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力通信报道正文

国网江苏电力奋力打造科技创新“样板”

2020-09-22 09:08来源:电网头条关键词:电力物联网潮流控制器国网江苏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网江苏电力作为国网系统科技领域排头兵,以毛伟明董事长“五个全面”为指引,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从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全面落实国网“新跨越行动计划”,实现科技创新再提升、新跨越,坚定不移“当排头、做标杆”。

跑出自主创新“加速度”

核心技术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

当前,国网公司正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面对这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很多技术领域是“无人区”。力争在科技创新领域当排头、做标杆的公司不断攻克高精尖难题,勇当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国的科技尖兵。

9月14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控制最复杂的统一潮流控制器——500千伏苏南UPFC工程安全运行1000天,为江苏主网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特高压直流满送保电发挥重要作用。

“十三五”以来,国网江苏电力建成了一批重大创新工程。从500千伏苏南UPFC到苏通GIL综合管廊,从大规模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到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国网江苏电力力求持续保持能源领域技术领先优势。

在取得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的同时,国网江苏电力强化国际标准引领,提升公司科技领域话语权。目前,该公司已主导立项国际标准12项,正式发布2项。其中,依托UPFC示范工程主导编制的IEC标准《电力系统中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性能》,成为国网江苏电力历史上正式发布的首个国际标准。

围绕能源互联网建设迫切需要,国网江苏电力勇挑重担,主动领衔国家重大创新课题,开展柔性负荷控制、智能传感等领域集成创新,持续取得突破:“电力电子变压器”“城区用户供需友好互动”“直流配用电系统”按计划顺利推进。国网江苏电力每年领衔国网公司科技项目超过20项,连续7年居省级公司前列。

在苏州、常州等地,“城区用户供需友好互动系统”解决了海量用户能效统一管理难题,未来将满足江苏4700余万电力用户用能需求和能效提升,将区域综合能效提升5%以上。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国网江苏电力与时俱进,在探索新兴技术的道路上永不止步。着眼“新基建”发展机遇,该公司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等核心技术研究,积极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应用。

6月23日,国内首个海岛电力北斗地面基站在连云港开山岛建成,不仅可为海岛及周边海域提供精准定位、精准授时服务,也将大大提高海岛微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此外,国网江苏电力深耕新能源消纳领域,上线江苏新能源发展评估平台,指导江苏新能源有序合理布局,促进新能源消纳。探索人工智能领域,建设红外智能诊断系统,将500千伏变电站红外带电检测诊断时间,由3小时缩短至5分钟;研发局放智能诊断系统,大幅降低了局放信号误报漏报率;部署分接开关在线诊断应用,解决了换流变压器核心部件的监控难题……

一路走来,国网江苏电力在科技创新领域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拥有国网、省政府实验平台14个,国网重点实验室2个;连续3年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获中国专利金奖、国网特等奖;牵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3项,数量位列国网系统省级电力公司首位;共承担国家项目9项,牵头国网重点科技项目120项,重大项目数量同样位列国网省级电力公司首位……

迈出体制机制“新跨越”

“全面实施好‘新跨越行动计划’,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好‘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9月1日,在国网科技创新大会上,毛伟明董事长动员激励国网系统上下传承创新基因,实现更大跨越,在更高起点上开创国网公司科技创新工作崭新局面。

国网江苏电力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全面落实国网“新跨越行动计划”,实现科技创新再提升、新跨越。

在优化科研激励机制方面,该公司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印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中长期激励指导意见》,明确任期激励、项目分红等激励方式,实施基于项目分红的科技研究类、成果转化类“双维”激励,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

在电科院,国网江苏电力试点探索中长期激励项目分红研究,建立形成“定依托项目-定激励对象-定激励总额-定分配规则”分红激励模型。在项目激励周期结束后,对项目最终成本、利润进行清算,对激励发放金额实行“多退少补”,确保激励兑现公平公正。办法出台以来,该院2020年中长期激励项目申报达40余项,预计每年可形成近800万元收益。

今年,方天公司围绕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按照此办法,该公司的智能网荷互动终端、变电站生活污水生物-生态协同治理技术、大受端电网内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调频关键技术3项成果转化类项目的团队成员均有机会参与分红兑现,个人最高激励金额达5.68万元。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为此,国网江苏电力依托“双创中心+众创空间”“省管产业单位+双创基地”的“2+2”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加速将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2019年12月,国网江苏电力成立双创中心,统筹科技、群创、青创等多渠道创新创造成果,为企业和社会各类创新项目提供从前期需求到成果培育、市场运作的全过程服务支持。当月底,国网江苏电力从覆盖科技、群创、青创、QC、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专业自主创新等各创新渠道的239项创新项目中遴选出首批18项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提升经营效率效益的项目进行成果转化。

打通了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国网江苏电力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立竿见影。

如今,国网江苏电力首批转化成果之一“电网异物远程清除器”已广泛应用于140个输电运检班组,代替传统人工登塔,利用高能红外激光束,10分钟内可将200米外挂线异物清除,将异物清除工作效率提升24倍。今年以来,该公司运用该成果已累计处理异物挂线300余起。

在具体科技创新过程中,国网江苏电力优化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开展跨专业、跨部门、跨单位协同协作,将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

国网江苏电力联合中国电科院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制出国内首台以电为动力的工业机车。9月7日,这台新型充电式智能轨道机车在南京南钢集团正式下线,实现生产调度全程“零污染”,将推动大型工矿企业机车迈向清洁替代新时代。

牵住人才培养“牛鼻子”

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资源。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只有牵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才能永葆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网江苏电力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搭建“舞台”,依托国际标准创新基地,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参与国际科研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涌现了袁宇波、周志成、袁晓冬、杨毅、童充、陈昊等国际专家人才。8月底,全球第二个、也是目前获得国际支持力度最大的雷电研究中心——国际雷电科学苏州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顺利落地苏州,离不开苏州公司防雷专家童充的国际影响力。在国网江苏电力的培养下,童充成长为我国首位国际防雷“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将国际大电网雷电会议首次引入中国,目前,他正主导制定1项动态防雷国际标准。

国网江苏电力将人才培养与重大项目、示范工程、实验室体系建设相结合,把内部人才“用起来”,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大家。从江苏电网“八五”到“十四五”规划笔耕不辍的黄俊辉,在电力计量领域走在前列的黄奇峰,在电网潮流柔性控制技术领域精心耕耘的李群……除了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国网江苏电力也善于在基层挖掘人才。近年来,该公司系统先后涌现出了朱洪斌、何光华等扎根一线的科技领军人物。

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国网江苏电力鼓励青年人才积极投身创新创造,通过揭榜挂帅重大项目、重大示范,促进青年人才茁壮成长。

在国网科技创新大会上,毛伟明董事长提出试行推广“揭榜挂帅制”,并公布了首批5个重点研究方向及其牵头单位、负责人。国网江苏电力是唯一“揭榜”的省级电网公司,36岁的电科院青年员工胡成博成为5名“揭榜人”之一,将勇担“传感器低功耗安全连接技术”方向的研究重任。

该项目是国网公司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研究方向,将助推无线传感器在电网大规模可靠应用。“我们将勇于先行探路、迎难而上,为无线传感器的规模化应用扫平障碍,交出满意的‘揭榜’答卷。”胡成博说。

在鼓励百花齐放的创新创造氛围下,国网江苏电力科技创新人才济济,目前,已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名、国家级创新人才20名、国网专业领军人才105名、省部级人才422名,培养了一批国际化领军人才,34名员工加入IEC、IEEE国际标准组织,7人担任工作组召集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前,国网江苏电力科技战线将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加快打造能源互联网科技创新高地,奋力打造科技创新工作的“江苏样板”。


原标题:国网最大省公司奋力打造科技创新“样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物联网查看更多>潮流控制器查看更多>国网江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