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次满功率运行、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田湾核电4号机组首次装料……在刚刚过去的8月,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核建”)承建的核电项目捷报频传,令人振奋。作为核电建造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中国核建正持续为世界能源事业贡献着力量。
中国核建是一家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企业,紧紧伴随我国核工业产业发展而成长,是我国核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托力量,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60余年来,中国核建承担并圆满完成了祖国大陆包括研制“两弹一艇”在内的全部核建设任务,以及全部核电站的核岛建设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乘着我国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中国核建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实现了从“当小学生”到“为世界培训”的华丽转变。
以核为本,把主业做到最好
任何能力的获得都要从“1”开始。中国核建今天具备全球领先的核电建造能力,也要从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的建造开始说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建设秦山核电站这一国家级重点工程。国任当前,经历过核工业初创、西北三厂建设、西南三线建设的核工业建设队伍,再一次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国家首座核电工程建造使命。1983年,核工业建安系统队伍正式进入秦山核电项目工地,拉开了前所未有的工程攻坚序幕。
作为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当时的一些关键设备需要从国外采购,然而供应商所在国政府却拒绝批准提供安装技术咨询服务。这意味着我国大陆第一个核电工程只能依靠自己工程建设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经过4000余名核工业建设者历时7年的不懈钻研和顽强拼搏,最终成功建造、调试完成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结束了我国大陆有核弹无核电的历史。秦山核电站的建成,为我国核工业建设队伍后续发展成为专业核电建造商打响了“第一枪”,打赢了“第一仗”!
此后,中国核建紧紧贯彻国家核电发展方针政策,承担了祖国大陆所有核电站的建设任务以及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6台核电机组建设任务。从1985年承建秦山核电站这一原型堆到今天承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30余年不间断的、实实在在的核电建造业绩,逐渐锤炼出全球第一的核电建造能力。
“从来没有哪一级政府或部门曾指定只有我们能够参与核电建设,所有的项目都是我们通过竞标得来的,也都是我们咬紧牙关干下来的。”作为中国核建“第一代当家人”的穆占英,谈及中国核建发展历程感慨颇深。
今天的中国核建,已发展成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代表着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在核电建设领域,从起初同时承建2个机组,到现在能同时建造40多个机组,并拥有30万、60万、70万、100万千瓦各个系列机组的建造能力与业绩,所建堆型囊括了CNP、M310、CPR1000、EPR、VVER、AP1000、高温堆、重水堆、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核电主流及科研堆型。
2011年10月22日,对于中国核建来说注定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随着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揭开“红盖头”,全球首家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核电建设国际培训中心落户中国核建,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成员国培养一流的核电建设高级管理人才。这无疑是对中国核建在核电建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最有力证明。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由衷地赞扬:只有具备建造一流核电站能力的公司,才能培养全世界一流的核建人才。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中国核建承建的祖国大陆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已达58台,总装机容量5870万千瓦,在建机组数量雄踞世界第一!作为我国核电工程建造的绝对主力军,中国核建用实干证明了在核电建造市场的实力和影响力,赢得了话语权。
市场在哪里,资源就往哪里配置
中国核建承建的核项目都是“大活”。在工业民用领域同样如此——2017年6月29日,中国核建承建的天津LNG替代工程16万方储罐项目气压升顶重大节点顺利完成。这是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直径最大的LNG储罐!
2017年12月17日,经过76小时48分钟连续施工,中国核建承建的陕西韩城太史大街西延桥梁工程顺利实现景观桥主塔竖转。此次施工采用卧式拼装、边提边转的方式,提升重量和塔身高度均创国内同类项目之最!
这些只是中国核建承建众多大型复杂工业和民用项目的一个个缩影。对很多社会公众来说,中国核建常常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甚至误以为中国核建业务只是局限在核领域。然而,查阅今天中国核建的财务报表可以发现,工业和民用业务已占据大半江山,中国核建已成为我国大型复杂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的品牌力量。对于中国核建而言,业务领域的拓展本质上是改革思维的释放,是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结出的硕果。
把“大部队”投向国民经济的所有建筑安装工程市场是有着现实和历史需要的。核电工程建设周期长、难度大、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技术集成度高、专业化程度深,与常规建筑业及铁路、公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比,存在较高技术门槛,这是核工业建设队伍的独特性所在。但作为一个拥有几万员工的大型企业,业务受国家政策因素影响较大且市场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仅仅依靠这两者很难支撑起其发展壮大的需求。核工业建设队伍要发展强大,必须拓宽市场,每时每刻都要琢磨怎样变革去适应市场。
通过实践,中国核建探索出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延伸在核电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强大能力和建设经验,积极承揽国民经济建设全领域内的大型复杂工业和民用工程建设业务。
事实上,早在1974年1月,从承建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的维纶厂、涤纶厂、陈山原油码头等工程开始,核工业建设大军就迈开了军转民的第一步。改革开放后,更是全面扑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全领域,转战东南北、进军海内外。
过去40余年,核工业建设队伍重点发展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建材、房屋建筑、市政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工程建设业务,先后承建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北京奥运主会场国家体育馆(鸟巢)钢结构吊装工程、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吊装工程、国内第一套商业化的煤制油示范装置——神华煤制油液化装置安装工程、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上海联合异氰酸酯工程、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仪征化纤45万吨PTA(精对苯二甲酸)工程、东帝汶国家电网工程、新加坡地铁工程、澳门国际机场工程等一大批代表性工程,在超高层、大体量、高精度工程方面积累了丰富业绩。中国核建是国内较早“走出去”承担国际工程业务和投资业务的中央企业,目前海外业务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市场在哪里,资源就往哪里配置。长期在市场上的“摸爬滚打”,让中国核建对市场的感知始终保持着灵敏触角。2017年6月2日,中国核建成立投资事业部,专门负责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特许经营项目以及大型建设项目的规划、投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管理。在中国核建管理者的逻辑里,企业的发展和布局始终要瞄准着行业趋势进行:通过优秀建筑业资源整合完善价值链,通过绿色发展理念引导建筑业升级。
做强做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上市之路
2018年1月30日,一则重磅消息公布:经国务院批准,中核建设集团与中核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中国核建由此成为中核集团旗下骨干型专业化公司。而回看中国核建上市历程,实在无法绕开中国核建控股股东、国资委原央企名录2号企业——中核建设集团的改革涅槃之路。
时间回到2008年初春,中核建设集团工作会议结束后,会议代表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各自离京,而是被召集到一个“建设集团公司改革改制工作会议”上专题研讨改革改制问题——这在中核建设集团史上尚属首次。
自2004年核电“复苏”以来,中核建设集团在承建核电站的同时,内部大大小小的改革便接连不断——政策性关闭破产,第一批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债转股,内部资源整合,外部合作等均有推进。但面对新一轮核电建设大潮的来临,尤其是各路竞争对手都在摩拳擦掌的情况下,以往的这些改革在中核建设集团高层看来,还远远不够。
此项会议明确了整体改制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以及具体目标:全面推进集团整体改制,到2009年底,使所属各企业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将集团打造为管理高效、机制灵活、决策科学的新型企业。紧随其后,一场改制风暴席卷了中核建设集团的上上下下——
作为一个历史沿革较长的企业,中核建设集团所属成员单位历史遗留问题非常复杂。而重组改制将这些复杂问题和矛盾一次性全部显现出来。要完成改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些问题和矛盾,改制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可见一斑。但就是在这样巨大决心的推动下,中核建设集团下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完成了公司制改造,为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最早改制的中核华兴公司,以债转股为契机,将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与公司的整体改制相结合,对专业化公司进行了公司制改造,组建成立“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2009年11月,中核二四公司成功改制。新成立的中国核工业第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标志着该公司进入股份制发展新征程。2010年春节前夕,由中核建设集团出资80%,中广核工程公司出资20%的一个全新的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迈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第一步。
“通过上市这一手段加速企业自身的改革改制在当前对中国很多国企并不陌生。”时任中核建设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祖斌深入分析推进整体改制上市的目的:“上市可以倒逼公司规范治理、管理,借用外部力量,让本不太容易推进的国企改革变得更顺畅、更有章法。”
2010年12月21日,在推进实施主营业务重组改制上市的战略布局下,中核建设集团联合中国信达、航天投资、中国国新,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6日,经历了八年上市之路的中国核建,最终在A股市场成功挂牌上市,由此开启中国核建品牌价值提升的新征程。当天有媒体评论指出:“中国核建登陆资本市场,将更有条件推动我国及全球核能和建筑业进步,传递行业正能量。”
今年8月29日,中国核建2018年半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披露:“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延续去年良好势头,多项经营指标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这反映出近年来转型升级、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等一系列综合措施逐渐呈现效果。”这或许正是中国核建在资本市场不惧“待价而沽”的原因所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中核中原建设召开干部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瑞主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兵宣布任职决定:卢远东同志任中核中原建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兆瑞表示,此次干部调整是集团公司党组、中国核建党委从公司工作大局出发,对班子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党委坚决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中国核建公告披露2025年6月主要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新签合同871.49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31.84亿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2日,中国核建公告称,公司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近期签署了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核岛及BOP土建工程合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13日,中国核建发布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665.06亿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9.22亿元。
5月26日,中核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了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焦健一行。双方围绕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入推进务实合作等进行了交流,共商产业合作发展新路径。中国中化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首席技术官张方参加会见
近日,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工程获国务院常务会核准,标志着公司即将进入两台机组运行、四台机组并行建设的新阶段。三门核电迅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集团公司和中国核电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召开5、6号机组工程开工动员会,组织各参建方为项目高质量开工共谋良策。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9日,中国核建公布2025年3月主要经营情况,截至2025年3月,公司累计实现新签合同541.75亿元,同比增长30.7%,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7.32亿元,同比增长2.67%。
3月25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天津市委常委、河西区委书记王旭一行。双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核技术应用产业等领域进一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参加会谈。申彦锋对王旭的到访表示热烈
3月25日,中国核建-中核二四山东片区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协议采购供应商入围中标结果公布,入围企业共计10家,分别是:1、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2、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4、常州华耀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3月25日,A股可控核聚变概念强势上涨。截至收盘,常辅股份以30%涨幅涨停封板,天力复合涨超20%,哈焊华通、中洲特材等封20%涨停板,中国核建、中国核电等纷纷红盘。消息面上,我国多个核聚变试验装置取得进展。近期,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
3月21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上海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一行。双方就深化能源领域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并签署新一轮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上海电气党委委员、副总裁金孝龙,副总裁贾廷纲,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军利参加会谈。申彦锋对上
中广核近日发布台山核电站HQT厂房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台山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招标内容与范围包括本工程范围为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原设备及屋面墙面拆除、墙面加高、屋面钢结构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中广核近日发布台山核电站HQT厂房改造工程招标公告,该项目规模为台山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招标内容与范围包括本工程范围为HQT厂房拆除及改造工程,改造区域为原厂房HQT1021ZL-、HQT1020ZL-。改造主要工作包括原设备及屋面墙面拆除、墙面加高、屋面钢结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7月17日,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仪式在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中核职院”)成功举办。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刘建平,广元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大勇等共同为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魏大勇表示,希望中核职院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独特优势,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呈现“政策框架统一、区域差异化探索、技术多元化应用”的特征,通过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途径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4日,中核中原建设召开干部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瑞主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兵宣布任职决定:卢远东同志任中核中原建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兆瑞表示,此次干部调整是集团公司党组、中国核建党委从公司工作大局出发,对班子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党委坚决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