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当如何抓住机遇、步步为营,如何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Henrik Stiesdal 接受专访,为中国海上风电发展提出有益建议。1991 年,Stiesdal 负责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丹麦 Vindeby 海上风电项目 ;2009 年,他负责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漂浮式兆瓦级风电机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 Hywind 漂浮式风电项目。数十年如一日,目前他仍然活跃在创新一线,为漂浮式海上风电鼓与呼。
海上风电发展形势
《风能》:您带领团队在 1991 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风电场——丹麦 Vindeby 海上风电项目。此后,海上风电产业有哪些重大发展?
Stiesdal:海上风电产业主要的发展是机组的大型化和工业化,也是这两个因素使得海上风电在最近五年内经历了大幅的成本下降。大型整机制造商的机组目前已经具备高度的可靠性,比如欧洲两大巨头整机制造商西门子-歌美飒和三菱重工-维斯塔斯,即使算上定期维护的停机时间,机组可利用率也可超过99%。有今天这样的成果,并非某一个因素的作用,而是所有供应商几十年来精益求精的结果。
《风能》:您可以再解释一下这点吗?
Stiesdal:以前,不定期维护是影响度电成本的一个显著要素。在过去几年里,由于最新几代机组可靠性的提升,这个成本要素已经降到较低的水平。整机商已将欧洲的机组可利用率水平提升至 99% 以上。
《风能》:当前欧洲海上风电行业有哪些特征?是否有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其发展?
Stiesdal:整个欧洲海上风电行业已经越来越专业化,拥有高度成熟的产业链。同时,也存在非技术和非商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它们来自于政策和管理方面。欧洲国家在海上风电整体规划和进程层面并非如人所愿。众所周知,海上风电产业是高度资本密集型产业,并不希望政策和管理方面出现不确定性,或者缺乏长期规划。
《风能》:哪些欧洲国家有过这种情况?
Stiesdal:几年前,德国政府对拓展未来海上风电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此外,法国政府无法兑现其对海上风电的规划目标。这些例子都在非常负面地影响着整个市场的确定性。
《风能》:欧洲海上风电市场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
Stiesdal: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来自于更大型化的机组和更加工业化的配套设施。当前海上风电机组已经具备高水平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工业化程度,这些方面的进步需要继续,但是更重要的是必须寻求同等水平的配套设施方面的创新和工业化,比如基础、海缆、变电站等。
尊重创新与挑战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周期较短、节奏较快,一方面更加冒险,另一方面也有更多国外经验可借鉴。
《风能》:中国海上风电正朝着规模化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欧洲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给中国?
Stiesdal:好问题!我有几点主要的观察 :
最重要的因素是框架条件需要清晰、可预期。需要明确如何完成项目核准、如何并网、如何确保长期收益(无论是固定电价还是长期购电协议,或其他电价形式)。
整个体系(监管机构、设计院、认证机构、开发商等)应该积极看待创新,避免在设计或认证要求等方面过于保守。
同时,执行项目的主体(风电机组整机商、配套设施制造商、吊装施工单位等)应保持对挑战的尊重!
最后,寻求与经验丰富的开发商和拥有可靠海上风电运行业绩的其他参与者(施工单位、咨询机构,或许还有供应商)进行合作,是比较直接能够获得欧洲经验的方式。
《风能》:具体哪种合作方式更有帮助?
Stiesdal:与一到两家欧洲海上风电机组制造商合作会很有帮助。西门子-歌美飒已经与上海电气在合作,我不知道三菱重工-维斯塔斯对这类合作是否感兴趣。因此,对中国开发商来说,更容易的方式是与 Ørsted、Innogy、Vattenfall、CIP 等经验丰富的海上风电企业合作。
《风能》:中国海上风电在急速前进的同时,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欧洲海上风电发展过程中有没有类似的担忧和问题?
Stiesdal: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来看欧洲海上风电的几个典型项目(见下图▼)。
其中 4# 项目(Horns Rev)是一个真正灾难性的项目——所有的机组不得不被拆卸,运回岸边,翻新之后再重新吊装。6# 项目(Arklow Bank)也是一个半灾难性的项目,导致供应商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里淡出海上风电领域。
回想起来,欧洲海上风电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周期并因此受益,从试点项目到第一批真正大型的海上风电项目历时 20 年。这期间出现了一些灾难性项目,不过这些项目都被同级别的成功项目所弥补。另外,这些灾难性项目得以补救,并且所有出问题的机组被修复后都已稳定运行了10多年。欧洲海上风电在配套设施方面也犯过错误,例如腐蚀问题、海缆破损问题等,不像现在这么坚固。
很显然,中国在经历类似的发展周期,不过节奏更快,从 2010 年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到现在一批真正大型的海上风电项目,花的差不多只是欧洲的一半时间,这肯定是更加冒险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已经有很多欧洲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帮助消减风险。大型供应商也今非昔比了,现在有更多的公司活跃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国也可以得益于此。
我为欧洲经验感到很欣慰,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所有的机组基本上都在以较高的可利用率运转着。我也有信心中国海上风电市场可以运行得很好。
热情依旧 乐趣无穷
《风能》:您拥有数百项发明专利,是什么激发了这些开创性工作?
Stiesdal: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的主要灵感来自对技术魅力的痴迷和降低丹麦能源对外依存度的渴望。当时只是希望全国电力系统中能够有10%的风电,现在这个比例已经达到 45%。当加入维斯塔斯(1979年),后来进入Bonus(1987年),我的焦点有所改变。对技术魅力的痴迷仍然在,不过转变为公司层面的焦点——以创新实现公司稳定增长。大概从 1990年开始,我对气候变化的担忧越来越深,这也逐渐成为了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自2010年开始,我的主要驱动力是“人们不必为负担不起绿色能源而担心”,希望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使其成为可负担的能源。
《风能》:您几年前发明了开源漂浮式海上平台,目前的进展如何?
Stiesdal: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这个开源方法当时没有实现商业化,虽然大学很喜欢,咨询机构很喜欢,但是开发商不想要,他们不想分享经验。面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使其商业化。所以,我做了一些工作,成立一家公司,现在开发商很感兴趣!
这个开源基础属于张力腿平台(TLP)类型,不过当我将其商业化时,选择了杆状浮标(sparbuoy) 作为参考实例, 也就是我们正在做的TetraSpar漂浮式基础。这个开源概念可以被用作任何已知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类型——Spar 平台、半潜式平台、张力腿平台,也可以被用作固定基础变体,TetraBase便是一个例子。
《风能》:您曾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进入风电行业探索新领域,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话?
Stiesdal:是的,非常简单:从气候变化而来的威胁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需要尽快缓解这种状况。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海上风能资源是巨大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投身于这项技术就是投身于当今最具前景一个领域。此外,这项工作还充满了挑战性和趣味性,投入进去,乐趣无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4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国家级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怀柔实验室调研,与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座谈交流。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参加座谈。汤广福对张传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在能源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回顾了与相关
4月14日,国家电投集团福建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2批招标(宁德深水B-1区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福鼎B-2区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及其他技术咨询服务)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两个标段。标段1:宁德深水B-1区3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及其他技术咨询服务中标候选人第一名:福建省水利水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近日,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项目成功完成两台新型基础#x2014;#x2014;单桩-摩擦筒基础的精准沉贯施工。该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三峡上海院承担勘测设计工作。大连庄河V海上风电场是辽宁省重点清洁能源项目,风电场位于大连庄河海域,总装机容量250兆瓦,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超7.5亿度,可满足约40
今日,中核集团发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金风科技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100600.5万元。此前招标公告显示,项目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7km,最远端距离陆岸57.6km。徐闻东场址二水深约为10m~26m,规划场址面积为34k㎡。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交三航局中标广东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中标金额约2.87亿元,计划工期487日历天。该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水深超过50米,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项目拟建设1台16兆瓦漂浮式风机,采用四立柱半潜式基础,结合动态
自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陆域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来,风电行业对意见稿中新建风电项目的风机应距离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等不得小于700米这一规定众说纷纭,观点不一。在正式通知还未发布之前,北极星风力发电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行业人士意见,简单分
BNEF最近发布的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报告显示,风能、太阳能和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预计将在2025年进一步下降2-11%,比去年的下降趋势更低。报告指出,全球几乎所有市场的新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的生产成本已经低于新建煤电厂和天然气发电厂。与此同时,中国清洁技术制造产能过剩导致各国以进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自外媒获悉,2月3日,美国能源巨头DominionEnergy宣布,弗吉尼亚海岸海上风电项目(CVOW)的总成本预计增加了9%。此外,DominionEnergy表示,总装机量2600MW的CVOW项目现已完成约50%,并有望在2026年底按时完工。DominionEnergy表示,估计该项目总成本(不包括融资成本)将从98亿美元
“源荷协同,应该也必将成为风电技术创新的下一个突破口。”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文忠在题为《源荷协同引领新跨越》专题报告中提出,当今风电已处于技术变革的前夜,源荷协同是风电第三次技术跨越的希望所在。风电行业临界点出现近年来风电繁荣背后的技术推动力,排在首位的无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白城能投集团发布两个风电项目EPC总承包公示,分别为大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通榆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据悉,大安30万千瓦风电项目工程EPC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为11.8608亿
10月16—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将再次汇聚全球目光。在开幕式上,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高罗柯先生进行了致辞。以下是他的致辞内容:尊敬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看到了风能以及中国的风能大会暨展览会的长足进步,非常感谢主办方,我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年北京国
受风光大基地市场推动,2024年风电大基地项目EPC招标密集发布。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对于大唐、华电、内蒙古能源等重点基地项目的统计,年初至今,风电EPC价格已经由前两年的3-4元/W左右,降低至当前的约1.35-3元/W(不含风机设备),以及2.2-4.1元/W(含风机设备)价格区间。当然,南北方不同的地貌地形
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具有风速大、资源丰富、不占耕地等显著优势,将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海上风电叶片将成为市场需求新增量。根据全球风能协会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1),目前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仅达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000GW)的2%。未来10年,海上风电新
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中,可再生能源的成本效益越来越高。即使没有补贴,可再生能源通常也是最便宜的选择。下图综合了Lazard的最新年度度电成本(LCOE)报告中反映的数据,揭示了2024年哪些电力来源最贵、哪些最便宜。报告显示,陆上风电也是最便宜的电力,美国陆上风电在有补贴情况下的成本接近为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1、275MW!3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4月2日,宝鹰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旦华复能(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莒南沂唐新能源有限公司、莒南唐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临沂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风电项目核准批复文件。根据公告,具体项目包括莒南沂唐135MW分散式风电项目、莒
今年以来,中船科技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178”总体工作要求,以公司“126433”工作推进体系为行动指南,全体干部职工以“起步提速、开局争先”的奋进姿态,铆足干劲、拼搏奋进,全力以赴抢抓资源开发和市场订单、谋划科研创新、推进生产交付等重点工作,以首季“开门红”为全年“满堂彩”奠定坚实基础。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交三航局中标广东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中标金额约2.87亿元,计划工期487日历天。该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水深超过50米,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项目拟建设1台16兆瓦漂浮式风机,采用四立柱半潜式基础,结合动态
1、龙源电力取得700MW海上风电项目开发路条!近日,龙源电力福建公司取得福建福鼎B-1区7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函,项目规划装机容量700兆瓦,配套建设70兆瓦/140兆瓦时储能设施。2、最大单机18MW!浙江再公布一批重大海风项目近日,《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2025年实施计划第一批
3月17日,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TOP10,东方电气跃升至全球第七位,较上年排名提升三位。数据显示,全球风电开发商2024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21.6吉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09.9吉瓦,占比90%;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7吉瓦,同比增长6%。东方电气以8.4吉瓦新增装机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三峡能源发布16MW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据悉,该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本次招标范围包括1座漂浮式风电机组的基础平台建造、运输、风机吊装、海上就位安装,系泊系统采购、制作与安装,吸力锚制作及安装,动态海缆(含动
汪令祥:步履不停,守正创新,拥抱风电上升周期汪令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风能事业部总裁回望一年征途,中国风电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大功率化推进下蓬勃发展,逐步跳出降价怪圈,回归本质。展望未来,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命题。理性竞争,紧随大兆瓦主旋律随着风电市场的快
王勇:这是深耕耘、勇破茧、共发展的一年王勇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时光,倏忽而逝。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风电需求迎来了高景气周期,风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电气风电与中国风电行业共成长。这一年,我们在创新中深耕,于破茧中飞跃;这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
2月24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布《2024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明阳智能凭借1229万千瓦的风机新增装机容量位列榜单第三。其中,明阳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占比达31.3%。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推动者和技术引领者,明阳持续推动风电技术创新浪潮,不断延拓风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