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955年1月15日 中国核工业建设拉开序幕
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建设中国自己的原子能产业,从此,我国核工业建设拉开序幕。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原子弹爆炸到核潜艇下水,从第一座重水堆到第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中核集团、中广核、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一重、国机集团、哈电集团、东方 电气等央企在核电建造、运营及产业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核电成为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 ID:cnncgzwx 作者:中核传媒 策划:段新瑞 李晓翔)
195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召开,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中国核工业就此发轫。
正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迈出了走向新兴核大国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揭开了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伟大历史篇章。这个决定国家命运的日子,也成为中国核工业的诞生日。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大力协同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我国建立了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核能大规模和平利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可以说,没有历史上的今天,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回顾中国核工业64年的发展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自主创新道路。
中国核工业,从来没有天生如此,只有天天坚持。今天,中国核工业仍然走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前沿。
历史会告诉我们如何能更好地出发。
记住历史上的这一天,就不能忘记第一代核工业人留给世人最深的启示: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经济困难、工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落后,各方面百废待兴。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造出“争气弹”,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秉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以强烈的创新自信,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限制,突破关键性技术难关,和成千上万的核工业人一道,铸就了共和国的坚强盾牌。
那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也让世界真正听到了中国的声音: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潜艇顺利下水。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邓小平曾说。
64年来,中国核工业沧桑巨变,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力量的中国核工业,该怎样不负坚守一甲子的艰辛?又该如何将光荣与梦想,沉淀为砥砺的锐气,化作建设核强国的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我国核工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开启了核事业发展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核工业发展定位,未来30年,是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科技创新。
梦想的力量,让人披荆斩棘。
梦想的力量,催人奋勇前行。
“核科技是战略高技术,其核心技术是从国外买不来的。”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这样表示,中国核工业六十多年,中核集团早已将创新融入到了“基因”里。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特别是要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上下功夫,系统全面发展核科学技术,做国际核科技发展的引领者。”余剑锋指出,我们要根据国家发展和新时代核工业发展需要,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研发体系,提升23个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并以此带动全国所有涉核科研力量,推动我国先进核工业体系建设,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记住历史上的这一天,就不能忘记第一代核工业人留给世人最深的启示:集中力量办大事。
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后,在资源调配上,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组织了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个工厂、大学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协同二机部进行新技术和专用设备的研制,关键技术和核燃料生产工艺的攻关,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最终,我国以比前几个核大国少得多的资金投入、快得多的研制速度,自力更生地成功研制了核武器。
“两核”重组后,新中核要想落地推进新时代发展战略,如何团结国内外科研力量是关键。
2018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创建新联合体。
“联合大攻关”的模式,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传统和优势。2018年7月28日至8月15日,中核集团积极构建“小核心大协作”研发体系,充分发挥23家科研院所核心优势的同时,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四大高校签署深化合作战略协议。
随后,中核集团与上述高校分别成立相关研究机构:携手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中国西部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院;携手清华大学成立核能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携手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中国核工业核安全与仿真技术研究院。据了解,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成立的科研机构也即将落地。
此外,中核集团还依托集团内部科研力量,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和知名企业成立核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协同创新联盟,打造核工业新的核心能力。
记住历史上的这一天,就不能忘记第一代核工业人留给世人最深的启示:以身许国。
“以身许国!”这是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向刘杰、钱三强作出的承诺。此后16年,国际物理学界再不见“王淦昌”这个名字,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中多了一位名叫“王京”的带头人。除了他,还有于敏、朱光亚、吴自良、陈能宽、周光召、程开甲、彭桓武、邓稼先、郭永怀等一大批在海外学有成就、甚至建立了学术声誉的科学家回到祖国,与国内研究人员一起投身于核工业,成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两核”重组后,新中核要想落地推进新时代发展战略,如何点燃广大核科技工作者心中对国家、对事业的那团火是关键。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顶尖的科学家和科学团队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非常巨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两弹一艇”创新突破的关键就在于核工业拥有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钱三强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以邢继为代表的科研团队研发的“华龙一号”机组每出口一台,可直接带动200多亿元的设备出口和100多亿元的服务出口。
“得人才者得未来”。目前,集团公司正处于“两弹一艇”以来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处于可以大展身手、大有可为的“黄金时代”。事实上,为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的激情与热情,中核集团近年来在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改革推进力度增强,形成了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几部曲”。
2018年6月,中核集团党组专门与23家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用两天半的时间就科研院所如何加强科技创新进行了充分研讨。这在我国核工业发展史是少有的。
至此,一场科技大变革在中核集团拉开了大幕:
推出科技成果转化“大礼包”。2017年3月,中核集团发布“集团科技创新40条”。2018年10月25日,中核集团再发力,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旨在按照国家法律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用足国家政策红利,最大限度激发集团公司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激情与热情,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从而提升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
设立“人才特区”。整体定位是人才开发机制创新试验平台,要在高层次人才和人才团队建设、年轻干部培养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探索,依托优势统筹资源打造优秀人才集聚地、自主创新高地、产业发展策源地。2018年年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人才特区”建设方案获中核集团批复,成为集团公司首家获批建设“人才特区”的单位。
改革科研院所薪酬待遇。2019年1月8日,中核集团科研院所薪酬改革启动会召开,明确了时间表。通过这次改革,中核集团要使激励资源大幅向主业领域和核心骨干人才倾斜;要下大力气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铁饭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让顶尖专家在集团拿最高工资,使其薪酬水平达到并保持行业领先甚至全球领先水平。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激发以科研人才为主的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激发科研院所组织活力。
想要有科技创新的硬成果,首先需要具备组织生态的软实力。中核集团的系列举措释放出强烈信号:构建核科技创新体系,实施科技推动创新战略,建设核工业强国,中核集团时不我待,重任在肩。中核集团的改革也为其科技创新打开一扇窗,其新的科研生态正在形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今天,我们要致敬祖国!我们相信核能能改变世界。
新时代、新征程,中核人将继续传承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燃烧着心中那团火,在铸就安全盾牌,助推中华振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路上不断前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假冒中核集团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最新央企名录,目前共有98家央企,北极星储能网汇总相关央企的管理层领导班子现况,以飨读者。详情如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4月27日上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刘敬山同
4月18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参加会见。申彦锋对宋迎东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对哈工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详情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牵头申报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ISO/TC85)投票表决,成功立项,标志着国家电投集团在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在屏蔽设计、辐射监
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我公司声明如下:我公司未开展钢材采购项目,相关不法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公告称,近日,公司取得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淀支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承诺贷款额度不超过4.5亿元(不超过回购金额的90%)贷款期限不超过三年;贷款专项用于回购公司股票。
5月7日,中核光电碲化镉光伏组件项目成交候选人公布,成交候选人为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投标报价28320元。
日前,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假冒中核集团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中核集团创新产业集群布局雄安新区暨雄安科技园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项目现场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活动前,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18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参加会见。申彦锋对宋迎东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对哈工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20MW160MWh储能项目PC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5万元,折合单价0.5172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能源建设有限公司,投标报价8277.5918万元,折
日前,云南大理发布2024年度剩余批次新能源项目竞争性配置结果,共5个风电项目,规模约421MW,11个光伏项目,规模为580MW,总计1001MW。从优选结果来看,中广核、华能中标规模相对较高,规模可达200MW以上,江苏锋晖新能源中国电建合资公司则中标150MW,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建等获得一定指标。具体文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东兰)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大化)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马丰云,注册资本均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金风科技旗下钦州市金风科技
2025年4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路线,是云南省第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将进一步推动云南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技术的推广。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4月30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阿坝县“光热#x2B;”200万千瓦项目竞争优选评审评分结果公示。此次,共有5家企业入围,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排名第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四月以来,电气风电成功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当月中标规模突破百万千瓦,展现了电气风电在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4月7日,在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电气风电中标8个标段,总容量达642MW;4月11日,中标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3个项目共计300MW;4月17日,中标大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9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批复了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申请,同意转用、征收集体农用地0.2006公顷(非耕农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地,作为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