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0月24日,±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恢复送电,国网新疆电科院参与的首次综合停电检修顺利收官。
这是2019年9月投运一年之际,昌吉换流站迎来的首次年度检修,面对检修作业领域多个“世界首次”“世界之最”,国网新疆电科院坚持“高标定位、奋勇担当、争创一流”的原则,现场成立天山雪莲共产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年度检修现场安全管理及技术监督工作可控、能控、在控。
“最靓丽”的一抹红
在疫情防控和检修攻坚并存的“年检战场”中,有这样一群红色身影,他们牢记使命,以昂扬向上的朝气、奋勇争先的姿态,全力保证各项监督和服务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份付出就是一份力量。
在此次昌吉换流站年度检修技术监督工作中,电科院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制定党建融入方案,推动党建与检修监督工作深度融合。
年检工作以授旗仪式为开端,开展"学著作、强党性、促发展“主题党日,副院长王开科讲《守初心 担使命,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题党课,将谈心谈话、先进典型人物选树、特色岗位实践等一系列活动贯穿始终,引导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作表率、当先锋,切实助力昌吉换年度检修工作的圆满完成。
“最专注”的精神气
连日来,±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检修景象,每天饱满的工作负荷是他们的常态,“起早贪黑”模式加上认认真真的检修监督是天山雪莲共产党员突击队在年检现场最常见的工作方式。他们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用一流的标准和作风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力量。
“我们认真总结了5月天山换流站年度检修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因此顺利解决了昌吉换流站首次年度检修技术监督工作中的一个棘手问题”。为了有效避免接地极接地电阻测试过程中出现的电压漂移的问题,专家骨干李山、吴天博白天值守在现场,关注每一个节点,晚上查找资料,对比白天的工作内容是否符合标准,是否遗漏,生怕一个数据的测量失误,一个设备的检查不到位,导致工期延误。通过与专家监理的沟通交流,再结合现场检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采用并联电网方法对测量电压进行滤波,极大提高了试验测量精度,在昌吉换流站运行后首次年检中顺利完成了接地极接地电阻测试。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现场,新入职员工马春龙充分感受到了专家师傅们严谨细致、专业专注的工作作风,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昌吉换流站年度检修监督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作业指导书的审核、预防性试验监督、接地导通测试等工作中,对检修监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思考,这种实操类的锻炼机会使我的学习、工作变的更加充实,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综合能力素质。在诸多现场工作中,我得到了专家师傅们的悉心指导和手把手教学,被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打动,也被他们勤动手、踏实干的做事方式和对待工作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所感染,是我学习的榜样。”
“最铁面”的服务队
此次年度检修技术监督时间紧、任务重、技术标准高,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对检修流程管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按期完成恢复送电任务,共产党员安全督导服务队压紧压实责任,深入监督工作现场,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格做好现场技术监督、试验检测安全监督以及质量核查等工作,为技术监督工作安全可靠运行保驾护航。
安全生产是不可逾越的生命线。专家骨干们在工作之余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工作,通过开展现场作业防人身事故重点管控措施、十条禁令学习,树立牢固的反违章安全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同时,强化党建与安全生产互融互促,通过党员“一带一”“党员身边无违章”等活动,带头兑现安全责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身边员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整体安全水平,更好地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最温暖”的电网人
“我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我们却早已把换流站当做自己最大的“家”。只要“家”有召唤,接令必回,哪怕相隔千里,路途艰难。”
在换流站现场时常出现2朵电网小花的身影,她们就是18年入职的王崇和19年入职的李童,王崇曾在5月份参与过天山换流站年度检修技术监督,李童还是第一次,她们的工作负责人从筹备阶段就开始一点一点地讲授关于检修监督的知识。并鼓励她们“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电网人,一定要从一线学起。”
年检期间,她们加班加点,全程参与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及泄漏电流、避雷器基座绝缘电阻等9类试验项目现场技术监督,累计完成交直流避雷器、电容器塔、电阻器、电抗器4大类设备共计387台·次技术监督工作。
“参与这次年度检修技术监督工作,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深切感受到电科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李童说道。
“整天起早贪黑的找不见人,怎么这么忙啊?”一大早,接到妻子的电话,储后广显得有些过意不去。自10月4日前往昌吉站以来,他们只能晚上抽空通过视频互相问候。面对家人的牵挂和担忧,其实工作现场的每个人都深有体会。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季节里,他们放弃了休息,在年度检修的工作现场印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此次昌吉换流站年度检修技术监督,共计完成技术监督工作607项,累计发现问题137项,监督整改133项,整改率97%。”此次工作中,电科院针对检修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制定28台换流变ABB有载分接开关绝缘油中氢气含量异常增长的检修策略,开展24支ABB GOE套管状态诊断分析,针对32只750千伏罐式断路器均压环支撑板焊接开裂问题、750千伏GIS断路器罐体裂纹缺陷及750千伏交流滤波器场螺栓锈蚀问题,提出处理建议、指导缺陷消缺,严格检修过程技术监督,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作用,为±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首次年检做出重要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3日,重庆市能源局公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6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根据答复文件,重庆綦江区“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开发规模约55万千瓦,现已建成集中式新能源项目3.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8.2万千瓦。同时,持续优化綦江—万盛片区电网网架,改善提升新能
5月13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綦江—万盛协同加快建设全市重要能源保障基地的建议》的答复函。其中提出,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将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争取新增我市“十五五”煤电建设指标,待国家明确后,将重点研究论证恒泰电厂“上大压小”、安稳电厂三期等煤电项目,
5月7日20时,在新疆±800千伏天山换流站年检现场,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换流阀作业面负责人赵智杰和同事们身着铅防护服,头戴铅帽,胸前的辐射剂量报警仪闪烁着绿色安全指示灯。他们将X射线发生器与数字成像板分别固定在换流阀阀塔两侧。X射线发生器与数字成像板是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一部分。在天山换
5月10日,随着750千伏沙坡头变电站开关由冷备状态转为运行状态,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的关键交流配套项目——沙坡头至中宁换流站750千伏线路工程竣工投运。“宁电入湘”工程是我国首个以输送“沙戈荒”新能源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工程。作为该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之伟赴扬镇直流二期镇江陵口±200千伏换流站新建工程现场检查,出席党建结对创先活动,为这项关乎区域电力优化布局的工程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国网江苏电力以党建引领工程建设、打造精品电网工程提供了生动范例。扬镇直流二期工程是江苏电网建设的重点项目,其建
5月9日,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新能源基地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具备新能源资源转换成电力送出的条件。川渝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
5月6日,±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投运,标志着该站正式与新疆主网相连,为下阶段该站低端、高端直流系统带电调试、全站投运及后续配套的1020万千瓦新能源电源接入打好基础。巴里坤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交流系统的投运是哈重直流工程投运的关键节点。本
5月8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所属企业参与设计等工作的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年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绿电占比达50%,输送的直流电从甘肃庆阳换流站起,经过915千米的线路运输,抵达位于山东泰安东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5年5月7日,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实现全线贯通。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起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盖玉镇的帮果换流站,止于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的大冶换流站。线路全长约1784千米,途经四川、重庆、湖北三省市,
陇原风光送千里,齐鲁发展增绿能。5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陇东—山东工程起于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止于
4月23日1时50分,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南瑞”)承担的卡麦换流站首台500千伏站用变压器长时感应耐压带局部放电测量顺利结束,三相局部放电量均小于100pC,符合国家电网十八项反措要求,标志着本次试验圆满完成。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西
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19.37亿千瓦时,日均送电2.42亿千瓦时,实现了新春“开门红”。春节假期,新疆部分区域迎来强降雪天气,对电网设备运行带来极大挑战。为确保疆电外送通道节日期间平稳运行,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增加设备巡视频次,利用数字化换流站平台
1月17日,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2024年新疆外送电量超过1260亿千瓦时,新疆连续五年实现外送电量破千亿,年均增长4.6%,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党中央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新疆在全国能源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煤炭资源总量、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
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月12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达到3000.01亿千瓦时,可满足1.33亿户家庭一年生活用电所需,相当于为华东地区节省标煤0.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55亿吨。准东—皖南工程是“疆电外送”的战略工程之一,起于新疆昌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4时,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吉泉直流”)年度输送电量达683.73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较2023年输送电量增加10.27%,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特高压工程首位,占到安徽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的21.27%,约等于该省76天的用电总量,在把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
近日,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体检”。国网安徽电力的840多名电力检修人员对古泉换流站进行集中检修,有序开展37个作业面共计6530余项工作,为电网顺利迎峰度冬打下坚实基础。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新疆昌吉换流站,止于安
8月6日,从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获悉,从8月1日开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吉泉直流”)输送功率已提升至1100万千瓦,日输送电量超2亿千瓦时,比去年提前了15天。吉泉直流是目前世界上投运的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的直流输电工程,工程连续三年外送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迎峰度夏,这一电力行业的常用术语,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也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电,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用电“无感”,就是夏天的幸福感。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期,电网
入夏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最大电力负荷快速攀升。迎峰度夏,这一电力行业的常用术语,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也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电,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用电“无感”,就是夏天的幸福感。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关键期,电网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程林●人物名片程林,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武汉南瑞“特高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与智能诊断”实验室主任、湖北省“程林电网运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曾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
为满足“十四五”及远期乌鲁木齐市、五彩湾新增负荷发展和新能源项目的接入需求,促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合理划分供电区域,抑制五彩湾、昌吉换流站短路电流水平,提高地区供电安全和供电可靠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拟建设新疆五彩湾~昌吉换流站加装串抗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3年,位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送工程昌吉换流站外送电量达620.03亿千瓦时。同时,这也是该站连续第二年突破600亿千瓦时,年输电量位居全国特高压工程第一。据了解,目前,该工程累计外送电量2485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华东地区就
5月7日20时,在新疆±800千伏天山换流站年检现场,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换流阀作业面负责人赵智杰和同事们身着铅防护服,头戴铅帽,胸前的辐射剂量报警仪闪烁着绿色安全指示灯。他们将X射线发生器与数字成像板分别固定在换流阀阀塔两侧。X射线发生器与数字成像板是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一部分。在天山换
记者从国网新疆电科院了解到,截至目前,新疆已累计完成87台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总装机规模3683万千瓦。改造后的火电,可以为新能源提供更多的发电空间,提高全社会使用绿电的比例。国网新疆电科院能源技术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景雪晖介绍,这些改造后的煤电机组,具备了20%及以下的额定容量深度调峰能
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新疆已建成新型储能电站超过200座,总装机规模977.7万千瓦/3266.3万千瓦时,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为新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驾护航”。国网新疆经研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昌陵介绍,当前,新疆新型储能发展呈现规模
3月7日,国网新疆巴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正式“上岗”,完成10千伏发尼线带电接引流线作业。据悉,此次作业应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RJ13002.0型号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也是此版本机器人在新疆首次开展现场作业。该机器人算力和智能化程度更高,配备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系统
2月25日,国网新疆巴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完成了全疆第一套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电网负荷预测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本地化部署,巴州电网日前负荷预测准确率大幅提升,平均准确率达到98.7%。据了解,传统人工负荷预测方法在面对电力负荷周期性变化、天气因素以及节假日用户行为等多变量时,依然存在着
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19.37亿千瓦时,日均送电2.42亿千瓦时,实现了新春“开门红”。春节假期,新疆部分区域迎来强降雪天气,对电网设备运行带来极大挑战。为确保疆电外送通道节日期间平稳运行,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增加设备巡视频次,利用数字化换流站平台
1月22日至23日,新疆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和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开展春节前电力生产安全、电力(热力)保供和民生用能督导调研。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督导调研组深入国网新疆调度控制中心、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乌鲁木齐市部分居民小区以
巍巍天山,茫茫戈壁,铁塔耸立,银线飞架。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化作电流跨越浩荡山河抵达千里之外,新疆绿色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不断建强疆内网架结构,加快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绿色名片”持续扩大疆电外送朋友圈,进一步促进新疆
新疆作为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责任。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积极服务自治区落实党中央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新型能源体系。国网新疆经研院作为公司业务支撑单位,积极发挥“智慧
巍巍天山,茫茫戈壁,铁塔耸立,银线飞架。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化作电流跨越浩荡山河抵达千里之外,新疆绿色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不断建强疆内网架结构,加快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主网架格局,“绿色名片”持续扩大疆电外送朋友圈,进一步促进新疆
1月3日,由国网新疆电科院会同新疆电力调控中心牵头研发的输电线路故障智能辨识分析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目前已在全疆推广应用。该系统可实现输电线路故障原因及类型的智能辨识,为电网故障快速处置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辅助决策。新疆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外送基地,承载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保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