广进行部署。目前,“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已在宜昌供电公司和襄阳供电公司成功推广应用。为进一步促进项目投资估算科学、费用列支依法合规、资金性质(资本性、成本性)划分准确、投入产出水平提升,武汉供电公司将积极开展针对电网基建、小型基建、营销投入等11类项目的调研工作,深化完善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的审核规则,为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补充历史数据,提高系统兼容性,让储备项目审核微应用在满足规范性的条件下,达到通用性的要求。
“在应用深化方面,我们将基于武汉供电公司的应用,持续推进挖潜与完善。”国网湖北电力财务部副主任邹晓华表示,下一步,“储备项目智能审核微应用”将以项目审核全覆盖、审核流程一体化、经济分析合理化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审核模型,打通线上审核通道,优化项目评审体系,建设评审典型案例库,打破系统数据壁垒完成系统集成,提升审核的经济效益,将储备项目智能审核微应用打造成储备项目审核的“智能加速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底累计突破14亿千瓦。根据《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规划路径,2025年全国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不断提高。然而,由于源网荷储协同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存在部分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困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国家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使命。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不仅要求技术层面的革新,更需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与精细化管理。远光供应链协同云平台,以数字化技术深度应用,精准对接新
近日,远光软件旗下企业管理大模型——远光智言,正式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大模型基础能力完备性测评,成为国内首批通过该项权威认证的企业级大模型解决方案之一。中国信通院构建的“大模型基础能力完备性”测评体系,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标准,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大模型
国产大模型的崛起为软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产软件+国产大模型”的融合创新模式,正在成为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路径。近日,远光软件已全面集成DeepSeek大模型,依托DeepSeek“高效推理能力与低延迟响应”特性,极大地提升了远光DAP等产品在私域知识分析、自然语言交互和场景理解等的流畅
12月18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大赛(以下简称“湾商赛”)颁奖典礼在东莞举行,本届大赛以“培育高价值商标品牌,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大湾区及粤东西北地区的共1135家优秀企业踊跃参与,远光软件获颁“商标品牌培育百强”奖。图1湾商赛颁奖典礼现场湾商赛于202
12月20日,央国企数智时代的企业文档智慧管理革新与高质量发展专题交流会在京举办。远光软件受邀出席并作专题演讲,分享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与参会嘉宾共同交流企业文档数据化、知识化、智慧化管理创新的应用案例与实践经验。本次交流会由中央企业电子商务协同创新平台主办,旨
12月21日,2024(第十届)国企管理年会暨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发布仪式在北京召开,远光软件服务的5项客户项目获评2024(第十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国企管理创新成果评选活动由中国工业合作协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创新世界周刊》《国企管理》杂志等机构发起,旨在总结提炼全国国企创新典范
12月21日,在2024中国管理科学大会暨第九届管理科学奖颁奖典礼上,远光软件服务的两大客户项目斩获殊荣:“中国电建财务共享及全球司库管理体系”入选第九届“管理科学奖”实践奖一等奖;“国网河北电力财智链云服务中心”入选第九届“管理科学奖”促进奖(团体)。“管理科学奖”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报
12月21日,2024中国管理科学大会暨第九届管理科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通过大会搭建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中国管理科学界泰斗、精英汇聚一堂,其中包括六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参与,充分彰显了管理科学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双重属性与交叉价值。大会还表彰了在推动管理科学普及与应用方面作出卓越
“数电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对提升财税生产力、推动业财融合的影响是深远的,作为国内主流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远光软件持续探索数电票系统与前沿技术的融合,为提升企业数智化管理水平赋能。”远光软件云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赵峰表示。2024年12月1日起,数电票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应用。这
11月28日至30日,以“数智万象无界新生”为主题的“2024中国数字化年会”在成都举行。期间,“2024第七届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揭晓获奖名单并举行颁奖,远光软件凭借“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解决方案”斩获“财税创新产品”奖。图1获奖奖杯在金税四期“以数治税”背景下,远光软件紧密贴合政策导向,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太感谢你们了,这下车间用电不用愁了!”7月18日,大城县闫家务村玻璃配件生产企业负责人赵文峰握着大城工业园区供电所员工的手连声道谢。原来,该企业近期新增部分设备,导致其三相电表前的接户线容量不足,该供电所接到客户求助后,当天就完成现场勘查并对客户接户线进行了改造。为更好服务园区企业用电
7月16日,大城县后烟村村民刘宝琴大爷手持一面绣有“风雨无情路难行昼夜抢修送光明”的锦旗来到权村镇供电所,对供电所工作人员此前及时高效地抢修工作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表达诚挚谢意。原来,7月14日晚上,后烟村突发电力故障,导致该村部分区域不能正常供电。故障发生后,权村镇供电所迅速响应,第
“红色区域代表温度较高的部位,但需结合环境温度和参考值来判定设备是否异常,这可是咱夜巡人员的宝贝疙瘩,若想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还需要多练。”在7月17日的低压台区夜巡中,皇庄镇供电所邢志奎正在向青年员工演示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自夏季高温天气开始后,三河区域电网面临着持续大负荷运行的
7月17日,福建省连城县发改局发布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025102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根据答复函,连城县国网供电公司暂停分布式电源项目接入,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DL/T2041-2019)执行,具有政策合理性。根据该导则,当出现分布式电源反送电情况时
连日来,围场气温逐渐走高,伴有阵雨、雷雨天气频发。为确保电力设备在迎峰度夏期间安全稳定运行、顺利度过夏季汛期,7月15日,国网围场县供电公司依托内部模拟利润中心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提前布局,积极组织变电运维检修人员对辖区内变电站进行“地毯式”巡检维护,严防变电设备暑期“中暑”。面对气
7月17日,迁西县尹庄乡樊庄村村委的小广场上已是一片忙碌,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尹月民、刘彦东带着工具箱早早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共享扫码用电装置的装表接电工作。随着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装置显示屏亮起绿色信号,全村首个共享用电点正式“上岗”。樊庄村村委小广场是村民日常休闲活动的
近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老窝铺乡石人梁村,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首个百千瓦级“水光储”微电网通过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并入电网,投入运行。10千伏御道口线路西山分支线路供电区域位于配电网末端,负荷分散,为单电源长距离供电。受地理环境限制,常规的电网改造升级方式难
7月15日下午,安徽合肥气温超过36摄氏度。在合肥市政务中心外的车网互动双向充放电桩旁,合肥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前端开发员李方亮测试充电桩的放电功能。他说:“我们正加紧测试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的匹配情况,也在与合肥供电公司加强协作,争取近期让这里的21台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浙江绍兴强化电力气象精准服务保障迎峰度夏安全运行,聚焦新型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挖掘气象“数据要素×”潜能,联合电力部门研发日照时长和辐射强度预测产品,助力光伏发电资源最大化利用。近期,创新推出光伏资源优化互补预测专业气象服务,为电力部门提供次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