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8年12月28日,华能集团西单总部的一间会议室内,履新“一把手”44天的舒印彪主持召开“华能集团高温气冷堆及核电发展院士专家咨询会”。这是他执掌华能帅印后,首次就一个项目、一个产业组织召开大范围、高级别会议。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朱学蕊)
“口”字型的会场内,来自电力和核能领域的20位“两院”院士围坐在一起,就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高温气冷堆产业化,以及华能核电产业的发展各抒己见。凛冬时节,这场热烈的讨论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
作为会议的发起者和主持人,舒印彪坦言组织咨询会的初衷:“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建设是国际社会当下普遍关注的重大战略课题。随着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能源转型的目标和路径逐渐清晰。作为大型综合能源集团,华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华能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
“华能肩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使命,建设世界首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推进产学研结合,是落实中央关于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益尝试。未来持续提高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努力发展核电是华能的选择之一。”舒印彪说。
高起点谋划 从第四代核电起步
“全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没有经验可借鉴,研发、设备制造和建造投入很大。没有华能十年来的支持,首堆建设、首台套设备走不到今天。”作为高温气冷堆技术原创方——清华大学核能与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总设计师张作义亲历了该技术从图纸走向建造的全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国家“863计划”的研究项目,到1995年清华大学建设我国首座10MW实验堆,再到2003年实验堆并网发电,我国高温气冷堆研发历经十几年发展,成功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堆走向示范堆,并非易事。清华大学需要选择有实力、愿意发展高温气冷堆的企业,合力将这项领先的四代核能技术变为现实。
当时的国内核电行业,在我国早已确定的“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核能发展战略下,主要发展压水堆核电项目,纳入核电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堆型几乎全是压水堆。四代核电当时是新鲜事物,总体带有“概念”的标签。虽然高温气冷堆已经站在了产业化应用的起跑线上,但建设示范项目属于“首吃螃蟹”,机遇和风险并存。
参与高温气冷堆产业化、抢占核能创新技术制高点、积极布局核电产业,华能适时做出了选择。
2004年12月,华能与清华大学、中国核建签订《关于共同合作建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投资协议》,三方确认共同组建核电公司,负责建设、运营一座20万千瓦级商用示范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2005年12月,华能成立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核电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及相关领域的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
2006年2月,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07年1月,华能、中国核建、清华大学各出资47.5%、32.5%和20%成立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管理示范项目。
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批准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实施方案》。
2012年12月,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山东荣成石岛湾正式开工建设。
选择高温气冷堆技术,并促成示范工程落地,华能高起点迈出了发展核电的关键一步。
十四年耕耘 高温堆呼之欲出
建设一个项目,打造一套体系、攻克一堆难题、造出一批设备、锻炼一支队伍,几乎是所有“首堆”的必经之路。高温气冷堆亦不例外。
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自建设以来,攻克了多项核心设备及关键技术,研制出世界上最大和最重的核电压力容器、燃料装卸系统首次应用于工程实践、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采用电磁轴承结构的主氦风机(类似压水堆主泵)研制成功并首次应用于工程实践,同时完成了全球首台应用于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制造。
“14年来,华能依托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持续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健全核电管理体系,积极培育核电专业人才,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完全具备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的能力,得到了国家各部委以及行业的认可。”华能核电事业部副主任吕华权表示。
我国于2018年1月开始施行的《核安全法》对核设施运营单位资质提出要求。之后,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国防科工局联合编写的《核安全法解读》称,目前我国核电建设和运营活动的主要参与方有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华能等。“这些集团公司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财务能力,基本具备核电厂营运单位所需要的条件。”
据吕华权介绍,涉足核电以来,华能严格参照国家原子能机构《设施和活动的管理体系最新标准》,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电管理体系,并根据该集团管理特点,形成了集团公司、产业公司、项目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在核电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控股建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华能采用多途径培养核电专业人才。目前核电产业人员超过900人,人员专业范围及能力满足核电站建设运营需求。而且,通过利用外部资源力量,华能形成了全面的核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吕华权说。
在建设高温气冷堆示范项目的同时,华能也通过参与持股其他核电项目,积累经验。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华能参股的核电项目包括海南昌江核电一期(首台机组2010年4月开建,2016年1月投产,参股49%)、山东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2018年10月投产,参股5%)、CAP1400大型先进压水堆示范电站(参股25%),以及福建霞浦示范快堆(2017年12月开建,参股10%)。
多点布局 迈向核电规模化发展
“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性是极大的优点,应该集中力量尽快建成一个让全世界服气的四代核电样板工程。”卢强院士说。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电源发展领域是一个非常前沿的技术,华能为核能科技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贡献。”周孝信院士表示。
“华能承担起国家交付的任务,建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推进产学研用的成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韩英铎院士说。
“高温气冷堆是首创性的技术,在世界上是第一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首堆意义重大,这个我们一定要争一口气,做出好成绩。”李冠兴院士说。
谈到未来发展,叶奇蓁院士指出,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创新,需要通过不断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于俊崇院士建议,华能作为核电运营商,要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
据了解,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目前整体处于“土建安装收尾、主系统开展调试”阶段,安装向调试移交完成率81%,调试向生产移交完成率53%,计划于2020年前后建成投产。
舒印彪也回应:“华能已在高温气冷堆项目上投资了70多亿元,我们将继续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实现投产商运目标。华能将以重大示范工程为起点,还要在国家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当中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下一步的产业化发展,张作义表示,鉴于固有安全性、不会发生反应堆熔毁、反应堆出口温度能达到700—950℃的特点,高温气冷堆未来的市场定位将聚焦于燃煤替代、热电联产和核能制氢。
对此,黄其励院士表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用途广泛,其产业化推广在多元化利用方面具备竞争优势,前景可期。”
相关资料显示,未来稠油热采、煤气化与液化、热化学制氢等新兴工业领域的发展,为高温气冷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随着关键技术突破,高温气冷堆能提供的工艺热温度可能达到900℃到1000℃,在大规模制氢等领域也具备竞争优势。
而除了打好高温气冷堆这张“牌”,华能的核电项目开发也已初具规模,控股开发建设的海南昌江二期工程两台“华龙一号”机组已于2018年12月24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项目论证会,目前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路条”。截至2018年底,华能累计在核电产业投资约280亿元,自主开发多个核电厂址,形成了山东石岛湾、福建霞浦和海南昌江三个核电基地,并在辽宁、安徽、江西等地进行了布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6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日均产量1404万吨。原煤生产平稳增长。据海关统计,1-6月全国进口煤炭2.2亿吨,同比下降11.1%。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与信息部统计,排名前10家企业原煤产量合计为11.8亿吨,同比增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9日,华能莱芜电厂峄城风电项目成功获得电网接入批复,这是继6月26日项目获得核准批复后再次取得关键性进展。枣庄峄城分散式风电项目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规划装机容量15MW,于2024年12月完成指标竞配,是华能莱芜电厂自主开发的首个分散式风电项目。项目投运后,预计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华能国际公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
7月1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刘东伟。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李樱,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刘梅英参加会见。温枢刚对刘东伟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对西城区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华能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华能产业布局
天眼查APP显示,华能(南通)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30日,法定代表人为郑枫,注册资本9.9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电气设备修理;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储能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51%、中新绿色投资私
7月3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外部董事孙智勇,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见中带领科工集团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来华能煤业公司,与华能集团总工程师,华能煤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银龙,华能煤业公司副总经理于忠升、贺德昭、曹富荣、李寿君及公司本部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双方就进一
华能福建公司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1-167)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福建公司古雷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服务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福建漳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共有28个省区市核准了583个风电项目,规模高达76654.01MW。根据项目类型看,其中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389个,总容量51018.31MW;陆上分散式风电项目124个,总容量3292.2MW;海上风电项目6个,总容量3104MW;一体化项目64个,总容量19239.5MW。*注:贵州省为1-4
7月10日,华能国际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一致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总会计师的议案》,同意聘任文明刚先生为公司总会计师。该议案已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事先审议通过。文明刚,197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华能煤业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中国华能集团公
华能山东分公司运河电厂6号机组深度调峰灵活性改造施工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165-01)项目所在地区:山东省1.招标条件本华能山东分公司运河电厂6号机组深度调峰灵活性改造施工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济宁运河发电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6月23日,由国家原子能机构、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共同策划的第二届“核合之旅-维也纳多边大使中国行”活动第一站来到华能石岛湾核电公司,来自加纳、孟加拉国、巴西、纳米比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8个国家的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高级代表(以下简称“使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建设电力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在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主旨报告(2025年5月8日)辛保安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电力科技发展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凝聚合力,对于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3月6日,国家电投集团在沪召开核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研讨会。国家电投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加强核能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落实集团“均衡增长战略”,推动集团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总部各部门、核能平台公司和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核能产业发展的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华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推动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国资委发布的《中国国有企业践行“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7日,中国核电发布2024年四季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表示,以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我国四代核电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四代机组相关技术已基本成熟,目前正处于示范工程向商业化电站的推进阶段。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先进核能
加快推动我国核电产业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观察12月8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能发电分会年会在京召开,来自核能发电主管部门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科研、设计、建设、运营等单位的160余位代表齐聚北京,就分析研判核能发电形势和挑战,助力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进
12月7日,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产品试验台架在哈电集团佳电股份验收成功,并投入使用,开启了第四代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产业化崭新篇章。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产品试验台架是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工程一回路关键“心脏”设备——主氦风机性能试验、出厂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的重要试验装备,可满足
近日,202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揭晓,电站集团摘得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其中,“高湿环境下汽轮机叶片水蚀安全性评判及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两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重型燃气轮机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关键技术及应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浙富控股集团在投资调研活动回应了关于抽水蓄能业务相关情况。关于抽水蓄能订单收入确认周期,浙富控股称正常情况在2-3年内交货,交货后货款回收70~80%,后续调试过程回收90~95%,余下5~10%作为后续一两年内的质保金。公司已于2023年12月中标浙江松阳4台套单机容量350MW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