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984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安全局,并赋予其监督管理中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的职责和重任。从此,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从无到有,历经风霜雨雪,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核与辐射安全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十多年来,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程。通过不断探索、学习、实践和创新,中国建立了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塑造了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精干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
国家核安全局作为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始终倡导一种文化----即核安全文化,贯彻一项方针----即“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遵循“独立、公开、法治、理性、有效”的监管原则,秉承“严之又严、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监管作风,传承弘扬“核安全事业高于一切,核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严慎细实规范监管,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核安全精神,有效履行核安全监管职责。
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事关公众健康、事关环境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对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将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建立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相关工作。我国是核能核技术利用大国,三十多年来,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始终保持良好安全业绩,核电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上述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发扬优良传统,总结先进经验,形成有效机制,做到十大坚持:
坚持文化引领。正确的观念、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前提。始终重视核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用文化的精神感召力、形象影响力、道德约束力,来深化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对安全的理解,并落实为自觉行动。通过努力,核安全文化从国际引入国内,在我们系统和行业,甚至全社会生根发芽。
坚持依法行政。重视法律法规的约束性作用,坚持将安全重要活动纳入依法管理范畴,确保监管活动始终依法开展;坚持依法行政,确保所有监管行为均得到法律授权。严格依靠法制开展监管。
坚持依靠机制。立足监管实际,建立了一套审评、监督、执法、监测、应急机制,充分发挥机制作用,使各方力量、各种要素达到协调一致,确保了监管效率,提高了监管效能。全过程监督、全天候监测、审评AB角等有效机制,都为监督、审评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坚持接轨国际。参照国际标准,我国建立了一套接轨国际、立足国情的核与辐射安全法规体系;借鉴国际做法,构建了全面、有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模式,确保了我国核安全水平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发挥“后发优势”,学会“拿来主义”,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风险识别、风险源管理,制定分级管理措施。注重经验反馈,广泛汲取事故、事件教训,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并督促落实。注重事件、事故的调查处理,把事件、事故作为契机,努力发现并解决问题,深挖根源,消除隐患。
坚持从严管理。牢固树立“严”的意识,坚持从严管理,严就是对被监管者最大的支持,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坚持审评从严、许可从严、监督从严和执法从严,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坚持持续创新。创新驱动,通过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破解监管瓶颈。用改革创新思路推动历史遗留放射性污染、公众沟通、能力建设等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的解决。
坚持夯实基础。以人为本,培育一支专业分工明确、年龄结构合理的监管人员队伍;致力于培养审评许可、监督执法、辐射监测、事故应急、经验反馈、技术研发、公众沟通和国际合作等综合能力;注重独立验证和校核计算软件的配套,注重安全试验验证平台和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坚持团结协作。始终倡导“一家人、一件事、一条心”的和谐理念,构建坚强、和睦、活泼的工作氛围。第一是“严”,做到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监管严格;第二是“和”,做到和睦相处,和气待人,和谐发展。第三是“进”,做到工作进步,能力进步,队伍进步。
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监管机构自身做好表率,严格自我约束,凡是要求被监管方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追求卓越,当好榜样,带动全行业持续改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认定的事坚定不移,一抓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
步入“十三五”,核与辐射安全又开始新的征程。2017年2月,国务院批准发布《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6项目标、10项重点任务、6项重点工程和8项保障措施,包括提升核设施安全水平、核技术利用装置安全水平、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核安保水平、核与辐射应急水平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等6项目标,明确了保持核电厂高安全水平、降低研究堆及核燃料循环设施风险、加快早期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10项重点任务,以及核安全改进工程、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工程等6项重点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于2017年9月1日通过, 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核安全领域的顶层法律,是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全面总结三十多年来核安全监管良好实践的成果,对保障核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核电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3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议,全国人大批准组建生态环境部,将原环境保护部的全部职能和其他部委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生态环境部对外保留国家核安全局牌子。从环境保护部到生态环境部,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场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核与辐射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均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单元,也确立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以风险防控为核心,以依法治核为根本,以核安全文化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能力建设为支撑,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安全水平,保障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高效发展。要实现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的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监管者自身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的现代化,其核心是监管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和精细化。为此,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最新安全标准和国际同行的良好实践,结合自身监管实践及发展需求,建立并维护一个集中统一、分工合理、资源整合、流程优化、上下协同、运转高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
通过夯实“四块基石”,强化“八项支撑”,形成法规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完整、技术能力强大、精神文化丰富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具备完善的核安全审评许可能力、监督执法能力、辐射监测能力、事故应急能力、经验反馈能力、技术研发能力、公众沟通能力和国际合作能力,为中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民众对核安全的关切日益增加,涉核舆情不断涌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核安全工作更加重视,批示指示明显增加,数量之多、关注问题之具体,前所未有。同时,我国核能核技术利用发展迅速,放射性废物不断累积,传统的核与辐射风险有所增加,核恐怖袭击、涉核项目“邻避”问题、朝核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风险此起彼伏,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转型发展的需求更迫切。
面对新形势,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工作重心上面临“三个转变”:在工作内容上,从建设项目审评监督向保障核设施持续运行安全转变;在工作模式上,从经验式监管向标准化规范化监管转变;在工作方法上,从抓顶层设计向抓全面落实转变。其中,工作模式的转变最为基础、最为关键、也最为紧迫,管理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管理体系建设是形势所需、当务之急,对自身能力提升、对事业长远发展、对提高安全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首先落实领导责任。领导层高度重视和推动,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落实,发挥示范作用,把思想统一到优化内部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建立长效机制上来。加强过程管控,强化制度执行,将管理体系执行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调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落到实处、不打折扣,保障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核与辐射安全管理体系的维护和有效运行也需要每位核安全监管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和贡献。通过开展全员管理体系培训,充分认识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领会程序制度的科学性、专业性和严肃性,提高全系统人员对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和规范要求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知责、履责、尽责。
核安全局承诺将认真履行管理体系所赋予的职责,并授权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对管理体系进行总体策划、管理和协调,定期组织开展独立评价和监督,针对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并采取相应的改进行动,必要时对管理体系文件和程序进行修改和升版。推进管理体系的执行落实和升级维护,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加强组织保障,组建专门团队,强化统筹协调,为管理体系的运维管理提供全面、长期、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五大建设”锤炼作风、打造队伍,以制度建设树立标准、明确规范,提高业务工作质量效益。不断识别内部问题和外部变化,构建学习型组织,持续自我优化完善,保持管理体系的先进性。
希望从事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所有相关组织和人员结合政治思想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核安全观,紧扣国家核安全战略,瞄准“两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将贯彻落实管理体系要求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融合,传承和弘扬核安全精神,认真执行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规范管理,传导压力,强化内外沟通协调,提升监管工作质量,降低监管风险,传承知识经验,齐心协力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生态环保铁军,履行党和人民所赋予的使命和职责。
每一位监管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优良传统,报告管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保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有力、公平、合法、可信,并为公众认可,将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建成国内权威、国际一流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机构,使我国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 刘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4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在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兆开的陪同下调研上海电气核电产业。董保同一行首先来到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实地走访大型铸锻件生产车间,深入了解上海电气核电大型铸锻件工艺、质量管控及核电产业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2025年第一批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名单》,昌江核电公司61人获颁“华龙一号”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标志着中国华能压水堆操纵人员执照实现“零”的突破,为昌江核电后续冷试、热试、装料和商运等关键节点以及华能核电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拥有一定
核工业正迎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近期,随着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AI等再次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热点。数字化、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焦点,我国也提出建立数字中国的目标,具体到核电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的火热会给
2025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华能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交流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文峰,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涛等参加。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强调,要
2025年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颁发《广东台山核电厂3、4号机组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颁发《广东台山核电厂3、4号机组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通知中广核台山第二核电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办理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项目场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请示》(台二核〔2024〕17号)及其
2025年2月1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核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总经理高立刚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3月10日,中核二三举行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工仪式。随着3号机组主管道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成,标志着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成关键里程碑顺利实现,为后续冲堆及冷试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雄、工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凯,中核工程徐大堡项目部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而,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未来核聚变能源将与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形成怎样的能源架构?在核聚变能研发过程中,中国如何统筹“国家队”与市场力量……今年“两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
2025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华能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交流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文峰,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涛等参加。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强调,要
2025年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
2月23日至24日,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在大连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干字当头、勇于争先,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全力实现首季“开门红”,当好三年行动决战决胜“跳高队”,为奋力谱写
4月30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收集《江苏省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版)》意见的公告,计划自5月份起,参考新版规则开展调电验证。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一类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根据国家政策参与现货市场交易。其中,参与中长期交易的公用燃煤
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范围停电,导致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波及逾5000万民众。(来源:东亚能源产业观察nbsp;作者:天津景钰信息咨询)受此影响,西班牙全境约116列火车停运,马德里等多地地铁关闭,医院启动应急供电设备,马德里网球大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支持能源领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吴迪副院长杨雷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下称《通知》)公开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持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加快高
4月29日,中核集团创新产业集群布局雄安新区暨雄安科技园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项目现场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活动前,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4月29日,春光明媚,江苏能源领域迎来一标志性时刻——江苏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在连云港市后云台山隆重开工。江苏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由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等股东方共同投资开发建设,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6.6亿元,规划装机4台30万千瓦
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支撑有力空间广阔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明确要求。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
4月2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法国电力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于云飒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启钊,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尚为邻参加会见。温枢刚对于云飒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公司基本情况。温枢刚表示,法国电力集团与中国企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