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核工业的发展是中国40年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持续融入世界的一个缩影。作为中国核能发展的主力军,中核集团始终以建设更加自主、先进、安全、高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为己任,在核工业全产业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探索创新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上也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体会。
文·余剑锋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国资报告》杂志2018年第12期
微信公号国资报告 ID:guozibaogao
坚持党的领导 确保核工业正确航向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是核能和平开发利用的技术和物质基础。建设与我国大国地位相称的强大核工业,是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核工业创建60周年时作出重要批示:核工业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推进核能和平开发利用。
中核集团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将自己置于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大局中,站在确保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积极推动核工业强国建设,努力实现核工业的跨越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战略支撑。
党的领导始终是核工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中核集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独特优势,以加强党的建设统领集团公司改革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要求,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将加强党的建设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
中核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创新求变、担当作为,努力实现新中核、新气象、新作为,在新时代努力续写核工业新的光辉篇章。
自主创新 确保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两弹一艇”的研制开始,核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核集团发展了以核电、核燃料、核技术应用为代表的核科技产业,取得了“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低温供热堆、模块化多功能小型堆、铀浓缩技术工业化应用、CF3燃料组件、地浸采铀技术、230兆电子伏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放射性诊疗药物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因为中核集团掌握了核工业全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才能够提供从基建、运行到核燃料供应等所有环节的自主产品和服务。
核工业60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核科技是战略高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从国外买不来的,必须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依靠自主创新,我们创造了“两弹一艇”的辉煌,铸就了国家安全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新时代,中核集团更要坚持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上下功夫,为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尤其是两核重组以来,集团公司对科技创新又有新的举措,根据习主席关于龙头企业整合国内高校和科技院所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的要求,中核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和哈工程共建了核工业创新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技产业孵化平台,为核工业未来并跑和领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改革开放40年,中核集团坚持深化改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搞好国企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更是中核集团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核工业人坚守阵地,勇于创新,进行了建设先进军民两用核科技工业体系的第二次创业。从核工业部到核工业总公司,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再到现在中核与中核建合并重组,站在了新的起点。
目前,中核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及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事业单位700多家,在职职工约14万人,拥有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同辐等6家上市企业,涉核资产和人才队伍规模最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拥有的核工业全产业链企业集团之一。
中核集团组建以来,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通过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资产规模、主营收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连续十三年获得国资委考核A级。
中核集团大力推进国有资本在战略性产业布局,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核集团始终将发展核电、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作为军民融合的主战场。天然铀产业实现转型发展,南方硬岩矿山企业提前完成结构调整。核燃料实现产业环节全面升级。
中核集团大力推进主业优质资产上市,2015年以来,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国同辐相继实现IPO,有力促进了核电、核工程、核技术应用等核主业快速发展。原中核建集团、核燃料公司积极申请并纳入国家“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重组的顶层架构,集团总部机构调整基本到位,产业整合思路基本确定。中核集团正以军民融合的核工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改革方向,以两核重组为契机,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治理与管理相结合的母子公司体制和管控模式,加大授权经营力度,为后续改革做好准备。
开放合作 推动全产业链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与世界一道共同发展。核工业的发展也是如此。中核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支撑核工业全产业链的全球配套供应链,与俄、法、德、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建立了商务合作。2018年的6月8日,中俄两国签署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核电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项目总造价超过千亿人民币。
从引进到出口,中国核工业实现新的跨越。中核集团作为唯一实现批量出口核电机组和核设施的中国企业,坚持核电“走出去”,服务世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已成功向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7国出口了7台核电机组、7座研究堆和1台次临界装置。
中核集团正在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方向,推动核能全产业链走出去:在尼日尔、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蒙古等国家控制资源量近十万吨;已在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开拓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等等。
依托核工业产业链优势,秉持“开放、协作”的理念,中核集团规划构建面向全球的核产业供应链体系,致力于加强核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促进核产业领域跨区域、跨国界的协作。
在核电领域,中核集团将持续推动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海外项目本地化采购,积极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体系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进人民福祉。预计未来5年中核集团海外本地化采购总金额将超过36亿美元,涉及南亚、中东、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经统计,未来5年中核集团进口采购和海外业务本地化采购整体需求将超过120亿美元。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
我们不仅要回顾物质成就,更重要的是精神传承。“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和“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都是一代代核工业人用青春汗水铸成的事业之魂、力量之源。
无论是在研制原子弹、氢弹的年代还是现在,“两弹一星”精神和核工业精神都是我们走有中国特色的科研道路,发展高科技的精神支柱。当年可能需要住帐篷、住“干打垒”,现在工作环境、条件改善了很多,但仍然会面对一些全新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核集团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徐銤,坚持自主创新的“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央企楷模”邢继,央视“大国工匠”主人公、中核二三公司核级管道焊工未晓朋,青年科技创新人物、十九大代表王广金,技术造诣深厚的“国防工匠”、十九大代表王多明,被称为“核动力心血管的守护神”的中核建中公司精修班长曹子昆等等,他们和十余万中核人一起为核工业发展默默奉献、甘愿牺牲,在实际工作中弘扬和践行核工业精神,并持续赋予其新的历史价值与时代内涵。
从事核工业,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坚守、一种责任。在新时代,中核人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弘扬和践行核工业精神,为新时代注入正能量。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
当前是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时期,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要我们努力奋斗、敢于创新,核工业第一代人实现的辉煌,在我们这一代人也一定能够实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A股每股现金红利0.16元(含税)。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7月9日,中核供应链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核咨询党委对中核供应链干部调整决定。中核咨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宏亮,中核咨询工会主席、党群工作部主任安娜出席会议。中核供应链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云主持会议。中核咨询党群工作部宣读了任免文件,推荐王琰为中核供应链副总经理。王琰作了表态发言,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核科技公告称,2025年7月7日,公司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及第八届监事会第十五次会议,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慎研究,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本次交易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7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装机容量2,500.00万千瓦,其中,秦山核电秦二厂2号机组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于近日获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批复,机组容量由67.00万千瓦变更为70.80万千瓦;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
1、华电签约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近日,华电海投董事长仇甜根应邀在宁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开幕式,活动期间出席并见证了柬埔寨蒙多基里1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签约,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建成投产。2、总投资近300亿元!新疆超7GW风电项目签约近日,在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期
近日,国家电投、中核汇能、华能电力、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最新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家电投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全资产业化子公司,负责实施集团公司B类科研课题项目--高效品体硅铜栅线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产技术开发。公司2017年9月在北京注册成立
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专题报告编制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42150943.4元。据悉,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位于南方某海域,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300MW,包含89台14MW及以上风机,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3日,中核集团2025-2026年度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一级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根据公示,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东方风电、远景能源、电气风电、三一重能6家整机商入围。最高投标报价为三一重能1397.83元/kW,最低投标报价为明阳智能1263元/kW。据悉,6月4日,中核集团2
12月27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企业负责人2023年度薪酬情况。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自2018年8月至今担任领导职务,其2023年年薪为90.47万元,应付薪酬90.47万元。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自2024年4月至今在任,2023年年薪为80.52万元,应付薪酬80.52万元。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马文军自20
10月24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出席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要领导调整干部宣布会。会议宣布,经中核集团党组研究,并征得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同意,决定:姚刚同志任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唐传宝同志任核动力院院长,王丛林同志不再担任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另有任用。姚刚,1971年5月出生,男,
2024年是集团公司“整体·协同”年,集团公司为全速推进“数字核工业”建设,近期组织开展了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谈数字化转型”活动,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拥抱数字化才能赢得竞争、赢得未来。中核工程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作为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9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代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示热烈祝贺,向为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
9月27日,中核集团召开战略研究交流会暨战略咨询委全体会,会议以“核能‘三步走’集智筑强国”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与集团内外部专家交流思想、凝聚共识。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主持会议,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严天文,国家国防
近日,中辐院赴维也纳出席第68届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大会“核科研设施开放共享”中国边会活动。在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李松大使、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PEAC)主席安瓦尔等人的见证下,中辐院与PIEAS签署了包括核环境模拟设施开放共享在内的双
维也纳当地时间9月17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68届大会期间,中核集团与法电集团联合向IAEA捐赠了《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IAEA总干事格罗西、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法电集团首席技术官萨拉等出席了仪式。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现场
今年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40周年。40年来,中国始终通过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环境,与全球同行共同推进核技术创新发展,让核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在第68届IAEA大会期间,当地时间9月16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CAEA)主办,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CNNC)承办,主题为“
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前夕,9月9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一行赴核工业学院天津校区指导工作,向教师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参加交流。余剑锋听取了核工业学院教培主业、硕博教育及天津校区校园建设等情况的汇报,向天津市对核工业人才培养给予的大力支持表
9月6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一行。双方围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在基础科研、前瞻性研究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出席会议。余剑锋对任友群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重点介绍了集团公司
8月27日,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中核集团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举办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简称“一体化快堆”)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本次大会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携手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发展核工业新质生产力。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国家国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A股每股现金红利0.16元(含税)。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上海电气承建国内最大气相聚乙烯反应器就位近日,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收到独山子石化公司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管理部的一封感谢信,对其承制的中石油首套国产化工艺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四台超限容器的高质量交付、顺利安装就位,表示高度认可与感谢。该设备总重529吨,高度44.5米,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8日,中广核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正式成立“反应堆冷却剂化学联合研究中心”,并举行研讨会。联合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双方在核能领域的合作迈入了更深层次、更富成效的新阶段,将进一步推动双方持续、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助推我国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1日,商务部消息,英政府公布基础设施十年战略,计划投入至少7250亿英镑。其中包括英国能源公司将投资建设英首个区域性氢气运输网络和储能设施,推动战略性输电网络建设以及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原文如下:据英国政府网站消息,英政府6月19日发布基础设施战略,计划在未来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7月4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1日)。政策篇重磅!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下发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下发2025年、2026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重点用能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