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984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安全局,并赋予其监督管理中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的职责和重任。从此,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从无到有,历经风霜雨雪,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核与辐射安全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十多年来,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程。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和创新,中国建立了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塑造了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干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
国家核安全局作为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始终倡导一种文化----即核安全文化,贯彻一项方针----即“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遵循“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监管原则,秉承“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监管作风,传承弘扬“核安全事业高于一切,核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严慎细实规范监管,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核安全精神,有效履行核安全监管职责。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事关公众健康、事关环境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将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建立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相关工作。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三十多年来,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始终保持良好安全业绩,核电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上述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发扬优良传统,总结先进经验,形成有效机制,做到十大坚持:
坚持文化引领。正确的观念、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始终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用文化的精神感召力、形象影响力、道德约束力,来深化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对安全的理解,并落实为自觉行动。通过努力,核安全文化从国际引入国内,在我们系统和行业,甚至全社会生根发芽。
坚持依法行政。重视法律法规的约束性作用,坚持将安全重要活动纳入依法管理范畴,确保监管活动始终依法开展;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所有监管行为均得到法律授权。严格依靠法制开展监管。
坚持依靠机制。立足监管实际,建立了一套审评、监督、执法、监测、应急机制,充分发挥机制作用,使各方力量、各种要素达到协调一致,确保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效能。全过程监督、全天候监测、审评AB角等有效机制,都为监督、审评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坚持接轨国际。参照国际标准,我国建立了一套接轨国际、立足国情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借鉴国际做法,构建了全面、有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模式,确保了我国核安全水平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发挥“后发优势”,学会“拿来主义”,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风险识别、风险源管理,制定分级管理措施。注重经验反馈,广泛汲取事故、事件教训,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注重事件、事故的调查处理,把事件、事故作为契机,努力发现并解决问题,深挖根源,消除隐患。
坚持从严管理。牢固树立“严”的意识,坚持从严管理,严就是对被监管者最大的支持,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坚持审评从严、许可从严、监督从严和执法从严,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坚持持续创新。创新驱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破解监管瓶颈。用改革创新思路推动历史遗留放射性污染、公众沟通、能力建设等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解决。
坚持夯实基础。以人为本,培育一支专业分工明确、年龄结构合理的监管人员队伍;致力于培养审评许可、监督执法、辐射监测、事故应急、经验反馈、技术研发、公众沟通和国际合作等综合能力;注重独立验证和校核计算软件的配套,注重安全试验验证平台和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坚持团结协作。始终倡导“一家人、一件事、一条心”的和谐理念,构建坚强、和睦、活泼的工作氛围。第一是“严”,做到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监管严格;第二是“和”,做到和睦相处,和气待人,和谐发展。第三是“进”,做到工作进步,能力进步,队伍进步。
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监管机构自身做好表率,严格自我约束,凡是要求被监管方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追求卓越,当好榜样,带动全行业持续改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认定的事坚定不移,一抓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
步入“十三五”,核与辐射安全又开始新的征程。2017年2月,国务院批准发布《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6项目标、10项重点任务、6项重点工程和8项保障措施,包括提升核设施安全水平、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核安保水平、核与辐射应急水平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等6项目标,明确了保持核电厂高安全水平、降低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环设施风险、加快早期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10项重点任务,以及核安全改进工程、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工程等6项重点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于2017年9月1日通过,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核安全领域的顶层法律,是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全面总结三十多年来核安全监管良好实践的成果,对保障核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核电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3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议,全国人大批准组建生态环境部,将原环境保护部的全部职能和其他部委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从环境保护部到生态环境部,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场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核与辐射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均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单元,也确立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以风险防控为核心,以依法治核为根本,以核安全文化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能力建设为支撑,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高效发展。要实现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监管者自身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的现代化,其核心是监管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为此,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最新安全标准和国际同行的良好实践,结合自身监管实践及发展需求,建立并维护一个集中统一、分工合理、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上下协同、运转高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夯实“四块基石”,强化“八项支撑”,形成法规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完整、技术能力强大、精神文化丰富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具备完善的核安全审评许可能力、监督执法能力、辐射监测能力、事故应急能力、经验反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公众沟通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为中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民众对核安全的关切日益增加,涉核舆情不断涌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核安全工作更加重视,批示指示明显增加,数量之多、关注问题之具体,前所未有。同时,我国核能核技术利用发展迅速,放射性废物不断累积,传统的核与辐射风险有所增加,核恐怖袭击、涉核项目“邻避”问题、朝核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风险此起彼伏,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转型发展的需求更迫切。
面对新形势,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工作重心上面临“三个转变”:在工作内容上,从建设项目审评监督向保障核设施持续运行安全转变;在工作模式上,从经验式监管向标准化规范化监管转变;在工作方法上,从抓顶层设计向抓全面落实转变。其中,工作模式的转变最为基础、最为关键、也最为紧迫,管理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管理体系建设是形势所需、当务之急,对自身能力提升、对事业长远发展、对提高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首先落实领导责任。领导层高度重视和推动,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落实,发挥示范作用,把思想统一到优化内部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建立长效机制上来。加强过程管控,强化制度执行,将管理体系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调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保障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维护和有效运行也需要每位核安全监管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和贡献。通过开展全员管理体系培训,充分认识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程序制度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肃性,提高全系统人员对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知责、履责、尽责。
核安全局承诺将认真履行管理体系所赋予的职责,并授权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对管理体系进行总体策划、管理和协调,定期组织开展独立评价和监督,针对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行动,必要时对管理体系文件和程序进行修改和升版。推进管理体系的执行落实和升级维护,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加强组织保障,组建专门团队,强化统筹协调,为管理体系的运维管理提供全面、长期、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五大建设”锤炼作风、打造队伍,以制度建设树立标准、明确规范,提高业务工作质量效益。不断识别内部问题和外部变化,构建学习型组织,持续自我优化完善,保持管理体系的先进性。
希望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所有相关组织和人员结合政治思想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核安全观,紧扣国家核安全战略,瞄准“两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将贯彻落实管理体系要求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融合,传承和弘扬核安全精神,认真执行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规范管理,传导压力,强化内外沟通协调,提升监管工作质量,降低监管风险,传承知识经验,齐心协力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生态环保铁军,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和职责。
每一位监管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优良传统,报告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保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有力、公平、合法、可信,并为公众认可,将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建成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使我国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 刘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昌江核电公司61人获颁“华龙一号”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标志着中国华能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实现“零”的突破,为昌江核电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以及华能核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拥有一定
核工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近期,随着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AI等再次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我国也提出建立数字中国的目标,具体到核电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的火热会给
2025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华能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交流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文峰,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涛等参加。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强调,要
2025年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颁发《广东台山核电厂3、4号机组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颁发《广东台山核电厂3、4号机组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通知中广核台山第二核电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办理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项目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请示》(台二核〔2024〕17号)及其
2025年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核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总经理高立刚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批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变更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活动范围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批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变更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活动范围的通知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颁发广东陆丰核电厂1、2号机组建造许可证。组织检查组对广东陆丰核电厂1号机组核岛现场准备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核安全审评和监督的结果表明广东陆丰核电厂的设计原则以及核安全相关活动符合核安全要求,已具备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条件。关于颁发广东陆丰核电厂1、2号机组建造许可证的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储能领域的创新引领者,运达股份旗下品牌——运达智储,携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VoltPack-L625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等6大新品“全家桶“亮相展会,通过技术展示、场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3月27日至28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上海召开核能企业专职董事座谈会。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电投集团核能企业立足集团作为我国核能技术创新和型号开发主体、三代核电规模化发展主体和现代非能动核电产业链建设主体的战略定位,从落实核安全责任、提升建设运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昌江核电公司61人获颁“华龙一号”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标志着中国华能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实现“零”的突破,为昌江核电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以及华能核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拥有一定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现场释放江西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浇筑第一罐混凝土(以下简称FCD)控制点。华东监督站始终关注天红研究堆的建设进程。春节前,组织对天红研究堆反应堆主厂房FCD现场准备情况开展核安全监督检查,对项目质量保证实施、人员配置、施工条件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北极星将长峡电能、浙江新能、通威太阳能、广东电力新疆、扬州阿特斯招聘合集整理见下:长峡电能(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批准,由三峡电能有限公司、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诚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肥中祥电力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同出资成立的混
4月11日,中广核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中广核新能源新疆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0MW陆上风电项目及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项目开标,三个项目总计装机容量500MW。其中:电气风电预中标300MW,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11日,中国中原召开干部大会,宣布集团公司党组关于中国中原领导班子调整的有关决定。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刘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中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革主持会议。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副主任孙占辉宣读了任免决定:推荐毛亚蔚任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