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和2018年相比,三星SDI、LG化学和SKI在2019年明显加大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纷纷斥巨资大幅扩充产能。目的都是想在动力电池产能上保持领先优势,在2020年开始集中释放,并到2025年左右达到数百GWh的规模。
(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 ID:weixin-gg-lb)
尽管2019年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的动力业务加速狂奔,但风光背后依然难掩其急于实现电池部门盈利的焦虑和在未来面临的挑战。
受全球汽车电气化进程加速推进影响,三星SDI、LG化学和SKI三家韩国电池巨头明显加快了其全球动力电池产能的建设步伐。
同时,上述三家电池企业也在2019年收获了巨额电池订单,电池业务营收大幅增长从而改善部门盈利情况,甚至实现扭亏为盈。
根据三家企业的产能布局地点以及投扩产时间节点来看,三星SDI、LG化学和SKI都将从2020年开始发力,并对其未来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前景和全球动力市场充满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韩系电池企业正在持续加码动力业务,但当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因此三家电池巨头能否在未来实现其战略目标还有待观察。
跑马圈地打响产能扩充赛
和2018年相比,三星SDI、LG化学和SKI在2019年明显加大动力电池领域的投入,纷纷斥巨资大幅扩充产能。目的都是想在动力电池产能上保持领先优势,在2020年开始集中释放,并到2025年左右达到数百GWh的规模。
从布局路线和投产时间来看,三星SDI、LG化学和SKI所采取的市场策略和客户目标相似,都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欧美两大市场,这表明这三家电池企业将在未来进行直接而激烈的竞争。
三星SDI:提升合资公司股权掌握主导权
2019年,三星SDI以3400万美元(约人民币2.39亿元)的价格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合资公司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15%提升至65%,成为了三星环新的第一大股东。
此举这被外界视为三星SDI重新加码中国动力市场的信号,目的是为了恢复其在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实力,为补贴取消之后的市场竞争做准备。
一旦补贴完全退坡,三星或将进一步强化其在合资企业中的主导权,不排除其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三星环新的唯一股东。
在提升持股比例的过程中,三星SDI还重启了三星环新的产能扩充计划。新项目将建设一条540万块120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一条540万块37Ah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新增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设备共221台(套)。
除了扩充中国产能之外,三星SDI也在积极扩充其欧洲工厂的产能。
2019年10月,三星SDI计划投入约合92亿的人民币扩建其叙利亚动力电池工厂,扩建后的工厂可满足5万辆电动车的电池需求。
此外,三星SDI还宣布将投资62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34亿元)在密歇根州底特律附近建设一座动力电池工厂,将作为三星SDI美国公司的电池组制造工厂、研发中心和汽车电池运营总部。
当前,三星SDI核心客户包括宝马、大众、沃尔沃、奥迪等,同时还在与克莱斯勒、福特及印度马恒达等主机厂磋商有关电动汽车电池组供应计划,并积极促进签订供应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受客户动力电池需求拉动且国内外ESS销售增长,2019年三星SDI的锂电池业务出现明显增长,甚至在第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并对第四季度持乐观态度。
►11月,三星SDI与宝马签署了价值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6.05亿元)的电池供应合同,供货时间为2021年到2031年;
►9月,三星SDI与德国动力电池系统制造商Akasol签署一项协议,三星SDI将于2020年至2027年向Akasol供应总容量达13GWh的锂电池电芯和模块;
►7月份,三星SDI与沃尔沃集团形成了战略联盟。三星SDI将为沃尔沃的电动卡车提供电池单元和模块,并将在其工厂中进行组装。
LG化学:在华规划电池产能超40GWh
2018年7月,LG化学宣布投资20亿美元在中国南京建设32GWh动力电池工厂。同年10月工厂动工,2019年10月已经量产。
2019年1月,外媒报道称LG化学计划总投资1.2万亿韩元(10.7亿美元),于2020年前在中国扩建两家电池工厂。10月,LG化学发布监管文件称,将向全资子公司LG化学南京工厂投资4.17亿美元(约合29.47亿元人民币),以满足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需求。
同年6月,LG化学宣布与上海华普国润(吉利汽车控股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项目达产后将形成10GWh的生产能力。
与此同时,2019年LG在上游材料等方面分别与天齐锂业、华友钴业、恩捷股份、赣锋锂业、格林美等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甚至斩获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电池订单。
从上述布局项目来看,LG化学已经将中国作为其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一系列布局之后其在中国市场的版图已初见雏形。后期或将与更多中国主机厂和电池厂合作,从而快速切入中国市场。
除此之外,LG化学也在扩充其在欧洲和美国的电池产能。一方面计划投资5.77亿美元(约合39亿元人民币)扩建波兰工厂;另一方面与通用汽车在美国成立合资公司。
在电池订单方面,LG化学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主机厂电动汽车销量大增。
目前,LG化学主要为大众、现代、通用、克莱斯勒、雷诺等国际主机厂供应动力电池,并于沃尔沃签署了为期10年的供货协议。
基于未来锂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LG化学还计划在2024年实现2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8.34亿元)锂电池营收,预计锂电池销量将达356GWh。
SKI:动力狂奔加码全球产能
和三星SDI、LG化学相比,SKI的动力电池业务规模较小,市场起步较晚,但自2017年开始加大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投资。其目标是在2025年跃居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份额排名第3。
自2018年以来,SKI在该领域的投资一直持平甚至超过了友商,计划在2025年实现锂电池产能超过100GWh。2019年,SKI多个电池产能扩充项目落地,同时斩获了多个电池订单。
2018年8月,SKI与北京汽车、北京电子控股合作在江苏常州成立了北电爱思特,产能规划为7.5GWh。2019年12月5日,北电爱思特正式竣工投产,将生产NCM811软包电池。
同月,SKI计划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8亿元)在江苏盐城建立一座新的动力电池工厂,主要供应在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此外,SKI还将与亿纬锂能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软包动力电池。
与此同时,SKI也在扩充其在匈牙利工厂的产能,并在美国新建电池工厂。还有消息称,SKI还将和大众在德国合作建立一座电池工厂。
自从SKI在2018年LG化学手中夺得了大众汽车的巨额电池订单之后,SKI的动力业务在2019年持续增长,成为了多家主机厂的电池供应商。
截至目前,SKI已经成为了戴姆勒、大众、现代、起亚、法拉利等国际车企的电池供应商,并正在与其它主机厂讨论合作。
三巨头背后的隐忧
从上述三家企业的产能布局和订单情况来看,三星SDI、LG化学和SKI的动力业务在2019年都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为其从2020年开始争夺全球动力市场打下了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三星SDI、LG化学和SKI在产品质量、技术、规模和客户群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其在未来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依然不小。
一方面,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对手快速崛起。除了韩系动力电池企业之外,包括松下、宁德时代、比亚迪、Northvolt等中日欧电池企业也在发力国际动力市场,对三家韩国电池企业形成直接冲击和挑战。
另一方面,电池价格持续下滑,企业盈利乏力。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降成本压力突出,当前主机厂都在要求电池厂大幅降价,导致电池企业盈利能力下滑。
当前三星SDI、LG化学和SKI三家企业的电池业务整体都处于亏损或盈亏平衡的状态,而电池价格持续下滑以及投资持续增加,或将使上述三家电池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企业盈利空间有限。
除此之外,韩系电池企业之间也还存在着一场“生死危机”。
当前LG化学与SKI正处于激烈的专利诉讼当中,双方都不愿意和解,甚至对对方提出限制其在美国生产销售动力电池的诉讼要求。而一旦败诉,对某一方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这场战斗如果持续下去,两家公司无论谁输谁赢,都会遭受致命打击,除非双方达成和解。而且这种纷争对汽车制造商来说也是一个挫折。”
这场争斗的激烈程度令韩国政府官员感到担忧,因为这可能同时损害两家公司的声誉,并让其他竞争对手从两家公司手中夺取市场份额。
总体来看,三星SDI、LG化学和SKI的一系列布局行动更像是一场豪赌,这也体现出了三家企业当前在动力市场上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尤其是在如何提升其电池部门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方面显得更为急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2GWh,环比下降0.03%,同比增长49.0%。1-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444.6GWh,累计同比增长67.1%。销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8.1GWh,环比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至3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221.8GWh,同比增长38.8%。据了解,3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1.9GWh,环比上升40.09%,实现大幅增长。另外,本次榜单排名有较大变化,松下从2月的第五位下浮到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协议,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其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德尔股份在5月8日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上海已经建成固态电池样品试制线,并在进行各项技术测试。目前公司具备了各类样品的试制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客户需求以及不同的技术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方案。公司将根据固态电池客户开发验证和市场需求情况,
日产汽车近日表示,决定放弃在日本九州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选址日本西南部九州岛,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日产汽车表示,这是其恢复业绩方案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采取扭亏为盈的行动。时间回溯至年初。今年1月22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上午,厚生新能源重庆基地首线投产暨二期开工活动举行。重庆厚生基地位于铜梁高新区,占地580亩,总投资65亿元,规划年产能近30亿㎡隔膜。一期首线已投产,剩余产线将于2025年陆续投产,一期达产后将年产锂电池隔膜12亿㎡;二期计划2027年底全部投产。项目由江苏厚生新能源科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以及一款将用于自动驾驶的电池包,均获得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至此,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瑞浦兰钧2024年营收增长29.44%至177.96亿元,经营效率稳步提升。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在“双重变革”的浪潮中前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价格战频发,贸易壁垒与复杂地缘政治,冲击着电池企业成本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型材料与工艺助力企业突破性能瓶颈,为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包括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发布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2025年4月汽车产销数据及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4月,汽车市场总体表现良好,产销较去年同期实现平稳增长。其中,内需潜力加快释放,起到较好支撑作用;出口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形势下保持稳定;新能源汽车表现活跃,产销延续快速增长态势。
2025年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1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5年4月比2025年3月公共充电桩增加9.2万台,4月同比增长34.1%。截至2025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39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83.4万台、交流充电桩215.7万台。从2024年5月到2025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8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5月9日,上海浦东新区对夏叶斐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的建议》提案做出答复。其中指出,目前,公共充电场站市场竞争激励,充电价格稳中有降。为鼓励专用充电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市级财政也对专用充电设施充电量给予补贴,并将补贴上限提高。原文如下:对浦东新区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广东深圳南山区印发《深圳市南山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新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应具备有序充电功能和接入虚拟电厂能力,鼓励存量充换电设施升级改造,示范建设光储超充和车网互动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第7号公告,公告显示,批准《氢气管道设计规范》《加氢站用隔膜氢气压缩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通信协议》等1128项行业标准。氢气管道设计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氢气管道设计总则、术语和符号、设计条件和设计准则、材料、组成件的
日产汽车近日表示,决定放弃在日本九州建造磷酸铁锂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选址日本西南部九州岛,投资1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日产汽车表示,这是其恢复业绩方案的一部分,公司正在采取扭亏为盈的行动。时间回溯至年初。今年1月22日,日产汽车公司宣布将在日本福冈县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9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电力需求响应交易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方案所指电力需求响应为削峰、填谷类需求响应,全省或局部范围出现电力供需平衡缺口,视情况启动。邀约型削峰响应补偿价格上限为2.0元/千瓦时。邀约型填谷响应补偿标准
5月9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巧克力换电块以及一款将用于自动驾驶的电池包,均获得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以下简称“新国标”)检测报告。至此,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全系量产品牌均通过新国标检测的企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