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新基建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
一、总体目标
2020年,启动市(州)5G基站建设,新建5G宏基站1.9万个,武汉市实现三环以内全覆盖。新建5家国家级、60家省级创新平台。推进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建设30个AR/VR远程课堂。科学谋划智慧交通行业通、部门通、区域通、社会通工程,建设智慧港区1个、智慧机场1个。建设城市智慧综合管廊100公里、智慧社区300个、智慧园区10个。加快全省“四纵四横四斜”高铁骨架网和武汉通达10个方向的高铁通道项目谋划建设,全省高铁新增里程18公里,达到1638公里;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22公里,达到409公里。
2021年,全面开展市(州)5G基站建设,新建5G宏基站2万个,武汉市区实现全覆盖,各市(州)主城区5G网络覆盖率达到80%,县级城区室外覆盖率不低于50%。新建5家国家级、70家省级创新平台。建设30个AR/VR远程课堂。建设智慧港区1个、智慧机场2个。建设城市智慧综合管廊150公里、智慧社区300个、智慧园区10个。全省高铁新增里程125公里,达到1763公里;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里程41公里,达到450公里。
到2022年,全省建成6万个以上5G宏基站,市(州)主城区5G网络全覆盖,县级城区室外覆盖率不低于80%,5G网络覆盖率和建设水平领先中部。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到22万架,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PUE)值不高于1.4。建设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新增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湖北实验室,力争新建15个国家级、200个省级创新平台。建设100个AR/VR远程课堂。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及全省3.6万家医疗机构全民健康信息网络覆盖。建设智慧高速公路180公里,智慧港区达到4个,智慧机场达到5个。全省城市智慧综合管廊达到400公里,智慧社区达到1000个,智慧园区达到30个。全省高铁新增运营里程440公里,达到2060公里。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13公里,达到500公里(包括有轨电车)。新型基础设施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
二、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及责任分工
(一)5G网络建设。加速推进5G基站建设,加快5G规模组网,优先覆盖大型交通枢纽、重要公共场所、重点产业园区、景区景点等区域。强化典型引领和场景建设,推动5G创新应用,促进广电与5G一体化发展,全域北斗高精度导航、无人机航片与5G深度融合应用。(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通信管理局、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广电局、省政务办、中国电信湖北公司、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中国联通湖北公司、中国铁塔湖北省分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二)信息网络升级。加速光纤网络扩容,布局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推进千兆光纤入户、万兆光纤进楼。加快部署天基互联网、物联网系统,支持武汉航天产业基地“虹云”“行云”工程。推进典型应用的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升级,推动网络、应用、终端全面支持IPv6。加快接入设施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改造,建成智能、敏捷、安全的新一代网络。(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政务办、中国电信湖北公司、中国移动湖北公司、中国联通湖北公司、省广电网络公司,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三)数据中心建设。依托国内顶尖的互联网企业,加快推进长江云、中国电信中部大数据中心、武钢大数据中心、时空大数据平台、中金数谷武汉超算中心、襄阳云谷等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云计算服务、数据存储能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积极争取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建立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电子证照、营商环境、交通运输、环境治理、医疗健康、社会管理、时空数据等信息资源库。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推动跨部门、跨地域数据融合与协同。加快构建规模适度、共建共享、响应及时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布局。(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政务办,有关市、州人民政府)
(四)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提升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服务能力,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支持中信科、东风集团等龙头企业搭建20个左右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武汉沌口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云控平台”和襄阳智能网联汽车综合试验平台建设。推进“万企上云”工程,开展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推广钢铁、石化、航空航天等10个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打造新型物联网,围绕城市管理、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领域,规模化部署低功耗、高精度的智能化传感器,实现大规模物物连接。建立对接国家标准的物联网感知设施标识和编码标准规范,加强数字标识推广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先行先试,打造区块链交易中心、检测中心、场景体验中心等公共平台,推动区块链和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合应用。(责任单位: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政务办、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推进铁路设施智能升级,重点推进郑州至万州高铁、安庆至九江高铁、黄冈至黄梅高铁、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十堰至西安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襄阳至荆门高铁、荆门至荆州铁路以及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宜昌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省铁投集团,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六)智慧交通。加快推进智慧交通行业通、部门通、区域通、社会通工程。开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扩容交通数据中心,提升交通云数据中心的运行承载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及行业服务能力,打造危化码头港口智能监管平台和省级高速公路视频云平台,推进网络货运信息监测系统和部省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船员远程培训点和船员远程培训考场建设。基于5G车联网,推动京港澳高速公路鄂豫界至军山段改扩建工程、鄂州机场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智慧智能高速公路,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以武汉新港为试点,实施长江绿色智能船舶研发工程,推进港区5G建设和应用,打造智能导引、精确停车、集装箱自动装卸的智能化无人码头,推动武汉、黄石、荆州、宜昌、襄阳智慧港口建设。以汉江航道为重点,推进电子航道图、电子航标、航道智能监测、智能船闸等内河航道智能化建设。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鄂州机场“客货双枢纽”为引领,加快建设人脸登机、行李自助托运、智慧旅检通道等智能服务项目,推进智能分拣、智慧运维管理等新技术运用。实施武汉阳逻港、鄂州三江港、黄石新港、宜昌三峡长江枢纽等多式联运工程,实现物流信息平台共享。(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通信管理局、武汉新港管委会、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省交投集团、省铁投集团、湖北机场集团、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七)智慧城市。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智慧网联汽车基础设施和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广电、智慧环保以及应急管理“智慧大脑”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武汉市城市智慧汽车基础设施和机制建设国家试点,推进道路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停车场建设。加快武汉、十堰等地智慧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改造。加快智慧社区建设,将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充分集成应用于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家庭护理、个人健康、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领域,完善社区治理平台功能,推进网格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APP、公众号、人脸识别等系统,探索“物联网+社区”治理模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加快重点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现园区智慧管理、远程办公、移动安防、智能停车、高清视频等功能应用。由中国铁塔湖北省分公司牵头,成立智慧杆产业联盟,加快建设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型智能感知设施,整合利用路灯杆、信号杆、监控杆、电力杆(塔)、公交站台等市政设施,推进一杆多用。在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加快开展“多杆合一”建设。(责任单位:省住建厅、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应急厅、省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中国铁塔湖北省分公司,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八)智慧医疗教育。依托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和重点企业,支持临床诊断、突发公共事件、流行性疾病防控、健康服务业发展等领域大数据开发应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促进区域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签约、智能辅助诊疗、智能养老等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推动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师培训等方面应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责任单位: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政务办、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九)智慧旅游。加快建设集旅游行业管理、信息服务、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全域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努力实现“一部手机游湖北”。建立健全智慧旅游标准规范体系,大力开展智慧旅游市县、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游乡村、智慧文化场馆、智慧旅游企业等建设。积极推广旅游一卡通,支持旅游景区利用网络直播、AR/VR等开展线上旅游,引导在线旅游企业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网络旅游套餐,提高旅游消费电子支付便捷化程度。推动现代科技在旅游景区预约服务、信息发布、流量管控、安全巡查等方面的应用,加强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初步构建全域智慧旅游体系,全省旅游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全面提升,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增强。(责任单位:省文旅厅、省经信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广电局、省政务办、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将光谷科学岛打造成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承载区。提升脉冲强磁场设施和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P4实验室)功能,加快精密重力测量设施建设,启动实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省部共建。加快推进农业微生物、作物表型组学、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磁阱型聚变中子源、沼山长基线原子干涉观测等设施预研预制,力争纳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武汉市人民政府)
(十一)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快推进省东湖实验室、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建设。创建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国家临床试验基地、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和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建设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打造国家生物安全实验设施。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光电信息、空天信息、生物安全、智能制造、长江生态、现代农业、生命健康等领域谋划建设湖北实验室,优化提升省重点实验室。(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东湖实验室、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武汉市人民政府)
(十二)高水平创新平台。推进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智能芯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超算武汉中心、高端医学影像产业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撑平台。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和新型研发机构,统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等,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0年6月至9月)。谋划编制2020—2022年分年度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库,按续建、新开工、谋划推进三类,明确任务、责任、时限,确保项目落实落地。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加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组织各地谋划、储备一批新的重大项目,滚动调整项目库,推动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建设格局。
(三)总结提升阶段(2022年11月至12月)。总结推广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经验,建立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长效机制,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谋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构建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四、资金筹措安排
全省三年拟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95个,估算总投资7731亿元,2020年估算投资2165亿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筹措建设资金,其中,银行贷款4706亿元,项目业主自筹3025亿元(含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湖北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全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解决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谋划以及要素保障、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等,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二)推动多元投入。省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统筹省级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鼓励各类投资公司等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武汉分行等,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三)优化发展环境。各地、各单位要开放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以及公共楼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设施供5G建设使用,按规定免收基站租赁、资源占用等费用。各地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引资力度,降低落地门槛,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制定支持5G、大数据中心落户本地的用电补贴政策,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能源局、省通信管理局、国网省电力公司等,各市、州、县人民政府)
(四)落实各方责任。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将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用地指标。住建部门要将5G基站、机房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部门要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规划、用地、环评、节能等前期工作采取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各市(州)人民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额度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等,各市、州人民政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2024年我国持续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基建”建设,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充电桩等政策机遇带来输变电设备需求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抓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电网投资加速增长的机遇,持续聚焦输变电设备制造主业,深入实施大集团客户营销战略和“铁三角”营销模式,大力拓展新能源发电、电网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琏升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并购兴储世纪布局下游“光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相关业务,并定于4月21日开市起复牌。文件显示,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创伯乐大海(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
4月18日,中国能建在京召开2024年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介绍公司2024年主要经营情况、面临形势以及2025年主要经营举措。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委托,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介绍了公司经营业绩等情况。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牛向春,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李丽娜出席会议。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天
4月20日,琏升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并购兴储世纪布局下游“光伏+储能”及智能微电网相关业务,并定于4月21日开市起复牌。预案显示,琏升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自贡金马产投、福州数字新基建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创伯乐大海(青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38
4月18日,阳光充电站百城点亮仪式暨零碳生活节在河南灵宝市举行,携手新能源车主、渠道伙伴、科研机构等发起成立“零碳充电联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破解新能源车主补能焦虑,共建智能便捷的充电站产业生态。阳光充电站是阳光新能源打造充电新基建,破解补能焦虑的战略业务之一。依托“魔方
充电桩市场的狂热,从传统能源企业“三桶油”开始线下抢桩就可窥见。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281.8万台——这一数字在五年前是168万台。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几何式增长,从2014年的12万辆飙升至2024年的3140万辆。56.8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竞逐千亿市
B2G技术,将电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化为能源网络的动态调节单元。万座换电站,不仅完善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能体系,也成为了电力系统的“缓冲池”。4月初,传统能源巨头中石化正式官宣加入宁德时代换电“朋友圈”,双方将共建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双方将在今年建设超过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是
4月3日,金盘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0%;公司实现毛利16.78亿元,毛利率为24.32%,较2023年同期提升1.71个百分点;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74亿元,同比增长13.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51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在这欣欣向荣的日子里,首创环境环卫业务再度传来喜讯——成功中标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智慧城市平台(七、榆、石区域三)协同作业项目。此次项目服务范围覆盖七纺、榆树沟、石人子沟三大核心区域,服务内容为智慧城市平台精细化管理、道路全方位清扫保洁、高效除雪铲冰、垃圾科学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水电解制氢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发布,开标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信息显示: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水电解制氢设备(80套)采购,对投标人要求为投标人必须至少具有6套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单套设备的制氢能力为1000Nm/h及以上)的供货合同业绩(以成套设备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士达携手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杭钢集团”)合力打造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杭钢云”),以绿色节能、安全可信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服务于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政务云、金融科技等领域,提供云计算
近日,中电建南方、华东新华、青岛城投、广东建晟、水发绿色多个新能源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建新能源集团)成立于2021年12月,是大型央企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的重要子企业,主要从事以新能源为主的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和运
4月11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的通知(南府规〔2025〕4号)。其中明确支持智算算力建设。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投资建设智算中心为南A中心提供算力服务,对规模达到100PFlops以上的新建项目,在用地保障、项目审批、资金申报、用能需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31日,辽宁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沈阳市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文件明确,引导民间投资参与清洁能源及绿色低碳领域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加大对生物质发电、风电、新型储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氢能装备、先
4月2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倪真在重庆拜会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并见证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能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能源电力、智慧城市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零碳园区正从战略蓝图加速落地为城市转型的核心抓手。3月27日,科林电气与ABB联合主办的技术交流会圆满落幕,双方以“打造零碳园区,赋能智慧城市”为主题,系统性展示了涵盖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链条的零碳园区解决方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本次会议在科林电
3月27日,精控能源总部项目启用暨新控能源智慧储能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苏苏州隆重举行。来自政府、股东及权威媒体等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全面展现精控能源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全球化布局,引发行业对新能源技术革新与产业协同的深度探讨。总部启航:打造智慧能源战略新支点
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领创者评选”终评会议于上海圆满落幕。继2012年首获福布斯中国最佳潜力企业后,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光伏领域的颠覆性创新突破,再度荣耀加冕,荣膺“2025福布斯中国行业发展创新品牌”殊荣。本次评选聚焦六大战略领域,依托福布斯国际视野与权威评审
5月1日,广州发展新能源集团公布了小微分布式光伏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共分为15个标段,总容量1.092GW。具体来看,创维、美的、天合、能辉科技、鑫迈德、协鑫等企业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标单价在2.6~3.6元/W之间,详见下表:根据招标文件显示,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配电设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4月28日,重庆市发改委将《关于合川双槐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文件挂网。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名称由“合川双槐电厂三期2×105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变更为“陕煤电力合川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项目业主从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变更为陕煤电力(重庆合川)有限公司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30日,中国电建贵阳院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EPC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采购采购项目成交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中标整机商为金风科技。湖北利川齐岳山风电场工程,位于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南坪乡,原装机容量为49.3MW,安装58台歌美飒G58-850型风力发电机组,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云南两大共享储能项目EPC开标,总规模350MW/700MWh,平均报价约0.758元/Wh。其中中国能建云南院0.7627元/Wh中标国家能源集团文山市秉烈150MW/300MWh储能电站EPC,中国电建上海院0.7505元/Wh中标深能景洪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EPC。据悉,国家能源集团文山州秉烈储能项目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袁鸿提到,通过推进煤电容量电价、工商业分时电价、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机制改革,一季度全省工商业电价同比下降1.2分/千瓦时,市场主体获得
北极星储能网讯:日前,2025年5月全国代理购电价格已经陆续公布。其中17省市最大峰谷电价差超过0.6元/kWh,广东珠三角五市的电价差最大、达1.3235元/kWh,其次浙江、上海、海南、湖南、河北都超过1元/kWh。2025年5月,浙江、海南的最大峰谷电价差较上个月明显拉大,最大增幅达到26%,原因主要是尖峰电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湖北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第一批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财政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按照“事后奖补”的原则,在本通知规定的时限内,企业申报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生产销售、整车研发生产、加氢站建设、加氢站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叉车)应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在加紧落实规划目标任务的同时,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中国石油招标投标网发布蓝海新材料有限公司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槽电源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深圳市禾望科技有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英特利电气有限公司为中标候选人。该项目作为中国石油体系内首个聚焦高端聚烯烃产业链的
据新华社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金壮龙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职务,任命李乐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2月28日消息,中央决定:李乐成同志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免去金壮龙同志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职务。李乐成简历如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