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市场正文

火电:筚路蓝缕 久久为功

2019-09-23 17:08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苏南关键词:火电建设火力发电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新中国成立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再到如今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火电,作为我国装机容量最多、发电量最大的电源种类,持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坚强支撑。

(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苏南)

规模增长,支撑国民经济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彼时,我国火电装机仅有169万千瓦,占到国内电力总装机的91.2%,火电年发电量也仅有36亿千瓦时。从发电到输电,从设备制造到运行维护,都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电力工业作为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推动工业化意义非凡。1953年,我国启动“一五”计划,力争在5年内新增发电容量205万千瓦,开启了我国电力工业规模化发展之路。在西安、重庆、太原、郑州……一座座重建、新建的火电厂投入运行,“一五”计划让如同废墟的旧电力工业开始焕发生机。

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火电装机容量已增长至3984万千瓦,但我国仍未摆脱电力、电量短缺的状态,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还不足0.06千瓦和270千瓦时。电源规模也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让电力工业规模快速发展,满足各地经济建设需要,“六五”规划提出,要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建设火电厂,形成火电基地,在煤炭不足、用电负荷较大的地区根据运输条件建设火电厂。198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鼓励电力生产的多元化投资,中央政府逐步放松了对电源建设的监管,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

此后,火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电力大国;2015年,我国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千瓦;截至2018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已达11.4亿千瓦,比1949年增长了675.7倍,火电年发电量也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6亿千瓦时跃升至2018年的49794.7亿千瓦时。

技术进步,跻身世界一流

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电力科技实力的不断进步与提升。

曾几何时,我国的电力供应依赖“洋机组”,设备结构、性能和参数都掌握在国外技术人员手中,一般工人连动手检修的资格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技术骨干带头,摸索、尝试、创造,一个个技术瓶颈被电力工人们攻破。1956年,首台国产6000千瓦火电机组在淮南电厂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的新起点:有了自己的设计施工队伍,有了掌握技术工艺的人才,我国终于可以自己制造火电设备,为日后我国火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这台6000千瓦机组,开启了我国火电向大容量、高参数迈进的征程:2.5万千瓦、10万千瓦、20万千瓦,高压、超高压、亚临界……1988年,首台国产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在安徽平圩电厂并网发电;2006年,华能玉环电厂投产了首台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015年,华能安源电厂、国电泰州电厂先后投产66万千瓦、100万千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机组性能持续提升;到2017年,我国百万千瓦等级火电机组已达103台。

高参数、大容量是提高火电机组能源转换效率最主要的措施。1949年,我国火电机组发一度电要消耗1000克标准煤,1978年供电煤耗下降到了471克/千瓦时,而截至2018年,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已低至308克/千瓦时。

70年来,我国火电技术与建设能力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多项自主关键技术跃居国际领先水平,成为经济社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坚强保障。

角色转变,护航高质量发展

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火力发电自我国电力工业诞生之初便承担着主要的电力生产责任。而随着发电、电网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环境生态更高水平的追求,燃煤发电之外的“绿色能源”电力开始在我国电力工业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不烧煤、不冒烟,越来越多的风机叶片和光伏板开始将清洁电力送上电网,给传统火电厂提出了新的考验:消耗煤炭的“底色”,让火电行业天然地与“污染”联系在一起,环保治理成为火电行业转型过程中绕不开的关键一环。

2004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环保电价政策,以电价补贴方式激励火电厂进行脱硫改造,此后逐渐扩大范围,将脱硝、除尘等减排措施陆续纳入电价政策当中。2015年12月,《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出炉,要求到2020 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 毫克/立方米)。这一排放标准比当年号称火电史上最严的“30、100、100”更为严苛,而截至2018年底,已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8.1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0%。

“打铁还需自身硬”。火电行业凭借高效率、低排放、可调节的优势,目前仍然是我国发电行业的中坚力量:配合出力不稳定的风、光电,调节火电机组处理水平,平抑电网波动;夏季用电高峰期马力全开,最大限度保障社会用电需求;用供热管网将电厂与城市紧密连接,在冬日里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

过去的70年,火电行业与共和国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久久为功。未来,火电行业仍会肩负新时代的新使命,将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安全、稳定、高效、清洁的电力,为社会经济注入活力,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保驾护航,继续谱写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建设查看更多>火力发电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