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0年7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同志在武汉与世长辞。
巍巍三峡工程,凝结着几代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数以万计的建设者中,郑守仁院士尤为特别。他是“大坝的基石”,他是“当代的大禹”,作为一名水利工程师,三峡工程是郑守仁院士治水生涯的巅峰杰作。
三峡之子,魂归三峡。
全体三峡人深切缅怀郑守仁院士,郑守仁院士永远活在三峡人心中!
我们不会忘记,郑守仁院士不居功、不争名,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郑守仁院士从小就立志要当水利工程师,为家园解除洪灾威胁,为家乡父老造福。从陆水到乌江渡,从葛洲坝、隔河岩、再到三峡,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一脚踏进长江,就把毕身的心血奉献给了这条中华大地上的母亲河。工地迁到哪里,他就把家安在哪里,为三峡工程设计、施工,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及围堰设计施工等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浩浩长江上耸立起中国治水史上的两座丰碑,郑守仁院士的名字当之无愧地镌刻在上面。
我们不会忘记,郑守仁院士创新引领、攻坚克难,带领三峡设计团队攀登世界大坝建设高峰。三峡工程号称“全球一号水电工程”,是水电领域世界级难题“题库”。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郑守仁院士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带领广大技术人员,实事求是、不失时机地组织、研究、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在许多关键项目上起到了技术把关作用,尤其在三峡工程两次大型截流设计中的技术主导作用十分突出,把一个个问号变成了惊叹号。
我们不会忘记,郑守仁院士持之以恒、敢于负责,始终对工程质量一丝不苟。“千年大计,国运所系”,三峡工程的质量关乎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数十年来,郑守仁院士始终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镌刻在心里,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是他始终不渝的信念。大会小会,郑守仁院士必讲工程质量,反复强调“三峡工程的成败首先在设计,一流的设计才有一流的工程”。每一块大坝基石、每一项分部工程、每一个项目工程的验收,郑守仁院士都严格要求设计人员,同时也严格要求参建各方。
我们不会忘记,郑守仁院士牢记誓言、淡泊名利,始终践行水利行业精神。“这不是个人的功劳,而是群体的功劳,领导这么信任我,让我负责这项工作,责任是主要的,经济上的需求是次要的。我们搞技术工作的会把这些东西都看得比较淡薄一些。”郑守仁院士一生坚持将自己的奖金全部捐出,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对三峡工程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所有热情,忘我忘家、拼命工作。郑守仁院士是“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精神的忠实实践者,是“献身、负责、求实”水利行业精神的具体化身。
大江东去,大坝巍然,江水呜咽,山河同悲!
这座傲立世界水电之巅的大国重器,凝聚了中国优秀水利工程师的心血智慧,见证了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映照了郑守仁院士报效祖国和热爱长江的赤子之心。
郑守仁院士的忠魂与三峡大坝同在!郑守仁院士千古!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四日
郑守仁院士简介
郑守仁院士1940年1月出生,安徽颍上人。196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原华东水利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学习。1963年8月毕业分配到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历任施工设计处导流组副组长、副处长、处长,长江委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守仁院士从事水利工作50多年来,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导截流设计、隔河岩等现场全过程设计,主持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工作。他常年驻守工地,被称为“工地院士”;刻苦创新,带领设计团队勇攀世界大坝建设高峰,为推进长江水利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作出卓越贡献。
郑守仁院士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钱正英奖、省部级劳模、“隔河岩工程建设有特殊贡献者”“三峡科技创新终身成就奖”、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新中国成立70年“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称号。
(简介来源: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官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4月15日,三峡建工在哈尔滨组织召开湖北南漳抽蓄电站机组第一次设计联络会,三峡建工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唐波,哈尔滨电机厂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湖北南漳抽蓄电站建设进展和机组合同执行情况,与会各方围绕机组现阶段设计成果、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等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会议指出,
在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六座梯级电站构成的长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上,梯级水电站因厂制宜,锚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赋能水电行业提质增效。三峡小微特开设“大走廊新活力”专栏。近日,三峡电源电站X1号机组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启动试
今年一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一季度,三峡水库结合电力负荷及下游用水需求,最小日均出库流量7120立方米每秒。截至3月31日,三峡水库水位已消落至162.5米,在年度枯水期间累计向下游补水约46亿立方米,为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近期,葡萄牙电力公司(以下简称“葡电”)董事会主席安东尼奥·洛波·泽维尔一行到访三峡集团。在参观三峡工程期间,泽维尔接受了中能传媒记者专访,就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效益、能源企业引领转型发展、葡电与三峡集团合作前景等话题分享了观点。“三峡工程的效益远不止于能源”访问期间,泽维尔参观了三
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全会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便包括“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25年1月7日,中核集团子公司北京中核华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华辉”)在雄安新区完成了注册,成为了2025年首批进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之一。在中核华辉注册的同日,另一家电力央企国家电投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月8日,长江电力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同意詹平原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决定聘任张传红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张传红先生简历男,1970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高级会计师,中共党员。历任原葛洲坝电厂财务处会计、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三峡人初心如磐守护江河安澜,实干为要支撑能源安全,勇攀高峰赋能科技攻关,向绿而行推动主业发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在新春来临之际,《中国三峡工程报》启动“新春走基层”主题采访
2024年,三峡工程全年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生态等综合效益全面发挥,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防洪减灾成效突出。汛期,长江流域发生3次编号洪水,1号、2号洪水期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126.8亿立方米,最高拦洪水位166.55米,有效避免长江中下游约700公里河段超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谨向关心支持三峡集团的各级领导、合作伙伴,向所有三峡人及家属致以最真挚的新年祝福!2024年,我们乘时代之风、扬奋进之帆,在三十年积淀基础上,踏上强化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征程。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12月16日,湖北±500千伏宜都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改造工程进入调试阶段。改造期间,国网湖北直流公司应用新技术提升改造施工质效,将原计划的75天工期缩短为60天。宜都换流站是三峡工程配套工程宜华直流的送端站。该站控制保护系统运行18年来故障率逐年上升,原厂为外国企业,备品备件已停产,采购困难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我们即将迎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30年,在岁月的长河里是如此微渺,但对一家企业而言,足以跨越山海、行程万里,创造定格时代的精彩华章,凝练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出发之时,三峡集团肩负中华民族苦等百年的治水梦想,扎根长江全面负责三峡工程建设,开启筚路蓝
雷鸣山王琳署名文章:弘扬“为我中华志建三峡”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12月13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湖北武汉组织召开《三峡(正常运行期)—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2019年修订版)(以下简称《调度规程(修订)》)技术审查会。本次会议是长江委受水利部委托,组织对三峡集团报送水利部的《调度规程(修订)》进行初审。会议成立了由长江委副总工胡维忠任组长
10月31日8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高程175米,顺利完成201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任务,为今冬明春的供水、航运、生态、发电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展示了三峡工程的大国重器形象,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大礼。高程175米,是三峡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是三峡工程全面发挥各项功能的重要标志。三峡工程2008
根据水利部批复,在确保长江防洪安全和充分考虑中下游用水需求的前提下,三峡水库201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于9月10日零时启动,起蓄水位为高程146.73米,库区水位进入连续涨升阶段。本次试验性蓄水任务完成后,将为今冬明春的航运、供水、生态、发电等提供有力保障。今年是三峡水库175米试验性蓄水的第十
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华能澜沧江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水力式升船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4年,华能景洪水电站通航建筑物决定采用水力式升船机,但国内外无设计、科研、施工经验可供借鉴。面对该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澜沧江公司高级顾问马洪琪带领
十多年的运行实践证明,三峡工程已成为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管理和运行好三峡工程,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赵宪庚院士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行活动中这样表示。作为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
摄影:黄正平国人应该到三峡工程来看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化。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行活动中这样表示,在他看来,三峡工程作为一个世纪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建造技术、建造管理、建造文化的先进水平。防洪效益更好拓展三峡工程自2003年蓄水发电以来,全面发挥防
11月9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7学术年会暨大坝安全国际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云集楚汉名城,围绕我国水库大坝建设和水利水电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9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主
最近,历时十多年的勘测设计、试验研究和6年多筹备,装机规模全球第二大、在建规模全球第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建设。白鹤滩水电站坝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和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境内的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上。根据施工总体规划,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将于2021年5月下闸蓄水,同年首批机组投
4月29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湖北武汉与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郑学选一行座谈,双方就共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三峡集团总会计师、党组成员谢松,中建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秉琪出席。刘伟平欢迎郑学选一行来访,对中
当地时间4月29日23时55分,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的首个水电项目——秘鲁圣加旺III水电站投产发电,该项目是中秘两国产能合作第二批早期收获项目之一,被列为秘鲁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投产发电对于提升南部地区电力供应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圣加旺III水电站位于秘鲁东南部普诺省圣
5月2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顺利完成转子吊装,标志着目前我国首台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正式进入总装阶段。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省“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电站具有在建抽蓄额定水头世界最高、单级斜井国内最长、单机容量国内最大等三项行业第一。电站总装机
4月29日,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在福建实现全容量并网。东山海上光伏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全年风速都较大,最大风速超过48米/秒,这是我国首个建设在如此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公布最新央企名录,目前共有98家央企,北极星储能网汇总相关央企的管理层领导班子现况,以飨读者。详情如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4月27日上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央组织部关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刘敬山同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9日,长江电力发布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170.15亿元,同比增长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81亿元,同比增长30.56%;基本每股收益0.2117元,同比增长30.56%。
4月27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TÜV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了《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作为全球首份面向光伏行业和社会公众的BC技术权威报告,《白皮书》系统阐释了BC技术的产业化路径、核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标志着这一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