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产业内一些技术检测公司应运而生,并逐步崭露头角。在燃料电池测试市场,大连锐格新能源已占据70%的市场份额。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及人类对环境要求的提高,各个国家对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开发日益增多。燃料电池是最有希望为汽车和居民提供清洁高效能源的技术之一。
燃料电池的测试不仅对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阶段至关重要,即使是在其投入使用之后对于维持电池的正常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国内著名的燃料电池院士衣宝廉曾表示:燃料电池的检测对推进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追赶上世界水平会有重大作用。
那么,燃料电池测试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意义如何?国内燃料电池测试市场现状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第一元素近日专访了大连锐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格新能源)总经理高鹏。
锐格新能源是国内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的专家,服务于全国近70余家客户,其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占全国市场总份额的70%左右。
大连锐格新能源总经理 高鹏
01第一元素: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大连锐格新能源的基本情况,锐格新能源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
高鹏:大连锐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研发、设计与生产为一体的新能源科技企业,总部位于大连。锐格新能源深耕于燃料电池测试领域,致力于技术创新及氢能产业的推广。
十余年来,公司凭借深厚的研发能力,精湛的技术实力,产品广泛服务于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领域、汽车行业等,用户遍布全国各地。切实解决了燃料电池研发、生产中的测试难题。
锐格新能源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
2006-2009年阶段:技术积累期
期间为燃料电池的科研单位和燃料电池生产企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系统部件研发,控制系统外包服务,测试台设计加工服务。
2009-2016年阶段:定制服务期
客户面向群体主要为科研院所及高校,企业用户相对很少。
2016-至今:产品定型期
产品定型及客户群体增加,主要为车企、车检单位、电池研发生产企业、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企业等。
大连锐格新能源总部
02第一元素:作为一家大型、专业的燃料电池检测企业,锐格新能源都有哪些核心技术和产品?
高鹏:锐格新能源的产品均基于自有专利技术而制造,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及系统控制软件均为公司自有技术,具有不可替代性。公司软硬件的自我开发是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和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系统的立家之本。
公司拥有与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相关的授权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专利1项、正在申请的发动机测试系统计算机软件专利6项。
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平台、燃料电池系统部件与EMC测试平台、燃料电池下线活化台、燃料电池双极板测试台、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实验室搭建等全系列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产品,产品应用于国内各大权威检测中心及检测基地,典型的案例有长三角氢燃料电池汽车检测中心以及位于江苏如皋的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氢燃料电池整车与部件检测基地。
03第一元素:您认为,燃料电池检测对于燃料电池产品本身重要性如何?以及对我国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高鹏: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可以说是水电解的逆反应,水电解是利用电力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燃料电池则是直接将氢气的化学能与氧气(空气中占21%)的电化学反应转为电能、热能和反应水。
虽然燃料电池的发电原理如此简单,但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受多项因素的影响,因不同的操作调节而有不同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变得异常复杂。
又因为它的发电特性,常常需要高精度的仪器去测量,才能判断燃料电池产品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所以在发展燃料电池技术的过程中,性能测试便成为重要的一环。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整合燃料电池系统,更是依赖这个精确测试技术的结果去匹配发展。因此,研究、掌握燃料电池的测试技术对燃料电池技术的建立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发展燃料电池测试技术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讲一下燃料电池检测对整个氢能产业发展的意义。
氢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需要各个环节的条件支持。其中燃料电池产品的电堆和系统的使用与操作,首先要经过研发和生产环节的各种运行评测,包括各种工况下的性能和操作技术的模拟评测。
但是国内目前对于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测试,尚受制于大型检测设备、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的供应不足。
大型检测设备的设计制造存在着核心技术难点,从完整的技术内容看,测试本身就是电堆的使用过程,需要用来开发和优化出使用条件,从检测中找出自动化的环境和功率响应策略,因此检测装备的控制能力要超过电堆的常规使用条件,与一套复杂的、完整的且可靠的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类似。
随着燃料电池发展的深化,检测项目的指标种类与难度也在增加。实验的代价和难度也会随着规格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因此,需要在部件、工艺技术、控制原理等方面做出大量的突破,并随时做出验证改进。
不同的测试设备用于燃料电池的生产和检测过程,如部件的检测用于部件生产和系统总装生产线,电堆和系统检测,包括环境模拟检测,可以直接用于国家机动车检测中心,不同层级的检测装备可以解决大型车辆企业对自身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通过在模拟的严酷环境条件中的使用,可以尽早发现产品问题,改进技术,降低产品风险和研发成本,并且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为大功率测试装备的供应提供技术基础,可以大大提高我国车用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的相关技术条件,更加有利于燃料电池的批量化生产,从而降低单价成本。
04第一元素:除了燃料电池检测设备之外,锐格新能源还提供哪些与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的检测产品和服务?
高鹏:锐格新能源深耕燃料电池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而详实的研发、测试和使用经验,可为燃料电池生产厂商和研发机构提供产线整套燃料电池测试设备。
具体包括:
极板测试:极板的测漏、流场阻力、电阻、透水率等测试和筛选;
燃料电池发动机子系统测试:测试氢气(燃料)、空气、冷却、控制等系统功能,及其配件、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测试,完成进厂检测和控制响应等预期性能评价。
燃料电池电堆测试和活化:为电堆的外漏、互串、气体阻力曲线、各项电阻等提供快速检测;提供常规活化方式装置,以及采用客户指定活化技术的试验台;测试电堆的各项基本性能,生成相关出厂检测报告。
能源管理:在多台电堆或发动机活化和运行过程中,对气源、电力、冷量等在实施综合管理,为客户降低峰值消耗提供精准技术方案,平衡最大容量,减少能源和人员需求,提升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管理水平,达到高效低耗的企业管理目标。
叠片测试:在组装燃料电池电堆之前,预先测定一定数量的电池组,避免直接装堆后不合格单电池更换的困难。
燃料电池发动机总装测试:对燃料电池发动机进行测试运行及在线监控,生产相关出厂检测报告。
随着氢能源产业政策的不断清晰,未来锐格新能源也会将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与利用纳入未来的产业规划中来。
05第一元素:国内燃料电池检测市场目前总体是一个什么情况?是否有相关的外国企业或外国产品存在?
高鹏: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良莠不齐。绝大部分企业均具有原产业链延伸的性质,属于近几年的新晋企业,缺少实际的应用经验与案例。锐格新能源的整体核心技术团队具有大连化物所的技术背景,均是专业的氢燃料电池的从业者。
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外品牌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国内目前的氢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与国外的设备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只不过近两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当前的情况是,纯科研类的、小功率的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国外品牌的占有率相对偏高些;而大功率的、生产实用型的企业还是偏重国内企业的设备。
每一套燃料电池的测试设备均需要进行严谨的现场调试,难度大、时间长、多系统联调联动,国内企业产品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及时,因此能够快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06第一元素:锐格新能源的燃料电池检测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如何?主要客户及商业案例都有哪些?
高鹏: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及今年的销售额来看,锐格新能源应该占有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市场份额的70%左右。目前我们已经服务于全国近70余家客户,百余台测试设备在稳定运行中。
随着国内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明晰,今年公司的销售额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年初的销售计划。今年比较有代表性的用户有: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如皋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检测中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试验研究所(天津汽车检测中心)等。
这些客户具有一个明显的特性--大功率测试设备的选用。目前锐格新能源的燃料电池测试设备已经具有150KW 的实际应用案例,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测试设备已经具有160KW 的实际应用案例,现阶段可以覆盖200KW的额定功率。
07第一元素:结合我国政策和市场情况,您如何看待燃料电池产品或其它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的检测产品的市场发展前景?
高鹏:目前全国汽车主机厂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研发参与者约40余家,双极板研发厂家约25家,膜电极研发厂家约14家,空压机研发厂家约10家、氢循环泵研发厂家约10家,燃料电池电堆企业约70~80家,产能约40万千瓦,国家级检测中心、省级检测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相关生产、研发、检测等产业链条均有涉及。
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明晰,原汽油车的相关配套企业均将加入氢燃电池发动机系统部件的研制队伍之中,相关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宽。
未来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的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整个氢能产业将会创造数万亿的巨大市场容量,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燃料电池的测试设备在整个氢能产业体量当中终究是非常小的一环,市场容量应该不会超过5~6个亿。
08第一元素:锐格新能源未来几年的战略规划是怎样的?
高鹏:锐格新能源确立了大连为主基地,以广州、上海为两翼的整体发展战略。
市场战略方面。坚持以技术为中心的开发方向不动摇,同时,从主观上提高产品的售后服务意识。
技术开发战略方面。锐格新能源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托,坚持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提出了一种具有突破潜力的新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新型电池原型装置,其单位重量的能量密度可达当前电动汽车所用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该成果有望推动交通方式向电动化迈进。相关研究成果于27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此次的新电池是一种燃料电池。
5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的通知(豫政办〔2025〕26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电力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医疗器械、船舶制造等产业,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先进装备产业集群。扩大特高压输电成套装备、换流阀等产业优势,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国氢科技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引领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全国6大核心制造基地从研发创新到规模化生产这些基地如何赋能绿氢时代?让我们一探究竟!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国内规模最大、产品链最完整的氢能产业基地依托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打造“制-储-运-用”一体化闭环自主研发的质子交换膜突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提到新型储能有储能电池本体技术、新型储能系统安全防护与智能测控技术2个方向可以申报。其中,高性能液流电池技术的考核指标为全钒液流电池额定功率≥70kW,体积功率密度≥160kW/m³,储能时长≥4
5月2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新能源”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通知指出,涉及光伏技术方向有4项:1.新型光伏电池制备技术1.AI同步辐射的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高通量协同研发与设计技术研究内容:开发60亿+参数的钙钛矿光伏电池专用大语言及材料生成式AI开源科学基础模型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5月25日,珠海市政府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合理控制煤炭消费量。推进现有煤电机组节能降耗。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按需逐步扩大Ⅲ类(严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对支撑电力稳定供应、电网安全运行、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的煤电项目及其用煤
5月26日,《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印发。文件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18.6微克/立方米以内,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标;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现有水平以下。全文如下:珠海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山西省科技厅对《关于“切实加大新能源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出台全省支持氢能源应用市场的政策”的建议》进行答复,其中指出下一步工作将着力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加速氢能科技成果转化。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27号建议的答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四方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储能方面,公司坚以“产品全栈自研、系统全域支撑”为目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网型控制技术、高压级联储能技术、高安全储能集成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和“高安全锂电储能系统集成关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9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发布《对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镇海区将利用在氢能交通应用和化工应用上的潜在优势,借助镇海危化品港口码头和镇海港区,积极研究绿氢、绿醇、绿氨替代,力争成为国际性的绿色船舶停靠基地、绿色能源贸易基地和重要消纳基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湖北调研。5月12日,在位于宜昌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丁薛祥调研有关“两重”项目规划论证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情况,登上“三峡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长庆油田第二口“氢代油”钻井先导试验在靖32-40井圆满完成。这次现场试验首次实现钻井过程100%“氢代油”作业,氢能设备连续稳定运行200余小时。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长庆油田积极探索“油气热电氢”融合发展新模式。2024年12月,长庆油田在国内率先开展“氢代油”钻井
“十五五”是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能源电力将持续处于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型的大趋势大环境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正以“三场替代战役”与“四大突破”为战略支点,开启一场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更将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规则。当欧美国家还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已用特高压电网贯通山河,以光伏矩阵点亮
近年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指引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25年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京隆重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造价管理报告2024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设质
5月27日,由郑州市工信局、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城乡建设局联合举办的2025第四届河南郑州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郑州新能源汽车及光储充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作为氢燃料商用车领域的先行者,宇通集团旗下客车、卡车、环卫产品组成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国富氢能发布公告,建议变更所得款项用途。根据公告内容,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4亿港元(约3.15亿元)。公司董事会决定将部分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约7810万港元(约7230万元)重新分配,用于在中国及海外开展氢能项目的投资与合作,包括制氢工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7日,氢动科技湖北氢动“氢车万里行”汉宜高速氢能冷链示范运行启动活动在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氢能冷链运输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为我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物流转型提供创新样本。自2020年国家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氢氨醇一体化逐渐成为了我国清洁能源消纳与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相关示范项目在国内密集落地。以绿氨为例,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的绿氨项目产能约190万吨/年,规划产能约1780万吨/年。蓬勃发展的现象背后,欧盟绿色认证体系与碳核算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26日,辽宁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显示,沈阳市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示范项目一期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完成备案。据了解,3月1日,辽宁省与中央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能建沈阳风光制氢融合生物质绿色醇油基地项目位于沈阳市康平县,意向投资金额320亿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5月26日,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集团”)、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节能”)与内蒙古一派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派氢能”)在北京伊泰大厦进行会谈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牵头在内蒙古围绕低碳绿色新能源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年来,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绿电年发电量超2100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8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亿吨。截至今年4月30日,内蒙古新能源总装机达1.38亿千瓦,同比增长37%,占电力总装机的比重达51.2%,同比提高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15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在城关校区组织召开了“共同熟化甲醇在线制氢技术并推动产业化项目”校内论证会。副校长陈熙萌参加会议。来自化学、材料、信息等领域的6位专家组成论证组,围绕技术成熟度、创新性、先进性和市场前景展开深度研讨。会议由资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