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智能变电站报道正文

据说这个变电站连草皮都要进口 电力人憋了一口气

2018-12-05 08:58来源:电网头条作者:头条君关键词:变电站特高压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了解这个传说之前,先看看中国当时的情况。

1978年,上海工业总产值达到207亿元,占全国1/8,“上海牌”“上海货”“上海工业”在全国都有着响当当的名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上海的发展给可靠供电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用电量与日俱增,上海电网的升级换代迫在眉睫。

经国务院同意、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华东地区第一座500千伏南桥交直流变电站在上海市奉贤县陈家塘开建。

(来源:电网头条  ID:sgcctop  作者:头条君)

1985/12/25 南桥交直流变电站动工兴建

1987/12/27 220千伏工程竣工受电

1988/05/09 500千伏交流工程竣工投投运

1988/09/17 换流站±500千伏直流一极投运

1990/08/27 一期工程全部竣工

500千伏葛南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商业运行的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西起湖北葛洲坝、东至上海奉贤南桥。

当时的中国电网很不发达,这条工程比国外的500千伏直流工程晚了32年。从建设到运行,南桥站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开始干,每个零件都得进口

在熟悉南桥站的电网人中,有一个口口相传的“传说”,就连许多2018年刚入职的新员工都听说过——最开始建南桥站的时候,连草皮都是进口的!

这个故事因为年代太久远,难以考证。但是,初建成的南桥站是名副其实的“八国联军”,站内除少量35千伏断路器由国内配套外,绝大部分设备分别从7个国家15家公司引进。

改革开放初期资金那么紧张,为什么还大手笔要全进口?因为不掌握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因为无法独立自主生产设备,因为关键技术不在自己手中,所以处处受制于人。

南桥站一期工程安装了两组三相自耦变压器,分别来自当时的联邦德国和日本,13组隔离开关由法国进口,6台六氟化硫罐式断路器从日本进口,220千伏断路器从瑞士和德国进口……

您看,相当于一大桌子菜,从盘子到食材都得找人买,咱自己也就能配一点葱花,实在是憋屈!

你们中国人的安装技术是一流的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电网人内心是着急的——着急赶上国际领先水平,可是差距明明白白地摆在那,急也只能加班加点多干多学,能赶上一点是一点。

抢时间

换流阀的安装建设是重中之重。根据日本三菱公司技术人员提供的作业计划,把重约40吨的四重阀塔悬吊安装到阀厅高24米的屋架上,至少需要3个月。

时间太长了,工期不等人。

“换流阀是半层半层装上去的,施工作业方案又写得非常笼统。”当时的阀厅安装负责人徐新良说,“我们在吊了几天以后,就彻底理解了这样的工作流程,把复杂的程序分成了开箱、安装光纤、安装悬挂绝缘子、起吊、连接固定五个步骤。”

施工人员穿接半层阀的电子板。

优化流程后,整个施工队伍分成了五组,对应每个流程环节,形成流水线作业,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最终达到一天5只半层阀的施工效率,整体工期提前一个半月。

建设过程中,吊装机械不足,施工人员硬是人抬肩扛,把200多吨重的百余台隔离开关、3000只支持绝缘子驳运吊装就位。

施工人员安装阀厅设备。

在220千伏断路器安装过程中,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人员根据他们的经验,认为第一台断路器吊装,至少要花1个星期,以后最快2天安装1台。

但是,施工班组安装第一台断路器只用了2天时间,最快时2天安装3台,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15台断路器的安装任务,提前了2个多月。

电网员工安装断路器。

一名德国的技术人员说,你们中国工人的安装技术是一流的,如果以后再来中国,一定和你们合作。

省外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每一笔外汇都是全国人民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南桥站的建设者们精打细算、能省就省。

在安装7吨重的阀厅塔底座时,由于吊装高度有16米,日本三菱公司的技术人员要求进口一套几万美元的起吊设备。“我们后来经过测算和研究,发现链条葫芦也能做到,几万美元的成本就这样省下来了。”徐新良回忆。

受到场地条件、吊装设备紧缺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虽然南桥站是个“洋变电站”,但施工人员在他身上用了不少“土办法”,实惠又管用。

洋设备挖了不少“坑”

所有产品都打包进口,不光是成本问题,还有不少“水土不服”。

国外技术资料交货脱期、图纸残缺不齐需要重新绘制,边施工、边设计、边修改……这都是初代超高压直流输电建设者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即使是和以“匠人精神”闻名的某些国家的技术人员打交道,问题也不少。

设计有缺陷

500千伏断路器是日本产品,原来的设计中,日方没有考虑到南桥站断路器空气管道的长度,也没考虑中国江南地区的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等环境因素,空气管道内的压缩空气很容易产生积水。管道内的水分无法及时排空,就会堵塞管道,影响断路器的正常运行。

“当时三菱公司不想更改设计。”南桥站断路器安装负责人沈望翔回忆,“我们不断地反映现场情况,还出具了修改方案,最终日方同意修改并发出‘紧急处置书’。”

“将空气管道下方装设支架,形成坡度,导引水向管到底部。在最低处安装泄水阀,当积水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从泄水阀中排出。”沈望翔说。

质量不过关

在220千伏交流滤波器的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查出了2000多只外壳锈蚀、漏油的电容器,紧急与外商交涉,更换合格产品。

安装滤波场设备。

F型隔离开关是法国EGIC公司的产品。电网员工在前期检查设备质量时发现开关在分合过程中动作不平稳,还有明显的中途停顿和来回摆动的现象。

现场施工人员向外方提出这一问题,得到的回复是:正常现象。现场交涉无果,那就只能和厂家联系了,反复多次沟通后,厂方才从法国派来技术人员解决这个问题。

运维人员每个人翻烂了一本英文字典

南桥站终于建成了!但超高压线路设备运维才刚刚开始。

1987年,王安全一毕业就分配到了南桥站:“我们上学的时候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是进站后都是从零开始。”

南桥站首任站长蓝毓俊给运行二值员工讲解直流运行技术。彼时,王安全(右二)还是刚刚毕业的帅小伙,现在他已经是南桥站的副站长。

语言关是拦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坎。南桥站这个进口的“洋娃娃”,配备的设备资料和运行用的后台信息都是全英文的。

一本被翻破了皮的英文字典是当时人手一本的标配。“白天在现场跟着工程师跑进跑出,把看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晚上再阅读相关资料,一边查字典,一边逐字逐句地翻译设备资料和图纸。”王安全说。

1990年,南桥站投运初期的控制室。当时的后台操作系统、模拟屏都是国外厂家成套进口的。

过了语言关,还有计算机这关。南桥站站内设备都采用计算机后台监控,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怎么办?一个字,学!”王安全说,“不把知识点弄懂弄明白,可不敢让这一天白白过去。”

国产化,在中国人自己手里重获新生

28年持续不断的运行,南桥站积累了国内直流标准的“第一桶金”,是试金石也是敲门砖。

28年前,一个中国的换流站,连钉子、螺帽都要进口的那股气,一直憋在中国电网人的心里。有人说,国际合作本来就有分工,何必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从头研发、从头生产?中国电网的工程师们想的是,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然脖子被别人捏着,心里不踏实。

1996年,南桥站第一次使用国产500千伏开关。

随着不断更新换代,南桥站内二次保护装置、交流场设备都用上了中国制造,换流站设备国产化率超过60%。

今天,全国产化的±500千伏直流换流站遍地开花。

2009年,全球最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在中国建成。

2010年,我国第一批±800千伏特高压换流站投入运行。

2014年,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

2014年以来,中国特高压技术和设备输出国外,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理论、技术、标准、装备及工程建设、运行等方面取得全面创新突破,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输电技术。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中国电网人过去、现在、未来一直这样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变电站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