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核能事业也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积极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核能,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美丽国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及能源革命的重要任务。新时期核能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做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核能事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新时期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及任务,推动社会公众科学理性认识我国核安全状况,构建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新格局,协力共创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新局面,是我国核能行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
为此,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行业内外相关单位及专家对我国核能安全状况与公众沟通问题开展了深度研究,提出了关于新时期我国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的相关观点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与挑战,深刻把握核能公众沟通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我国核电大国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核能产业发展仍任重道远。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及其“两步走”战略安排。核能作为高科技战略性产业,美、俄、法等世界核工业强国,始终把保持核能技术领先和占领国际核能技术主导地位作为国家坚持的基本战略,核能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社会、经济、生态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目前,我国核电大国地位已经基本确立,实现了由二代向三代核电的技术跨越,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及产业链的比较优势基本形成,具备了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基础性条件。
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清洁化和低碳化,是全球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新时代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核电具有可再生清洁低碳能源的类似属性,是世界公认的重要非化石清洁能源之一。2018年,世界核电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比例为10.2%,其中,法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核电发电量占比分别为71.7%、19.3%、18.5%和17%,而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仅为4.2%。
我国核能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发展前景十分可期。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核电等非化石清洁能源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核电在国内清洁低碳能源中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竞争力。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完成国家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优化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发展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有关方面预测,我国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60亿吨标煤左右,电力装机规模将达到35亿千瓦左右。考虑到后续水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开发的资源限制和生态环境制约,以及季节性和间歇性发电的特点,核电作为安全、稳定、高效的非化石清洁能源,可有效替代一部分煤电承担基荷电力。预计到2035年,我国核电需求的装机规模为1.8亿千瓦左右,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例达到10%左右,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5%左右,占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5左右。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核安全,确保核安全一直是核能行业的共同使命。核安全事关国家安危、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及大国地位。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明确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部分,历来强调万无一失,确保核安全。我国始终把保障核安全作为重要的国家责任,融入到核能开发利用全过程;始终以安全为前提发展核事业,坚持纵深防御原则,按最严格的安全标准实施监管;始终积极适应核事业发展新要求,不断推动核安全管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核安全也事关核能企业的生死存亡。我国核能行业各界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不动摇,坚持把确保核安全作为核能行业发展的生命线;把“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作为我们的共同责任,共同致力于构建核能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命运共同体;长期以来,我国核能行业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记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安全之路。
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核安全法》及政府相关规章制度将核能公众沟通纳入法定决策程序,公众沟通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核能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中央督导、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以及“科普宣传、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舆情应对、融合发展”的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了核能公众沟通的方式方法、平台阵地及良好实践,提高了公众对核能事业的了解和参与。核电企业,特别是新上核电项目的公众沟通工作成为“亮点”。
由于我国涉核公众沟通工作起步较晚,核能公众沟通工作还没有引起一些涉核单位的足够重视,工作程度不平衡,部分涉核单位已经遭遇项目中止的尴尬;行业核能公众沟通没有形成合力,资源分散,缺乏统一标准,不能统一发声;核能发展“正能量”宣传不足,被动应对“异见”人士意见,公众沟通工作效果有限;各大中心城市缺乏充分的宣传展示平台,公众沟通的有效性需要提高等。
我国越来越多的公众更加关注核安全,核能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着既艰巨又长期的严峻挑战。日本福岛核事故是世界核电发展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也是离我国最近且影响最深远的核事故,福岛事故引发了全球对核电安全的信任危机,给原本发展势头强劲的我国核电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也让越来越多的公众更加关注核安全。
我们虽然是“核大国”,但社会公众对核能发展的战略意义与核安全风险的认知参差不齐,缺失“核大国”应有的战略理解力与风险担当意识;由于科学、理性的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不足,“三大核事故”成了公众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对部分非科学、非理性的反核人士的观点及言论缺乏有效应对,导致这些观点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核安全的接受度甚至影响了政府决策;公众权利意识和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涉核邻避事件多发,也对各级政府涉核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信息网络化环境下,涉核信息尤其敏感,对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等也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基于对上述形势、任务与挑战的分析,核能公众沟通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核能事业发展的一项瓶颈。做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是社会公众了解核电、理解核电、支持核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核设施与当地公众和谐相处、融合发展、有效破解邻避效应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我国核能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核能行业必须主动担当、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核能公众沟通之路。
二、客观认识我国核安全状况,全面了解我国的核安全治理体系,树立科学理性的核安全观,构筑公众对核安全的理性认知和信心
科学理性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需要了解我国核电安全运行的良好业绩。1985年我国核电事业从秦山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自主设计、制造、建设、运营核电的核安全管理能力。截止2019年6月,在运核电机组47 台,位列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核能和平利用的大国。
30多年来,我国核电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纪录,没有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界定的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也未发生过对人员或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我国核电机组总体性能指标状况良好,累计安全运行300余堆年。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规定的绩效指标对照,有12台运行机组WANO综合指标满分,世界领先,所有机组80%的指标优于中值水平,70%达到先进值,与美国核电机组水平相当,优于法国核电机组,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科学理性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需要了解我国核电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最高核安全标准。我国坚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严格的标准发展核电。在建核电机组质量受控,新建核电机组设计指标满足国际最高核安全标准,具有较为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措施。特别是福岛核事故后,国家加速了核电技术的升级换代,新建核电项目全部采用了三代核电技术。三代核电技术在设计上可以保证即使发生反应堆堆芯熔化等严重事故,可以把放射性污染控制在核电厂安全壳之内,不会在核电站之外产生大规模的放射性释放后果,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亦不会产生实质性和长远的影响。
我国自主设计的“华龙一号”设计安全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技术成熟度高,首批示范工程进展总体顺利,是目前全球少数能够按照计划进度实施建设的三代首堆核电机组。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开工建设为标志,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核电强国后又一个拥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和全产业链的国家,就在建规模和发展前景而言,我国已成为全球三代核电发展的产业中心。
科学理性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需要了解我国已形成了健全高效的核安全治理体系。在核安全观引领下,核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等一起纳入到国家总体安全体系,并被写入国家安全法。随着我国核能事业持续发展,我国逐步构建起法律规范、行政监管、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等为主导的核安全治理体系,核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相对完善的核安全法规体系,《核安全法》的出台为我国核安全监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国家核电行业主管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核安全监管部门逐步完善了对核电发展严格管理和全面监管的各项制度措施,多项安全监管举措系统高效,富有中国特色,有效地保证了核能行业的安全、有序发展;各核能企业始终将核安全置于最高地位,通过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核安全管理经验,构建了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一体化、全过程的核安全管理体系,并重点加强了对操纵员等关键岗位的培训考核和对承包商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通过各种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有效性;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积极与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等国际国内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核电同行评估、经验反馈交流及供应商信用评价等工作,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建设。
科学理性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需要了解我国核能行业在认真践行核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是IAEA在总结切尔诺贝利事故教训时提出的概念,是一个包括决策、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素养,也是国内倡导安全文化较早的工业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首次发布《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表明我国政府对核安全文化建设的一贯立场和鲜明态度,“十三五”时期我国进一步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广泛推行核安全文化八大特征,把核安全作为重要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确保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
核电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建立了风险指引型核安全管理体系,核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核安全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核电生产质保体系不断完善,设备制造质量和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满足了国家核电事业发展要求。
科学理性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需要了解我国不存在发生三大核事故的客观条件,具有可有效避免核事故的能力和措施。三哩岛核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且相关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目前我国操纵员上岗前需经过一系列严格培训,并定期考核换证,可有效避免误操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由于反应堆设计、操纵员行为、核安全管理体制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其设计具有固有缺陷。我国在运及在建核电站均采用更加先进安全的堆型,不存在此类反应堆;福岛核事故是由于超过设计基准的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的。我国核电站中不存在引发福岛核事故自然条件,也不存在此类反应堆。且国家核安全局颁布的《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对核电选址有很高的标准要求,能够保障核电厂的安全。在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全面评估了我国核电厂应对极端自然事件及防范和抵御严重事故的能力,开展了福岛后安全改进行动,使我国运行核电厂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具备了应对类似福岛核事故的能力。
科学理性认知我国核安全状况,需要了解我国核能行业守护核安全的行动永远在路上。安全是核事业的生命线,在核安全问题上,我国核能行业永远不能有须臾的满足。核能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其他行业相比有自身核安全管理方面的特殊管理要求和安全文化内涵,如 “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两个零容忍”( 即对隐瞒虚报“零容忍”、对违规操作“零容忍”)要求等。一经发现与这些要求不相符合,各单位都会要求进行立即纠正、持续改进并经验反馈,核安全监管部门、核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各涉核集团,也都会依法依规采取各种行动措施加以改正完善。“敬畏核安全、守护核安全、确保核安全”,始终是我国核能行业各界和每一个从业者的使命和职责,核安全永远在路上!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核能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科学工程,是高科技的系统集成与创新,科学理性是我们对待核能开发利用应有的基本态度。因此,我们要:
认知核能。要了解它的科学原理、纵深防御、多道防御屏障和多重保护以及防御措施的完整性、独立性和有效性,要知道它的安全标准、事故概率、风险防范,要知晓它是成熟的设计、高质量的建造和运行管理,同时还要看到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对核能安全持续提升的重要作用。
接受核能。核能开发利用,在给人类带来重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核安全的风险与挑战,利益总是和风险相伴而生的,但并不意味着风险变成不可接受的核事故,全球核电18000多堆年的安全运行纪录表明,人类是可以驾驭核安全风险,安全是有保障的,这应是科学理性认识核能的基本点。
发展核能。核安全观的根本特征首先是理性,既要高度重视核安全,也要充分看到核能发展的价值和利益,不能因噎废食,要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实现更好发展,才能真正管控安全风险。
三、在国家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机制总体框架下,发挥核能行业整体协同优势,共同构建新时期我国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新格局
基于上述观点,为构建我国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新格局,协力共创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新局面,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在“中央督导、政府主导、企业作为,公众参与”工作机制下,成立核能行业公众沟通专门组织,推动建立核能行业公众沟通长效协同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在联系政府和企业以及企业之间桥梁纽带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的平台下,组建中国核能行业公众沟通促进委员会。委员会由各涉核集团、政府技术支持机构、相关大学、媒体及社会组织等单位的相关高层领导组成,并汇聚行业内外有影响的公众沟通权威专家。针对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和任务,研究制定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做好顶层设计,从全行业一盘棋高度来谋篇布局,为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有效开展提供指引。
公众沟通促进委员会将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解决核能公众沟通政策层面的重大问题;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行业公众沟通各项重大活动;搭建社会与行业沟通沟通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注问题,组织与公众或“异见”人士主动开展面对面沟通交流和对话;推动公众沟通工作的能力建设和标准化,共享行业资源,促进经验交流,引领核能公众沟通工作高效推进;建立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协调机制,提供资源保障,确保公众沟通工作可持续有效开展;统筹协调好行业各类社会团体及成员,发挥优势、群策群力、踊跃参与、形成合力,共同为核能公众沟通贡献力量。
2.推动各类公众沟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核能行业开展公众沟通工作提供专业性支持。依托协会专家委员会平台及其相关特邀顾问和公众沟通专业组专家,培育和组建一支行业公认、社会认可的“懂专业、识大局、有影响、善沟通”的核能公众沟通高端专家团队。开展行业公众沟通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回应政府和公众关切,进行权威解读;探讨邻避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工作机制,研究提出促进核电项目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实现形式、政策措施;总结探索公众沟通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为核能行业开展不同层次的公众沟通活动提供专业人才与技术支撑。
同时,定期组织开展核科普讲解员大赛、公众沟通工作征文等一系列活动,激发核能行业公众沟通各方面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持续推动行业各类涉核公众沟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推动行业与媒体界的协同合作,让媒体真正成为核能公众沟通的有力助手。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请主流媒体走进核能,向公众展示核能、宣传核能。在相关主流媒体建立定期栏目或专题节目,开设与资深媒体人及公众对话节目,就公众关心的涉核相关问题公开交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定期或逢重大事件举行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吹风会或媒体见面会,把中央的有关精神、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及相关客观真实情况传达给记者,形成客观真实的宣传口径;打造新媒体作为获取社情民意的重要平台和引导舆论氛围的新阵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建立核能行业媒体间合作交流机制,积极开展与媒体记者定期交流,设立中国核能发展新闻奖,调动行业内外媒体记者进一步讲好核能故事的积极性,培育一批既懂核专业、又热心核事业、还能讲好核能故事的专兼职记者队伍;组织行业内外媒体同行经验交流,有效发挥行业内各种自媒体在公众沟通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4.开发系列标准化科普宣传教材和公众互动项目,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之有效的精准式科普宣传工作。针对核科普工作 “进党校、进课堂、进社区”和不同受众的需要,统一开发系列标准化核科普教材,形成行业标准化科普读物;统一开发制作核能科普的宣传片、微电影、故事、卡通人物、漫画、游戏等,运用不同科普宣传方式,有效提高各种不同人群对核科普的兴趣和认知度;充分发挥社会尤其是大型中心城市各种科普场馆的作用,协同开展核科普宣传工作。
充分挖掘和利用核能行业各自拥有的自然环境、工业历史遗产、曾经的核能功勋人物等资源,用优美风景、历史遗迹、人物故事等更生动、更立体地展示核能行业、核能文化、核能人物和核能成就,打造公众更加喜闻乐见的核能与公众互动方式,拉进核能与公众的距离,营造核能公众沟通的的良好氛围。
5.开展核能公众沟通工作同行评估和经验交流,切实提升涉核企业公众沟通工作能力、水平和成效。继续开展涉核企业公众沟通同行评估活动,总结良好实践和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组织行业权威专家,开展与涉核项目所在地政府官员及周边民众的专题沟通咨询活动,有效做好释疑解惑工作。
依托行业、面向社会,集中力量定期组织召开年度核能公众沟通交流大会,逐步培育并形成全国性有影响的“宣传核能发展 “正能量”、科学理性地认知核安全、研讨交流公众沟通新经验、展示公众沟通工作新风采”的核能公众沟通交流权威平台。
6.统筹策划和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核能的科学理性认知。在国家有关部门指导支持下,与媒体共同策划,利用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安全生产日、全国科普日、世界环境日等时点,嵌入核安全宣传内容,请主流媒体走进核电,开展全国性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建立国家级、地方级核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核电公众宣传设施和工业旅游项目等,请社会公众走进核电,开展经常性的主题宣传活动;涉核各企业积极利用公众开放日 (周) 、核安全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通过研讨交流、实地体验及媒体宣传等形式,开展区域性的主题宣传活动。
做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是全行业的共同责任。核能行业各界要始终弘扬和践行核安全文化,始终保持良好的核安全绩效,这既是公众沟通的坚强基石,也是公众沟通的最好内容。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凝聚全行业力量,共同构建行业公众沟通工作新格局,协力共创新时期我国核能公众沟通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核能和平利用造福人类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7日至8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2024年核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大会在深圳召开。国家电投集团核安全总监、副总工程师刘永德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和作专题报告。刘永德,1969年生,山东人,汉族,中共党员,毕
10月24日,国家电投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9次学习(扩大)会暨第15期国家电投大讲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安全的重要论述,以高水平核安全保障国家电投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围绕《构建严密的核安全责任体系,以高水平核安全保障核事业高质量
10月1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京组织开展2024年第三季度核安全形势分析活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并讲话。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全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核安全技术水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批准延续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证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批准延续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证的通知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6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致贺信。李强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核能是重要的清洁能源。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年来,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双方在核能开发利用、核安全与核安
9月3日,国家核安全局印发《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颁发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详情如下:关于印发《福建漳州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颁发前综合检查报告》的函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组织检
8月17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到红沿河核电调研。大连市副市长楚天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利民陪同调研。董保同先后到1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取水口冷源前线指挥中心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主泵电机情况,听取了红沿河核电冷源风险防抗体系建设、组织运作、技
8月19日,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同意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证信息变更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同意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民用核安全设备许可证信息变更的通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佳木斯电机股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6日,浙富控股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浙富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浙富核电”)近日收到国家核安全局通知。国家核安全局经过审查,决定向浙富核电颁发《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公告显示,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的取得,有助于拓展公司在民用核安全设备(堆内构件)的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核电厂消防站建设暂行规定》(国能发核电规〔2024〕47号)(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暂行规定》印发的背景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生产储存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核电厂消防站建设暂行规定》,国能发核电规〔2024〕47号,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核电厂消防站建设暂行规定》的通知国能发核电规〔2024〕47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为进一步
11月11日11时18分,中核华兴三澳核电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承建的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外穹顶结构顺利实现封顶,标志着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最高厂房主体结构全线完工,高度达63.4米,为后续1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和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其中外
10月29日,中核二四圆满完成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外穹顶混凝土浇筑,标志着2号机组主体结构全线完工,为后续开展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及冷态功能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漳州核电2号机组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其中外层安全壳分为筒体结构、半球形穹顶结构和外挂水箱三部分。本次混凝土浇筑为半球
10月18日7点16分,“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再传捷报,中核集团所属中国核建成员单位中核二二承建的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标志着该机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完成,为后续安装冷试及并网发电奠定坚实基础。当天,“钢铁巨兽”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缓缓将重达约415吨的外穹顶吊离地面,经过起钩、变
10月14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500kV主电源系统整组启动试验顺利完成,经省调批准,南山核电厂(漳州核电厂)500kV2号主变于2024年10月14日00:06进入24小时试运行,漳州核电2号机组成功实现了500kV主电源倒送电,为核电站的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500kV主电源倒送电是一项关键的电力工程操作,它通过将500kV
10月12日,生态环境部向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颁发运行许可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仪式并为漳州能源颁发许可证,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出席并见证颁证仪式。15时18分,漳州核电1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标志着机组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K-2/K-3项目是我国首次向国外成套出口的110万千瓦级商用压水堆核电站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路线。该工程所采用的由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自主研发的190kA发电机出口断路器成套装置(以下简称GCB),为国内首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用大容量发电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建成投运。三年来,持续向社会稳定输送清洁电力,充分验证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2024年9月19日上午8时,福清核电5号机组与电网解列,开始第3次换料大修(以下简称:503大修)。福清核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2024年9月12日,历经9天海上运输,装载着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的运输船,顺利在海南昌江大件运输码头完成交付。华龙一号反应堆压力容器由三部分组成:顶盖组件、容器组件以及紧固密封件,是反应堆压力边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安装有反应堆堆芯、堆内构件、堆内支承件,以及控制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11台
8月19日,国常会核准了5个核电项目。分别是:徐圩一期地点:江苏连云港业主:中核集团机组数量:3台机型: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陆丰一期地点:广东陆丰业主:中广核机组数量:2台机型:CAP1000招远一期地点:山东烟台业主:中广核机组数量:2台机型:华龙一号三澳二期(苍南核电)地点:浙江温州业主:
2024年8月8号,华能首个控股建设的“华龙一号”压水堆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首台主泵顺利发运,为主泵后续AC厂房拼装,引入核岛创造了坚实条件。反应堆冷却剂泵是一回路唯一转动设备,被称为核电厂的“心脏”,涉及水力、机械、力学、材料、焊接、电气、仪控等多个专业,是包含机械、电气、仪控、容器等
11月19日,中核集团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进行座谈交流并见证签约。自治区主席蓝天立,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许永锞,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出席会见。会上,玉林市与中国核电、自治区大数据局与同方知网
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2024第三届深圳核博会观察“核能作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关键力量,承载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核电已成为破解科学降碳和用能成本难题的重要选项,也成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前召开的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
11月15日,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商用工程——国家电投“暖核一号”正式启动第六个供暖季。本季供热面积增加约50万平方米,合计近1300万平方米,预计供出清洁热量460万吉焦,可节约原煤消耗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万吨,是烟威地区清洁供暖的重要保障。同时,世界首个具备供热调节能力的汽轮机再热调节阀投
11月12日,泰国微堆系统与设备发运仪式在中核集团原子能院举办,标志着泰国微堆项目正式迈入建造阶段。这是中核集团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核能安全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中国-东盟地区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中核智慧与中核方案。泰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办公室副总秘书长阿
近日,白宫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JohnPodesta)表示,随着美国政府公布到2050年部署200GWe核电容量的路线图,美国清洁能源转型(包括新核能)的势头不会逆转。白宫发布的路线图指出,美国要在205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需要建设1500~2000GWe的清洁发电装机容量,而核电将在这
全球气候峰会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发布文章:以核能解决方案应对气候变化。(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将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即COP29),与全球领导人和利益相关者一起强
11月4日,昌江核电公司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亚南海创新发展基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举行先进核能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先进核能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成立后,三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人才互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整合校、企、科研机构
2024年11月11日上午,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高质量创新发展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
据CNBC报道,为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提供动力的数据中心正在消耗越来越多的电力。公用事业公司正在争相寻找方法来供电不断增长的电力负荷。科技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核能,因为它是可靠的、无化石燃料的,并且不排放二氧化碳。(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但是,现在美国科技公司推动直接使用核
11月8日,河北省委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石家庄召开,审议通过中核雄安科技园产业地块设计方案,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产业园区规划正式落地。会议由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主持,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出席会议。会上,倪岳峰对中核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布局建设
11月5日下午,中核集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出席并见证。四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董卫民与中核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王学军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携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