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与会专家在研究院创新团队建设及储能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等方面给予建议,第一,依托电力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以电力行业的应用为导向,结合国内外本领域的行业权威专家,筹建一支储能技术团队,提升学校在储能领域的学术地位;第二,率先布局储能学科课程设计,参与储能标准制定,提升学校在储能领域的话语权;第三,有效联合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储能研究团队,建立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以储能学科建设为基石,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学校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国家高度重视储能学科方面建设。国家发改委专门组织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就高校、科研院所的储能学科建设、储能人才梯队培养给出了指导意见。
清华大学专门建立了卢强院士、梅生伟教授为核心的储能团队,围绕压缩空气储能展开了系列深入研究,开发了风光储建模、仿真软件Cloudpass;
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以蔡旭教授为首的储能变流器团队,开发了高压直挂式储能大功率变流器;
西安交通大学新增全国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国际能源科技前沿,适应能源科技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重大需求;
太原理工大学专门成立了能源革命创新研究院,下设储能学科,重点针对储能材料技术、梯次电池技术进行部署;
北方工业大学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这标志着国内首个围绕储能领域的产学研机构生成,将重点围绕国家储能发展战略,协同合作开展储能前沿关键技术研究、标准体系建设、“高精尖缺”人才培养、重大发展战略构建,打造储能技术自主创新的国家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专门设立储能与电工新技术研究所,针对储能本体技术、集成技术以及检测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南方电网公司、国电投集团、上海电气集团、许继集团等大型央企也纷纷战略部署,成立了专门的产学研团队,部署了储能业务。
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朱晓春,副院长张仰飞,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孙玉坤教授出席会议。
朱晓春副院长对参加论证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与感谢,希望以此次咨询研讨会为契机,一是为我们学校智能电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把脉,为储能工程研究中心的规划把关,帮助完善储能技术学科及专业宏观布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从高端科研团队建设、共性技术合作研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联合共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孙玉坤教授充分肯定了储能学科建设对学校的高水平应用定位和学科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指出随着国家需求的明确和储能行业的发展,培养储能领域科研、创新、产业人才已经迫在眉睫,依托储能技术及高效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平台,使得我校在储能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并表示将继续加强储能领域研究团队建设,不断推动储能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会议聘任浙江省能源集团储能首席研究员,国家千人马福元为我校客座教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储能标委会秘书长李建林教授为我校储能学术委员会主任。人事处、电力工程学院及智能电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相关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加会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7月9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光储氢全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助力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双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和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约,双良集团董
7月9日,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能电气)与双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良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光储氢全产业链的协同布局,助力加快构建多元融合的清洁能源生态体系。双良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王法根和上能电气副总裁李建飞代表双方公司正式签约,双良集团董
近日,由天合储能供货,AMEAPower投资与浙江火电共同建设的埃及Abydos大型储能电站项目成功并网投运,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项目容量超300MWh,天合储能提供了全面的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覆盖从电芯到直流舱再到交流侧的整个储能系统。项目的成功投运,充分验证了天合储能在复杂苛刻环境下交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7月9日,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特股份”)与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工重机”)在临工重机总部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森特股份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主板IPO上市的金属围护企业,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公司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与隆基绿能的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隆基森特BIPV(建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广州供电局2025年保供电在线储能主被动安全一体化设计及智能运维技术研究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2700022002084229)。公示开始时间:2025-07-07公示结束时间:2025-07-10
7月9日,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储能项目采购公告发布,招标人拟在攀长特公司厂区内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通过储能系统为生产、生活提供一定的用电电量,减少国网供电负荷,并节省最终用户的用电成本。使用于用电尖峰时段,减少尖峰时段部分用电成本,以获取最大化的收益。本项目储能系统建设规
今天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5年高考分数线,成绩“出炉”后,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当下热门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进行了解读,包括专业特点、院校选择、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重点高校专业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更新,供考生和家长决策参考。专业背景与战略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与储能协调发展方面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速度差异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不健全,新
日前,西安交大申报的储能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立项,这是学校第一个以化学学科为申报主体获批建设的教育部科研基地,也是学校获批的第四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对学校化学学科发展与科研能力提升以及储能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储能材料与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面向双碳目
“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了我国能源结构由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但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给电力系统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催生了储能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在我国政策鼓励、产业需求下,储能行业发展迅猛,并且按照当前的政策导向和要求,储能技术仍有巨大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24日,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华北电力大学全国首设氢能专业!根据教育部文件,本科新增“氢能科学工程”专业、专业代码080506TK(T代表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指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的专业),该专业属于工学、能源动力类,修业年限为四年,目前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发布《关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我校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正式获批。至此,我校国家级科研平台数量增至4个,学校重大平台建设又上新台阶。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围绕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和储能“高精尖
飞轮储能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协同调频运行控制技术与装备需要攻克。先进储能技术与控制系统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在该领域创新突破。
摘要:《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的提出扶持与激励储能未来的发展。目前储能学科涉及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力市场、电化学、热管理等诸多领域,涉及的专业范围比较广,因此,专门设立储能学科对于我国储能技术的发展是必需的。作为储能学科发展的基石,储能学科建设也处于国家政策发布的措施之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盐城召开。能见App全程图文直播。中电联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执行会长、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任伟理出席智慧能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盐城召开。能见App全程图文直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李建林出席智慧能源论坛并发表题为《新基建下储能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售电与综合能源服务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6日-8日在盐城召开。能见App全程图文直播。“2020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围绕“绿色转型、赋能未来”主题,在新能源平价时代即将到来之际,全球新能源
近日,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组织的《抽水蓄能电站控制系统自主可控与数智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召开。经鉴定,该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次鉴定会的评审专家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张勇传和王浩两位院士领衔,由来自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电机厂、东方电机有限
1月9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到,深入开展能源电子“聚能”工程,在国家政策框架内支持东营市、临沂市壮大光伏产业规模,支持枣庄市、济宁市研制储能锂离子、钠离子电池,支持有条件的市扩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汽车电子模块、组件生产。加快济南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8日,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深入开展能源电子“聚能”工程,在国家政策框架内支持东营市、临沂市壮大光伏产业规模,支持枣庄市、济宁市研制储能锂离子、钠离子电池,支持有条件的市扩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及汽车电子模块、组
10月26日上午,东华科技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在杭州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副总经理吴越峰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尹士吉分别代表双方签约,并就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新能源、氢能、绿色化工等领域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吴越峰详细介绍了中国化学及东华科技的发展历程及
5月19日,上海发改委针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针对储能及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提案建议做出答复。其中,在曹建华、马吉伟“关于推动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上海发改委表示,上海市消纳了大部分外市水电,由于水电调节性能优于风电光伏,在本地风电光伏比重不高的情况下,目前我市不存在弃风弃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上海发改委针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针对储能及新能源方面的发展提案建议做出答复。其中,在曹建华、马吉伟“关于推动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上海发改委表示,上海市消纳了大部分外市水电,由于水电调节性能优于风电光伏,在本地风电光伏比重不高的情况下,目前我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省数据中心第28万个标准机架建成开通仪式在济南举办。山东省大数据局、省通信管理局、省工信厅分管负责同志远程连线电信青岛云计算基地,共同指挥全省数据中心第28万个标准机架正式加电。至此,山东省已超额完成数字强省十四五规划中“到2022年底在用标准机架达到25万个”
10月12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指出,实施“双碳”数字化驱动工程。建立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双碳机制,开展数字经济融合双碳行动试点,各市选择1-2个工业园区先行先试,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精准识别碳排放源,实现城市、行业、企业三级碳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启动“风光储能+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25%以上,新建大型以上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低于1.25。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
10月12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实施“双碳”数字化驱动工程。建立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双碳机制,开展数字经济融合双碳行动试点,各市选择1-2个工业园区先行先试,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精准识别碳排放源,实现城市、行业、企业三级碳排
10月12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提出,启动“风光储能+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25%以上。实施“双碳”数字化驱动工程。推进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与新能源领域企业联合,提供风光储等清洁能源一站式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