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三相纳米畴变能量势垒大幅度降低,因而能显著降低迟滞,提高效率
宾州州立大学陈龙庆教授、西交大李飞教授通过相场计算,验证了唯像理论预测,并给出了三相固溶最优的组分范围。而清华课题组在其制备的薄膜材料中,的确实现了菱方四方纳米畴共存,为RSM和STEM所验证,如下图所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两幅STEM比较可以清晰看出,三相固溶菱方和四方共存,显著降低了畴的尺度、提高了极化的无序度(x是为三相固溶中BaTiO3的比例,x=0.0对应BiFeO3和SrTiO3的两相固溶)。
XRD,RSM,和STEM证实三相固溶中菱方-四方共存,而且畴尺度降低,极化无序度提高
那介电性能是否如理论预期呢?从下图看可以看出,三相薄膜较于两相薄膜,介电常数有所降低,但介电损耗也显著降低。同样的现象在电滞回线也有体现,极化强度有所降低,但迟滞降低更为明显,因而在x = 0.3时实现了高极化、低迟滞的综合最优性能。
介电常数和电滞回线
另一方面,由于损耗降低和漏电流抑制,三相薄膜击穿强度大幅度提升,如下图所示:
击穿强度与漏电流
由于储能密度受击穿强度平方所制约,因此三相固溶薄膜虽然极化有所降低,但轻松被击穿强度的提高所弥补,最终储能密度显著提升。更为可贵的是,由于损耗和迟滞的降低,储能效率也显著提高,由下图所示:
储能密度
最后可以通过下表比较一下领域现状,三相固溶薄膜表现出优异的综合储能性能,储能密度甚至超过性能最高的含铅薄膜(85 J/cc)。此外,这一材料循环性能非常优越,108次后性能没有明显退化,而且在大约150度的高温下仍能正常工作。
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就这样通过巧妙的材料设计予以克服。清华这一漂亮工作,很有启迪。论文第一作者是清华材料学院博士生潘豪。论文重要合作者还有物理所谷林、张庆华,清华于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张树君。工作得到国家基金委和科技部的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拓邦新能源孟加拉1MW/2.15MWh储能项目成功并网。位于孟加拉达卡市的某知名服装工业园,长期受限于电网设施落后、频繁停电等问题,企业被迫依赖柴油发电,导致运营成本高昂,生产受限。为有效缓解这一困境,拓邦团队高效部署1MW/2.15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按计划每年可新增1.5GWh绿色电
作者:叶锦昊1,侯军辉2,张正国1,3,凌子夜1,3,方晓明1,3,黄思林2,肖质文2nbsp;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3.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用:叶锦昊,侯军辉,张正国,等.100Ah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的热失控特性及产气行为[J].储能科
4月1日,中国能建在京召开2025年市场经营工作会,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公司年度工作会精神,狠抓工作会落地转化,高质量完成全年经营目标任务。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坚持市场先行聚焦价值创造高质量完成全年
4月2日,大唐(寿光)新能源有限公司大唐寿光羊口东、营里500MW基地光伏项目160MW/320MWh储能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建设规模160MW/320MWh。本标段作为施工总承包工程,不论招标文件是否提及、投标报价高低,凡涉及本标段乙供设备材料采购(除甲供材料以外,甲供设备材
3月28日,楚能新能源重磅发布第四代储能专用大容量472Ah电池。此次发布的472Ah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能完美覆盖多种应用场景。在量产进度上,楚能472Ah电池可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及原材料供应链体系,为大规模快速量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预计4月25日开启全球送样,6月3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天齐锂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高度关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相关领域。在关键材料方面,公司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公司已完成硫化锂产业化设备、工艺开发,形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国家电投华东区域公司吉电和县功桥50MW风电项目工程储能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招标人为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项目采购13MW/30MWh储能设备,第一中标候选人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715.46万元,折合单价0.572元/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山东枣庄滨湖镇辰旭2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一期开工。山东滕州辰龙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辰欣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参会。辰旭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是滨湖镇深度嵌入全市“化机锂医数”五大主导产业的补链、强链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万润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2024年度钠电材料已实现百吨级出货,下游市场应用场景包括两轮、三轮等小型电动车型、低速四轮车、增混电池、超低温环境储能等需求。公司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可以和钠电材料生产匹配,现有钠电产能能够满足当前市场订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根据盛弘股份披露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36亿元,同比增长14.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6.49%;基本每股收益1.3843元/股。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呈现出如下特点: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触底回升;2)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快速起量;2)在正极材料中占比进一步扩大。1、加工费和价格触底,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
目前电能储存装置主要有化学储能装置,即电池和固体燃料电池;电化学电容器;介电储能电容器。“介电储能电容器各项指标相对更优。”汪春昌综合分析发现,如果能提高介电储能电容器储能密度,则可减小储能装置的体积,使得其在小型化、集成化的电路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甚至有可能超过电化学储能装置
作为一类关键基础性功能材料,反铁电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温度稳定性好、充放电时间快和抗疲劳特性好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位移驱动器、高功率脉冲电源、能量存储电容器等器件,是国际上研究新型能源、智能材料与器件的热点。由于反铁电单晶生长难度大,目前有关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陶瓷体系,关于反
6月15日,英国《自然材料》期刊在线发表了西安交大研究团队的最新学术成果Grain-orientation-engineered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sforenergystorageapplications(用于能量存储的织构多层陶瓷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电子元件,陶瓷电容器具有放电功率高、温度稳定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先
聚合物薄膜储能电容器因其具有较高功率密度和超长的循环使用寿命,能最大效率转化风能、潮汐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是脉冲功率技术、电磁炮及激光等高能武器系统无可替代的核心储能器件,在航空航天、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分子科学前沿”ID:Polymer-science但
清华新闻网6月20日电6月19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铌钽酸银无铅反铁电储能陶瓷(Lead-FreeAntiferroelectricSilverNiobateTantalatewithHighEnergyStorage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课题组在铁电陶瓷储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贾春林科学家工作室刘明副教授指导博士生孙梓雄,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高质量的多层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储能性能。此类多层薄膜材料不仅表现出优异的室温储能特性,同时在140摄氏度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这将有可能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前级水冷系统的摘除,大
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提供部分资助,由意大利总协调,欧盟多个成员国蓄电池工业界广泛参与组成的欧洲LISSEN锂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平台(ETP),长期致力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开发应用。研发创新活动覆盖锂离子电池创新价值链的全过程,从创新型先进材料研究开发到新产品及生产工艺研制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郑州研究院常云飞教授、王大伟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在基体中引入二维铋层状铁电微晶以及构建复合物双层结构的协同设计方法,突破了聚合物基介电材料在储能性能提升方面的限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聚
目前电能储存装置主要有化学储能装置,即电池和固体燃料电池;电化学电容器;介电储能电容器。“介电储能电容器各项指标相对更优。”汪春昌综合分析发现,如果能提高介电储能电容器储能密度,则可减小储能装置的体积,使得其在小型化、集成化的电路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甚至有可能超过电化学储能装置
8月6日,电机系李琦副教授、何金良教授等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olymer/molecularsemiconductorall-organic(来源:微信公众号:清华电机ID:THU-EEA)compositesforhigh-temperaturedielectricenergystorage”的研究论文,首次研制出200摄氏度高效介电储能的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汪正平、孙蓉带领的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团队成功找到了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方法,同时在介电储能方面也有突出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Constructionofa3D-BaTiO3networkleadingtosignificantlyenhanceddielectricpermittivityandenergystoragedensityof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