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韩系动力电池巨头已经“枕戈待旦”了。
从动力电池产能加码、产业链布控到合作模式升级,韩系动力电池巨头的矛头已经指向了市场端。
6月12日,吉利汽车公告称,其间接拥有99%股权的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订立合资协议,双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电池。
根据协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合营期限为20年,上海华普国润和LG化学分别出资50%,各持50%股权。
LG化学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提到,到2021年底,该合资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GWh,其产品将从2022年起供应给吉利的电动汽车。
同一天,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应韩国SK集团董事长崔泰源邀请,一行造访韩国SK集团,经深入交流之后,双方拟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而就在两天前,恒大集团刚刚宣布总投资1600亿,扩建广州南沙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项目,包括年产10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年产50GWh的超级动力电池工厂、可配套100万辆整车的电机及电控系统生产基地。
许家印表示,恒大已完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SK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拥有世界先进技术,恒大将与SK集团强强联手,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
从当下的时间节点来看,LG化学“联姻”吉利汽车、SK集团“结盟”恒大集团,说明韩系动力电池巨头已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严阵以待,而从在华的策略布局上,两者有着相同思路又有着不同的战法。
相同的是,实施产业链落地布控,从材料到设备环节加大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在规避潜在政策和市场风险的同时,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不同的是,具体的合作模式、市场思路、产能规划以及基于技术源头优势形成的产业链矩阵布控都有所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轮韩系动力电池的进攻中,三星SDI作为先头部队饶有领衔之姿,而在本轮竞争来看,三星SDI已经明显落后于LG化学与SK集团。
LG化学
实际上,LG化学与吉利集团的合作之路可以追溯至2017年。彼时,由于外资动力电池品牌不在补贴推荐目录之列,包括LG化学在内等韩系动力电池企业在华业务遭受重创。
2017年4月,吉利全资收购LG南京工厂所有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LG将帮助吉利集团旗下高端品牌(含沃尔沃)继续升级电池技术。
2019年5月,LG化学与宁德时代一起,被吉利集团旗下沃尔沃汽车正式纳入到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之列,在未来10年,其将为沃尔沃下一代电动车型及北极星电动车型提供电池。
此番LG与吉利集团成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也意味着LG化学将进一步为吉利新能源战略全面落地提供坚实的体系支撑。
同时,从近一年的市场消息与频频举动来看,LG化学在中国的投资力度正在恢复,并且希望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快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疆辟土。
动力电池环节,今年1月,LG化学计划总投资1.2万亿韩元(70亿元人民币),于2020年前在中国扩建两家电池厂,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需求。根据计划,LG化学将在南京的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厂和一家小型电池厂各投资6000亿韩元(35亿元人民币)。
正极材料环节,LG化学与华友钴业合资成立的两大材料子公司双双获得进展。今年1月,LG化学与华友钴业的合资子公司华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项目开工,一期项目计划建设年产4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新材料。2月,双方合资的10万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在无锡开工,一期规划产能为4万吨/年正极材料。
隔膜环节,根据恩捷股份信息披露,LG化学与恩捷股份就采购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事宜签署《购销合同》,合同生效日为2019年4月4日,合同总金额不超过6.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69亿元),合同期限为5年。
值得注意的是,LG化学从上海恩捷采购的产品为湿法隔膜,其应用的干法隔膜产品同样来自中国企业星源材质。据了解,星源材质是LG化学最大的干法隔膜供应商,2018年向LG化学销售的隔膜收入达2.54亿元。
锂资源环节,LG化学与赣锋锂业先后两次签署《供货合同》及补充合同,从最终方案来看,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LG化学将向赣锋锂业采购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产品总量共计9.26万吨。
设备环节,去年9月,LG化学与国内锂电设备制造商赢合科技签订《采购协议》。根据协议,LG化学将从赢合科技采购19台卷绕机(含J/R下料机)。
显而易见的是,与本土供应商动力电池制造产业链上的合作融合,将为LG化学打造完整的闭环优势,为其瞄准的2020年补贴退坡后市场增强竞争力。
SK集团
作为动力电池企业的后起之秀,SK集团对其动力电池业务寄予极大的信心和渴望。
本次邀请恒大集团进行企业考察,SK集团总裁俞柾潗、SK中国总裁吴作义、SKI电池事业部部长姜相焄、SK SUPEX高级副总裁崔濬等SK集团高管集体出席,可以看出SK集团对于和恒大集团未来合作的重视程度。
此外,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过去一年中,SK集团动力电池板块在中国扩产布局的筹码已在不断加大。
动力电池环节,5月,SK集团旗下动力电池公司SKI表示,公司决定投资579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7亿元),在中国当地新设立一家电池厂。新厂选址和规模等详细投资计划尚未敲定。
而在一个月前,就有消息称,SKI与大众汽车和中国伙伴洽谈,在中国兴建一座工厂。该公司还表示,即将同意与中国合作伙伴在中国建立一家工厂。结合SKI宣布的信息来看,业内推测其在国内的合作伙伴最大可能为亿纬锂能。
此外,在去年8月,SKI已与北京汽车、北京电子控股合作在江苏常州成立了动力电池工厂,产能规划为7.5GWh。
隔膜环节,去年10月,SKI计划投资约4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4.4亿元),在常州新建锂离子电池隔膜和陶瓷涂层隔膜生产工厂。工厂将设4条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线和3条陶瓷涂层隔膜生产线。预计明年初动工,争取2020年第三季度量产。
铜箔环节,去年11月,SK集团控股公司SKHoldings宣布,决定收购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本轮投资的规模约为27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62亿元),由此SK将成为灵宝华鑫的第二大股东。
最新消息显示,SK集团决定以1.2万亿韩元(约70亿元人民币)收购全球最大的铜箔制造商KCF Technologies Co 100%的股权,以应对电动车市场对铜箔的日益强劲的市场需求。
锂资源环节,今年4月,SKI与天齐锂业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就电池供应链及相关技术研发等事项进行了约定,有效期两年。
SK集团的动力电池思路是,通过规划化投资以及与一些关键伙伴建立紧密关系,从产品、技术、产能、成本全面赶超对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派能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9.95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7.32万元,同比下降1,054.23%。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量401MWh,同比增长60.28%。销售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宜宾这座能源之城、动力之都,又迎大事、喜事——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多方推动下,在包括众多央企在内的各方企业家代表大力支持下,会上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8.7亿元。会后,2025宜宾市新能源应用场景暨储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现代汽车因电动车海外需求走缓及美国加征进口车关税影响,计划再度暂停部分产线。据悉,该公司将自4月24日至30日,暂停位于蔚山厂区第1工厂第12产线的运作,该产线主要负责生产Ioniq5与Kona两款电动车。这是现代汽车今年以来第二次暂时停产电动车,先前2月已因全球EV需求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方正”)披露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福建省鹏鑫创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鑫创展”)持有的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鹏通信”)60%股权。骏鹏通信由宁波方正实际控制人方永杰、王亚萍之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4月10日,领航投资与德赛电池在长沙正式签署《2025年度200MWh储能系统合作采购协议》,领航投资董事长管华与德赛电池高级副总裁郭庆明代表双方公司郑重签约。此次签约标志着两家行业领军企业迈入深度协同的新阶段,这不仅是双方战略互信的里程碑,更是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为核心,推动工商业储能行业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4月12日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4月11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简称“岷山环能”)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12家企业。岷山环能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是蔡畅、陈培生。岷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公告,定于4月11日上午9时召开2025年第3次审议会议,审议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据岷山环能招股书(上会稿),该公司拟发行股份不超过7000万股或不超过80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募集资金2.95亿元,用于用户侧电化学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约3.75亿元的价格,竞得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片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西咸新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显示,该地块土地面积约80.7万平方米(约1210.5亩),含原宝能汽车用地。公开消息显示,原宝能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四川省商务厅等9部门正式对外发布《四川省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指出,为主动顺应汽车消费新趋势,着力破除限制汽车后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力争到2027年实现全省汽车保有量突破1850
近期,储能安全与质量问题再度成为行业焦点。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低价竞标、假冒伪劣(性能虚标)、虚假宣传、服务乱象等问题接连出现,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这其中行业既存在“无知”的问题——对电池及电化学储能的安全研究不够,防范方法缺失;又存在“知而不行”的问题,有的存侥幸心理,有的是从成本
4月2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循环利用方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和规范化梯次利用,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利用。支持试点城市、园区构建绿色能源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