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26日,在海拔4100米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500千伏变电站,随着最后一根导线展放完成,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全线贯通。在阿里联网工程中,科技创新亮点频现。这些科技新成果不仅助力将大电网可靠的电能输送至日喀则、阿里地区的千家万户,还对全世界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多项创新 开创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先河
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位于西藏西南部,是雪域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吉隆”在藏语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这里既有雪山戈壁,也有湖泊绿洲。除了这些自然美景之外,2019年以来,当地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是一条壮丽的“电力天路”——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以下简称“阿里联网工程”)。
“谁当阿里启明星?国网光荣负重行。三万英雄战雪域,四条天路续征程。银蛇线舞飞极地,金塔羊娇入沼坪。共享定规创典范,贯通央视世人惊。”这首诗歌由阿里联网工程常务副指挥长易建山创作,他也见证了阿里联网工程的从无到有。从2019年9月17日工程开工至今,经过建设者们300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这项造福西藏人民的民心工程终于结出了硕果。
作为阿里联网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易建山对记者强调了这项工程的开创意义。“阿里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风景最美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平均塔位海拔4572米,最高海拔5357米,最长运距超过5400千米。”易建山说,“这项工程早在规划设计阶段,就确定了15项科研创新项目,并在各环节建设管理中尝试运用了多种前沿技术手段。”
那么,阿里联网工程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点有哪些?易建山用八个“第一次”进行了详细说明:在阿里联网工程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第一次与四川大学藏式建筑研究院开展跨界设计,成功设计了岗巴羊头塔和日土羊头塔,以及具有浓郁藏式风格的变电站,与藏区美景融为一体;第一次提前设计,为共享铁塔和共享光缆预留空间和接口;第一次釆用运行经验大数据,建立了高海拔绝缘修正系数标准;第一次釆用螺旋锚基础,减少高原沼泽地扰动问题;第一次全线采用网格式护坡,播种耐寒耐旱草籽增添绿色;第一次建立“1+3”基建全过程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全力打造“1个中心(三维建模的工程建设指挥中心)+3个APP(现场安全管控、物资五方网签、医疗一键呼救)”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第一次运用化学储能作为变电站应急电源,解决了柴油发电机由于高原低温缺氧而难以启动的难题;第一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建立了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变电站,并建立了适应运行人员健康要求的富氧系统建设标准。
在阿里联网工程项目建设中,电网建设科技创新亮点频现。为适应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的实际情况,建设者们集思广益、悉心研究,利用最新的电力建设领域科研成果,在多个方面开创了高海拔地区电网建设的先河。
因地制宜 更大范围保护高原湿地水土环境
西藏日喀则、阿里地区平均海拔高、人口密度低,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万山之祖”“万水之源”。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里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大美圣地,但对于电网建设者来说,这里却是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地区之一。
阿里联网工程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海拨50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穿越永久性冻土区域和无人少人区、沼泽地,沿线气候恶劣、含氧量仅为内地的50%~60%,平均气温0~5摄氏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摄氏度,昼夜温差达25摄氏度以上,年有效工期仅有6个月,特别是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有效工期不足5个月。
西藏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高原沼泽地施工组塔,建设者们既要确保工程效率和施工安全,还需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大规模的电网建设过程中,国家电网为了保护自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工程施工中的土石方挖掘量,创新开展了高海拔沼泽地螺旋锚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并成功应用,形成了覆盖地质评价、基础选型、设计和施工应用全过程的成套技术。
“所谓螺旋锚技术,通俗地讲,就是把一些放大的螺丝钉钻进土里面,起到稳固铁塔的作用。”阿里联网工程线路工程包13施工项目部总工程师黄小洪对记者解释,“采用此技术后,一基塔基的土方挖掘量从500多立方米降到109立方米,能更大范围地保护高原湿地水土环境,是高原沼泽地基础施工的一项有益探索。”
除此之外,国家电网还大力开展高原机械人工降效、高海拔机械化施工方案研究,开发了小型化、模块化新型施工机具,并在全线55%范围内采用了机械化施工手段,使阿里联网工程成为了全国机械化施工率最高的超高压工程;在环保方面,针对高原地貌采取了草皮剥离(养护)、播撒草籽、棕垫隔离保护等技术,在架设起电力铁塔之后对塔基部分实施地貌还原,在尽可能不破坏高原自然地貌的前提下,实现“无妨碍”施工。
共享互联 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节省运维时间
除署名外,4~5版图片均由阿里联网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提供。
大型电网工程建设,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都不小,阿里联网工程在建成后如何尽可能地实现效益最大化、可利用资源最大化,成为建设者们在建设初期就思考的问题。
当今社会,共享经济是一种创新性的商业思维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重点在于对闲置资源剩余价值的再利用。那么,阿里联网工程的线路、铁塔是否具备被共享的可能呢?建设者们参照目前5G基站落户电力铁塔的模式,在工程建设之初,就确定了共享铁塔、共享光缆的理念。
7月26日,在阿里联网工程直播现场,观众们通过央视无人机的近距离拍摄注意到,在造型美观的“岗巴羊头”景观塔上,还有3个印有中国移动标志的箱子。原来,这正是搭载在电力铁塔上的通信基站,沿线铁塔上都预留了通信装置和光缆芯资源等安装接口。
“一塔多用”的共享理念极大地节约了高原地区的土地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此外,预留在电力光缆中的备用光缆,不仅为通信运营商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国防提供专线光缆通道,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生态保护、节约资源贡献了力量。
阿里联网工程运距如此之长、承载功能如此之多、设备工作条件如此迥异,如何实现对每基铁塔的精准运维?易建山表示,精准运维并不难,他们为每一基铁塔和设备都编制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在位于日喀则的阿里联网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副指挥长洛桑达娃向记者展示了一面大屏幕,上面清晰地标注了工程概况、施工进度、物资到货等多项施工指标。除此之外,大屏幕上还以三维立体造型呈现每基铁塔的立体模型,铁塔的所有信息参数、设计档案、竣工设计图也都一目了然。“这样一来,无论哪基铁塔出现问题,运维人员不用再千里迢迢赶赴现场查验,可以直接在后台调出铁塔信息,提前准备抢修备件,为抢修节省了时间。”洛桑达娃说。
据了解,阿里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重点打造的基建数字化管控示范项目之一,从规划之初便开展了20余项科学项目研究。项目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工程信息的广泛互联。
电力天路惠民生。如今,阿里联网工程已经全线贯通。今年年底,该工程投运后,将和青藏联网工程、川藏电力联网工程、藏中电力联网工程3条“电力天路”一起组成西藏统一电网,覆盖全区74个区县,有助于西藏实现高质量脱贫攻坚。阿里联网工程中的科技创新也对全世界高海拔地区的电网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随着电网建设新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网工程将涌现出更多较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兼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践行共享经济理念的科技之光,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舒适、欢乐的幸福新生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除特高压、超高压项目外,多地还公布了其他电网项目。例如,福建省还包含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10千伏及以下城乡配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35—110千伏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国网福建电力2025年220千伏电网项目。海南省包括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海南新型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其中甘肃、陕西、宁夏、江西、北京、山东、广东、四川、福建、河南、上海的项目清单中共包含41项超高压项目。甘肃省超高压项目最多,达到11项,分别是甘肃陇东直流配套火电750千伏输变电工程、750千伏陇东换流站接入工程陇南市2025年33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项
4月10日,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阜政办〔2025〕3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预测、电源布局、大电网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能源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入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其中四川、河南、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天津、广东、山东的项目清单中共包含26项特高压项目。四川地区数量最多,达到6项,分别是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哈密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2025年,南方电网计划在深圳电网投资110亿元。预计整个“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在深圳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达近500亿元。在大会分会场——深汕特别合作区500千伏征程变电站,深圳供电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坚决落实省市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工作部署,加快粤东送深第二通道、深圳“20+8”产业配套电网工程等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包括256个能源电力项目,整理如下: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三峡阳江青洲五海上风电场项目三峡阳江青洲七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广核阳江帆石二海上风电场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大唐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扩建项目汕尾红海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关键之年,关键部署。2025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奋力进军中国企业200强的关键之年。一季度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以“开年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奋进姿态,抢抓新春先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部署,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加快
2025年,内蒙古电力集团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进一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沙戈荒”等新能源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持续提升新能源输送与消纳能力。全年电网工程投资总规模近500亿元,较去年增长10%以上。本年度承建新能源配套接网工程59项,涉及3500
3月31日,由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改革发展局牵头、雄安新区供电公司配合编制的《雄安新区10千伏配电站室土建设计技术规范(DB1331/T112-2025)》,经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是针对10千伏配电站室提出的土建专业设计技术规范,标志着雄安新区在配电网建设领域迈出了标准化、
4月11日上午,国网冀北电力全面启动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万余名干部职工到岗到位,迅速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国网冀北电力已集结主网应急抢修队伍55支、配网抢修队伍497支、应急救援基干分队56支,应急抢修人员5256人全员待命。同时,76台发电车、520台发电机、257
国网甘肃电力2025年第二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272502)
日前,山东济宁市任城区公布2025年4月任城区供电公司分布式光伏变电站并网可开放容量,信息明细显示,12个变电站分布式电源接入中,4个电网承载力评估等级为红色,8个电网承载力评估等级为黄色。
4月2日,江苏首个支撑性煤电配套送出工程——盐城滨海港(月亮湾)电厂扩建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煤电配套送出工程是保障煤电项目电力顺利输送并接入电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可满足工业、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盐城滨海港(月亮湾)电厂扩建配套500千伏送出工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国能蒙电(杭锦旗)新能源有限公司蒙西区域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风电部分及其配套接网工程先后取得鄂尔多斯市能源局核准批复。其中,风电项目总投资17.37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为400MW,共建设51台7.7MW容量风机和1台7.3MW容量的风机,配套建设220kV升压站一座,安
4月2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员工在220千伏宁东集控站内通过新一代集控系统的远方智能操作模块远程下达指令,位于北仑区新碶街道的新建220千伏江南变电站正式投产送电。这是浙江电网首次应用新一代集控系统远程操作一次、二次设备为变电站送电,与现场操作相比效率提升近80%。近年来,宁波供
4月2日,上海220千伏杨思变电站完成搬迁,在距离老站北侧约1.8千米的位置投入运行。这是上海主网首次开展220千伏变电站易地搬迁,解决了城市核心区域电力设施改造难题,为老站改造提供了“易地重建+空间置换”的新方案。1997年投运的杨思变电站位于浦东新区前滩,是浦东新区开发的重要能源支点。近年来
最近,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第20研究组(SG20)、第21研究组(SG21)全体会议于瑞士日内瓦举行之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在ITU标准创制领域大放异彩,其牵头的一批标准成功获发布或立项,同时有专家首次担任SG20中层职务,以卓越的实力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ITU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其中甘肃、陕西、宁夏、江西、北京、山东、广东、四川、福建、河南、上海的项目清单中共包含41项超高压项目。甘肃省超高压项目最多,达到11项,分别是甘肃陇东直流配套火电750千伏输变电工程、750千伏陇东换流站接入工程陇南市2025年330千伏及以下电网基建项
4月10日,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阜政办〔2025〕3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预测、电源布局、大电网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能源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入
目前,多个省市已发布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其中四川、河南、甘肃、陕西、宁夏、山西、天津、广东、山东的项目清单中共包含26项特高压项目。四川地区数量最多,达到6项,分别是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哈密
近日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自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以来,至今年9月30日,西藏累计实现清洁电能外送154.22亿千瓦时,覆盖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24万吨、二氧化硫约36万吨。全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基本实现全清洁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发展历程中,电力工业始终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工作高度重视,就推动能源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作为能源转换利用和输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结果,国家电投5个项目获2024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1个项目获2024年度中国电力中小型优质工程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是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组织评选,获奖工程均符合国家能源建设发展理念,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清洁能源资源接续基地,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南分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相关工作部署要求,奋勇担当、真抓实干,大力推动西藏电力市场建设发展,
12月4日,从国家电网获悉,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三年来累计输送电量超5.6亿千瓦时,最大负荷8.45万千瓦,极大地满足了西藏阿里地区及工程沿线的电力需求。国网西藏日喀则供电公司员工在阿里联网工程220千伏联络线嘎仲线杆塔上开展高空检修作业。阿里联网工程于2020年12月4日建成投运,是迄今为止
变电站1号主变合闸成功,西藏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以下简称“阿里联网工程”)2023年检修工作全部完成,为西藏今冬明春电力保供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里联网工程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全长1689公里,输电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海拔5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条条银线纵横神州大地;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座座铁塔遍布大江南北。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当绿色电能在城乡间涌动,绿色电网也与青山绿水和谐共生。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
在央企新能源角逐中,西藏已逐渐成为各家必争之地。据北极星电力网梳理,2023年5月,华能集团在西藏的水电投资有了重要进展;6月以来,东方电气、大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一把手”陆续会见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就清洁能源开发等话题进行交流。政策方案频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西藏水能、太阳能、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电力事业步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投资规模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新时期。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纵横交错的电网架起经济发展、民心相聚的桥梁,开启清洁能源创新发展新时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
为进一步深化西藏电力体制改革,规范西藏自治区电力中长期交易,维护电力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西藏自治区电力运行实际,华中能源监管局会同西藏自治区能源局组织制订了《西藏自治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试行)》。近期,该实施细则正式印发实施。
为进一步深化西藏电力体制改革,规范西藏自治区电力中长期交易,维护电力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能源规〔2020〕889号)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西藏自治区电力运行实际,华中能源监管局会同西藏自治区能源局组织制订了《西藏自治区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试行)》。近期,该实施细则正式印发实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