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泛在电力智能配电网报道正文

首创!温州供电公司“数字员工”上岗 将在全市供电所进行全面推广

2020-07-31 08:57来源:国网浙江电力关键词:人工智能供电公司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7月29日,由浙江温州供电公司首创的“数字员工”项目在温州瑞安市马屿供电所圆满通过“试用期”,成功实现在9个流程内以人工智能代人,与传统人力资源组成混合型劳动力班组,将在全市供电所进行全面推广。

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员工”?它又是如何释放人力资源呢?

“数字员工”的全称为基层班组RPA(软件机器人),即流程型工作机器人,它综合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数字机器人等技术手段,通过在基层供电所搭建自动化数字机器人,为班组配备机器人流程和数据模型编辑器,彻底代替传统的流程类工作,让基层供电所实现“数据最多录一次”、报表统计自动生成率100%。2019年底,“数字员工”在马屿供电所率先投入使用。这也是国网系统内一项全新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大云物移智”技术深入基层的全新尝试。

“传统班组的管理模式已经显现诸多不适应性,班组间存在业务壁垒、数据整合和共享不足、班组管理缺乏自主性、智能化作业水平较低等等,制约了基层班组的自身发展和供电服务上的改革创新。”马屿供电所所长高戟指出问题所在。

而面对人工智能,这些问题,被一举击破。

“传统班组中存在着大量的流程化业务,比如表计表箱周期轮换、异常表计时钟对时、线路线损监控预警等,这些正是效率效益提升的关键。”浙江温州供电公司互联网办公室副主任吴千说,“数字员工”的创新应用,可以释放出基层解决低价值、重复性工作的精力,让业务处理时间从天、小时缩短至分秒,数据也更加准确,有效提升基层工作效率,从而推动基层人员专注处理增值且更为复杂的工作。同时,“数字员工”可7×24小时在线运作,打破人工局限,让基层班组真正“松绑解绊”。这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目标——创新增效。

目前,在马屿供电所,营销类表计表箱周期轮换、业扩时长监控、营销工单处理、销户用户智能表库入库、低压智能交费,指标监控类的台区线损差异预警、异常表计的时钟对时,生产运检类的线路线损监控预警,综合事务类的出车智能化等9个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已经成功投入使用,每日解放约6个小时劳动力。在温州全市供电所推广应用后,每日可解放约390个小时的劳动力。

390个小时,意味着一个自然人员工48.75天的工作可以完全由机器人代替。而未来,凡是重复性、涉及多个系统、时效性要求高、逻辑规则清晰、工作量大的工作均可交给“数字员工”执行。

“我在供电所已经工作十几年了,琐碎繁杂、机械重复的工作实在太多,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说,偶尔还会出纰漏。”马屿供电所老员工何定余说,“现在好了,提前给‘数字员工’设置好流程,按照设定的时间机器人就会自动执行,数据准确率高,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让我能够多做些创新的、更专注的工作。”虽然初入电力领域,“数字员工”已成为何定余的得力“助手”。

此外,在数字员工混合型劳动力组合模式下,班组将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利用“数字员工”辅助决策,减少中间审核环节,形成班组之间同级协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隐形管理成本,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在浙江温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拉开大幕。(王雪 陈海卯 李雁)


原标题:首创!温州供电公司“数字员工”上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人工智能查看更多>供电公司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